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

搜索文档
河南10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意见 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河南日报· 2025-05-09 07:34
5月8日,记者从省总工会获悉,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省工商联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河南省深化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着力构建思想政治引领、主人翁地位保 障、素质提升、成长成才促进、权益维护、建功立业等"六大体系",推动我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 深走实。 在权益维护及组织动员产业工人建功立业方面,要切实维护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社会保障权益、安 全健康权益,健全产业工人劳动权益保障协同机制,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深入开展劳动和 技能竞赛,加大对产业工人创新创效扶持力度,深化产业工人创新平台建设。 此外,《实施意见》提出,我省力争到2035年,培育100名左右大国工匠、600名左右中原大工匠、6000 名左右市级工匠,培养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和技能支撑。(记者 王绿扬) 责任编辑: 何山 围绕全面加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实施意见》提出,实施产业工人"大思政"工程,加强产业工人 队伍党建工作,构建产业工人"大宣传"格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产业工人中落地生根,营造崇尚劳 模、尊重劳动、尊崇工匠的社会氛围。 在保障产业 ...
农发行宿迁市分行多措并举加强财会队伍建设
江南时报· 2025-05-08 11:41
开展专题培训。农发行宿迁市分行坚持定期开展"规范财务开支管理、财会警示教育、财务费用审核"等 专项培训,围绕财会制度办法、最新财务管理要求以及上级行下发的财会动态等进行重点解读,紧贴工 作需求,对报销标准、业务流程进行详细讲解,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切实把规定要求融入日常、抓在经 常,推进基础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搭建交流平台。农发行宿迁市分行加大上下、横向交流力度,常态化开展财务人员轮岗跟班学习活动, 建立学习分享机制,鼓励员工将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在内部进行分享,促进财会人员经验交流, 发挥好身边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条线人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宏观视野和把握全 局的能力。 下一步,农发行宿迁市分行将在财会队伍建设中持续发力,通过"专业化培训+精准化考核+常态化分 享"打造一支"懂业务、精财务、守底线"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全行资源配置优化、风险防控升级提供 坚实保障。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分行财会队伍建设部署要求,农发行宿迁市分行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服务全行 业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强基础、提能力、促创新"为主线,多措并举推动财会队伍专业化、规范化 建设。 强化制度学习。农发行宿迁市分行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
弘扬工匠精神,140名技能高手齐聚一堂
新华社· 2025-05-02 09:56
技能人才发展 - 第六届中国青年技能营活动在湖北举办,约140名技能高手参与,包括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各省技工院校优秀学生代表及港澳台世赛选手代表[1] - 活动主题为"技能照亮前程",旨在弘扬工匠精神,促进青年技能人才交流,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8] 行业技术交流 - 技能营实地走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烹饪(西餐)项目世赛中国集训基地、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国家富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机构[3] - 参与者聆听实验室和车间负责人分享前沿技术,与产业工人、技能大师切磋交流,体验非遗技艺[3] 技能竞赛体系 - 中国已形成以世赛为龙头、以国赛为主体、以企业岗位练兵为基础、国赛逐步与世赛接轨的技能竞赛体系[8] - 全国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蓬勃发展,参赛选手整体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地区间差距逐渐缩小[8]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河南省筹备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以赛促建,增强大赛对技能人才工作的牵引带动作用[8] 技能人才作用 - 技能人才在制造业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在服务业提升服务标准与质量,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成为国家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人力资源支撑[6] -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冠军李骏飞表示,国家重视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好的训练条件、专家指导和学习交流机会[6]
让劳动者感受“娘家人”的温暖
中国青年报· 2025-04-30 21:49
中心南门"暖新驿站"内,一位快递员在接水喝。梁胜杰/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 临近中午,快递小哥张辉来到北京市东城区国瑞购物中心南门的"暖新驿站",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杯接满 了水,又在驿站里泡了一桶方便面。 "我在附近几个商场送外卖,跑累了会过来休息,有时还会打个盹儿。"来自河南信阳的刘辉在北京送快 递已经有3年,在他这样的快递小哥心中,由北京崇外街道总工会提供的"暖新驿站"就是和他一样的新 就业群体暖暖的"家"。 "暖新驿站"是总工会服务工人群体100年的缩影之一。20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1925年, 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总章》中规定,工会八项职责之一就是保障工人利益。 100年来,中国工会始终高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旗帜,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职工全面发展。 随着时代变迁,新就业群体不断涌现,全国总工会为工人群体提供的服务形态也在变迁。"工会组织关 心关爱新就业劳动者、农民工群体,通过爱心互献、工会驿站12351、工会服务热线、职工之家APP等 品牌,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全国总 ...
文新街道为社工成长 提供多维赋能
杭州日报· 2025-04-29 10:31
"社区工作不仅要服务活跃群体,更要关注'沉默的少数'。"新社工张雪扬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 了要点,"马教授提到的'上门理发服务'建议,让我对弱势群体关怀有了新思路。"张雪扬说。 近日,西湖区文新街道举办了2025年"赋能成长・蓄势前行"首场专题培训课堂,共有80余名辖区社 工到场参与。 "社区治理需要既有温度又有专业度的'多面手'。"文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侯林锋表示,面对人口老 龄化、新业态群体融入等挑战,街道计划进一步打通"理论—实践—创新"链条,探索"项目制"培养模 式,让社工在民生服务、矛盾调解、数字化改革等一线战场中成长为"治理专家"。 首堂培训课邀请到浙江工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中心主任马良授课,他深度解读了新时代社 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路径,从顶层设计层面为参训学员打开了专业视野。 此次"赋能成长·蓄势前行"专职社区工作者培训课程覆盖理论授课、心理干预、智能工具应用、案 例研讨等六大模块,课程从4月份持续至10月份。"培训不是'填鸭式'教学,而是为社工提供解决问题的 工具箱,我们希望将课堂打造成难点问题'会诊室'、治理经验'分享堂'和社区骨干'孵化池'。"文新街道 社区治理服务中心主任孙卓琳表示 ...
唱响奋进新征程的劳动者之歌
人民日报· 2025-04-28 05:51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工会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推进改革创新、激发职工潜能、维护职工权益等工作,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坚定前行 [1][3] 分组1:工会发展历程与核心使命 - 中国工会自1922年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时的34万名会员发展到目前近3亿会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重要贡献 [1] - 1925年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宣告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其宗旨是团结全国工人,图谋工人福利 [3] - 工会最根本任务是把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 [2][3] 分组2: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 全国职工总数约4.02亿人,各级工会通过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等活动,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 [5] - 劳模工匠现身说法,激励更多职工投身伟大实践,越来越多一线职工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 [5][6] 分组3:推进工会改革创新 - 工会改革创新使一线职工进入中国工会领导机构,如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当选全总执委 [7] - 2024年“职工之家”APP上线,提供多项实用功能和优质内容资源 [7] - 工会开展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2015 - 2017年新增农民工会员超3000万人,2021 - 2024年新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1831万人 [8] 分组4:激发职工潜能 - 全国总工会构建多层级、多行业、广覆盖的竞赛体系,2021年以来,基层企事业单位参赛职工累计1.94亿人次,参加技能比赛职工累计0.93亿人次,晋升技术等级职工累计201.8万人次 [11] - 各级工会推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目标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等 [12] - 全国总工会等联合印发意见,到2030年打造不少于300个产业工人学历与能力提升项目,资助不少于300万名产业工人 [13] - 全国五一劳动奖等评选向产业工人倾斜,2018年以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表彰中产业工人比例超40%,2020年一线工人等占企业职工和其他劳动者的71.1% [14] 分组5:维护职工权益 - 全国各级工会建设工会驿站超18万个,2024年累计服务职工群众近8亿人次,解决户外劳动者实际问题 [18] - 工会送温暖工作开展34年,从送资金物资拓展到多方面,从“两节”走访发展为常态化 [21][22] - 2023年全国工会“12351”职工维权服务热线上线试运行,以数字化方式履行维权服务职责 [22]
建龙集团总部聘任28名专业牵头人
搜狐财经· 2025-04-28 00:32
4月18日,建龙集团举行专业牵头人聘任仪式。28名来自生产技术、工程设备、能源环保、营销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接过集团董事长、总裁张志祥颁发的聘 书,正式肩负起专业牵头人的使命,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次专业牵头人选拔工作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秉持 "价值所需、优中选优" 原则,共计梳理58 个牵头人岗位,经部门推荐、条件审核、总裁办公会审定 等关键环节,最终遴选出28 名兼具专业深度与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员,他们将在各专业领域发挥专业引领与带头作用 张志祥对他们的专业能力与过往贡献给予高度肯定的同时,又系统阐释了专业牵头人的五大定位,为集团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指明方向。 一要引领专业创新,成为技术创新的引领者。牵头人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新技术、新工艺,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不仅要解决"卡脖子"难题, 更要瞄准行业前沿,以专业化创造价值、以产业化兑现价值。 此次专业牵头人聘任,是建龙集团持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未来,集团将持续完善专业牵头人机制,进一步推动子公司牵头人岗位设置与选拔 工作,并营造重视专业、尊重专业的良好工作氛围,充分发挥专业牵头人的专业优势与榜样力量,打造一支价值鲜明、自驱力强、充满 ...
团结奋斗铸就新的历史伟业——写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之际
新华社· 2025-04-27 20:19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工会团结动员职工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新时代工会将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团结职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作出新贡献 [1] 与党同心、跟党奋斗 - 1925年5月1日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中华全国总工会宣告成立,党发来贺信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工会全面领导 [3]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会掀起工运高潮,动员工人投身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会助力巩固政权和建设工业体系;改革开放时期工会推动生产力发展;新时代工会组织职工创新创造 [3][4]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对工会领导,其讲话为工会引领职工指明方向,如以红旗渠精神教育青少年,安阳市总工会举办相关活动 [4][5][6] - 在党中央领导下工人阶级为国家发展作贡献,中国从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强国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工会将团结职工投身现代化建设 [7]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 工会最根本是团结职工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人运动时代主题是为实现中国梦奋斗,中国工会始终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发挥作用 [8][9] -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心任务后,工会通过组织劳动和技能竞赛激发职工热情,2024年开展多项竞赛,覆盖50多万家企事业单位,超6000万职工参与 [10] - 工会弘扬劳模精神等,发挥劳模工匠示范作用,2021 - 2024年表彰多项荣誉,激励职工劳动 [11][12] - 2017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拉开帷幕,8年来成效显著,产业工人成长渠道更通畅,技术技能素质提高 [15] 用心维权、用情服务 - 工会履行维权服务职责,健全劳动争议化解机制,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全国工会参与的县级以上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覆盖率超90% [16] - 工会关心基层劳动者,如四川丹棱发放助学金、浙江杭州打造蓝领公寓、湖南长沙提供医疗互助“二次补助” [17] -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工会改革,全总增强基层工会引领力等,全国已建工会驿站18.61万个,日服务230.97万人次,全年累计服务近8亿人次 [17][19] - 工会为职工提供精准服务,如创建APP、开通热线等,着手建设工会工作体系 [19]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共筑中国式现代化伟业
央视网· 2025-04-27 19:47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 建设改革,落实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改革措施,造就一支 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广大产业工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技术技能素质普遍提高,成长成才 空间更加广阔,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主力军作用更加凸显。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急需与此相适 配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全国总工会重点支持100家工匠学院数智化建设,在黑龙江省数字工匠学 院,来自近百家企业的产业工人正针对工业机器人、多轴数控加工等前沿领域技术系统充电,奋力拥抱 数字经济新赛道;实施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在清华大学,全国首批从一线产业工人中推选出的培育 对象有了顶级老师,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院士和他们一起攻关行业企业技术难题。 拓宽产业工人成长成才空间,关系产业工人根本利益。"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实施以来,各地已 累计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4000余人。越来越多企业建立专业 ...
两部门首次联合发文!培养民政领域高技能人才
证券时报· 2025-04-14 17:16
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意见核心观点 - 两部门首次联合出台民政高技能人才建设文件 明确2030年目标为培养体系完善、规模壮大、结构优化的技能人才队伍 支撑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1][6][7] - 重点覆盖养老护理员、孤残儿童护理员、殡仪服务员等7类传统特色职业 将其定位为民政技能人才主力军 [3] - 提出六大方向15条措施 涵盖培养体系、使用制度、评价通道、激励机制及组织保障 [4][6] 人才培养体系 - **职业教育发展**:推进养老服务、殡葬服务等民政特色专业建设 鼓励校企订单式培养 支持"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考核 高标准建设民政职业大学 [8] - **培养模式创新**:开发精品课程与一体化教材 推动用人单位参与教学改革 共建实训基地 强化职业道德与安全规范培训 [9] - **领军与紧缺人才培养**:通过研修、境外培训提升领军人才能力 建立紧缺人才培训供需平台 动态调整职业培训补贴标准 [10] 人才使用与评价机制 - **岗位使用优化**:支持高技能人才参与技术攻关和管理决策 畅通向专业技术岗位流动渠道 探索劳务输出地区协作引才 [11] - **职业发展通道**:加快民政职业标准制修订 推动"五级工"向"八级工"制度转变 实现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职称贯通 [12] - **技能认定与竞赛**:简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备案流程 举办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以赛促评并晋升优秀选手等级 [13][14] 激励机制与组织保障 - **待遇提升**:推行项目工资制、年薪制等分配方式 将优秀人才纳入地方高层次人才目录享受住房、教育优惠 [15] - **专项津贴落实**:保障殡葬特岗津贴、儿童福利机构特教补贴及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待遇 鼓励企业设立技能津贴 [15] - **资源保障**:统筹财政资金与彩票公益金支持人才建设 建设信息化人才库 加强典型宣传提升职业荣誉感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