信用修复

搜索文档
提升信用修复有效性,市场监管总局推动经营异常名录移出“不留痕”
快讯· 2025-05-27 17:09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 知》,对已经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经营主体,不再公示相应的经营异常名录列入信息,实现经营异常名 录移出"不留痕"。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经营异常名录移出“不留痕”
快讯· 2025-05-27 17:09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经营异常名录移出"不留痕" 金十数据5月27日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有关事 项的通知》,对已经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经营主体,不再公示相应的经营异常名录列入信息,实现经营 异常名录移出"不留痕"。新修订的《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已于2025年5月1日施行。经营主体申 请移出异常名录并通过审核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停止公示相应的经营异常名录列入信息。 这一举措积极回应了经营主体关切,提升了信用修复的有效性,营造了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将进 一步提振市场发展信心,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为企“增信”、清理壁垒……多部门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央视网· 2025-05-21 10:07
营商环境优化举措 - 国家发展改革委针对"内卷式"竞争推出整治组合拳 重点解决价格战 制假售假 以次充好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1][3] - 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 部分行业出现结构性问题 企业陷入低效竞争 [3] 产业转型升级方向 - 支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增加高端产能和优质供给 [3] - 引导新能源汽车 光伏行业注重技术研发 加快淘汰炼油 钢铁等行业低效落后产能 [3] - 科学论证煤化工 氧化铝等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防止盲目新建 [3] 市场准入壁垒清理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商务部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启动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全面排查地方性法规等设立的违规准入限制 [4][6] - 建立四级政府联动机制和媒体监督机制 开通线上问题线索征集专栏 公布15种常见准入壁垒情形 [6]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 重点解决政务失信和合同履约问题 将政府合同履约情况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8] - 优化信用修复流程 实现线上全流程办理 截至2024年底覆盖381万户小微经营主体 [8] - 通过信用机制82.7%的经营主体获得银行新增授信 78.8%获得新增贷款 [8]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助力企业高效完成年报工作
中国食品网· 2025-05-20 15:59
优化营商环境措施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强化党建引领,践行"实干争先"理念,推进2024年度企业年报公示工作,开展"经营主体年报服务月"活动,确保市场主体应报尽报 [1] - 推行"多报合一"改革,实现市场监管、社保、海关等部门数据"一次填报、信息共享" [1] - 对个体工商户提供简易年报模式,六项基础信息"一键提交" [1] 企业年报服务方式 - 开通"年报服务专线"(电话:0992-7261297),专人解答企业咨询 [1] - 制作《企业年报操作指南》短视频及图文教程,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务网站等平台推送 [1] - 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年报自助服务区",配备专人现场指导填报 [1] 精准提醒与防遗漏措施 - 通过短信、电话、企业联络群等渠道,分批次向企业法定代表人、联络员发送年报提醒 [1] - "市场卫士先锋服务队"对重点行业、首次年报企业开展"点对点"通知 [1] - 发放年报温馨提示宣传单,利用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工作上门提醒企业 [2] 柔性执法与信用修复 - 针对因疏忽未及时年报的企业,给予宽限期并指导补报 [2] - 对首次轻微逾期免予行政处罚 [2] - 加强信用修复宣传,引导企业纠正失信行为,重塑良好信用记录 [2] 防诈骗宣传 - 编发防诈骗温馨提示三期,现场指导、答疑解惑八百余人次 [2]
营商环境还有哪些痛点?国家发改委答南都:破解信用修复难题
南方都市报· 2025-05-20 12:05
据李超介绍,放宽市场准入方面,我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快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同时,还将指导各地 针对新领域新业态,制定更加符合实际、具有前瞻性的准入标准,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提高准入 效率。 强化融资增信方面,重点破解企业"贷款难"、银行"不敢贷"问题。我委将会同有关方面,继续用好支持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精准做好银企对接;强化信用信息共享,深入开展"信易贷"工作,为扩大 信用贷款规模提供支撑。 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方面,重点破解政务失信、合同履约不到位等问题。我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健全政府 诚信履约机制,完善政府拖欠行为认定标准和失信惩戒措施,强化合同履约跟踪核实,将政府签订和指 导签订的合同履约情况归集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破解信用修复难题方面,此前信用主体需要向涉及信息公示的多个部门提交信用修复申请,修复流程和 标准不尽相同,修复结果也难以及时共享。我委正在会同有关方面,加快构建统一规范、协同共享、科 学高效的信用修复制度,推动信用信息集中统一公示,实现"'信用中国'一口受理、全线上办理、全流 程跟踪",对完成修复的信用主体及时停止公示信息、移出失信名单、依法依规解除相关惩戒措施。 南都讯记者杨文君 ...
镇原县市场监管局 创新信用修复机制助力企业“纠错复活”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食品网· 2025-05-09 10:11
二、推行"云端+主动"服务模式,提升办事体验 今年以来,镇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市场主体信用修复痛点,创新建立"信用修复三机制",累计为65 户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实现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双清零"目标,以"修复加速度"破解企业"一处失 信、处处受限"困境,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打破传统线下修复壁垒,全面推行"全程网办"服务,企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即可完成"在 线申请-材料提交-进度查询"全流程操作。设置"6个月黄金修复期"主动提醒机制,综合运用智能短信、 定向致电、专员上门等"政策礼包"精准推送服务,实现从"坐等申请"到"上门服务"的转变。某食品加工 企业负责人感慨:"从提交申请到完成修复仅需10分钟,市场监管部门还主动协调金融机构更新信用档 案,真正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一、构建"预警+智慧"双驱机制,优化修复流程 落实"两书同达"预警模式,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指引 书》,为企业定"信用修复路线图"。建立"处罚-预警-修复"全周期管理台账,实现信用修复主动提醒覆 盖率100%。通过"信用修复一件事"模块,实现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 ...
大数据“跑腿”、开设绿色通道 监管部门多措并举助力经营主体信用修复
央视网· 2025-05-06 13:56
信用修复服务年活动 - 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正在开展"信用修复服务年"活动 旨在帮助企业加速信用修复工作 提升经营主体信用水平 [1] - 福建市场监管部门创新"处罚+服务"双清单模式 通过案例追踪展示精准信用修复流程 [1] 卫浴产品质量处罚案例 - 某卫浴企业因经销商销售未配置限流阀的淋浴喷头被抽检不合格 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但未及时处理 [4] - 行政处罚公示导致客户质疑产品质量 直接造成在谈项目终止合作 企业损失较大 [4] - 按国家规定此类处罚需公示三年 但福建允许满足整改条件的企业提前启动修复程序 [6] - 该企业整改后通过验收 信用修复审批仅用一天完成 [6] 个体户信用修复政策 - 福建省推出"免审即享"政策 个体户因未年报被列入异常名录后 改正错误即可自动移出名录无需申请 [10][12] - 政策已惠及福建省511625户次个体户 厦门某餐饮个体户因系统自动修复恢复经营信用 [10][12] - 福建省去年累计发放信用修复辅导清单2.5万份 [8]
拆除“篱笆墙” 畅通“大市场”
辽宁日报· 2025-04-28 09:14
市场化改革成效 - 辽宁省以纠治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为重点 破除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障碍 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发展[1] - 开展"净源"专项行动 审查存量政策措施1500件 增量政策681件 废止修订25件 解决限制企业迁移和市场准入问题[1] -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联络员制度 覆盖35个省级部门 一季度审查省本级文件50个 提出修改建议30条[2] 反垄断与市场监管 - 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 查处行业协会垄断协议和自然垄断行业滥用支配地位案件[2] - 重点打击直播带货虚假宣传等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 规范民生领域营销活动[2] - 完善重点和新兴领域监管规则 强化地方标准管理 防止标准妨碍要素自由流通[2] 企业信用与准入便利化 - 优化信用修复流程 实现全程网办 推行"两书同达"机制 今年以来1.5万户企业完成信用修复[3] - 上线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系统 实现跨区域经营"一网通办" 提升便利度[3] - 推进"个转企"直接变更登记 餐饮店开办"一件事"改革 注销登记经验获全国推广[3] 监管机制创新 - 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应用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部门联合抽查任务占比提升至51%[4] - 设置涉企收费监测点 健全前置监管机制 对收费项目 标准 公示进行全流程监控[5]
一条短信救回投标资格
深圳商报· 2025-04-28 08:53
这得益于深圳市公共信用中心推出的"政策精准直达+保姆式服务"新机制,通过大数据筛选和定向短信 提醒,助力企业便捷获取信用报告、修复失信记录。 深圳精准化解企业信用难题 【深圳商报讯】(记者 李佳佳)"一条短信救回了我们的投标资格!"近日,深圳某企业通过短信提 示,及时修复了公司相关信用问题,以良好信用记录获得招标单位信任,成功中标某省政府购买服务项 目,成交金额达3.88亿元。 近日,蓝思集团代表将一面锦旗送到深圳市公共信用中心,点赞"1张报告代替47份证明"的改革举措。 这背后,是深圳以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的重要实践——自2023年底系统上线以来,该举措已为 企业节省经济成本近6000万元。据悉,蓝思集团代表提到的"无违法违规版信用报告",已累计服务3410 家企业,开具报告5466份,其中,用于上市2433份、融资307份。仅2025年一季度,就有942家企业受 益,节省时间成本超1.6万天。 深圳市信用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探索在企业年报系统中展示无违法违规记录版信用报告查询 方式,并持续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压缩信用修复材料审核时间,为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 的公共信用查询服务。 据 ...
内蒙古通辽市—— 信用修复为企纾困解难
经济日报· 2025-04-20 06:08
从"等着"企业上门求助,到主动上门服务,通辽市实现了"一企一函"精准提醒。通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科科长杨玉雪表示,有关部门会在企业尚未申请信用修复时提前介入,对达到信 用修复条件的企业逐户上门发放信用修复提醒函,将信用修复流程化繁为简,变为"一站式"服务。截至 目前,已累计向162家企业发放信用修复提醒函,提高了企业信用修复的便利度,激发了企业修复信用 的积极性。 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通辽市推行信用修复容缺承诺机制,企业只需对提供材料的真实性作出承诺, 即可当天办理,时间由5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据统计,2024年以来,通辽市累计为全市591家企 业提供信用修复方面的便捷服务,为企业节省时间成本超2800小时。 "没想到,外地的行政处罚记录竟能在家门口修复!"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鸿祥源运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 人陈凯通过"信用中国"网站,查到了更新后的信用报告,喜出望外。这家曾因异地运输违规被处罚的企 业,在通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跨区域联动机制下,不到一周就完成了信用修复。 "像我们从事运输工作的,在外地跑得多,有时出现一些违规的情况影响了企业信用,如果都到外地处 理的话,费时费力又费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