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发展
搜索文档
冲不垮的“村超” !球场的哨声是火热生活重启的声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3 09:38
乡村足球赛事"村超"灾后重启 - 贵州榕江"村超"在经历两次严重洪涝灾害后一个月内迅速恢复,8月2日举办复赛后第二个"超级星期六"活动,该活动结合球赛、演出、美食等元素[1] - 洪水导致球场塑胶跑道七零八落、人工草坪全部泡烂,灾后清淤工作由本地球员与外地救援队伍共同完成,全县清淤数天后进入重建阶段[9][12] - 赛事重启前一周球场修复进入收尾阶段,工作组每两小时调度一次,采用"盯死看牢"机制确保细节落实[14][19][20] 文旅产业与经济复苏 - "村超"作为榕江文旅名片,直接拉动县域全域旅游发展,该县为全国最后一批脱贫县,依赖自然旅游资源实现经济增长[11] - 全县678家受损餐厅中90%恢复营业,政府通过税收减免两个月、低息贷款等政策支持,酒店业恢复营业率达99%,开赛当日客房预定率近90%[27][28] - 蜡染服饰创业者刘勤兰因"村超"吸引外国游客萌生学习英语需求,其店铺虽损失20-30万元,但通过组织画师复产带动村民就业[30][31][34] 灾后重建措施与政企协作 - 政府协调银行提供优惠贷款政策,帮助酒店解决清淤难题并重建水泵房,使用大型机械加速进度[16][17] - 启用榕江县第三高级中学230亩空地容纳350辆车,开放学生宿舍作为住宿备用方案缓解接待压力[22][24] - 副县长黄国锋带队每日深夜复盘工作,高温下持续赶工,当地百姓自发为施工人员送消暑物资[15][16][36]
焦点访谈|洪水后的“村超”奇迹:小县城的大韧劲
央视网· 2025-08-02 21:54
榕江"村超"赛事重启 - 贵州榕江"村超"于8月2日举行复赛后第二个"超级星期六"活动,该活动结合球赛、演出、美食等元素,成为乡村足球狂欢日 [1] - 赛事重启距离榕江经历两次严重洪涝灾害仅一个月,球场曾因洪水被摧毁,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1][3] - "村超"作为榕江文旅名片,其重启对当地文旅产业和全域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5] 灾后重建与政府支持 - 洪水导致榕江全县678家餐厅受损,90%已恢复营业,99%酒店恢复运营 [14][16] - 政府协调银行提供优惠贷款政策,包括提高额度、降低利率,并实施两个月税收减免 [12][14] - 工作组以每两小时调度一次的频率推进重建,修复球场、供水供电等关键设施 [10][12] 文旅产业与经济拉动 - "村超"火爆后吸引大量游客,7月26日开赛当天酒店预订率达90%,全县酒店几乎订满 [14] - 榕江利用学校资源(如230亩校园空地容纳350辆车)解决住宿和停车问题 [12][14] - 当地创业者如蜡染服饰店主刘勤兰因"村超"返乡,虽损失20-30万元,但迅速组织复工复产并带动村民就业 [16] 社会协作与精神象征 - 外地救援队伍与本地干部群众协作清淤,数天内完成球场重建 [8][10] - 居民自发为施工人员送绿豆汤和西瓜,体现团结精神 [19] - "村超"被视为榕江经济希望和精神象征,其重启展现当地抗灾韧性 [5][19]
多彩赛事点燃夏日激情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2 09:16
体育赛事活动 - 新疆博湖县举办第二届"Hobie帆船公开赛"并打造博斯腾湖水上运动中心 推动生态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 [2] - 内蒙古赤峰市举办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赛马比赛 包括速度赛马5000米项目 [4] - 浙江湖州市南浔区举办第七届古镇桨板公开赛 [6] - 四川宜宾市珙县举办四川省第三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赛 [7] - 重庆市黔江区水市镇启动2025年"云上水市星空露营季" 吸引1000多名游客参与多巴胺彩虹跑等活动 [10] - 江苏省举办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第七轮 南通队主场迎战盐城队 [12] - 山东菏泽市巨野县在乡村组织积分赛、友谊赛等足球赛事活动 覆盖青少年群体 [14] - 江西赣州市举办"赣超"第二轮足球赛 赣州队主场迎战宜春队 现场观众达36249人 创江西足球比赛单场观赛人数纪录 [16] 产业融合效应 - 各地体育赛事串联文化、旅游、商贸、美食等多重消费场景 展示地方文化特色 [16] - 体育赛事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动力 推动生态旅游与体育深度融合 [2][16]
文旅新探·夏游西藏丨皮央石窟:藏在土林里的艺术宝藏
新华网· 2025-07-30 05:38
皮央石窟概况 - 皮央石窟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东嘎村皮央组,地处219国道沿线,地貌以层叠土林为特征 [2] - 石窟遗址包含近千座洞窟,其中5座绘有保存完好的千年壁画,壁画面积约12-13平方米/窟 [3][6] - 壁画采用矿石颜料绘制,色彩鲜亮持久,内容涵盖人物、动物及宗教纹样,具有高超的绘画技法和浪漫奔放的艺术风格 [3][6][9] 历史与文化价值 - 皮央石窟可能为10-11世纪古格王国重要方城,出土文物与古格遗址高度相似 [6] - 壁画融合多元文化元素,反映古代西藏商埠扎达县在贸易与文化交汇中的独特地位 [9] - 2013年与东嘎扎西曲林寺遗址共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 旅游开发进展 - 札达县以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为目标,整合皮央和东嘎石窟资源,完善步道、标识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 [11] - 配套增设藏式茶馆、便利店及文创商店,提升游客体验 [11] - 阿里地区文旅产业加速发展,带动皮央石窟游客量增长,暑期吸引家庭文化游群体 [10][12][13] 社区参与与保护 - 当地77岁文保员仁增旺扎持续20余年参与石窟维护,定期检查渗水、坍塌风险 [6][9][12] - 村民通过讲解壁画故事、提供民宿服务等方式参与文旅融合 [6][12][13]
金融“破局” 古城“美颜”
金融时报· 2025-07-22 10:41
文旅产业发展 - 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长汀县接待游客53.43万人次同比增长17.95%实现旅游收入4.48亿元同比增长17.64% [1] - 长汀作为千年古城留存大量古建遗存但曾面临环境脏乱、房屋空置、绿化缺失等问题保护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1] - 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投放、优化服务模式等多举措助力闽西革命老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1] 金融产品创新 - "名城古建贷"产品由长汀县农信联社联合多部门推出旨在缓解传统古建筑保护利用融资难问题实现老旧危房产活化利用 [1] - 产品对4800多栋老旧传统风貌建筑建立数据库筛选首批500栋具有活化潜力的建筑纳入支持名录 [2] - 审批时限从传统7天压缩至2至3天允许以建筑使用权、未来文旅收益权为补充担保打破传统限制 [2] 贷款运作机制 - 采取"抵押+担保+收储"方式由农业融资担保公司作保证担保借款人提供抵押反担保 [2] - 如贷款形成不良则由国企收储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2] - 截至2025年5月末累计发放贷款1.97亿元支持修缮古建筑302栋其中157栋完成活化利用 [2] 项目成效 - 带动社会资本投入3.85亿元转化为文旅经营场所 [2] - 被住建部列入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进行推广 [2]
“让更多岛内民众了解这片神奇的土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7 07:59
文化探索与交流 - 两岸媒体人参与土家族民俗活动包括跳摆手舞、制作土家织锦、喝摔碗酒等,体验荆楚大地人文与自然的独特魅力 [1][2] - 台湾媒体人学习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技法,发现其与台湾传统编织技艺"通经断纬"有共通点,两岸工艺可相互借鉴 [2] - 台湾自媒体人参与摆手舞后感慨两岸一家亲,希望通过镜头宣传土家民俗吸引岛内同胞体验 [2] 文旅产业与商业潜力 - 宣恩县贡水河开发夜间文旅项目,包括竹筏游、土家歌舞、打铁花表演及夜市美食,展现浓厚烟火气 [3] - 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许舒博认为大陆文旅产业潜力大,恩施州开发模式值得台湾同业学习,并寻求合作机会 [3] - 恩施女儿城和沙道沟镇集市通过民俗活动及市集氛围展示当地活力与发展面貌,台湾媒体人计划向岛内传播 [4] 自然景观与地质资源 - 梭布垭石林形成于4.6亿年前奥陶纪时期,拥有石林、溶洞等地质奇观,台湾媒体人对比太鲁阁公园称其同样震撼 [5] - 屏山大峡谷和腾龙洞凭借地缝、峰丛、溶洞等地貌吸引境内外游客,两岸媒体人体验竹筏与热气球项目 [5] 特色种植产业 - 鹤峰县木耳山万亩茶园规模远超台湾茶园,台湾记者拍摄素材并交流采茶技术,计划向岛内介绍大陆茶产业发展 [6]
晶采观察丨暑期出游正当时 新供给催生新体验
央广网· 2025-07-09 21:33
文化IP与文旅产业融合 - 高品质文化产品拉近人们与世界的距离 从屏幕云览到实地沉浸成为生活方式 反映精神文化需求深度与广度的扩展 [1] - 《沿着纬度听中国》以山 水 戏曲 茶叶 药膳五个维度切入 采用在场式记录和家常话表达 提供高质量视听体验 [1] - 《跟着唐诗去旅行》引领观众循古人足迹寻觅唐诗地理标识 《哪吒之魔童闹海》带动神话文旅线路升温 文化产品与文旅热潮相互促进 [2] 文化产品创新趋势 - 文化IP需聚焦本土生活 创作者应深挖本土文化富矿 成为文化解读者与共情者 [2] - 文化产品创新需让传统在当代语境中活化 通过贴近当下的表达实现传统与现代共鸣 [2] - 暑期出游季 地理人文纪录片可作为心灵旅行载体 或为实地出行提供文化知识储备 [2] 代表性文化IP案例 - 央广网出品的《沿着纬度听中国》被网友称为治愈系地理人文纪录片 展现中国地域特色与人文风貌 [1][2] - 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后 衍生文旅线路开发成效显著 [2] - 纪录片通过串联地域故事 勾勒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民昂扬向上的图景 [2]
关键“一横”,挑起中西部“两个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7 22:25
高铁开通运营 - 渝厦高铁渝黔段于6月27日正式开通运营,成为今年第一条开通的高铁 [1] - 该段高铁全长242公里,按最高时速350公里运营,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54列 [7] - 高铁开通后,重庆至黔江、长沙最快旅行时间分别缩短至61分钟、3小时53分 [2] 区域交通改善 -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通车,结束南岸、巴南、南川、武隆、彭水和黔江等6个区县不通高铁的历史 [4] - 高铁与黔常铁路和常益长高铁共同组成"关键一横",实现重庆和长沙直联 [7] - 长沙至重庆无需再绕行怀化、贵阳,旅行时间从五六个小时缩短至3小时53分 [4] 区域经济发展 - 高铁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长株潭都市圈直接连接,为渝东南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7] - 黔江、武隆、彭水等地计划抢抓高铁流量,将其转化为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增量 [8] - 高铁开通促进渝东南文旅产业发展,带动旅游、住宿、餐饮等相关行业 [11] 文旅产业机遇 - 渝东南定位文旅融合,高铁提升交通便利性,为文旅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9] - 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已确定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9] - 沿线城市推出旅游优惠政策,如酉阳对持高铁车票游客免景区首道门票 [11] 产业协同效应 - 高铁促进重庆和长沙在汽车、航空等产业的合作,提升产业链配套水平 [16] - 两地产业协同加深,如重庆汽车零部件直供长沙比亚迪基地 [16] - 中欧班列(长沙)一季度开行157列、货值4.54亿元,显示区域物流合作潜力 [16] 区域经济联动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GDP达8.7万亿元,占全国6.5% [17] - 长株潭三市GDP达2.21万亿元,占湖南全省41.6% [17] - 高铁促进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助力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17]
2025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召开
河南日报· 2025-06-27 18:56
河南省文旅产业发展战略部署 - 河南省召开2025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核心目标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将文旅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加快建设文旅强省和世界文化旅游胜地 [2] - 战略方向包括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科学挖掘文旅资源,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文化入景,打造接地气的文旅热点 [3] - 重点任务涵盖讲好七类文化故事(历史文化、根亲文化、名人文化等),设计七大主题旅游线路(文明探源、寻根问祖、红色中原等)以吸引游客 [3] 文旅产业竞争力提升措施 - 通过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洲际节庆赛事活动形成差异化特色 [4] - 深化跨界融合与数字赋能,优化文创产品,丰富消费场景(历史穿越感、烟火气消费等) [4] - 培育龙头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构建文旅产业链群,推动服务设施智慧化、标准化 [4] 政策实施保障机制 - 强化全省统筹协调,实行"一盘棋"行动和"一张图"谋划,全方位协同推进 [4] - 加强市场管理、深化改革创新、筑牢安全防线以保障文旅强省建设 [4] - 开封市及省交通运输厅等地方部门分享实践经验,多部门联动落实政策 [4]
认真抓好“十项重点工作”——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之四
河南日报· 2025-06-27 07:35
经济发展 - 河南省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45 58亿元 同比增长5 9% 高于全国0 5个百分点 [2] - 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 每年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以上 是全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2] 产业与区域发展 - 加快推动"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转变 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 - 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把文旅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2] 政策与重点工作 - 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包括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乡村全面振兴等 [2] - 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基层治理共治格局日益完善 [2] 未来规划 - 未来五年是河南省发展厚积薄发 崛起倍增的关键阶段 [2] - 聚焦"两高四着力" 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