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价下跌
icon
搜索文档
有人说,房产中介正在打压房价!
搜狐财经· 2025-09-20 19:54
房价下跌趋势 - 各大城市房价普遍下跌 二手房价格下跌尤为显著[1] - 房价下跌持续数年且从未停止[5] 二手房市场动态 - 二手房业主急于出手变现以避免进一步损失[3] - 同一小区及周边小区挂牌房源数量增加 买家选择面宽松[3] - 二手房成交周期不断拉长[3] 房产属性转变 - 95%以上房产已转变为消费品 金融属性和投资属性基本消失[5] 中介角色与行为 - 中介通过劝说房东降价来促成交易[6] - 中介采用低价诱导、情绪打压、压低价格等套路化交易手段[8] - 中介利用信息差制造房东对房屋滞销的错觉和误判[8] - 中介在卖方市场时抬高房价 在低迷市场时压低价房价[10] - 中介通过掌控信息决定房屋定价、曝光和带看[12] 市场定价机制 - 二手房业主在中介逼迫下丧失房屋定价权[1] - 买家基于价格对比选择低价房源[3] - 挂牌价失去参考价值[12] 交易参与方影响 - 房东与买家陷入价格拉锯战 交易过程痛苦[6] - 买家可能在中介引导下未能购得心仪房产[12] 行业监管呼声 - 已有声音要求政府介入打破中介信息垄断[13] - 要求规范中介行为以实现更公平交易[13]
预计5年后,我们将全面进入租房时代,房子会越来越难卖
搜狐财经· 2025-09-18 11:05
行业核心观点转变 - 中国房地产行业正从购房热潮转向租房时代,预测2030年将全面进入此阶段,房屋销售难度将指数级攀升 [2] - 行业经历从过去二十年的购房狂欢到2020年后房价断崖式下跌的转折,市场情绪发生根本性变化 [4] 市场供需与价格趋势 - 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出生率持续低迷导致人口红利消退,城镇化率已达65%,接近发达国家70%的水平,对房价支撑力减弱 [6] - 房屋供过于求成为不争事实,除一线城市和部分强省会外,许多三四线城市房屋空置率超高,全国房价趋于下行 [6] - 2025年上半年二手房市场挂牌总量突破700万套,在"买涨不买跌"的人性驱动下,竞争白热化导致房价进一步下滑 [6] 租赁市场发展 - 国内住房租赁市场规模从前几年的1.8亿增长至2亿,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租房人口将突破2.6亿 [7] - 年轻一代观念转变,越来越多年轻人接受"租房结婚"理念,租房满足其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追求 [7][8] - 住房市场日益规范化为租房者提供更多权益保障,租房可根据工作和生活变动随时更换居住地 [8] 行业参与者影响 - 对于房东而言,房子将越来越难出售,同时物业费等持房成本上涨增加经济负担 [8] - 房产投资者需审时度势调整策略,例如将老旧房产改造为适合年轻人的公寓租赁以获得更稳定投资回报 [10]
南京房价异动?71%刚需二手小区降价
36氪· 2025-09-18 10:42
南京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态势 - 2025年1-8月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累计供应13682万平方米,同比下滑2253% [1] - 2025年1-8月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累计成交20240万平方米,同比下滑1440% [1] - 2025年8月南京商品住宅成交17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8%,同比下降44% [2] 新房市场价格表现 - 2025年8月南京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13% [2] - 2025年1-8月南京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累计平均下降19% [2] - 新房市场两极分化明显,高端豪宅项目持续霸榜,刚需、刚改板块相对冷淡 [6] 二手房市场成交规模 - 2025年1-8月南京二手房累计成交5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 [1] - 2025年8月南京二手房成交面积5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23% [5] - 2025年8月南京二手房整体成交量仅6300套 [7] 二手房市场价格深度调整 - 2025年8月南京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7%,同比下降62% [5] - 2025年1-8月南京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累计平均下降53% [5] - 2025年8月多达68%的高频交易小区成交价格环比下跌,该占比较上月增加11个百分点 [7] 二手房市场结构性调整特征 - 2025年8月南京刚需类小区房价环比下跌占比达71%,改善类小区下跌占比65%,高端小区下跌占比50% [16] - 2025年8月多达23%的高频交易小区房价环比降幅超过10% [7] - 2025年8月全市77%的高频交易小区挂牌价环比下跌,该占比创近一年新高 [14] 市场调整核心矛盾与库存压力 - 南京狭义消化周期不足20个月,但广义库存消化周期已接近10年 [18] - 2025年南京土地成交金额排全国前5,大量低密宅地以底价成交 [18] - 2025年8月南京二手房挂牌价格指数较2024年8月下跌103% [14] 市场阶段判断与历史对比 - 2025年8月市场表现为成交量与价格同步下滑,区别于4月的"降价走量"特征 [11] - 2025年一季度南京曾出现修复行情,但下半年再次进入量价齐跌的深入调整期 [5] - 南京是重点监测城市中小区降价比例最高的城市,刚需二手降价已成为普遍现象 [1]
8月,房价继续下跌!
搜狐财经· 2025-09-17 12:18
新房价格环比变化 - 8月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和持平城市数量增加3个至13个 显示局部市场出现积极改善迹象 [2] - 新房价格环比最大涨幅为0.4% 较上月0.3%有所提升 上海 杭州和宜昌并列涨幅首位 [2] - 沈阳 合肥和西宁等城市实现环比正增长 涨幅分别为0.2% 0.2%和0.3% [3] 新房价格同比表现 - 同比上涨城市数量增至5个 新增成都 其余为上海 杭州 太原和乌鲁木齐 [3] - 上海同比涨幅达5.9% 为最高 杭州和乌鲁木齐分别上涨2.6%和0.6% [3] - 多数城市同比下跌 昆明跌幅最大为7.3% 哈尔滨 长春等城市跌幅超过5% [3] 二手房市场表现 - 二手房价格环比仅长春一个城市上涨 涨幅0.1% 其余城市均持平或下跌 [4][6] - 二手房同比无任何城市上涨 北京 石家庄等城市同比跌幅超过5% [6][7] - 1-8月累计跌幅普遍较大 济南 武汉等城市较上年同期下跌超过7% [6] 政策与市场展望 - 北京 上海和深圳已出台新的楼市支持措施 但政策效果尚未在8月数据中体现 [2] - 政策层面预计将持续出台支持措施 以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7] - 市场企稳关键取决于二手房价格走势 目前仍未出现企稳信号 [7]
西安房价,连降12个月了!
搜狐财经· 2025-09-15 23:35
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0309亿元 同比下降12.9% 降幅较1-7月扩大0.9个百分点[2] - 2025年前8个月投资额仅为2021年同期9.8万亿元的61.5%[4] - 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5730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7% 销售金额55015亿元同比下降7.3% 双双创近15年新低[4] - 8月单月销售面积5744万平方米 较6月超万亿平方米大幅回落[6] 价格变动情况 - 2025年8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下降城市达58个 占比超80% 仅8个城市上涨[8] - 四大一线城市中仅上海新房价格环比上涨[8] - 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仅长春1个 涨幅0.1% 其余69个城市全部下跌[10] - 房价持续下跌叠加收入预期不稳 严重影响购房者信心[8][10] 西安市场专项分析 - 2025年8月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6% 同比下降4.7% 连续12个月环比下跌创历史纪录[10] - 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1.1% 同比下跌7% 连续下跌周期达22个月[10][11] - 曲江二期等区域二手房价格从2021年高点2.5万元/平方米回落至1.5-1.6万元/平方米[13] - 市场供应结构从改善型产品(140㎡以上)转向首置首改产品(100-139㎡) 加剧价格下行压力[13] - 多个项目通过送车位、物业费、装修等方式变相降价 引发老业主维权事件[17] 开发商经营动态 - 2025年前8个月拿地金额超500亿元开发商仅2家 较2021年同期7家大幅减少[4] - 300亿元以上拿地企业从17家降至7家[4] - 销售下滑导致开发商资金紧张 进一步缩减土地投资预算[8] - 部分项目采取"毛坯改精装"销售策略 以精装包优惠方式规避直接降价引发的维权风险[18] 政策环境预期 - 市场传闻西安已执行"限跌令" 要求销售价格不得低于备案价95% 但尚未见官方文件[15][16] - 9月下旬刺激政策出台预期升温 将直接影响"金九银十"市场表现[1]
亏880个!深圳润府21年上车89平1800万,断供3个月了,等法拍吧…
搜狐财经· 2025-09-15 16:15
深圳高端住宅市场动态 - 深圳南山华润城润府一期成交价从2021年峰值超过19万元/平方米腰斩至当前约10万元/平方米 [1] - 2021年12月该楼盘88.49平方米户型成交价1472万元(单价16.6万元/平方米)较同年1月同户型1705万元(单价19.3万元/平方米)下降13.7% [10][12] - 2020年7月高楼层户型成交单价达18.8万元/平方米 较当前价格跌幅超45% [14] 典型投资者个案分析 - 某医美行业业主2021年以1750万元购入89平方米房产 总落地成本达1876万元(含中介费35万/税费17.5万/垫资费28万) [1] - 该投资者通过担保公司垫资1150万元 并申请1280万元经营贷(服务费25.5万元)形成高杠杆购房结构 [1] - 后续追加税贷800万元/信用贷300万元/信用卡180万元 形成月供26万元债务链 [3] 行业经营环境变化 - 医美行业由暴利转向收缩 核心门店月收入约25万元难以覆盖银行债务 [3] - 经济周期波动加速 消费降级导致服务行业收入锐减 [4] - 高杠杆购房群体面临断供风险 2020-2021年购房者普遍处于浮亏状态 [4] 市场流动性影响 - 法拍房数量增加反映资产流动性恶化 [1] - 房贷负债抑制消费能力 居民收入优先用于还贷导致消费动力不足 [23] - 市场预期信心不足形成负反馈循环 影响整体经济活跃度 [23]
房价异动 | 8月南京71%刚需小区降价,二手房进入深度调整期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9-12 17:22
市场整体表现 - 8月南京新房成交规模延续回落 6幅低密宅地均以底价成交[2] - 二手房成交量仅6300套 高频交易小区数量192个 同比下降58%[4] - 二手房市场进入量价齐跌阶段 与4月"降价走量"特征形成显著差异[4] 价格变动趋势 - 68%高频交易小区成交价环比下跌 较上月增加11个百分点 创年内第二高点[2][4] - 23%高频交易小区房价环比降幅超过10% 板桥、高新等刚需板块成为下跌重灾区[8] - 挂牌价下调趋势更加凸显 77%高频交易小区挂牌价环比下跌 创近一年新高[10][11] - 挂牌价格指数较2024年8月下跌10.3% 整体价格重心呈下移态势[11] 不同物业类型表现 - 刚需类小区房价环比下跌占比达71% 改善类为65% 高端小区为50%[13] - 刚需和改善类产品面临更显著价格调整压力 高端小区相对更具稳定性[13] - 河西北、仙林湖等改善板块及老城东、泰山浦珠路等刚需板块跌价小区占比超八成[15] - 仙林湖6个高频交易小区房价全部下跌 新城香悦澜山成交均价降至2万元以下 较2021年峰值下跌过半[15] 区域分化特征 - 浦口桥北板块出现反弹迹象 11个降价小区与7个涨价小区并存[18][19] - 桥北房价自2022年普遍回调超30% 中位价降至1.5万元/平方米 百万级挂牌房源充足[18] - 大华锦绣时代、明发滨江一期、旭日上城三区等小区8月房价实现环比上涨[18] - 高新板块7个降价小区对2个涨价小区 河西北板块6个降价小区对1个涨价小区[19] 库存与土地供应 - 狭义消化周期不足20个月 但广义库存消化周期接近10年 大量住宅用地沦为死库存[21] - 2025年南京土地成交金额排全国前5 大量优质低密宅地只能以底价成交[21] - 核心矛盾在于库存压力与土地高供给量对冲 死库存积压与供需失衡显著影响市场信心[21] - 需建立库存动态平衡机制 以闲置存量用地处置规模兑换供地指标 从源头优化库存结构[22]
马云预言已成真?如果不出意外,2套以上房家庭,将难逃出4大困境
搜狐财经· 2025-09-06 07:37
房地产行业趋势 - 房地产黄金时代结束 进入结构性分化阶段 一二线城市房价仍具韧性而三四线城市面临压力[9] - 全国房价普遍下跌 跌幅超过30% 三四线城市如涿州 廊坊 燕郊等跌幅超50%[17] - 2022年中国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趋势并延续三年 60岁以上人口接近3.1亿 购房主力24-45岁人群逐年萎缩[13][15] 重点城市房价表现 - 郑州7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1.5% 二手房下跌1.7% 同比下跌12%至10331元/平方米[11] - 太原房价回落至8908元/平方米创五年新低 西安降至12062元/平方米 高新区较最高点下跌超15%[11][13] - 重庆 武汉 成都等城市房价跌幅持续扩大[13] 多房产家庭困境 - 全国超45%家庭拥有多套房产 将面临变现困难 房贷压力 租金下滑和持有成本四大困境[19][20][24][30][32] - 二手房挂牌量持续攀升 供过于求态势显著 部分房产降价也难以成交[20][22] - 租金收入大幅下滑 三四线城市空置严重 一二线小两居租金从5000-6000元降至3000-4000元[26][28] 市场结构变化 - 城镇化末期人口流动格局变化 城市人口净流入放缓或出现净流出[15] - "房住不炒"政策引导下投资投机需求收缩 刚需购房者消费能力和意愿持续走低[15] - 全国房价收入比降至10倍历史新低[17]
5年后,手持两套房及以上的家庭会面临什么结果?答案已经很清楚
搜狐财经· 2025-09-06 06:28
房价下跌趋势 - 全国二手房价格连续下跌30多个月 8月份百城二手房价格同比下跌7.34% [1] - 2021年下半年起二三线城市率先下跌 2023年一线城市加入调整 2025年下跌趋势持续 [1] - 上海某房产4年内从400万贬值至256万 跌幅超30% [5] 下跌原因分析 - 房价收入比严重失衡:二三线城市达20-25倍 一线城市高达40倍 [3] - 房地产市场失去赚钱效应 炒房客退出或持币观望 [3] - 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居民收入下降或失业 支撑高房价能力减弱 [3] - 购房行为趋于理性 非理性跟风购房现象消失 [3] 不同城市差异 - 二三线城市如廊坊 涿州等环京区域跌幅超60% 泡沫已大幅挤出 未来调整放缓 [5] - 上海 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仍处历史高位 存在补跌空间 [5] 多套房家庭影响 - 房产可能持续大幅贬值 逐步回归居住属性并与居民收入挂钩 [3][5] - 二手房变现难度激增:挂牌量激增与购房需求萎缩形成反差 大型小区日均挂牌量达数十至上百套 [7] - 持房成本持续上升:固定利率房贷月供压力不变 物业费 电梯费 取暖费 维修基金等因物价上涨持续增加 [9]
房价下跌,他们真的太难了!
搜狐财经· 2025-09-06 04:27
核心观点 - 2019-2021年大城市高位购房群体面临房价大幅下跌与收入下降双重压力 导致家庭财富严重缩水并引发还贷危机 [5][6] - 房地产行业下行对产业链上下游及整体经济产生显著负面影响 [6] 行业数据表现 - 灵活就业人口规模达2亿人 占总就业人口比例超30% [5] - 大城市房价从高点下跌30%-50% 高位购房者普遍亏损首付金额 [6] - 典型亏损幅度集中在10%-50%区间 叠加房贷利息后实际损失进一步扩大 [6] 购房群体特征 - 2019-2021年购房者多依赖家庭积蓄支付首付 部分涉及"六个钱包"筹资模式 [6] - 地产行业从业人员为受影响显著群体之一 但并非唯一受影响群体 [5] - 收入下降或失业导致部分购房者丧失持续还贷能力 [5][6] 产业链影响 - 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波及建材 家居等上下游行业 [6] - 家庭财富缩水效应传导至消费领域 对整体经济产生连锁影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