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康养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医院协会携手中国太保 共筑医院行业职域服务新标杆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5 16:23
战略合作框架 - 中国医院协会、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医院行业员工多元化保障需求构建"金融+医院+服务"生态闭环 [1] - 三方合作旨在打造医院行业职域服务新标杆,同时深化中国太保在"大康养"领域的战略布局 [1] 合作模式创新 - 合作核心在于提升医护人员健康保障水平并满足养老需求,属于社会关注焦点 [4] - 合作模式并非资源简单叠加,而是服务逻辑重构,形成"医院行业洞察+金融科技赋能+保险保障创新"的跨界协同 [4] - 中国医院协会提供专业洞察,浦发银行贡献数字化金融技术,中国太保寿险引入BEST职域服务芯模式 [4] 服务闭环构建 - 构建覆盖医护人员"职业风险保障—健康管理—养老规划"的全链条服务闭环 [4] - 通过标准化流程、全周期产服体系和专业团队实现需求与资源高效对接 [4] - 形成"行业协会搭台、金融机构赋能、保险企业落地"的三方协同机制 [4] 战略延伸规划 - 该模式计划推广至退役军人、运动员等群体 [5] - 合作是太保寿险深化集团"大康养"战略的具体举措,通过"金融+医疗+服务"跨界协同构建保障体系 [5] - 以"保险+康养"创新实践勾勒"大康养"生态未来轮廓 [5]
半年内“将帅”先后就位,太保产险开启转型新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15:42
公司管理层调整 - 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俞斌担任太保产险董事长,与总经理陈辉形成"技术+管理"双核驱动格局 [2] - 俞斌拥有近30年太保产险核心业务经验,曾担任多个关键职务,包括非水险部副总经理、市场总监等,具备保险实务与管理复合能力 [3] - 管理层架构成型,形成"一正六副六总助"体系,包括总经理陈辉及分管不同领域的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 [4][5] 业务表现与战略方向 - 2024年太保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012.43亿元(+6.8%),净利润73.76亿元(+12.2%),承保综合成本率98.6% [6] - 2025年一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631.08亿元(+1.0%),车险268.33亿元(+1.3%),非车险362.75亿元(+0.7%),综合成本率降至97.4% [6] - 公司提出"效益优先"策略,聚焦科技保险、绿色保险、新能源车险等领域,优化车险基本盘与非车险费赔联动 [2] 挑战与应对措施 - 2024年综合成本率上升因自然灾害赔付及高风险业务影响,2025年将强化业务结构优化与品质管控 [7] - 公司推进"大康养、AI+、国际化"三大战略,俞斌主导产险与AI+战略融合,探索新商业模式与数字化效率提升 [8] 集团整体表现与战略 - 2025年一季度集团营业收入937.17亿元(-1.8%),净利润96.27亿元(-18.1%),保险服务收入695.50亿元(+3.9%) [9] - 董事长傅帆强调服务国家战略,完善风控能力,聚焦三大核心战略以提升高质量发展质效 [9]
中国太保:聚焦三大核心战略持续深化改革
新华财经· 2025-06-11 22:08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积极贯彻落实新"国十条"要求,坚持"保险为民"理念,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 [5] - 公司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科技保险服务10.5万家企业,累计保额超111万亿元,科技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 [5] - 公司加快核心能力建设,强化资产负债联动,优化产品结构,合理配置超长期政府债,缩小久期缺口 [5] - 公司未来将聚焦"大康养""人工智能+"和"国际化"三大核心战略 [6] 经营业绩 - 截至6月11日收盘,公司A股股价报收于35.66元/股,总市值超过3400亿元 [1] - 2024年一季度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速11.3%,可比口径下增速达39% [7] - 产险承保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0.6个百分点 [7] 经营策略 - 公司将持续深化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推动经营发展在稳健中前行 [7] - 公司将聚焦保险主责主业,在稳增长基础上优效益、调结构、促转型 [7] - 公司将不断增强客户经营、资产负债管理、协同发展和风险管控"四大能力" [7]
全力推进股票投资试点,中国资产估值处相对低位!中国太保股东大会直击
券商中国· 2025-06-11 21:02
战略布局 - 公司聚焦"大康养"、"人工智能+"和"国际化"三大核心战略 以提升高质量发展质效 [2] - "大康养"战略旨在构建养老金融、商业健康险、康复医疗、机构养老和居家照护全周期服务链 推动康养服务与保险主业协同共生 [2] - "人工智能+"战略通过全面赋能AI经营 提升创新驱动力和运营效能 同时探索AI领域风险减量管理市场以培育新业务增长极 [2] - "国际化"战略紧跟中国企业出海步伐 推进海外服务网络建设、跨境保险合作、国际化人才打造和境外资产配置 [2] 经营展望 - 2024年公司整体经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2025年一季度保持持续稳定 [3] - 公司聚焦保险主责主业 在稳增长基础上优效益、调结构、促转型 增强客户经营、资产负债管理、协同发展和风险管控四大能力 [3] - 寿险业务深化转型 构建"客户-产服-队伍"经营闭环 推进"2+N"多元渠道升级 银保渠道深耕高客市场以提升价值贡献 [4] - 产险业务坚持效益优先 投资端聚焦价值贡献 增强跨市场跨周期资金管理能力并深化与负债端协同联动 [4] 险资入市 - 公司于2025年1月24日获批参与保险资金中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总额度不超过200亿元 [6] - 公司设立全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 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基金产品并由太保寿险全额认购 [6] - 6月3日正式发布总规模500亿元的太保战新并购基金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其中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 [7] 投资策略 - 利率中枢持续下行使保险资金配置压力加大 加大权益配置成为必然之举 [2][8] - 保险资金负债久期长、现金流稳定 具备配置中长期权益类资产的基础 能抵御短期市场波动并发挥股市稳定器作用 [8] - 投资策略以股息价值为核心 寻找低估值、高分红、可持续成长的上市公司 目标获取稳健股息收益和长期资本增值 [9] 市值管理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市值管理办法》 建立市值监测预警机制及应对举措 [10] - 价值创造维度包括完善全保险产业链布局、提升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强化科技赋能主业及推进运营精益化 [10] - 价值实现维度通过多维度提升信息透明度 使投资者更好判断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投资价值 [10]
中国太保:利润高增,“换将”后保单大卖了?
虎嗅· 2025-04-15 17:43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中国太保新管理层交出“最赚钱”成绩单,但保险主业承压,业绩高增主要靠资产管理业务驱动,未来业绩增长依赖保险服务收入,不过寿险和财产险业务均面临挑战,若投资收益不能持续增长,业绩高增或难以为继 [1][2][3][5] 分组1:2024年公司整体业绩情况 - 公司实现营收4040.89亿元,同比增长24.74%;归母净利润449.60亿元,同比增长64.95%,净利率达11.49%,创近十年营收、利润同比增速新高且净利率首破双位数 [1] - 保费规模约4420.7亿元,同比增速4.4%,低于行业同比增速,难支撑公司整体收入增速 [2] - 总投资收益1203.94亿元,同比增长130.5%,总投资收益率5.6%,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 [4][5] 分组2:行业背景 - 2024年国内保险行业面临利率下行、经济预期转弱等压力,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5.7万亿元,同比增速由2023年9.1%放缓至5.7% [2] 分组3:投资业务分析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实现494.25亿元逆转,证券买卖损益增加126.49亿元,两项合计增加620.74亿元,超2023年总投资收益金额 [4][5] - 2024年多家险企总投资收益率突破5.5%,太保投资收益率处于中位水平,投资收益提升更多源于资本市场β属性,未来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高回报持续性存不确定性 [6] 分组4:保险服务收入分析 寿险业务 - 2024年保费规模2388亿元,同比增速仅2.4%,在同类险企中增长较慢,拖累公司整体保费增长 [6] - 主要靠代理人渠道推动业务,2024年该渠道贡献保费高达77%,代理人渠道改革使人均产能和新业务价值率逐年提升,但新业务价值率未达2021年水平,与平安、国寿仍有差距,改革未达管理层预期 [8][13][14] - 银保渠道发展不理想,“报行合一”政策使保费收入增速下滑,新增保费增速逐年下滑;团政渠道未打开新局面,规模保费同比下滑;在线直销渠道保费规模小,对总保费助力小 [15][17] - 产品端发力分红险,但2024年保费不增反降,渠道和客户接受度需时间培育;大康养战略短期难解增长困局,业绩增长短期或仍为个位数增速,第三名地位或受威胁 [20][21][22] 财产险业务 - 2024年保费规模2032亿元,同比增速6.8%,在同类险企中靠前,车险保费收入1073.02亿元,占比53.3%,未来车辆险和农业险、企财险等增长有保障 [6][23][25] - 2024年受灾害影响业务赔付上升,新能源车出险率高,未来车险利润大概率承压,综合成本率上升,承保利润下降 [26][28]
去年中国人保等五家险企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75.71亿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3-31 22:32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A股五大上市险企业绩披露完毕,归母净利润合计大增,总投资收益率超5%,分红也有所增长,各险企还有未来发展规划[1] 业绩情况 - 2024年五家险企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75.71亿元,同比增长77.7% [1] - 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8.69亿元、1069.35亿元、1266.07亿元、449.60亿元、262.29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8.24%、108.92%、47.79%、64.95%、201.07% [1] - 2024年五家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率都超过了5% [1] - 中国人寿2024年投资业绩比2023年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全年净加仓超1000亿元,权益投资收益增长 [3] 分红情况 - 2024年五家上市险企合计分红907.89亿元,同比增长20.21% [5] - 新华保险拟向全体股东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利每股1.99元,全年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78.9亿元,比去年派息金额增加近200% [7] 公司规划 - 多家险企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保险产品 [7] - 中国太保正式启动大康养、“人工智能+”和国际化三大战略,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9] 公司业务表现 - 中国人保去年平均每天理赔近50万件,平均每天赔付支出12.3亿元,要巩固发挥行业“头雁”作用 [11]
中国太保:正式启动“大康养、AI+、国际化”三大战略,增加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投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28 18:25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中国太保集团经营业绩良好,在新发展阶段启动大康养、"AI+"和国际化三大战略,管理层就寿险发展规划、新能源车险、投资方向等问题回应市场关切 [1] 分组1:公司整体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4.9%,内含价值同比增长6.2%,管理资产同比增长21.2% [1] 分组2:太保寿险情况 - 2024年长航转型成效逐步显现,新业务价值132.58亿元,同比增长20.9%,新业务价值率达16.8%,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经济假设调整前,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57.7%,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上升8.6个百分点 [3] - 新业务价值较快增长得益于深化2+N的渠道模式升级,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3] - 形成新的三年高质量发展规划,以客户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为导向,以客户价值为核心带动增长 [3] - 2025年围绕客户健康、养老、财富多元化需求,搭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健康养老保险产品体系,优化产品结构 [3] - 在产品供给方面,提升研发全面性和创新性,构建多元产品矩阵,夯实定价基础,把握业务增量机会 [4] 分组3:太保产险新能源车险情况 - 2024年新能源车险保费183.17亿元,占车险总体的17.03%,增速达48.55%,综合成本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 [5] - 建立垂直化经营管理模式,简化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服务效率 [5] - 采用集中化理赔模式,与车企实时互通数据,降低理赔成本,提升维修经济性 [5] - 与多家车企建立应用实验室,充实人才队伍,满足智驾产品和保障需求 [5] 分组4:公司战略情况 - 启动大康养、"AI+"和国际化三大战略,人工智能赋能保险行业,推动大模型场景应用 [6] - 加快研究AI应用伴生风险的保障产品,如网络安全保险 [6] - "AI+"规划聚焦新商业模式探索、伴生风险研究、提升整体经营管理效率 [6] 分组5:公司投资情况 - 2025年股市为结构性行情,长期利率中枢预计稳步下行,公司加强长期利率债配置,增加权益资产和另类投资配置 [7] - 除坚持股息价值策略,2025年增加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投入,关注公募基金权益型主动产品 [7] - 太保做了一些举牌,行业覆盖更广、配置更分散,以降低投资组合波动性,提升风险收益比 [8] - 认为港股市场估值便宜,高股息品种有吸引力 [8]
中国太保2024年归母净利润创六年新高,寿险锚定新规划,产险清理高风险业务|数说保险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27 19:04
行业转型与公司战略 - 保险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中国太保作为行业代表面临改革成效和前景的关注[1]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4040.89亿元(+24.7%),归母净利润449.6亿元(+64.9%),总投资收益率5.6%[1] - 锚定战略新周期,提出以客户价值为核心带动经济和社会价值增长的三年高质量发展规划[3] 财务表现 - 2024年保险服务收入2794.73亿元(+5.0%),归母营运利润344.25亿元(+2.5%),内含价值5620.66亿元(+6.2%)[3] - 管理资产规模35426.60亿元(+21.2%),归母净资产2914.17亿元(+16.8%)[3] - 归母净利润449.6亿元创六年新高,首次突破400亿大关,较2023年激增[7] 寿险业务 - 寿险内含价值4218.37亿元(+4.9%),新业务价值132.58亿元(+20.9%),新业务价值率16.8%(+3.5个百分点)[3] - 净利润358.21亿元(+83.4%),推行"北极星计划"打造经营闭环[3][15] 产险业务 - 产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8.6%(+0.9个百分点),综合赔付率70.8%(+1.7个百分点)[4] - 重大赔付86.8亿元(+50%),受自然灾害及高风险业务影响[4] 投资业务 - 综合投资收益率6.0%(+3.3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率5.6%(+3.0个百分点)[4] - 采用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把握结构性机会[4] - 2019-2024年总投资收益率波动明显(5.4%-5.9%),2024年显著回升[11] 管理层变动 - 2023-2024年完成核心管理层交接,傅帆任董事长(投资背景),赵永刚任总裁(负债端管理背景)[14] - 子公司密集调整:产险董事长由俞斌接任,寿险董事长由赵永刚兼任,总经理由李劲松接任[14] 未来规划 - 聚焦"大康养、人工智能+、国际化"三大战略,布局养老社区与健康管理生态[15] - 科技赋能风险减量管理与智能客服,优化跨境资产配置[15] - 持续优化分红机制,目标建设国际一流保险金融服务集团[15] 同业对比 - 中国平安2024年归母营运利润1200亿元,寿险及健康险贡献度下滑[16] - 友邦保险2024年新业务价值增长18%,香港和中国内地访客客户群增长强劲[16]
中国太保: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7% 综合投资收益率6%
新华财经· 2025-03-26 20:08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中国太保业绩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各业务板块表现良好,投资收益提升,养老金融有特色,2025年将围绕战略重点开启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征程 [3][5] 经营业绩 - 2024年集团营业收入4040.89亿元,同比增长24.7%,保险服务收入2794.73亿元,同比增长5%,归母营运利润344.25亿元,同比增长2.5% [3] - 截至2024年末,集团内含价值5620.6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2% [3] 荣誉资质 - 2024年MSCI ESG评级跃升至AA级,领跑国内保险行业,连续11年获上交所信息披露最高评价 [3] - 获得中国电子信息联合会发布的DCMM最高等级5级认证,成为全国首家通过DCMM5级认证的保险集团 [3] 寿险业务 - 纵深推进“长航”转型,内含价值稳步提升,业务品质持续向好,保单继续率持续优化 [3] - 全年新业务价值132.58亿元,同比增长20.9%,新业务价值率达16.8%,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 [3] - 代理人队伍质态持续优化,核心人力规模企稳,产能及收入稳步提升 [3] - 多元渠道布局策略显现成效,价值银保、职域营销业务价值大幅增长 [3] 产险业务 -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4] - 深化客户经营,加强精细化管控,完善风险减量管理服务,综合费用率有效压降 [4] - 2024年承保综合成本率98.6%,车险、非车险均保持承保盈利,经营性现金流明显提升 [4] - 保费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6.8% [4] 资产管理 - 持续打磨跨越周期的资产配置框架体系和专业化投资能力,前瞻把握结构性机会 [4] - 2024年集团投资资产综合投资收益率6%,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 [1][4] 养老金融 - 打造特色,深度参与个人税延养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等业务试点 [4] - 2024年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管理规模超7400亿元 [4] - 太保家园落地13城15园,交付床位数超8800张 [4] - 居家养老服务“百岁居”项目线下体验中心已落地127个城市 [4] - 构建“防诊疗复养”康养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4] 未来规划 - 2025年保险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加速转型升级,功能作用进一步凸显 [5] - 中国太保将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大康养、“AI+”和国际化等战略重点开启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征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