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做足“林文章” 拓展“国际路”(记者札记)
人民日报· 2025-08-08 06:40
伊春南部林海中,全长约110公里的乌带公路,讲述着林区发展的故事。50年前,乌带公路为提升木材 外运效率而建。如今,这条公路贯穿乌马河紫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个重点生态保护研究基地,以四 季美景吸引众多中外游客。 从砍树到保护,从卖好木材到卖好生态,从吸引国内游客到拓展全球"朋友圈",乌带公路见证了伊春林 区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不仅是金山银山,还是连接世界、促进交流的桥梁。 行走乌带公路,人们能真切看到,一条普通的公路串联起小兴安岭美景,延续着林业工人不怕险阻、埋 头苦干的创业精神,见证着伊春依托浩瀚林海赋予的生态底气,涵养出了独具特色的开放品质。 (责编:白宇、卫嘉)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8日 17 版) 今年,为提升游客体验,运营多年已老化的乌带公路开启提质改造工程。伊春不断扩大开放水平,用 心"宠客"。做足"林文章",打好"生态牌",拓展"国际路"。这座中国东北边陲小城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成就了柳暗花明又"伊春"。 ...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雪山秘境走红:“生态颜值”变“经济价值” 百姓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央视网· 2025-08-07 11:30
央视网消息:在西藏念青唐古拉山的深处,深藏着许多世界级的风景。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这些昔日的"小 众"秘境向更多的游客敞开怀抱。 桑登夫妻俩是附近普玉一村的村民。这个被冰川和湖泊拥抱的小村庄,曾经是附近最闭塞的地方,如今摇身一变,成为"雪山 的宠儿"。去年全村旅游收入600多万元,户均增长两万余元。目前,村里已经开起了七家民宿。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我们一起走进雪山秘境,看如诗美景,感受百姓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的幸福生活。 俊秀的雪山,起伏的草甸,环抱着幽蓝的湖水。这里是藏在念青唐古拉山深处的秘境——萨普。这里的山峰很特别。正中间那 座山,山脊线条笔直,庞大的冰川搭起了一座高高的"舞台",群峰立于高台之上,一展绝美的容颜。 由于道路偏远,萨普雪山少有人至,直到2017年,才因为探险者的镜头走进了大众视野。在社交网络上,这幅"牦牛过桥"的景 象惊艳了许多人,人们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只为见它一面。 当地旅游部门抓住机会,积极打造生态旅游。远道而来的游客,可以策马驰骋,观景旅拍,也可以夜宿帐篷,看静夜星空的浩 瀚、日照金山的震撼,更可以在雪山脚下欣赏一场特别的实景演出《达布阿谐》。这种由劳动场 ...
打攻坚战,更要打持久战(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 2025-08-05 06:39
有机农业发展模式 - 山西灵丘县下车河村通过有机农业实现乡村振兴 从荒山秃岭的穷山沟转变为远近闻名的"金窝窝" [2] - 灵丘县有机农产品累计认证133个品种 12年由点及面的改革成效显著 [3] - 采用"有机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 联动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 [4] 农业生产技术突破 - 东河南镇清泥涧村通过科技小院推广农用酵素和有机肥技术 蔬菜大棚单棚增产3740斤且增收1万多元 [3] - 有机旱作农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破除农民对化肥的依赖 实现农业科技与乡野实践的双向奔赴 [3] 生态治理成效 - 上世纪90年代起开展植绿护绿和荒山荒坡治理 通过持久生态建设形成丰厚生态家底 [2] - 林木蓊郁、流水潺潺的生态景观形成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为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奠定基础 [2] 区域经济发展 - 暑期旅游旺季吸引天津、河北等地自驾游客 民宿出现一房难求现象 [4] - 通过城乡融合发展破除制度壁垒 促进发展要素和服务下乡 为农业农村注入新动能 [4]
巧用边角地 生活更宜居
人民日报· 2025-08-05 06:39
城市绿化建设进展 - 长春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71% 绿化覆盖率达到43.71% 较5年前分别增长11.5和5.3个百分点 [2] - 建成口袋公园365个 利用边角地和未用地等废弃空间增设便民游憩设施 [1][2] - 在城市主次干道新栽植和补植树木3.29万株 主要街路和交通岛栽种多种植物 [2] 绿化设施与配套 - 开展精品绿道建设 在景观大道和公园内部建设绿道 周边设有座椅路灯和智慧打卡桩等配套设施 [2] - 实施"百廊工程" 在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建设全长90公里 宽100米至500米的道路景观带 [1] - 伊通河中段修建工业轨迹公园和渔航文化公园等主题景观带 沿线公园特色鲜明 [2] 专业化养护机制 - 由100余名业务骨干组成23个园艺师小组 对重点街路绿地实行包保管理 定期巡查记录树木生长状况 [2] - 组织专业队伍对街路乔灌木进行精细化修剪 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治 [2] - 推行专业化养护机制确保绿化树木健康生长 [2] 生态资源开发利用 - 依托生态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建设森林康养基地 形成乡村生态旅游和生态观光等新业态 [2] -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3] - 拓展市民活动场地 争取让市民步行15分钟左右走进绿色开放空间 [1][2]
吉林长春市拓展绿色开放空间 巧用边角地 生活更宜居
人民日报· 2025-08-05 06:01
城市绿化建设进展 - 长春市利用边角地和未用地建设口袋公园,增设栈道、健步道等便民设施,市民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 [1] - 在城市外围实施"百廊工程",建设全长90公里、宽100米至500米的绕城高速道路景观带 [1] - 建成区绿地率达40.71%,绿化覆盖率达43.71%,较5年前分别增长11.5和5.3个百分点 [2] - 已建成365个口袋公园,新栽植补植树木3.29万株,主要街路种植宿根花卉、观赏草等多样化植物 [2] 绿化管理与维护机制 - 由100余名业务骨干组成23个园艺师小组,对重点街路绿地实行包保管理,定期巡查记录树木生长状况 [2] - 专业队伍开展街路乔灌木精细化修剪,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治 [2] 配套设施与智慧化升级 - 精品绿道沿线设置座椅、路灯、智慧打卡桩,扫描二维码可查看运动里程等数据 [1][2] - 伊通河畔建设工业轨迹公园、渔航文化公园等主题景观带,配套红色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1][2] 生态经济融合发展 - 依托生态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森林康养基地,形成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养生等新业态 [2] - 计划持续推动城市绿化建设,为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3]
雪山草地,守护伴着牧歌相传
人民网· 2025-08-02 08:04
生态保护与恢复成效 - 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老虎沟管护站成立后,植被面积增加0.97万公顷,植被覆盖度平均提升1.45%,生态质量提高15.27%,60.17%的退化草地得到有效恢复 [7] - 通过育林、种草、保湖等综合整治措施,被开采区域植被覆盖增加,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面积大幅减少 [4] - 草原植被综合盖度增加到58.12%,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缩减,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多年保持在96%以上 [10] 生态管护体系升级 - 2019年管护站标准化建设扩充80名管护员,配备红外相机、无人机等设备,建立科学监测网络 [5] - 当地牧民经过专业培训成为生态管护员,每月有固定工资,配备服装及管护用品 [4] - 雪豹数量增加成为生态改善的证明,红外相机和实地样线走访成为基础监测手段 [5][7] 生态旅游与经济发展 - 门源县依托生态资源发展旅游,新增15家农家乐、5处露营基地及3家星级接待点,2024年吸引游客近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2亿元 [9] - 牧民转型生态旅游向导,星空露营基地年收入比放牧翻几番 [9] - 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开馆两年累计接待游客11万人次,成为自然教育重要平台 [9] 区域生态战略地位 - 祁连山是黄河和西北诸河重要水源地,滋养青海湖、河湟谷地等生态区,老虎沟管护站位于水源涵养关键地带 [3] - 青海省系统性治理成效显著,长江、黄河干流及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10] - 14.6万名生态管护员参与青海全域生态守护,覆盖雪山草地 [10]
东营市文旅局亮相大阪“日本·中国山东入境旅游说明会”
齐鲁晚报网· 2025-08-01 20:39
活动概述 -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日本大阪成功举办"日本·中国山东入境旅游说明会" [1] 生态旅游资源推介 - 东营市重点推介黄河入海口生态优势 包括黄河与大海交汇奇观 广袤湿地及丰富鸟类资源 [3] - 冬季观鸟特色产品引起日本旅游业界浓厚兴趣 [3] 非遗文化展示 - 山东艺术家展示书法 齐笔 茶艺 汉服等非遗项目 [4] - 广饶齐笔制作技艺传承人郭明昌现场展示传统工艺 [4] 市场合作拓展 - 东营市与日方探讨开发生态研学 非遗文化体验等深度旅游产品 [6] - 派发特色文创产品加深日本业界对东营文旅创新了解 [6] - 邀请日本旅游渠道商和媒体代表实地考察 共商产品开发及客源互送 [6] - 双方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开拓日本旅游市场 [6] 活动成果 - 全面展示东营生态旅游资源 为开拓入境市场奠定基础 [6] - 东营将以更开放姿态迎接国际游客体验"黄河入海"景观 [6]
规划生态旅游线路要“形魂”兼具
中国环境报· 2025-08-01 07:27
讲好生态环保故事,让游客在今昔对比中体悟生态文明。要用具体素材与多元化表达形式,让理念变得 可感可知。可聚焦今昔变迁,从污水横流到清澈见底的河流、从荒山秃岭到绿树成荫的山坡、从"脏、 乱、差"村庄到生态旅游示范村,这些变化都是最生动的教材。比如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如今 目之所及,树绿花繁,鸟飞鱼跃,处处生机盎然,然而这片湿地天堂也曾因高密度养殖、过度开发而奄 奄一息。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不仅要会讲,而且要讲好,这需要创新呈现方式,通过景点解说牌、讲 解员讲述、老照片与纪录片展播,让游客直观感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艰辛,深刻理解美丽中国建设的 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有的地方设计开发线路时,存在"重形轻魂"的倾向,仅以唯美为标准,将生态环境优、自然 风光美的景点简单地串联拼接,便冠以"生态文化"之名。这些线路虽然坐拥良好的生态基底,但由于开 发者对地域生态史、文化传承脉络缺乏深度调查与挖掘,导致线路的生态文化底色不够、成色不足。这 种剥离了生态文化内核的线路,或许能够带来一时的视觉愉悦,却缺失了生态文化的知识性、故事性、 趣味性,最终使得"生态文化"沦为引流的噱头。长此以往,当游客发现所谓的 "生态旅游线路"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一季火”到“四季新” 高原小城打造文旅新名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31 23:02
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地处祁连山脚下,每到盛夏,这里万亩油菜花盛开,成为热门打卡地。但过了花季,就鲜有游客前来。怎么才能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 让文旅项目四季常新呢? 下午两点多,岗什卡雪峰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来自全国各地的登山爱好者整理好行装,在专业向导的带领下,陆续向大本营进发。 岗什卡雪峰是祁连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因为交通便利,攀登难度适宜,近年来,吸引了不少户外运动爱好者前来探索。但附近基础设施不完善,存在安全隐 患不说,还对大自然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怎么才能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呢?去年,当地成立了专业的文旅公司,探索打造生态旅游新场 景。 不仅是雪山,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还有草原、万亩油菜花等独特自然景观。围绕游客们的多元化需求,当地正在抓紧建设露营基地、滑雪场等设施。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拓宽就业致富新门路 门源县城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付海刚:依托当地的资源,把整个区域进行了划分。吃饭、住行,包括安全方面,进行了重点打造。夏天我们可以 看到雪山上的雪,冬天我们可以进行滑雪、登山、冰雕。 记者看到,这里不仅有游客接待中心,餐饮、住宿、接驳等基础服务一应俱全,还能为户外运动者提供应急救 ...
德信服务集团(02215)7800万收购莫干山开元名庭酒店 实现全资控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22:57
交易概述 - 德信服务集团通过盛全物业及上海栩全收购德清莫干山瑞璟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 总代价为人民币7800万元(7410万元+390万元) [1] - 目标公司主要资产为莫干山云谷德信开元名庭酒店 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 [1] - 交易完成后目标公司将成为德信服务集团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综合财务报表 [1] 战略意义 - 收购为集团提供以优惠价格获取高品质资产的机会 符合生态旅游及国内旅游发展趋势 [2] - 物业包含100多间客房及会议设施/餐厅/酒吧等配套 有助于商业地产管理及会议服务业务多元化 [2] - 董事会认为交易将长期优化收入结构 并积累酒店管理领域经验以扩大业务范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