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融合发展

搜索文档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备受两岸舆论关注 国台办:两岸交流合作是民心所向 谁都阻挡不了
央视新闻· 2025-06-25 10:55
海峡论坛成果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于6月15日在福建厦门成功举办,已举办42场系列活动,后续还将举办14场活动 [1]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论坛大会并致辞,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立场 [1] 台胞参与情况 - 超7000名台胞参会,其中台青占比超过四成 [2] -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首次出席论坛并带领青年学子在闽参访,呼吁两岸人民情感与交流不可中断 [2] - 台湾嘉宾呼吁尽快实现两岸人员往来正常化和各领域交流常态化 [2] 两岸融合发展 - 论坛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两周年为契机,展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果 [3]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 [3] - 福建省发布全国首个台胞"双证关联"金融线上应用场景,揭牌成立福建省现代海洋渔业创新闽台科技合作基地,签约10个闽台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合作项目 [3] 文化交流活动 - 论坛围绕"非遗中国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台湾光复80周年等主题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4] - 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长林铭聪分享雾峰林家先辈抗战报国故事 [4] - 两岸文学论坛、龙舟赛、关帝旅游文化节、青年论坛等活动吸引台胞参与,逾1400名台胞观看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4]
搭起“连心桥” 铺就“融合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4 07:02
两岸民间交流与融合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以"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为主题,涵盖56场活动,聚焦青年、基层、文化、经济四大板块,主会场设在厦门,福建其他地区同步举办相关活动 [1] - 论坛展现两岸同胞"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心声,强调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纽带关系 [1][2] - 台湾青年参与福建乡村建设案例突出,如厦门后溪村通过台湾文创、餐饮等元素实现闽台融合,带动就业与返乡创业 [3] 文化传承与创新合作 - 台湾青年张钧凯分享晋江寻根经历,体现血缘与历史纽带对两岸家族的联结 [2] - 大陆文娱IP(如《黑神话:悟空》《哪吒2》)在台走红,中华文化创意表达引发跨海峡共鸣,台湾文化界呼吁两岸青年携手弘扬传统文化 [2] - 两岸影视业者探讨AI技术重塑创作生态,提出需强化人才培育与合作新模式 [6] 产业与技术协作 - 海峡职工论坛提出两岸职工协同创新、技能提升及工匠精神弘扬的具体措施 [5] - 两岸气象论坛发布《海峡两岸气象合作开放式课题申报指南》,推动灾害防御与科技文化交流 [5] - 中医药领域启动闽台师承拜师及中药标准研究项目,深化行业合作 [5] 科技赋能与未来发展 - 两岸青年通过AI技术共创音乐作品,体现科技在文化传承中的应用 [6] - 电子科技大学团队结合脑机接口与AI技术,为孤独症儿童提供诊断治疗,计划与台湾康复机构合作 [6] - 台商关注AI赋能制造业升级,强调台企需融入大陆产业链与创新链,推动智改数转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6]
海峡两岸中小企业交流活动在泉州台商区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6-21 17:27
海峡两岸中小企业交流活动 - 200余名台商台胞参与"台商焕新 泉台共兴"交流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政策对接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 [1] - 活动组织参观城市规划展示馆、台胞台企登陆第一数据港及钜闽机械、睿佳健康等台企,展示政务服务创新与产业成果 [1] - 招商、医保部门现场解读企业落地扶持、人才补贴政策,演示线上医保服务平台操作流程 [1] 台胞便利化服务 - "台胞医保/健保福建线上服务平台"已办理83笔健保预审业务,涉及医疗费用69.98万元 [1] - 泉州市现有1523名台胞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医保服务线上化 [1] - 大陆首创"台胞台企登陆第一数据港"和医保线上平台等便民举措 [2] 两岸经贸合作成果 - 泉州台商投资区2023年新签约台荣运动用品等4个台资项目,总投资额15.1亿元 [2] - 该区采用招商推介、驻点招商等模式拓展上海、苏州、深圳等地合作 [2] - 区域内超200家台资企业在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领域与本地企业协同发展 [2]
和平使者 爱连两岸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0 09:50
两岸婚姻家庭 - 刘孝怡与杨正浓2015年在台北相识 2020年结婚 两人共同走访台湾老兵并拍摄纪录电影《日暮·归乡》[1] - 刘孝怡出生于两岸婚姻家庭 父亲来自贵州 母亲是台湾客家人 父亲曾回贵州探亲带回茅台酒和黄果树大瀑布的记忆[1] - 杨正浓在养老院表演京剧《四郎探母》引发老兵共鸣 这成为拍摄《日暮·归乡》的灵感来源[1] - 《日暮·归乡》经过8年筹备拍摄 于2023年5月10日在大陆上映[1] - 刘孝怡通过访谈老兵找到了与已故父亲连接的方式 这些老兵与父亲有共同记忆和乡愁[2] 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 - 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以"心中的鸽"为主题 于近期举办 230余名两岸代表参加[2] - 论坛内容包括《日暮·归乡》观影交流 两岸融合主题讲座 参观战地观光园等活动[3] - 论坛上嘉宾围绕两岸关系历史变迁分享个人或上一代人的经历[2] 两岸婚姻数据 - 自1987年两岸恢复民间交流以来 已有超过40万对两岸情侣结为夫妻[3] - 福建围头村与金门相距5.2海里 曾有138位围头姑娘嫁到台湾 10位台湾姑娘嫁到围头 共形成148对两岸婚姻[2] - 围头村主任称两岸婚姻是"和平鸽" 在促进两岸交流和增进感情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3]
热评两岸丨海峡论坛交融交心 融合发展不可阻挡
央视新闻· 2025-06-19 15:23
海峡论坛概况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作为两岸最"草根"的民间交流平台,累计吸引10余万人次台湾同胞参与 [3] - 本届论坛克服台海局势复杂严峻等困难,吸引7000多位台湾同胞参与,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率台湾青年出席 [3] - 论坛设置主论坛及基层交流、青年交流、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四大板块56项活动 [4] 两岸交流现状 - 台湾中华统一促进党总裁张安乐表示岛内存在"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 [4] - 民进党当局近期采取驱逐陆配、恐吓两岸宗教交流等措施阻挠两岸交流,但未能阻止台湾民众参与热情 [3] - 论坛举办地福建被称作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台湾嘉宾分享在闽创业故事体现两岸亲情 [5] 融合发展举措 - 论坛四大特点:厚植民间交流、展示融合成效、拓展青年交流、保持台胞参与热度 [4] - 大陆推出惠台利民政策,落实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具体行动 [4] - 论坛通过有温度、接地气的活动促进两岸各界广泛交往和有效交流 [4] 历史与未来展望 - 2023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台湾光复80周年,需共同维护历史成果 [5] -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自然情感无法阻断,民间交流往来不可阻挡 [5] - 期待两岸青年携手守护共同家园,续写中华民族新辉煌 [5]
两岸交流大势不可阻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9 05:33
海峡论坛概况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在福建举行,吸引台湾各界人士超过7000人参与,涵盖政党、工会、青年、妇女、民间信俗、农渔水利、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工商金融等领域 [1] - 论坛展现出两岸民间交流的韧性与活力,体现民众对持续交流合作的期待 [1] - 台湾商业总会荣誉理事长赖正镒指出,论坛是两岸企业界凝聚共识、拓展商机的契机,也是稳定互信、创造双赢的关键桥梁 [1] 论坛主题与活动 - 本届论坛以"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为主题,开展50多场活动 [1] - 台湾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邓岱贤强调,论坛对增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心灵契合有重要意义,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 两岸产业合作 - 赖正镒建议两岸持续推动文化与青年交流、产业对接互动,特别提到AI产业是两岸青年交流的重点领域 [1] - 台湾媒体关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果,包括金厦同城生活圈等最新成效 [2] 金融支持政策 - 《关于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发布,短期可为台商提供更多金融支持,长期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2] 媒体报道焦点 - 《联合报》关注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首次出席论坛,强调两岸需通过不间断交流减少误解、建立信任 [2] - 《中国时报》报道论坛系列活动"聚焦青年基层",显示论坛持续推进两岸民间交流与融合发展 [2] - 《工商时报》重点分析金融支持政策对两岸融合发展的短期与长期影响 [2]
百姓的论坛,交流的盛会——第十七届海峡论坛综述
新华社· 2025-06-17 21:37
海峡论坛概况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以"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为主题,包含56场活动,覆盖青年、基层、文化、经济四大板块 [1] - 论坛累计吸引两岸同胞35万余人次参与,其中台湾同胞超过14万人次 [2] - 本届论坛坚持"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定位,数千名台湾同胞突破政治阻挠参会 [2] 两岸经贸数据 - 2024年一季度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5.2% [5] - 福建省实际利用台资6.4亿美元,同比增长显著,占大陆比重超50% [5] - 台湾人才厦门对接会吸引325名台湾专业人才,规模创新高 [4] 青年交流与创业 - 海峡青年论坛吸引约470名两岸青年参与,台湾青年占比70% [3] - 论坛推出"101台湾青年创业扶持计划",涉及电商物流、乡创文旅等项目 [5] - 厦金同城生活圈论坛推动大健康、人工智能等台青创业基地落地 [4] 产业融合实践 - 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系列活动展示乡村振兴路径,包括社区治理经验交流、中医师承等 [6] - 科技创新议题聚焦人工智能应用与台企升级 [5] - 两岸自媒体通过脱口秀、沉浸式直播等形式构建"数字纽带" [3] 文化与社会联结 - 两岸同名村"村BA"、龙舟赛、歌会等活动强化民间互动 [2] - 台湾青年通过纪录片《两岸家书》等文化项目寻根 [3] - 闽南语配音、河洛雅言等传统文化创新表达吸引青年参与 [3]
两岸交流合作民心所向无法阻挡——台湾各界积极评价海峡论坛
新华网· 2025-06-17 17:11
岛内各界特别关注本届海峡论坛呈现的诸多特色和亮点。《中国时报》的报道详细介绍论坛系列活 动和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成果,指出系列活动"聚焦青年基层",显示无论台海局势如何变化,海 峡论坛都持续推进两岸民间交流交往,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 台湾"一带一路"经贸促进协会名誉理事长汪诞平表示,今年看到青年交流活动大幅增加,包括艺术 交流汇、音乐交流季、阅读大会等,此外还通过各类活动展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成效,让人感 受到大陆持续为台胞谋利造福的诚意和善意。 中国国民党特别顾问兼大陆事务部主任林祖嘉除参加论坛大会外,还特别出席海峡青年论坛。他在 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两岸维持和平稳定的交流非常必要,自己格外看重青年交流,这对促进两岸关系 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 "这些年来海峡论坛内容越来越丰富,充分展现出两岸民间交流的韧性与活力。"台湾商业总会荣誉 理事长赖正镒说,对两岸企业界来说,海峡论坛不仅是凝聚共识、拓展商机的契机,更是稳定互信、创 造双赢的关键桥梁。他建议,两岸应持续推动文化与青年交流、产业对接互动,尤其在AI产业方面两 岸青年可以多交流互动。 新华社台北6月17日电 题:两岸交流合作民心所向无法阻挡— ...
海峡的距离,阻隔不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日月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7 06:13
海峡论坛概况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于6月15日在福建厦门举行,体现两岸同胞交流意愿不受国际环境和台海形势影响 [1] - 论坛坚持"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定位,前16届累计举办近800场活动,吸引两岸同胞35万余人次参与(台湾同胞超14万人次) [1] - 本届论坛吸引超7000名同胞参与,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首次与会,创台湾知名人士参会最高层级记录 [1] 青年交流板块 - 本届论坛新增10多场青年主题活动,包括海峡青年论坛、青少年新媒体论坛等,促进两岸青年互学互鉴 [2] - 台湾青年通过论坛与大陆建立联系,认为大陆是实现梦想的热土 [2] 融合发展政策 - 17年来论坛持续推出惠台政策,包括两岸直航、"三通"、台胞证便利化等 [2] - 本届论坛展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实施成效 [2] - 在闽台胞分享"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实践经验 [2] 历史纪念活动 - 结合台湾光复80周年,论坛举办"反殖民与回归祖国"图文展等活动,回顾两岸共御外侮历史 [3] - 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长林铭聪讲述雾峰林家抗日事迹,引发共鸣 [3]
促进两岸交流 共绘融合愿景
人民日报· 2025-06-17 06:13
海峡论坛概况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于6月15日在福建厦门举行,主题为"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涵盖主论坛及四大板块56项活动 [1] - 论坛强调两岸同胞共同追求和平、发展、交流与合作 [1] 参与规模与代表性 - 台湾各界人士超过7000人参与,包括政党代表及工会、青年、妇女、农渔水利、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工商金融等领域 [2] - 台湾中华统一促进党总裁张安乐表示两岸发展期待相通,呼吁团结克服困难 [2] - 金门同乡会总会创会总会长李台山提到厦金"两门一家"的融合感受 [2] 经济与基建进展 - 厦金"小三通"客运航线累计运送旅客2244万人次,厦金大桥厦门段进入大规模装配化施工阶段 [2] - 福建省已发布四批共62条对台融合政策措施,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3] 青年与产业交流 - 台湾青年苏轩仪在两岸特色乡镇交流论坛中提出共建和美乡村的愿景 [4] - 海峡青年论坛等活动中,两岸青年探讨动画电影合作及新媒体发展机遇 [4] - 台湾博士生陈翊瑄认为两岸青年需通过交流消除隔阂,创造共同未来 [4] 媒体与政策关注 - 台湾媒体关注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首次出席论坛,强调交流减少误解 [6] - 《工商时报》报道金融支持福建两岸融合示范区的措施,专家认为短期可助台商,长期推动融合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