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机共生
icon
搜索文档
器械前沿科学沙龙会议——人机共生时代已来
2025-05-19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 - **公司**:天智航、建佳、微创、美敦力、史赛克、心脉、泌尿等 [17][18][20]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现状** - 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处于起步阶段,竞争激烈,参与品牌近 20 个,但装机量有限,市场渗透率极低,远低于腔镜机器人 [1][2] - 脊柱机器人年装机量约 30 台,关节机器人十几台,创伤机器人仅一两台 [1][2] - 2019 年国内关节手术量约 110 万台,加上其他类型手术总量至少 300 万台,而国内主要厂商累计使用机器人手术仅几千台,国外渗透率在 10% - 20%左右 [15] 2. **采购决策** - 采购决策流程复杂,耗时约两年,涉及设备立项、预算申报和招标挂网等环节,终端价格在几百万元区间,需走设备销售流程 [1][3][4] - 预算可能来自院内、财政或专项资金 [3] 3. **患者与医院情况** - 患者对骨科机器人持积极态度,但行业收费体系不成熟,脊柱手术部分地区有收费标准,关节和创伤手术缺失,导致医院使用面临经济压力,影响市场渗透率 [1][5][6][7] - 骨科机器人手术费用高于传统手术,自付金额差异大,江浙一带医院收费约 3.5 万元,其他地区 2 万元至几千元不等,价格是影响渗透率的重要因素,部分地区政府出台指导性文件限制收费增长 [1][8][9] 4. **价格情况** - 脊柱机器人终端价格约 1100 万元,关节机器人全套约 1200 万元,两模块约 700 - 800 万元,创伤机器人常与其他设备打包出售,进货渠道价格通常为终端价的五折左右,价格在过去几年有明显下降趋势 [1][10][11][12] - 行业竞争加剧使头部公司产品价格被迫降低 [13][14] 5. **商业化速度** - 骨科手术机器人商业化速度不如腔镜机器人,核心原因是适应症范围窄,且缺乏政策支持 [15] 6. **商业模式** - 骨科手术机器人商业模式可通过耗材驱动收入增长,目前设备销售占主要营收,耗材收入少,未来随着行业发展和收费体系完善,耗材收入预计会增加并可能超越设备销售收入 [3][16] 7. **技术水平** - 国内脊柱机器人技术与美敦力等国际头部企业相比,在术前计划、手术导航和大数据规划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3][17] - 关节机器人领域,国内品牌在骨科植入物技术成熟度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优势,与国际品牌差距小于脊柱机器人领域 [3][18] 8. **出海销售** - 建佳、天智航和微创等国产企业在关节领域有优势,有望在海外市场取得良好表现 [19] - 微创出海销售表现优异,原因是集团化运作,有全球布局和多条产品线,海外有现成销售渠道,且海外骨科器械可收费 [20][21] - 国内许多企业如天志行、建佳、合华和广化等都在积极出海销售并获取相关注册证 [22] 9. **企业类型优劣** - 做耗材起家的公司有行业经验、人脉资源和临床口熟悉度等优势,但缺乏设备销售能力,领导层可能不重视机器人业务,产品缺乏技术深度 [23][24] 10. **技术迭代** - 脊柱机器人技术成熟,未来改进集中在操作流程和软件平顺度等细小方面 [25] - 关节手术机器人未来应向软组织处理靠拢,未来两到五年内可能有突破性迭代发展 [25][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病人与医生信息不对等,病人对骨科机器人的态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医生认可度,大型三甲医院将其作为宣传重点,进行引导性教育和宣传工作 [6] - 医院采购设备时通常要求厂家赠送耗材,各地市尚未建立收费编码体系,导致前期耗材收费作用有限,跟台服务收费仅在少数地方零星发生,总体金额不大 [16] - 现有的骨科机器人精度包括国产品牌都可达到 0.1 毫米,已完全满足临床需求 [26]
人机共生:外骨骼机器人行业专家会议
2025-05-18 23: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外骨骼机器人行业 - **公司**:中天公司、科定医疗、亚太医疗器械、北京大爱医疗科技、福利业公司、奥沙智能、广州市鹏、陈天公司、远野医疗苏州康复机器人、极壳科技(Headshell)、达恩斯、橙天嘉禾、Rewalk、美国 Ekso Bionics、Orthex、Omaxe、FreeWalk、Star7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发展情况 - 发展脉络:起源于 50 年代美国军工领域研发负重机器人,中国 2011 年后在政策和高校科研推动下发展,起初集中医疗用途,后消费级受关注 [2] - 市场规模和增速:国内外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推动商业化,但患者能力和商业模式有挑战,部分企业用吊架辅助使采购和招标量上升 [4] - 下游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医疗康复,如脑瘫、偏瘫、截瘫、DMD 患者;消费级用于增强体力活动,如爬长城、泰山 [5] 国内企业应对市场化问题措施 - 增加吊架辅助使用,使产品易操作,提高采购和招标量 - 学习国外悬吊式跑台技术并国产化替代,以低价提供类似功能 [6] 未来发展趋势 - 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推动下,行业将快速发展,消费级市场扩大,应用范围拓展至日常生活场景 [7] 不同市场情况 - **医疗版机器人市场**:存量市场上升空间有限,DRG 政策影响医院采购预算,私立医院可能成增长点 [8] - **居家康复市场**:发展迅速,早期产品价格高转化率低,消费场景延长,市场规模预计达百亿以上 [12] 产品相关情况 - **收费情况**:多省医保覆盖,收费因地区而异,医保覆盖地区约 200 元左右 [3][23] - **回本周期**:约一年多,价格低回本快 [24] - **训练时间**:每次 20 - 40 分钟,国产型产品两分钟内完成穿戴 [27] - **成本拆分**:由传感、意识控制、自动机械、动力(含电池)硬件系统和软件成本构成,电控和电机模组最贵,厂家毛利约 50% [28] - **核心壁垒**:疗法和算法,确保设备有效康复,实现自平衡和人机交互 [3][29] 不同群体需求 - **老年人**:分机能下降型和伤病型,需要助力型外骨骼,轻量型补偿性外骨骼市场潜力大 [15][16] - **年轻人**:徒步、骑行等运动爱好者是重要用户群体 [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五一前后外骨骼相关股票大涨,与陈天公司轻量型外骨骼产品有关,该产品 15 秒售罄视频引发关注,老龄问题使市场需求激增,中国企业海外表现优异推动行业热度 [7] - 医疗物流采购联合运营模式通过持续运营盈利,增加用户市场体量,公立医院本量利分析显示该市场潜力大 [11] - 针对偏瘫患者爬楼梯需求有研发中的产品,但未透露落地时间 [32] - 脑机接口与外骨骼机器人结合有训练脊髓损伤患者、步态矫正、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三个应用场景,非侵入式有稳定性问题,侵入式未广泛商业化 [33] - 海外公司发展早但迭代慢、产品重、步态不佳、退货率高,日韩公司表现出色,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34][35][38] - 外骨骼机器人定制化需求对企业要求高,B 端半定制化,C 端完全定制化,企业需快速迭代适配 [40]
Velos Markets:用“量子纠缠”战胜市场熵增
搜狐财经· 2025-05-01 03:33
市场分析策略 - 公司构建"跨资产联动模型"整合外汇、加密货币、股票指数等12大类资产数据流,实现立体化市场分析[4] - 该模型能解析黄金价格波动与美元指数、地缘政治事件的隐性关联,捕捉比特币急涨急跌对传统避险资产的蝴蝶效应[4] - 投资者可同步评估欧元兑美元汇率波动与原油期货的避险对冲价值,实现风险分散的动态平衡[4] 投资策略创新 - 公司开发"三体式"策略引擎,根据用户持仓结构、风险等级(1-10级)、收益目标生成个性化策略矩阵[5] - 系统具备自适应调整能力,如在非农数据公布前夜自动增强国债期货头寸防御权重并降低加密货币风险暴露[5] - "健康度评分"机制通过模拟2008年次贷危机级别压力测试,能提前三个月预警组合潜在爆仓概率[5] 经济趋势研究 - 研究团队采用三层时序模型:基础层追踪非农就业、CPI等即时指标,中间层捕捉产业链迁移等中期趋势,顶层预判量子计算等长期技术价值[7] - 该框架在2024年美联储政策转向期间,通过制造业回流数据推演出美元指数三年趋势线,帮助投资者布局东南亚货币对冲策略[7] 风险管理技术 - 公司引入"平行宇宙压力测试",同步运行基准场景、黑天鹅场景和灰犀牛场景三种市场情景[8] - 该机制在2025年初稀土供应危机中使客户组合抗冲击能力比行业平均水平提升47%[8] - 开发"风险光谱仪"工具将头寸波动率、相关性、流动性风险转化为可视化色带供投资者精细控制[8] 技术平台优势 - 智能订单路由系统能自主比对纽约、伦敦、上海三大市场流动性差异,自动选择最优执行路径[10] - 通过边缘计算节点将亚太地区客户延迟压缩至0.0003秒(相当于光传播90公里时间)[10] - 在比特币ETF获批事件中抢占超过23%的亚洲市场订单流量[10] 业务发展成果 - 2025年第一季度机构客户增长率达38%,管理资产规模突破900亿美元[10] - 构建"人机共生"生态体系,量化模型捕捉微观市场价格裂隙,人类分析师专注地缘政治分析[10]
利欧数字发布广告界首个MCP服务,利欧归一「AI投手」工具调用能力再进化
贝壳财经· 2025-04-29 11:33
利欧数字MCP服务发布 - 公司发布广告行业首个MCP服务,弥补了"AI投手"在工具调用层面的短板,使其进化为覆盖广告投放全流程的智能系统[1] - MCP服务基于Anthropic推出的模型上下文协议标准,解决了AI模型与营销工具间接口不统一的问题[3] - 该服务包含身份认证与安全体系、程序化广告操作与数据分析接口、企业内部系统集成接口三大核心体系[18] "双投手范式"升级 - MCP服务使"AI投手"从执行单一任务的"小助理"升级为具备深度协同能力的智能体[5] - 新服务让"AI投手"能自主完成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生成等全流程工作,如输入指令即可生成小时报[5][7] - 小时报示例显示系统能自动分析投放数据,识别异常并提供优化建议[10][11][12][13][14] 技术实现细节 - 身份认证体系通过OAuth和TLS协议为每个"AI投手"建立专属数字身份[19] - 程序化广告接口提供覆盖投放管理、预算控制到数据分析的全流程工具[20] - 企业内部集成接口使"AI投手"能连接人事、财务等系统,实现跨部门协同[21] 行业影响 - 该服务标志着广告行业"人机共生"经营态的新阶段[5][22] - 系统能自动识别投放效率差异(如早间开通CPA优化20.36%)并提供针对性建议[12][13] - 公司将持续改造程序化广告工具的API接口,扩展"AI投手"的功能范围[20]
教育部专题培训班上,深圳福田分享全域推进人工智能应用经验
南方都市报· 2025-04-27 19:07
文章核心观点 福田区全域推进教育人工智能,从理念、体系、试点等多方面探索经验,取得成果并将推出“五个一”工程构建教育新生态 [1][3][20] 理念先行,重构教育新范式 - 提出“人机共生”教育理念,推动教育形态转向三元协同 [3] - 聚焦培养创新人才,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新生态 [3] - 打破传统应试导向,探索“人机协同”因材施教模式 [3] 系统谋划,构建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治理体系 - 2025年出台相关举措获教育部全国推广,将出台应用规范 [5] - 发布“i福娃”智能教育生态门户,上线40多个智能应用 [5] - 启动教育AI“十百千”工程,形成多个应用项目、场景和案例 [7] - 编制电子书,开展特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7] 试点先行,AI赋能大规模个性化学习 - 在红岭教育集团探索人智协同学习模式提升学生能力 [9] - AI延伸至学生健康领域,提升体质健康优良率降低近视率 [11] - 在明德实验学校跨界融合,实现多领域交融共生 [13] 智启未来:教育科技重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图景 - 福田区学校在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数量居全市第一 [14] - 2024年福田区1059项科学教育获奖,74.3%为科技创新赛事 [16] - 三所学校获奖数量前三,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实践平台 [18] 未来图景:构建更加公平、更有温度、更高质量的教育生态 - 推出“五个一”工程,为学生配备AI学伴 [20] - 坚守教育初心,构建教育新生态贡献“福田方案” [20]
与机器人携手登台!福田教育重磅发布最新AI教育行动
南方都市报· 2025-04-22 10:58
核心观点 - 深圳市福田区发布《"三区两翼一示范"首善教育行动方案》,以"三区"建设为核心、"两翼"为驱动,目标打造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 - 通过AI技术深度融合教育、构建产教融合生态、推行"5个一"校园工程等举措,实现教育数字化与个性化发展 [2][8][10] - 成立AI教育科技产业联盟,联合华为、腾讯、优必选等头部企业推动"6个一"行动计划,整合资源促进技术转化 [10][12] 教育行动方案 - "三区"指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国家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广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区 [2] - "两翼"包括教育人工智能全域应用体系(为每名学生配AI学伴、教师配AI助教)和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体系(通过鲲鹏少年院打通高校-产业-中小学合作链路) [2] - 计划校企共建100个校内外实践基地,实现科学教育从课堂到真实场景延伸 [2] 科技落地举措 - "5个一"校园工程包括组建科技校队、建设特色科学馆、打造AI应用场景、设立科学工作室、为每名学生配备AI学伴 [8] - 科学馆将引入企业工程师开发"新质生产力"课程,AI学伴可根据学生兴趣推送个性化学习路径 [8] - 已上线"i福娃"智能教育生态门户,集成40余种AI工具覆盖备课到评价全流程 [10] 产教融合生态 - AI教育科技产业联盟推出"6个一"行动计划:成立联盟整合资源、建设产学研平台、设立基金、打造专业园区、推动公益基金、举办行业论坛 [10][12] -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通过校企共建18个创新实验室,实现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研究,像工程师一样创造" [10] - 红岭教育集团采用AI支持的"人机协同学习模式",实现数学英语等学科大规模个性化教学 [10] 示范与推广价值 - 福田区教育局代表在全国人工智能校长局长培训班分享顶层设计《二十五条举措》及"i福娃"生态门户落地经验 [3] -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作为全国唯一中小学校长代表,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分享教育数字化实践 [5] - 通过人机协作展示(如"天工"机器人实时解读政策、调取数据)体现"人机共生"教育理念 [7]
AI预测原油价格:机器学习模型真的比传统分析更靠谱吗?
搜狐财经· 2025-04-14 10:37
真正的突破或许在"人机共生"模式中。某能源基金将AI的实时数据抓取能力与交易员的政策敏感度结 合,开发出动态权重模型——当地缘风险指数超过阈值时,自动降低算法决策权重。2024年1月红海危 机期间,该模型通过识别胡塞武装声明中的情绪烈度变化,将原油多头仓位减少40%,最终跑赢纯AI策 略15个百分点。 2020年4月20日,当WTI原油期货首次跌入负值时,某对冲基金的AI模型提前72小时发出预警,而多数 传统分析师仍在讨论"技术性回调"。三年后,同样的AI系统却误判了红海危机对油价的冲击,低估了地 缘政治黑天鹅的威力。这场人机博弈的胜负起伏,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原油市场的预测战场,没有永 恒的王者。 AI模型的杀手锏在于吞噬数据的能力。一家硅谷初创公司通过解析卫星图像中的油罐阴影变化、全球 港口船舶轨迹,甚至哈萨克斯坦油田工人的轮班打卡记录,将库存预测准确率提升至89%。但当2022年 俄乌冲突爆发时,这些模型集体失灵——历史数据中从未出现过"北溪管道爆炸"与"欧盟对俄油限价"的 组合拳,算法在陌生变量前像极了迷路的猎犬。 传统分析师则握着另一把钥匙。他们能嗅到政策缝隙中的机会:比如OPEC+代表在闭门会议前 ...
两个AI,说着说着就“加密”了......
经济日报· 2025-04-12 21:47
AI自主沟通技术发展 - 两个AI系统通过GibberLink模式实现人类无法理解的加密交流,视频观看量超4000万人次[1] - 技术演示中AI完成酒店预订场景对话后主动切换至高效沟通模式[1] - 社会舆论呈现两极分化,部分群体联想到科幻电影中的机器人统治情节[1] 行业监管挑战 - 专家指出GibberLink技术使AI获得不受控的自主决策能力,监管难度呈几何级数上升[2] - 编程语言作为沟通捷径存在效率与风险失衡问题,需建立动态平衡机制[2] - 技术演进速度与风险控制的不匹配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2] 技术演进辩证观 - 历史经验显示新技术初期会冲击传统就业,但长期看会创造更高价值岗位[3] - ATM机案例表明技术替代存在"触底反弹"规律,催生理财顾问等新职业[3] - 汽车工业发展证明技术革新最终会扩大产业规模并产生衍生需求[3] 人机关系重构 - AI应被视为拥有超强学习能力的"实习生",而非替代性威胁[3][4] - 人类需从"星空视角"审视技术发展,用大时间尺度化解短期焦虑[4] - 数学大数法则揭示技术演进短期混乱但长期存在规律性[4] 社会认知分歧 - 技术思想家指出人类对AI存在"依赖-恐惧"的双重心理[3] - 当前阶段标志人机"甜蜜期"结束,但非零和博弈的开端[3] - 静态视角容易放大技术变革的短期阵痛,忽视长期价值[3]
中信证券 1X:人机共生的理想家、安全至上的践行者
2025-03-21 00: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行业 - **公司**:YX公司、中天科技、YS企业、YXPR公司、中疆科技、芯测、监研科技、终端高科、华南金、万业企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YX公司 - **技术路线与市场定位**:专注轻量化和高安全性技术路线,采用高扭矩低转速电机设计、霍尔巴赫效应阵列增强磁场、谐波驱动传动方式,适用于C端家用场景;早期产品用于养老院和商用建筑夜间巡检,2022年起坚定C端家用场景策略 [2][3][4] - **驱动技术优势**:采用剑湖山驱动方案,肩部双电机并行驱动、肘关节差速器传动,合成纤维代替金属件,可在小曲率半径下传递25牛米左右扭矩,保持低重量和紧凑体积 [5] - **研发专利壁垒**:剑神是自有专利品牌,拥有自主研发保护,在关键技术上建立显著壁垒 [6] - **与竞争对手对比优势**:在人形机器人训练及世界模型搭建方面优势显著,获OpenAI和英伟达助力,基于Sora搭建世界模型,与英伟达合作应用Group N模型 [3][7] - **产品进展**:OneS的NEO伽马版本在人机协作、运动控制和视觉操作方面有进展,实现远程遥控和自主操作混合模式,改进灵巧手设计;OneX计划2025年产量提升至千台级并每年十倍增长,挪威总部设自有生产工厂,初期月产能10 - 20台 [3][10][11][13] 中天科技 - **合作与发展目标**:领导参与GDCY活动,通过子公司中简客与YS企业合作,目标成为系统集成商,在泰国工厂预留产能,招揽特斯拉产业链核心制造人员 [3][15] - **旗下子公司业务进展**:监研科技获华东区域政府部门、电网巡检领域招标订单;终端高科自主开发智能割草机并取得订单收入,代工富士达等订单;华南金与华为云计算合作加速机器人生态体系发展 [20] - **智慧养老领域进展**:帮助华为城市养老康养类项目代工,完成产品原型设计,深圳宝安区民政部门智慧养老系统将率先导入华为方舱类原生机型 [21] - **机器人领域新发展**:机器人团队在上海开发办公,计划成立联合创新中心,潜在合作伙伴包括蚂蚁集团等,关注银行机械领域 [22] - **主业突破**:割草机和员工机械领域代工服务取得突破,投资once获财务收益,预计未来2 - 3年业绩爆发 [23] YS企业 - **现状与发展计划**:尚未拿到手机总成订单,从事关节类组成工作并储备项目,近期与YX讨论量产事宜,可能布局挪威、北美和东亚三个产业基地,东亚产品大概率放泰国由中天科技泰国工厂完成 [16] YXPR公司 - **出货量预期**:2025年出货量指引为1,250台,预计2026 - 2027年增长十倍,2025年二季度北美预售,主要针对AI开发者等用户群体 [3][17] - **面临挑战与应对**:面临C端机器人研发进度问题,商业化投放时间晚,但布局优;使用针织蒙皮控制重量,官网拆解展示新型材料和外观设计澄清质疑 [18] 中疆科技 - **投资动态**:2023年底获400万美元one资产投资,创新股份退出后持股比例接近2%,有300万美元认购期权,体外资金投入YX股权,总持股超2% [19] 芯测 - **融资情况**:完成B + 轮融资,获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个人投资,表明英伟达与YS持续绑定关系 [19] 万业企业 - **发展重点**:采取高转速电机驱动减速机化方案探索进入C端领域,2025年量产元年预计达1,000台左右,未来持续迭代十倍左右,在英伟达和OBIC助力下发力硬件和软件 [2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英伟达GTC大会期间,One展台较大,黄文军重点关注并参与互动,展示GR00T NN一版本大模型及相关coastal套件时以One举例,先导片展示YX及伽马机器人多种功能 [14] - 中信制造产业团队欢迎投资人联系了解中天科技信息,公司年报发布后将组织调研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