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带一路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锐意改革提效能 聚力攻坚促多元——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发表2026年施政报告
新华社· 2025-11-19 00:40
施政总体方向 - 2026年施政总体方向为深化行政改革、加力促进多元、精准优化民生、融入国家大局 [1] 经济发展目标 - 2026年主要施政目标是经济持续复苏,本地生产总值保持正增长 [2] - 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2] - 着力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将其视为必做题 [3] 产业发展重点 - 做优做强综合旅游休闲业 [3] - 推进设立特区政府产业基金及引导基金 [3] - 稳步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3] - 持续推动现代金融业提质发展 [3] -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3] - 稳步提高会展商贸业竞争力 [3] - 推动文化及体育产业持续发展 [3] - 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3] - 推动传统产业发展 [3] - 加强和优化招商工作 [3] 横琴合作区建设 - 横琴合作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澳琴一体化进一步加强 [2] - 以澳琴一体化为目标,落实"澳门+横琴"新发展定位 [4] - 促进澳琴产业联动发展,着力做好招商引资引才 [4] - 促进澳琴民生和社会服务融合,构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4] - 重点打造一批标志性、有带动效应的工程和项目 [4] - 逐步实现第二阶段4万名澳门居民在横琴工作及生活 [4] 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 - 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3] - 更好发挥和拓展中葡平台功能 [3] - 深化国际经贸科技交流合作 [3] - 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3] - 深化与内地省市合作,持续扩大国际"朋友圈" [3] - 强化内联外通,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3]
黄奇帆:中国对外开放有五大新任务
中国新闻网· 2025-11-12 15:1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黄奇帆提出中共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对外开放提出了五个新的重点任务 [1] 对外开放新任务 - 实现内循环和外循环体制机制一体化,形成内外循环一样的规则规制和各种标准,实现产品进口出口、内销外销同线同质同标 [1] - 提升中国服务贸易比重,贸易强国必须抓好服务贸易,只有服务贸易强国才是真正的贸易强国 [1] - 进一步加大"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国东南西北中的协同开放,通过铁路通道使中国和欧洲、亚洲的数万亿贸易有一半通过陆地经济进行 [2] - 推动自由贸易开放,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促成的15个国家经贸自由开放状态,使自由贸易区从点状变成网络状,覆盖全国30余个省区市 [2] - 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通过推动中国跨境贸易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加快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等方式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3]
宁夏建材:应对关税威胁,阐述业务发展及机遇把握策略
新浪财经· 2025-10-28 15:44
公司战略与政策机遇 - 公司以保增长为目标 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把握双碳政策机遇 [1] - 公司加强绿色生产 节能降耗 数字化 智能化改造以推动基础建材高端 智能 绿色发展 [1] - 公司持续推动基础建材业务发展 以应对市场环境 [1] 数字物流业务拓展 - 公司加快我找车数字物流外部业务拓展 旨在提升数字物流盈利能力 [1] - 数字物流业务是公司转型培育的产业 作为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1]
自贸港“大家”谈丨曹远征:建设海南自贸港具有全球性意义
海南日报· 2025-10-10 11:59
时代意义与战略定位 -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1] - 该举措是更高标准的开放和改革,被视为制度型开放的标志和新的历史起点 [4] -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此举是迎接挑战、捍卫经济全球化的体现,具有全球性意义并受到全球关注 [4] 企业吸引力与发展前景 - 海南自贸港凭借更高标准的开放,将汇集全球企业并嵌入全球产业链,发展前景被评估为前途无限量 [5] - 自贸港的特殊金融安排,如自由贸易账户体系(EF账户)的构建,是实现资金便利化、投资贸易便利化和营商环境优化的关键 [7] - 通过金融便利化吸引更多企业入驻,例如海南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并调回境内使用是便利化的缩影 [8][9] 金融创新与资本流动 - 海南赴港发债具有引领开放的标志性意义,体现了金融便利化,并为相关产业(如文昌航天城)发展提供支撑 [10] - 封关后海南进入国际市场将更加方便和有信心,预计更多国际资本会进入海南,使其成为改革开放高地 [10] -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海南可发挥特殊角色,推动人民币从贸易项下的支付手段向投资项下的融资手段拓展 [11] 服务业开放与产业潜力 - 海南正着力发展离岛免税、医疗、教育三篇消费文章,通过开放引进先进教育医疗资源,旨在减少服务贸易逆差并提升中国服务业标准与质量 [13] - 具体成果包括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高端医疗(如干细胞治疗)闻名遐迩,以及全球知名学校(如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在海南独资办学 [13] - 封关运作后预计更多学校和医院会在海南设立,目标是吸引海内外人士到海南留学就医,实现更高标准的开放 [13] 区域经济发展与民生利好 - 区域经济发展将惠及本地居民,体现在收入、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等方面会有很大改善 [14] - 经济发展的核心逻辑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只要经济持续发展、蛋糕做大,好处自然显现 [14]
国际商事法庭高质量发展有了“路线图”
人民网· 2025-09-26 09:30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系统谋划国际商事法庭高质量协同发展的规范意见,旨在服务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 [1] - 政策目标聚焦于服务保障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2] - 自2018年以来,已在深圳、西安设立第一、第二国际商事法庭,并在苏州、北京等地16家中级人民法院设立国际商事法庭,形成全方位司法保障格局 [1] 审判机制创新 - 政策从优化涉外商事案件管辖机制、完善案件管理机制等六个方面规定了具体创新举措,以破解制约国际商事审判质效的难题 [2] - 创新举措旨在提升审判质效,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2] 多元解纷机制建设 - 政策明确完善国际商事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并加大与国际调解院等国际组织的合作 [3] - 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施行临时仲裁制度,发挥“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平台作用 [3] - 建立国际商事专家委员提供专家意见程序机制,以提供公正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服务 [3] 人才储备与国际合作 - 政策明确健全选育管用机制,探索法官分层培养模式,旨在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储备 [3] - 深化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健全司法协助、案例交换分享机制,加强与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广度和深度 [4] - 计划向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推荐典型案例、司法规则,发布中英文涉外审判报告,以讲好中国涉外法治故事 [4] 典型案例发布与指导 - 发布第五批涉“一带一路”建设典型案例,涵盖独立保函、建设工程合同等案件类型 [5] - 案例清晰阐述法律适用的原则和依据,为相关领域法律问题提供明确指引,并体现加强国际经贸合作的积极态度 [5] - 案例旨在为各级法院审理相关案件提供示范指导,并以中国司法智慧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规则指引 [5]
中信建投:建筑业资产重估与景气投资并重 关注核电、新质基建、一带一路建设等优质细分领域
智通财经网· 2025-06-16 14:41
建筑板块驱动因素 - 2024年四季度以来建筑板块走势受化债政策、外部扰动、行业景气度三大因素驱动 [1] - 5月以来中美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积极情绪外溢至建筑行业 [1] - 截至2025年6月10日,建筑板块PE估值10.73x(2014年以来58%分位),PB估值0.73x(2014年以来7.1%分位),PB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1] 市场风险偏好与红利资产 - 截至6月12日AH股风险偏好处于较高水平,建筑板块低估值、低配置和红利特征有望实现"补涨"轮动 [2] - 建筑红利资产集中于八大建筑央企及高分红地方基建国企,盈利受益于自身经营和宏观改善,弹性高于传统红利资产 [2] 财政约束与区域/领域机会 - 一揽子化债政策已发行4.4万亿再融资专项债化解存量债务,但土地市场疲软导致地方财力对基建形成软约束 [3] - 需重点关注经济发达地区(支出扩张余力)和西部地区(专项债/特别国债/央企投资充足) [3] - 优质细分领域包括核电、新质基建、一带一路建设 [3] 投资建议 - 建筑央国企重估标的: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中冶、中国交建、四川路桥、隧道股份 [4] - 一带一路出海企业:中材国际、北方国际、江河集团、上海港湾 [4] - 高景气基建领域企业:中国核建、鸿路钢构、中国能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