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icon
搜索文档
立足山地特色开辟发展新路
经济日报· 2025-06-19 04:18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 贵州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生态价值转化、数字技术赋能、清洁能源开发、乡村生态富民为四大抓手,探索山地特色绿色发展新路 [1] - 通过系统化构建核算、交易、产业和补偿四大环节,创新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包括GEP核算方案、省级生态产品交易中心、特色产业体系和跨省流域横向补偿机制 [1] - 打造"山地特色农业+生态工业+文旅融合"的特色产业体系,将生态优势直接嵌入价值创造过程 [1] 数字技术赋能绿色治理 - 作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构建"数据监测—智能决策—产业转型"的技术赋能体系 [2] - 依托流域智慧监测平台,通过水质传感器、无人机巡航及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动态监测,提高污染溯源效率 [2] - 创新打造"天眼监控—云端分析—网格处置"全链条治理范式,提升流域治理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2] 清洁能源开发与供给体系 - 针对喀斯特地貌与石漠化地区的地理限制,攻克柔性光伏组件适应性安装、复杂地形风机基础稳固等关键技术瓶颈 [2] - 规划建设以大型水电基地为核心、水风光储多能深度融合的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 [2] - 通过区域智慧能源协调平台,实现多种能源的互补互济与联合优化调度,构建智慧能源供给体系 [2] 乡村生态富民与产业融合 - 创新"生态+体育+文旅"融合业态,通过"村BA"等乡村体育IP带动生态康养、农文旅体融合等产业发展 [3] - 立足林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林地增值、农户增收 [3] - 建立生态护林员制度,让农户在保护生态中获得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3] 未来发展规划 - 构建基于数字孪生的全域生态治理系统,实现从碎片化监测到整体性智治的跨越 [3] - 探索"碳汇交易+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机制,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试点探索到制度建构 [3] - 打造"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循环经济体系,在新能源、大数据等领域培育区域绿色产业集群 [3]
国家储备林建设促进生态共富的浙江经验
中国环境报· 2025-06-18 11:05
国家储备林建设战略 - 浙江被列为国家储备林重点建设区域,42个区县纳入建设范围,以全国2%的林地面积创造6%的林业产值,构建"生态共富"范式 [1] - 通过规模化整合林地资源,淳安县落地国储林一期项目33.41万亩林地流转,流转费达5.15亿元,白马村75%荒废竹林实现流转,人均月增收800元 [2] - 浙江构建"三维协同"发展格局,包括生态与经济效能统一、制度创新与实践探索结合、战略储备与民生改善双向赋能 [8] 生态资本市场化机制 - 深化集体林"三权分置"改革,破解产权虚置问题,形成"产权界定—资本赋能—价值变现"闭环 [2] - 临安区昌化镇推出"林易贷"产品,以3.95万亩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抵押获1500万元授信,首笔放贷300万元 [3] - 江山市建立全国首个林地流转价值评估指数,标准化林权交易流程 [3] 生态产业协同化升级 - 推广"一亩山万元钱"模式,林下经济利用林地总面积达1000万亩,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种植及特色养殖 [4] - 常山县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山茶油衍生产品,油茶全产业链产值超13亿元 [4] - 缙云县投资25亿元打造林业产业共富园区,金华市改造废弃矿山为小冰岛景区,实现生态旅游转型 [5] 生态收益普惠化共享 - 建德市李家镇通过林下经济标准地模式流转毛竹林500亩,预计为农户增加租金收益100万元、分红50万元 [7] - 衢州市提供森林抚育等岗位带动1.8万林农就业,人均年增收5000元 [7] - 全省培育1.69万家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重点山区县农民收入超50%源自林业,58个县农民林业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500元 [7]
中华环保世纪行2025年宣传活动在四川举行,采访团实地探寻绿色答案 护一江清水 行有锐度心有温度
四川日报· 2025-06-15 08:41
水环境治理成效 - 成都锦江流域水质优良率从2016年的69%提升至目前的100%,黄龙溪断面连续59个月保持Ⅲ类及以上水质,鱼类种类从23种增至49种 [2] - 兴隆湖湖区水质从2017年Ⅳ类提升至目前全域Ⅲ类、局部Ⅱ类,水生植物覆盖度从5.28%提升至75.3% [2] - 泸州长江石堡湾水源地通过隔离防护设施、高清监控设备等举措保障Ⅱ类水质,清除3个排污口和14艘停靠船舶 [3] - 四川省连续多年稳居全国水环境质量第一方阵 [4] 生态法治建设 - 成都环境资源法庭成立一年多受理319件环资案件,推动出台全国首个常见环境资源犯罪量刑指引,解决非法捕捞工具认定等尺度不一问题 [5] - 首创"野化放归"恢复性司法实践,成功放归32只野生猕猴并适应野外环境,建立修复基地和气候变化司法研究中心 [6] - 四川联合贵州、云南通过"共同决定+条例"模式治理赤水河,同步推进《四川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立法 [6] 生态经济转型 - 宜宾长江保护区鱼类种群从48种增至92种,长江鲟等濒危物种频现,实施"首次劝阻、二次教育、三次处罚"的人性化执法 [8] - 宜宾市建成4个竹加工园区,聚集43家"以竹代塑"企业,带动15万人就业,农户年均增收3200元,竹林面积达334万亩 [9] - 竹文化博物馆融合生态教育与文化传承,接待研学超5万人次,推动竹键盘、竹纤维等创新产品发展 [8][9]
绿色先锋丨邓兴法:37年保持山林安全纪录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14 20:48
护林员工作内容 - 邓兴法负责2245亩山林的日常巡护工作,每日行走约20公里崎岖山路,37年累计巡护里程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圈[3] - 主要工作包括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使用斧头和锯子精准剐除树皮病斑并清理枯死树木,重点防治松材线虫病等[4][5] - 每年11月至次年5月为防火关键期,需日夜盯守防止烟头或火星引发火灾,曾经历雷击山石和坠入山沟等险情[7][8] 工作成效与荣誉 - 管护区域保持"三无"纪录(无火情、无疫情、无违法占地),37年实现零事故[3] - 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等病虫害传播路径,防止疫情在林区蔓延[5] - 荣获"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3] 工作挑战与应对 - 2020年抽水蓄能电站施工带来挑战,需监管上百辆工程车和上千人施工队伍,防止电气焊火花和越界施工[10] - 制止多起吸烟、越界施工和非法占地行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11] - 每月仅4天休假,37年未在家过完整春节,牺牲家庭时间坚守岗位[13] 行业支持与传承 - 林场改革后护林员工资、保险等保障提升,工作条件和生活水平改善[14] - 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传承两代人的护林经验与责任,将巡护知识系统化延续[13] - 妻子承担家庭责任使其能专注护林工作,家庭支持成为重要后盾[13]
中外记者走进浙江感受绿色活力
新华网· 2025-06-14 09:47
中外记者参观了吉利控股集团、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安吉·白茶原、吉利汽车长兴生产基地、天能 新能源(湖州)有限公司等,体验浙江科技创新活力,感受诗画江南的人文自然景色。 巴西《圣保罗页报》记者潘内森对安吉县横山坞村的民宿集群情有独钟,他说:"真想住在这里,太美 了!" 日本共同社记者柴田智也则对安吉的数字游民很感兴趣:"我很羡慕他们的生活方式。这里既能享受城 市般的便利生活,也能欣赏乡村自然风光,工作、生活、娱乐都能兼顾。"据安吉数字游民社区创办者 李彦漪介绍,过去3年,已有一万多人在这里居住过。 3天的行程,浙江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高端制造、循环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探索和 生动实践,给中外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来,向世界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记者 程登宇) 6月11日至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40余名中外记者赴浙江省采访推动绿色发展情况,其中包括来 自美国、英国、西班牙、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土耳其、韩国、日本、巴西等国媒体的外国记者。 在吉利控股集团展厅,银灰色的新能源概念车在聚光灯下闪着光。不少记者上车试乘。"Wonderful! (精彩)""Amazing!(惊艳 ...
行进中国|源头活水汩汩来
人民网· 2025-06-13 19:42
水源地概况 - 靖宇县位于长白山西麓,拥有完整的地层火山地貌,形成优质天然矿泉水资源[3] - 境内已发现38处自涌泉,日涌水量达10.86万吨[3] - 农夫山泉水源地距工厂仅2.3公里,高度落差29米,水源经管道直接流入工厂[4] 行业发展 - 靖宇县矿泉水产业始于2001年,当年建立全国首个矿泉水资源保护区[8] - 2012年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全国唯一保护矿泉水资源的国家级保护区[8] - 目前全县共有12户矿泉饮品企业,2024年累计产量167.95万吨,产值20.28亿元[8] 企业生产 - 农夫山泉靖宇工厂从1条产线扩展到12条产线,员工从几十人增至500多人[6] - 厂房面积从3万平方米扩大到超14万平方米[6] - 饮用水产线产能从每小时3.6万瓶提升至7.2万瓶[8] - 桶装水产线实现每小时1.2万桶产能,无菌茶饮产线达每小时5.4万瓶[8] 生态保护 - 靖宇县投入超5600万元用于水源保护,完成两处居民移民搬迁[10] - 累计植树造林1.54万亩,实施24小时视频监测值守制度[10] - 建设产业特色园区,通过管道集中取水,严格控制开采量红线[10]
外国记者赴浙江采访推动绿色发展情况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11:35
6月12日, 浙江杭州,外国记者参观吉利汽车。吴君毅摄 中新网湖州6月13日电(胡丰盛)6月11日至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40余名记者赴浙江省采访推动绿 色发展情况,其中包括来自美国、英国、西班牙、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土耳其、韩国、日本、巴西等 国家媒体的外国记者。在此期间,中外记者见面会在杭州召开,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文光介绍 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徐文光说,该理念指引浙江不断探索经济转型升 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城乡融合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浙江用占中国1%土地、3%用水 量、4.7%人口和3.4%能源消耗量,创造了中国6.7%生产总值。 徐文光说,浙江20年努力的成果,就是把全省域打造成一座"大花园"。在浙江,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相 得益彰,新旧动能转换更具创新活力。 位于杭州的吉利控股集团2024年销售汽车约333.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2%,吸引不少 外国记者目光。现场,中外记者围绕新技术应用、智能电动出行和新能源车出海等话题争相展开提问。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20年来,从 ...
聚焦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新华网· 2025-06-13 10:21
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 - 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城乡融合发展 [1] - 全省域打造"大花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推动城乡双向融合发展 [2] 产业转型与生态经济 - 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战略,以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赋能现代产业,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 - 发展"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2] 环境治理与公众参与 - 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3年提升,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洁、山更绿 [2] - 承办2020年世界环境日主场活动和2023年全国首个"生态日"活动,推动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光盘行动成为公众自觉 [2] 实地考察与案例展示 - 中外记者实地走访杭州、湖州的工业园区、企业、乡村,考察生态环境保护、绿色高端制造、循环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实践案例 [2]
安徽:网上网下 崇德向善
新华社· 2025-06-09 20:43
中缅建交75周年 - 习近平与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就中缅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1] 浙江湖州绿色发展 - 湖州安吉县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理念 [2] - 湖州长兴县循环经济产业园每年处理30万吨废铅蓄电池 回收率超98% 实现自动化拆解熔炼 [2] - 湖州近15年拒绝760余个项目 涉及投资额超千亿元 相当于2024年GDP近四分之三 [3] 房地产市场政策 - 5月LPR下降后 北京上海首套房贷款利率调降至3.05% [5] - 上海保利·海洞外项目开盘即清盘 政策红利减轻购房者负担 [5] - 1-5月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0.1% 销售额同比增29% [6] 数字经济发展 - 安徽"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现36个重点事项落地 办事跑动次数减少94% 时限压缩68% [10] - 安徽5G基站超16.7万个 16市全达"千兆城市"标准 IPv6活跃用户超7300万户 [11] - 安徽移动建设全国最大AI算力中心 量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投入乡村帮扶资金超2500万元 [11]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 合肥市2025年开展16期数字化人才培训 预计培训2000人 已完成9期近1800人 [12] - 安徽创新馆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 构建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体系 [12][13] - 安庆市智慧系统2024年解决民生实事2400余件 实现"网上吹哨 部门报到" [13] 网络空间治理 - 安徽每年开展8000余场网络安全宣传活动 处置违法违规网站3000多家 账号10万多个 [14] - 2024年安徽开展反电诈宣传1.8万场 处置预警线索1000余万条 返还被骗资金8亿余元 [15] - 安徽部署58项网络治理重点改革任务 提升管网治网效能 [15]
中华环保世纪行2025年宣传活动在四川启动
新华社· 2025-06-08 19:44
中华环保世纪行2025年宣传活动启动 - 活动主题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1] -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举办 [1] - 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 [1] - 结合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 [1] - 通过实地采访报道反映四川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 [1] 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 [1] - 在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和独特的战略地位 [1] - 全面实施长江保护法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法律 [1] -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 - 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 [1] - 呈现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 [1] 活动背景与安排 - 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从1993年开始举办 [2] - 是我国生态环保法治宣传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的重要品牌 [2] -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法工委、全国人大环资委、生态环境部、水利部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 [2] -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及地方媒体进行采访报道 [2] - 采访团将前往成都、泸州、宜宾展开实地采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