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
搜索文档
广西承办2025智慧农业博览会
广西日报· 2025-10-21 10:55
10月20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25智慧农业博览会、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新闻发 布会获悉,上述博览会将于11月6—8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第二届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瞄准打造"东盟出产、广西集散、全国销售"跨境供应链目标,围绕"融 合发展、循环便利、新质赋能、乡村振兴"主题,设置全国精品农业展区、"桂字号"品牌和东盟水果展 区、乡村振兴展区、地市综合形象展区、粤桂协作展区、农业机械化展区、现代种业展区、新农人展 区、新式茶饮展区等10个主题展区,目前已确定参展的东盟国家6个,外省区14个、外省参展企业190 家。(莫迪) 其他活动包括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数字技术赋能国际农产品对接活动、2025智慧渔业交流会、 2025全球南方农业交流会以及多个援外培训班和企业路演活动。 近年来,广西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以"人工智能+农业"为突破口,智慧农业发展效果明 显,系统构建了覆盖生产、装备、监管、数据与国际合作五大领域的智慧农业创新生态系统。生产精准 化,通过设施农业数字化改造和智能技术装备集成应用,建成全国首个甘蔗智慧无人农场,土地利用率 提升至95%,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20%以上;创新"楼 ...
校地专场对接会上,我市一批“钢铁新农人”集中显身手
南京日报· 2025-10-21 10:25
果园里,机器人精准采摘葡萄、苹果、梨等果实;大棚中,机械臂温柔地为草莓、番茄等娇嫩水 果"梳妆";菊田里,智能装备高效采收茶用菊……近日,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的农业机器人校地专场对 接会上,一批从实验室走出来的"钢铁新农人"集中亮相,以硬核科技实力颠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为智 慧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不仅有果园里的"高效采收战队",更有田间作业的"多面手",设施园艺分布式电驱多功能移动作业 机器人便是其中佼佼者。 走进展示区,果园智能采收机器人的"身影"格外吸睛。它配备两组机械臂,搭载先进的视觉识别系 统,能够在果园复杂环境中灵活穿梭、精准识别果实成熟度,实现果实自动化采摘。 病虫害防治领域,3WZ-600型果园风送施药机器人展现出"精准作战"能力;电驱导航式大蒜智能播 种机,可完成高精度取种、精量播种,解决了大蒜播种机智能化水平低、漏播不易发现等问题……在南 京农业大学校园里,多款农业机器人集中亮相,让本次专场对接会如同一场现代农业科技的"盛宴"。 "我们基于一系列算法构建了果园专用数据集,优化遮挡、光照及近色背景干扰下的实时检测能 力,让机器人的识别准确率超过九成,在梨、苹果、葡萄等标准化果园场景应用中,实 ...
破解柑橘产业升级难题 金融助力蒲江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四川日报· 2025-10-21 06:19
文章核心观点 -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通过定制化金融方案支持蒲江县柑橘产业升级,成为金融赋能特色农业的典型案例 [1] - 金融支持聚焦于解决产业升级中的资金瓶颈,推动传统种植向智慧农业跨越 [1][2] - 实践模式以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双轮驱动,助力四川省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2][4] 四川省农业发展战略 - 四川省锚定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目标,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 [1] - 推动金融资源向乡村产业倾斜 [1] 蒲江县柑橘产业基础 - 蒲江县是全国晚熟柑橘核心产区,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称号 [1] - 柑橘种植面积超过45万亩,年产量约为90万吨 [1] - 产业已形成规模化种植,但在科学育种、智慧管理、冷链物流、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存在短板 [2] 产业升级面临的挑战 - 农户和中小种植企业普遍面临抵押物不足、贷款额度低、融资成本高的难题 [2] - 提灌站改造、智能设备采购、冷链基地建设等环节需要大额资金支持 [2] - 农产品附加值低导致增产不增收 [2] 兴业银行的金融解决方案 - 金融特派员深入一线调研,定制3亿元一体化授信方案 [2][3] - 方案覆盖绿色扩建、农机采购、物流枢纽三大领域,提供长期低息信贷支持 [3] - 具体措施包括改造约60座提灌站,购置超100套智能变频恒压供水系统 [3] - 引入丘区农业机械,实现种植和采果效率翻倍 [3] - 新建智能化果汁、果干、水果精油生产线及仓储冷链、智能分选包装和物流快递基地 [3] - 应用卫星遥感监测系统2.0和智慧市场系统,推动传统果园向数字果园转型 [3] 金融支持的成效 -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农业产业链每个环节,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2][4] - 实现蒲江耙耙柑从一季产出到四季供应,提升了从枝头到舌尖的供应链效率与安全性 [3]
中国积极对接东盟国家智慧农业技术和产品需求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19:50
中国-东盟智慧农业合作 - 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正迈向数字化与智能化新阶段 [1] - 2025智慧农业博览会将展示中国对东盟已开展的智慧农业试点项目和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对接东盟技术和产品需求 [1] - 中国农业农村部牵头开展“与东盟国家合作实施智慧农场一体化发展计划”,探索不同合作模式,发挥数字技术作用 [1] 合作项目与试点 - 试点项目包括泰国榴莲智慧果园、柬埔寨智慧渔业试点,并与缅甸商讨开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合作 [1] - 广西建成的全国首个甘蔗智慧农场、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设施渔业等提供了重要的企业和国际合作项目基础 [2] - 一批智慧农业新装备、新技术在东盟国家得到项目落地和广泛应用 [2] 广西的角色与战略 - 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智慧农业发展效果明显 [2] - 广西打造农产品“东盟出产、广西集散、全国销售”和人工智能“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双向协同路径 [2] - 南宁市将依托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打造全链条智慧农业示范样板,培育与东盟需求高度适配的应用场景 [2]
第二十二届农交会“强农论坛”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10-20 16:02
韩俊表示,要稳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分品种分区域强化粮食 生产能力建设,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践行大食物观,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和现 代渔业,因地制宜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要加快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高质 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力推动农 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要持续推进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要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发展韧性,补上 农业防灾减灾短板,提升农产品预冷烘干、贮藏保鲜等能力,优化市场调控和预期引导。要持续提升农 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方位加强农业品牌培育和保护,推进品种培优、 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让更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老百姓餐桌。 10月18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强农论坛"在天津市举办。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 俊作主旨讲话时指出,"十四五"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扎实有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各项重点任务,粮 食产量迈上1.4万亿斤新台 ...
深圳市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打造智能农机产业集群 “农机小脑”连北斗 转型可上“拓牛云”
深圳商报· 2025-10-20 15:31
合作与战略定位 - 深圳市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与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贵州星光现代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建“智能农机联合创新实验室” [1] - 深圳农装院是深圳市目前唯一的现代农业装备新型研发机构,牵头建设“科创中国”农业信息与智能装备产业服务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1] - 公司立足深圳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聚焦《农业强国规划》提出的“智能化农机研发应用”重大需求 [2]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智能化,智能农机正深刻改变传统农业面貌,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2] - 公司围绕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海洋牧场和土壤耕地等领域,构建集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培养、企业孵化和投融资为一体的创新链 [2] - 公司将智能感知与芯片、智能决策与算法、智能控制与装备、智能系统与应用等前瞻性方向作为研发和应用基础 [2] 核心产品与技术体系 - 公司推动装备链、信息链和服务链深度融合,构建闭环综合体系,实现数字农业全过程控制和协同优化 [3] - 核心产品“农机小脑”是融合北斗导航、激光雷达、惯性测量单元、摄像头、超声波等多种传感器的智能驾驶系统,可用于农机前装或后期智能化改造 [3] - 智能农机装备包括种子质量分选机、种苗质量分选机等种业装备,以及智能割草车、智能喷药车、智能运输车、水稻射秧机等种植装备 [3] 平台服务与生态系统 - “拓牛云”平台是智慧农业与智能农机领域的免费SaaS公共开放平台,支持不同厂商和协议标准的设备接入管理 [4] - 平台通过“数—云—端”协同,利用大数据对农业全价值链数据进行治理、挖掘和建模,提供丰富的数字农业应用场景 [4] - 该平台免费面向全国百万农业从业者提供线上教学、种养指导、农机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 [4]
“农机小脑”连北斗 转型可上“拓牛云”
深圳商报· 2025-10-20 06:39
合作与机构背景 - 深圳市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与贵州星光现代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智能农机联合创新实验室” [3] - 深圳农装院是深圳市目前唯一的现代农业装备新型研发机构 [3] - 深圳农装院牵头建设“科创中国”农业信息与智能装备产业服务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3] 战略定位与研发方向 - 公司立足深圳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和人才资源等优势,聚焦《农业强国规划》提出的“智能化农机研发应用”重大需求 [4] - 研发和应用基础集中于智能感知与芯片、智能决策与算法、智能控制与装备、智能系统与应用等前瞻性方向 [4] - 公司在智能农机驾驶系统、智慧农业开放服务平台方面实现了科研、开发、产业三位一体协同发展 [4] 核心产品与技术体系 - 公司构建装备链(E)、信息链(I)和服务链(S)深度融合的闭环综合体系 [5] - 核心产品“农机小脑”是融合北斗导航、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的智能驾驶系统,可用于农机前装或后期智能化改造 [5] - 智能农机装备包括种子质量分选机、种苗质量分选机等种业装备,以及智能割草车、智能喷药车等种植装备 [5] 智慧农业服务平台 - “拓牛云”平台是智慧农业与智能农机领域的免费SaaS公共开放平台,支持不同厂商和协议的设备接入管理 [6] - 平台通过“数—云—端”协同,利用大数据对农业全价值链数据进行治理、挖掘和建模 [6] - 平台免费面向全国百万农业从业者提供线上教学、种养指导、农机服务等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 [6]
“脑机接口”实现“意念采摘” 农交会秀出智慧农业新图景
央视网· 2025-10-18 12:14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于10月17日在天津开幕,为期三天,主题为“塑强品牌助振兴 提振消费增活力” [1] - 展会吸引参展商近4000家,参展产品约2.5万种 [1] - 展会专门邀请了5万余名专业采购商,搭建高质量产销对接平台 [7] 科技创新亮点 - 新技术、新装备成为展会一大亮点,80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的200多款前沿科技农机集中亮相 [1][3] - 农业前沿科技成果展区展示通过脑机接口远程控制机械臂采摘水果的新技术 [1] - 搭载施药、施肥、除草等作业部件的多功能田间管理机器人首次亮相并收获大量关注 [3] 展区设置与品牌展示 - 展会首次设立践行大食物观展区和品牌专区 [3][5] - 践行大食物观展区通过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系统展示政策体系、典型地区成效及科技赋能成果 [5] - 品牌专区集中展销320个“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入选品牌农产品,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1200家企业参与 [5]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津举行
人民网· 2025-10-17 23:42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概况 -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于10月17日至19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 [2] - 本届农交会主题为"塑强品牌助振兴 提振消费增活力" [2] - 展会吸引超过3000家展商参展并展示约25000种产品 [2] 专业展区设置 - 展会设置精品品牌、绿色有机地标、智慧农业等12个专业展区 [2] - 观众在精品品牌展区进行参观选购 [2] - 农业科技展区吸引观众参观 [12] - 观众在京津冀协同展区参观智慧农业设施 [14] 国际参与情况 - 展会设有主宾国泰国展台供观众参观 [10] - 马来西亚展台有观众参观选购 [8] - 意大利展台吸引观众参观选购 [16] 区域合作展示 - 京津冀协同展区设有商品选购和参观活动 [4][6] - 观众在京津冀协同展区参观 [6]
科技让农业有了新样貌——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观察
新华社· 2025-10-17 21:20
行业展会概况 -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塑强品牌助振兴 提振消费增活力为主题 参展产品约2.5万种 吸引采购商和专业观众5万余人 [1] 农业科技应用 - 食用菌采收机器人抓取成功率约94.6% 成套设备可实现24小时连续采摘作业 单台套采收效率相当于2名熟练人工 [1] - 蒜种分瓣分选机替代人工选种 装满一袋优质蒜种只需不到10分钟 效率相当于人工选种的200倍 [2] - 依托渔书智能体和元景范蠡渔业大模型 管理3万立方米水体只需要3名工作人员 [2] 技术发展趋势 - 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展示最新应用场景 [2] - 现代农业在各类科技加持下有了新样貌 指尖种田和云端养殖成为现实 [1] - 数字技术正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新变革 在现代农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