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南农晨读丨禅门香荔上市
南方农村报· 2025-07-03 09:34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 南方农村报社农化与种业新闻中心主任李晓芬获评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个人 [5][6] - 广东茂名高州市开展县镇村三级"一年七个植树日"活动 当天共开展义务植树活动418场 [8][9] - 肇庆市怀集县岳山从荒山蜕变为广东生态修复典范 上世纪70年代曾发动万人造林大会战 [10][11] 韶关微短剧产业 - 韶关宣布每年安排2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网络微短剧产业发展 涵盖剧本创作 拍摄补助及产业活动 [17][18] - 韶关依托丹霞自然遗产和千年文脉优势 启动南岭微短剧创拍大会暨采风调研活动 [15][16] 英德红茶产业 - 8家英德茶企将亮相2025第十三届中国(呼和浩特)茶产业博览会T18展位 推广"世界高香红茶"品牌 [27][28] - 英德红茶跨越山水进入内蒙古市场 丰富当地茶饮选择 [24][25][26] 高州农产品周期 - 高州荔枝销售季结束 龙眼开始少量上市 实现"甜蜜接力" [30][33][34] - 高州市燊马生态农业公司完成荔枝销售 总经理胡娟预告龙眼季即将开启 [31][32] 粤桂协作项目 - 吴川驻三江粤桂协作工作组组织65名乡村振兴干部赴广东海洋大学培训 学习广东乡村振兴经验 [43][44][47] - 粤桂医疗协作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 将东部优质医疗资源送至三江县群众 [36][37][39] 乡村特色产业 - 佛山高明苏村通过打造锦鲤特色文化街区吸引70多家文创 旅拍 美食商家入驻 实现渔村转型 [49][50][52] -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调研化州笪桥镇黄瓜产业 推动全产业链技术升级 [54][57][61] 新兴旅游经济 - 新兴县推出香荔采摘五大旅游路线 涵盖百年古荔林采摘 高山茶园体验等特色项目 [63][64][65] - 太平镇河村结合荔枝采摘与红色文化旅游 翔顺象窝山生态园提供禅意住宿及索道游玩 [63][64][65]
人数、场次全国第一!广东植树造林蔚然成风
南方农村报· 2025-07-02 16:04
核心观点 - 广东通过传承"岳山造林"精神,推动全民植树造林活动,形成全国领先的参与规模和场次 [1][3][29] - 科技赋能新时代造林,无人机、AI等技术大幅提升效率,实现从传统"种绿"向"智绿"转型 [32][35][51] - 构建多元化社会参与机制,通过数字化平台推动"全社会办林业"模式 [19][22][26] 历史传承与生态修复 - 上世纪70年代岳山造林大会战动员2.5万人,完成3.5万亩造林,将荒山变为森林覆盖率92.6%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10][11][14] - 岳山造林精神包含忠诚奉献、艰苦创业等内涵,成为广东林业宝贵财富 [16] - 当前三岳自然保护区已栖息白鹇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成为生态修复典范 [14][15] 全民参与机制创新 - 近3年广东义务植树超4万场次,参与335万人次,人数和场次全国第一 [29] - 开发"绿美广东"等数字化平台,支持众筹、认捐等7种参与方式,并提供税收优惠等激励 [22][23] - 各地推出特色项目如"绿美佛山1人1天1元",形成制度化、多元化参与模式 [26][30] 科技赋能造林升级 - 无人机造林队效率达人工20倍,10分钟完成传统1天工作量 [43] - 构建"空天地"监测网络,AI病虫害识别准确率92%,为防治争取黄金期 [40][41][49] - 三维可视化平台实现林地生长动态远程监测,推动造林进入"数字育种"时代 [36][37]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的通报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02 10:14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果 - 全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取得丰硕成果 包括乡村绿化 发展绿美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等 [1] - 对200个集体和200名个人进行通报表扬 包括政府部门 企业 科研机构等各类单位 [1][3] - 受表扬企业涵盖环保 新能源 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 如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玖龙纸业 惠州亿纬锂能等 [4][6][11] 参与企业类型 - 环保类企业:广州赛宝认证中心 瀚蓝环境 广东奥克化学等提供环保技术和服务 [4][6][11] - 新能源企业:大唐汕头新能源 广东华电福新阳江海上风电 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等参与清洁能源开发 [5][7][11] - 农业科技公司:广州灏源农业科技 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等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4][19] 科研机构参与 - 高校科研团队:中山大学水环境污染控制研究团队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等提供技术支持 [10][12] - 专业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开展相关研究 [9][18] - 环境监测机构:广东省广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广东省汕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参与环境监测 [18]
打好“四张牌”!探寻绿美广东“林下生金”密码
南方农村报· 2025-06-30 10:32
核心观点 - 广东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和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5][6][8][9][10] - 2024年广东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3241万亩,产值5271亿元,并培育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基地及龙头企业 [23][24][25][26][27] - 广东通过政策引领、深化改革、产业多元化和品牌建设"四张牌",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13][38][64][89] 政策支持 - 广东自2012年起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包括《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为林下经济提供顶层设计 [29][30][31] - 2024年启动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支持油茶、竹子、森林药材等全链条发展 [34][35][36] - 2024年5月发布《广东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三权分置"和森林经营创新 [49][50][51] 资源基础 - 广东林地总面积162亿亩,森林蓄积量57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全国平均的两倍 [6] - 全省拥有1361处自然保护地,数量全国第一 [7] - 超过九成的林地归集体所有,通过林权改革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42][43][44][45] 产业发展 - 形成多元化模式:林下种植(灵芝、竹荪、油茶)、养殖(蜜蜂、走地鸡)、森林康养等 [15][16][65][66][75][76] - 科技驱动发展,如始兴县与科研院所合作提升竹荪、灵芝等产品的科技含量 [80][81][82] -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如乳源县投入78万元修建油茶运输道路 [84][85][86] 品牌建设 - 打造"粤林+"特色品牌,包括"粤林油茶"、"粤林山珍"等公共品牌 [97][101][102] - 通过林业博览会、经济林丰收节等活动推广优质林产品 [100][101] - 化州橘红、新会陈皮、龙川油茶等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103] 改革成效 - 集体林地流转活跃,如佛冈县流转500多亩林地发展林下魔芋种植 [55][56][57] - 鹤山市作为全国林权登记试点,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 [61][62][63] - 林权登记与金融服务结合,解决产业发展资金问题 [62]
广东省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5 16:17
广东省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动员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1] - "6·30"活动15周年累计动员1000多家社会组织、近万家企业、2000多名爱心人士参与认捐 [1] - 活动累计募集社会资金565.36亿元,对接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400多万人 [1] - 活动已成为广东省参与面最广、惠及范围最大、社会效果最好的公益慈善平台 [1] 活动意义与定位 - "6·30"活动是广东省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特色活动 [1] - 活动承担着聚人心、汇合力的使命任务 [1] - 有助于保持帮扶投入力度不减、工作干劲不退 [1] - 是稳定现行帮扶政策的重要举措 [1] - 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汇聚资源到"百千万工程" [1] 2025年活动重点工作方向 - 聚焦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2] - 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2] - 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2] - 将拓展活动内涵外延,开创"6·30"活动新局面 [2] 2025年活动具体安排 - 活动主题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2] - 将召开重点社会组织座谈会 [2] - 开展走访活动等多形式宣传发动工作 [2] - 重点活动包括举办活动仪式、推进绿美广东建设、爱心捐赠、消费帮扶等 [2] - 将开展红棉奖评选活动 [2] 组织保障措施 - 要求高度重视、高位谋划、高效推进 [2] - 强化主体责任,加强统筹协调 [2] - 规范活动组织,注重宣传引导 [2] - 持续营造"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良好氛围 [2]
森林质量的提升,不止于林 | 寻美南粤④
南方农村报· 2025-06-23 12:30
森林质量提升实践 -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通过大径材培育示范林项目,将单层杉木林分改造为异龄复层近自然针阔混交林,显著提升森林健康度与质量 [6][7][45] - 2024年已完成林分优化720亩、森林抚育500亩,同步推进8公里森林步道建设及自然教育康养基地 [29][30] - 森林覆盖率高达96.56%,但存在林分结构单一、生态功能弱化问题,需通过混交林改造提升生物多样性 [14][17][18] 政策与目标 - 广东省提出到2035年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50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3000万亩,混交林比例目标60%以上 [26][27] - 全省已累计完成林分优化550万亩、森林抚育450万亩,混交林比例持续提高 [99][100] - 石门作为广州北部示范片区,实施"一带·一径·三片"空间布局,统筹大径材培育与多彩森林建设 [34][35] 生态与经济效益 - 通过择伐非目标树种、补植红锥木荷等珍贵阔叶树,形成透光性增强的衫阔混交林,改善生长环境 [44][45][48] - 多彩森林工程提升季节性景观,如"广州香山"红叶品牌,强化生态旅游吸引力 [50][51][57] - 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等物种频繁出现 [63][65][66] 产业融合与游客体验 - 开发"森林+健康/体育/教育/文化"新型旅游形式,拓展森林浴科普游等8类游览线路 [80][81][82] - 年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获评国家AAAA景区、广东省森林康养基地等荣誉 [87][88][89] - 举办红叶观赏节等特色活动,结合自然教育课程增强公众参与度 [84][86][72] 科研与社会价值 - 国际研究证实森林浴可缓解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精神活力 [94][95] - 森林质量提升带动区域公共服务、文化体验及社会心理等多维度跃升 [96][97] - 石门实践成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典型案例,推动全省绿色发展 [98][100]
龙门麻榨中心村:千年古榕书写绿美旅居新意|寻找典型之美➇
南方农村报· 2025-06-20 23:36
核心观点 - 惠州龙门县麻榨镇中心村以千年古榕树为核心,通过生态保护和文化挖掘,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9][10] - 中心村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结合"生态+文化"策略,推动绿美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7][8][9] - 古榕树驿站项目和"最美旅游公路"骑行活动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重要抓手 [5][38][39][40] 古树保护与历史价值 - 中心村古榕树树龄1018年,树高13米,胸围9.8米,平均冠幅30米,被誉为"千年如榕,惠州之最" [3][14][15] - 古树承载村庄历史记忆,树下曾举办重要公共活动如联产承包责任制动员大会,并保留重阳分鱼、添丁分炸果等传统习俗 [20][21][22][23] - 广东省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通过巡护、电子档案、24小时监控等措施对古树进行健康养护 [26][27][28][29] - 2023年新增6根大型加固装置保护古树,周边10户村民15天内同意拆除房屋为古树腾出生长空间 [33][34][35] 农文旅融合发展 - 中心村依托省道S254线(龙门段)和"最美旅游公路"骑行活动,将古榕树打造为骑行补给点及旅游地标 [39][40][41] - 已完成208栋房屋外立面修缮,升级道路景观、河道景观及宅间巷道,种植"北绿一号"杨桃探索"村企合作"模式 [45][46] - 杨桃公园项目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万元,古榕树驿站规划文学主题民宿、咖啡、粮仓书馆等配套设施 [47][51][52] - 未来计划通过榕溪市集、文学村等IP转化生态颜值和历史文脉,形成"留量"经济 [50][53][54]
绿美广东加载中!8690公顷荒漠秒变绿海,1300保护区开挂物种方舟 | 绿美热榜
南方农村报· 2025-06-17 11:31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果 - "十四五"期间广东拟完成治沙任务超8690公顷 [5][6] - 广东现有1361个自然保护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呈扩大态势 [11][12][15][16] - 中华穿山甲、黑脸琵鹭等珍稀物种在保护地内稳定回归与种群壮大 [29][30][31] 各地市生态建设举措 - 广州番禺通过古榕树保护打造特色生态景观 [34][35][36][37] - 深圳龙岗法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协作共治机制 [40][42][43] - 珠海组织高校青年志愿者进校园开展生态文明宣讲活动 [46][47][48][49] - 佛山高明区新增小洞示范园区湿地公园和白鹭公园 [53][54][55] - 韶关上线全省首个三华李主题小程序助力乡村旅游 [58][59][60] - 梅州剑英公园荷花盛放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63][64][65][66] - 东莞桥头镇完成34个小微水体排查整治 [74][75][80][81] - 中山南朗流域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通过验收 [95][96] - 江门新会区法院"种植红树林"替代性修复案例入选全省典型 [99][103][104] - 阳江启动"生态+保险+品牌"示范林建设项目探索可持续发展 [111][112][113][114] - 茂名信宜市组织8523名青年建设106片"青年林" [118][119][120] - 肇庆广宁竹海公园打造特色生态景观 [123][125][126][127] - 清远石潭镇以党建引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 [137][140][141] - 揭阳进贤门大桥下荷花种植实现生态修复与景观塑造统一 [156][157][158][159] - 云浮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5%创"十四五"最好水平 [163][164][165] 学术与政策支持 -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云浮举行,120名专家学者参会 [22][23][24][25][26] - 全国专家聚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为广东生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166][167][168][169]
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倡议书
南方农村报· 2025-06-16 19:30
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倡议书 - 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发布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倡议书 旨在动员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振兴 [1][2] - 倡议书基于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 三中全会精神 落实广东省委"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要求 [3][4][5] "6·30"活动背景 - "6·30"活动自2010年设立以来已持续15年 成为广东覆盖面最广 社会效益最佳的扶贫与乡村振兴平台 [6][7][8] - 2025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5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 基金会作为省级主要捐款接收单位 已联动7776个爱心主体实施4075个帮扶项目 [12][13][16] 项目成效 - 帮扶项目覆盖14645个自然村 重点支持广东省内及东西部协作地区的乡村建设 [16][17] - 基金会承诺严格管理善款 确保资金按捐赠者意愿落实到帮扶对象 [22][23][24] 倡议内容 - 呼吁企业及个人围绕"巩固脱贫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主题 聚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困难群体帮扶 [19][20][21] - 强调通过"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4][19][20]
凝聚更多爱心力量,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召开第七届三次理事会议
南方农村报· 2025-06-16 19:30
凝聚更多爱心力 量,广东省乡村 振兴基金会召开 第七届三次理事 会议_南方+_南 方plus 6月16日,广东 省乡村振兴基金 会召开第七届三 次理事会议,深 入贯彻省 委"1310"具体部 署,围绕推 动"百县千镇万 村高质量发展工 程"实现三年初 见成效,高质量 推进绿美广东生 态建设、推动乡 村全面振兴等重 点工作展开交流 座谈。省农业农 村厅党组书记、 厅长刘棕会,厅 二级巡视员陈 荣,厅相关处室 负责人,基金会 理事长罗惠兰及 理事、监事、名 誉理事参加会 议。 会议介绍了基金 会今年参 与"6·30"助力乡 村振兴活动的方 案,发出了活动 倡议书,报告了 2024年度审计情 况、今年上半年 工作主要情况和 下半年主要工作 计划。今年1至5 月,基金会积极 动员社会力量, 凝聚政企社帮扶 合力,聚焦81个 乡镇的脱贫村、 集体经济薄弱 村,联动59家爱 心企业开展产业 就业帮扶、美丽 乡村建设、民生 作,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刘 棕会高度评价了 基金会的工作, 并向相关理事、 监事及其所在单 位对乡村振兴事 业的贡献表示衷 心感谢。他强 调,当前"百千 万工程"正处 在"三年初见成 效"的关键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