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发布会预告:周四!有关深圳
证券时报· 2025-06-10 20:34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发布 - 国家发展改革委、广东省及深圳市领导将于6月12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1] - 中办国办正式印发该意见,旨在通过教育科技人才体制、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领域的综合改革,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3] - 政策目标是在更高起点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强化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和全国辐射带动作用[3] 改革重点领域部署 -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构建创新发展生态链[3] - 重点推动金融、技术、数据等要素深度赋能实体经济发展[3] -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升国际竞争力[3] - 创新城市治理模式,实现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管理[3]
广东这一重大安置工程提前交付,助力广州北部临空产业发展
第一财经· 2025-06-10 13:36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进展 - 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我国民航机场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改扩建工程之一,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关键支撑作用 [1][2] - 项目涉及1.8万户、6.2万动迁居民安置,规划建设15个安置区,总建筑面积140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千亿元 [2][5] - 首批安置房提前半年通过竣工验收,2024年80%安置房可交付,15个安置区将全面封顶 [1][3][5] 安置区建设与民生改善 - 安置区配套建设25所幼儿园、17所中小学,可提供超48000个学位,满足义务教育需求 [5] - 广州市第六中学(花都校区)高中部已竣工,将于2024年9月投入使用,带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5] - 项目同步建设81条市政道路,提升片区人居环境品质,促进空港片区招商引资 [5] 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 - 白云机场第五跑道已启动校飞,进入投运前最后验证阶段,将强化广州北部增长极空间布局 [4] - 北部增长极规划面积686平方公里,目标到2035年形成3000亿级临空产业集群,工业产值达1万亿元 [6] - 花都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吸引滴滴出行、高景太阳能等重点企业落户 [7]
省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陕西日报· 2025-06-10 06:42
会议核心内容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澳工作的重要论述并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1] - 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并持续深化与港澳各领域交流合作 [1] - 为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贡献更多陕西力量 [1] 港澳工作重点任务 - 密切与港澳社会各界联系并办好涉港澳相关活动 [2] - 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加快共建"一带一路"陆海空联动大通道 [2] - 持续拉紧经贸联系纽带并提升教育、科技、人才、金融等领域合作质效 [2] - 充分发挥陕粤港澳活动周等平台作用并围绕文化旅游、法律服务、青少年等方面举办更多活动 [2] - 落实落细惠港惠澳各项政策并完善教育、就业、医疗等领域便利化措施 [2]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并吸引更多港澳同胞和企业来陕投资兴业 [2] 组织领导保障 - 加强党对港澳工作的全面领导 [2] - 强化部门协同并完善制度机制 [2] - 建强干部队伍并为推动港澳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澳门全国人大代表来粤开展专题调研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09 09:48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调研 - 澳门全国人大代表调研组赴广东开展专题调研 重点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粤澳合作情况 [1] - 调研组实地考察中山 江门 佛山等地的高新技术企业 产业园区 文化场所等 [1] - 调研组与企业家 科技工作者 人大代表深入交流 听取意见建议 [1] 调研成果与反馈 - 调研组对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印象深刻 [1] - 澳门人大代表表示将积极推动澳门各界参与大湾区建设 加快转化调研成果为务实合作 [1] - 调研组在广州召开交流会 广东省介绍大湾区建设及粤澳合作进展 [2] 政策建议与规划 - 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希望澳门人大代表围绕大湾区建设依法履职 为"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2] - 调研组将形成专题报告和议案建议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转交相关机关研究处理 [2] 参与人员 -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 副主任张硕辅 秘书长许红参与调研及交流活动 [1][3] - 中央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张应杰在交流会上发言 [2]
加快智库建设提升治理效能
经济日报· 2025-06-08 06:01
智库在澳门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 智库作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政府决策科学性、推动经济社会繁荣中扮演关键角色,澳门特区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智库建设 [1] - 澳门智库机构发展呈现多元化、专业化与国际化的特点,在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提升治理能力、深化区域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 澳门回归25年来开创历史上最好发展局面,未来智库需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为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智力支撑 [1] 智库的四大核心使命 讲好澳门故事 - 智库需做强社科理论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新媒体渠道扩大社科理论成果的社会影响,为澳门特色"一国两制"实践提供学理支撑 [1] - 以思想穿透力、理论阐释力、文化引领力三维赋能,擦亮澳门社科理论创新"国际金名片" [1] - 促进"一国两制"理论丰富发展,助力澳门实践继续走在前列并拓展其世界意义 [1] 开拓创新实践 - 智库需加强调研整合社科资源,围绕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等课题建言献策 [2] - 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区域合作深化提供解决方案,助力特区政府科学决策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2] - 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一国两制"实践注入创新动能 [2] 搭建学术桥梁 - 澳门本地智库需加强团结协作,实现社科理论界大联合 [2] - 积极拓展与粤港澳大湾区社科界的交流合作,构建跨境知识共同体 [2] - 发挥澳门中葡平台优势,建立葡语国家治理数据库与政策实验室,成为中国与葡语国家知识传导枢纽 [2] 培养人才梯队 - 智库应建设国际化社科研究人才梯队,参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3] - 搭建"旋转门"机制促进智库与政府间人才流动,增强智库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 [3] - 吸纳离任公务人员发挥专长,构建高级人才蓄水池提升政策研究质量 [3]
江苏:持续推进产业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更好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快讯· 2025-05-28 10:51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 持续推进创新协同、产业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1] - 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对接深化科技、产业、人才等领域合作 [1] 重大工程和民生项目建设 - 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 [1] - 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 对口帮扶工作 - 用心用情做好对口帮扶工作结合国家要求、当地所需和江苏所长 [1] 安全与发展统筹 - 统筹发展和安全抓好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生产安全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1] - 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1] - 统筹抓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太湖安全度夏等工作 [1]
“购在中国 2025大湾区消费季”启动
广州日报· 2025-05-25 07:18
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季活动启动 - 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季活动在广州启动 由商务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省委书记黄坤明 香港特首李家超 澳门特首岑浩辉等出席 [1] - 活动旨在激发大湾区消费潜力 促进消费与产业深度融合 为大湾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2] - 广东省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 建设广州深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携手港澳打造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 [3] 消费促进措施 - 广东省发布促进"入境购"若干措施 广州市发布系列促消费活动 中国银联发布"锦绣粤港澳"入境支付便利化产品和服务 [3] - 广州将携手港澳打造"一程多站"式消费新体验 围绕精品购物 精致美食 精彩旅游 精美展演四大主题策划活动 [4] - 广州发放"食在广州"消费券 联合平台推出系列龙舟主题消费产品和优惠 [4] 创新消费场景 - 广州重点企业以品牌之力注入"龙舟+"丰富业态 打造传统非遗与未来科技碰撞的消费新场景 [5] - 端午期间广州延伸"龙舟+"消费链条 结合珠江游船 主题市集等打造文商旅融合消费矩阵 [6] - 珠江沿岸变身"移动消费长廊" 各大商圈推出系列"龙舟+消费"新玩法 提供多样优惠券 [6] 媒体支持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开展"外贸优品达湾区"媒体行动 聚焦入境消费 龙舟经济 银发经济 甜蜜经济等内容 [2] - 总台运用"5G+4K/8K+AI"科技创新成果 汇聚大湾区优质资源 激发海内外市场消费热情 [2]
购在中国!“2025大湾区消费季”暨总台“外贸优品达湾区”媒体行动启动
央视新闻· 2025-05-24 23:17
主办方负责人慎海雄、王伟中、盛秋平分别致辞。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岑浩辉作视频致辞。 5月24日,由商务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购在中国 2025大湾区消费季"暨总台"外贸优品达湾区"媒体行动在广州启动。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 慎海雄在致辞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粤港澳三地紧密携手,合力推动大湾区向融而进、向 新而行、向强而立,以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推进消费资源的"软融合",在全球消费版图上镌刻出崭新的新时代中国坐标。作为党的意识形态重镇和国家广 播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见证者、记录者、参与者,长期以来与广东、香港、澳门保持着紧密合作。总台持续聚焦粤港澳大湾区 建设,推出一批精品节目,开展一系列大型融媒体行动,生动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实践、在广东的蓬勃生机。总台将充分发挥海内外强 大融合传播优势和媒体资源,运用总台"5G+4K/8K+AI"科技创新成果,开展"外贸优品达湾区"媒体行动,聚焦入境消费、龙舟经济、银发经济、甜蜜经济等 内容,汇聚大 ...
2025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广州举办 大湾区正在成为国家重要创新策源地
深圳商报· 2025-05-22 04:26
论坛主题与背景 - 2025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广州举办 主题为"锚定'一点两地'战略定位 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1] - 论坛设置四大圆桌论坛 包括现代化产业体系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教育和人才高地 国际金融枢纽 [1] 大湾区建设进展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6年多来在产业科技创新 新兴产业培育 未来产业布局 区域产业协同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1] - 推动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整体性 系统性跃升 [1]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路径 - 提出"四个融合"思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区域协同与产业链融合 产业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融合 数字/绿色/文化与产业融合 [1] - 目标为提升产业竞争力 增强发展韧性 拓展国际影响力 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1] 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 大湾区成为国家重要创新策源地 形成广深港-广珠澳科创走廊为主轴 深港河套-粤澳横琴为极点的空间格局 [2] -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2017-2023)全国第一 [2]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东京-横滨) [2] 创新平台与研发投入 - 重大创新平台加速布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第三代半导体中心 新型显示中心 量子科学中心 智能计算平台等 [2] - 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链条创新体系 [2] - 深圳企业研发投入占R&D比重达94.9%(全国最高) 新兴产业占比41.9%(全国最高) [2]
经济实力、科研能力竞速跑,粤港澳大湾区凭何成为国际一流湾区?
搜狐财经· 2025-05-21 17:03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 - 粤港澳大湾区2024年GDP有望跨越新的万亿台阶 2023年GDP总量已达1.99万亿美元 经济总量超越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 和东京湾区并驾齐驱 [2] - 大湾区内地9市2024年GDP达115365.1458亿元 占广东全省GDP超八成 [2] - 香港2024年GDP预估同比上升2.5% [2] 产业集群发展 - 大湾区已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 绿色石化 智能家电 汽车等8个超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还有3个5000亿级 7个千亿级和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2] - 华为 腾讯 比亚迪等行业领军企业成为中国科创名片 [2] - 广东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 [2] 科技创新投入 - 2023年大湾区R&D经费支出近5000亿元 比2018年增加2100多亿元 平均年增速超过30% [6] - 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研发费用突破4000亿元 专利授权有效发明专利应用量全国第一 [7] - 大湾区正在成为国家重要创新策源地 重大创新平台和科技基础设施布局突飞猛进 [7]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粤港澳大湾区围绕协同创新 产业升级 人才培养三大维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3] - 初步构建起基础研究 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和科技金融加人才支撑的全链条创新局面 [7] -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确定 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7] 国际合作与金融发展 - 加强粤港澳三地人流 物流 资金流 信息流互联互通 吸引国际要素高效配置 [5] - 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创造条件让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枢纽 [5] - 大湾区金融中心城市需通过制度创新 优化营商环境 降低要素流动成本 吸引全球金融资源集聚 [5]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采取类似斯坦福大学模式 培养高端人才带动产业发展 [1][8] - 广州市政府推进"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建设 助力广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8] - 创新区以"AI技术策源核 产教科教融合创新园 粤港澳青创示范园 数字化未来产业孵化园"组成"一核三园"架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