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面振兴
icon
搜索文档
锤炼过硬作风 更好服务群众 为推进高效能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郑州日报· 2025-06-12 08:49
乡村振兴与农业发展 - 新郑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重点建设农业强省、农业强市,强调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发展良种选育等科技型农业 [1] - 新郑市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确保村集体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 [1] - 新郑市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紧扣"五个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2] 基层治理与作风建设 - 新郑市扎实开展学习教育,集中整治违规吃喝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推动高效能治理和高质量发展 [1][2] - 新郑市制定完善基层网格权责清单,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创新服务群众方式方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 - 新郑市坚持一体推进学查改,强化理论武装,深入查摆、深化整改,加强制度建设 [2] 县域经济发展 - 新郑市坚持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
烟台福山 大樱桃映红致富路
经济日报· 2025-06-12 06:19
产业规模与产量 -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大樱桃种植面积达11万亩,总产量约9万吨,拥有40余个早中晚熟品种构成完整产品体系 [1] - 2024年福山区大樱桃产值突破18亿元,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8亿元以上 [8] - 福山大樱桃市场年交易量达3000万斤,高峰日交易量突破150万斤 [2] 销售渠道与供应链 - 构建"立体销售矩阵":30多个专业批发市场线下流通网、覆盖200个城市的供应链条、300余家线上直营店 [2] - 创新打造大樱桃市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价格、天气、竞品等关键信息实时监控 [2] - "村花直播团"全网视频播放量超过200万,帮助村民售出3000余斤樱桃 [3] 品牌建设与市场认可 - "福山大樱桃"区域公用品牌价值28.13亿元,连续9年居中国县域大樱桃品牌价值榜首 [8] - 2021-2022年连续入选中国最受市场欢迎的樱桃区域公用品牌20强 [8] - 品牌传播口号"福山大樱桃,个个不用挑"形成完整品牌识别体系 [8] 产业融合发展 - 大樱桃节开幕首日接待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周边民宿入住率同比提升70% [5] - 推出"樱桃园采摘+水库避暑+文化体验"三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7] - "魅力南庄"田园综合体项目包含32个智能暖棚、5000平方米文化广场和10万立方米垂钓乐园 [6] 数字化转型 - 通过直播带货实现"云采摘",冷链物流沿高速干线覆盖全国 [3] - 村民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学习电商课程,带动成立专业直播团队 [3] - 数字化大屏幕实时显示市场行情,成为政府决策和商户交易的智能工具 [2] 产业升级路径 - 从零星栽植发展为规模生产,从单一鲜果销售到全产业链升级 [8] - 合作社串联三村资源流转400余亩土地,形成"四季有果"生态链条 [6] - 大樱桃民俗文化展演等活动提升产业附加值,实现"买樱桃"向"游福山"转变 [6][7]
打造乡村产业人才“雁阵”
经济日报· 2025-06-12 06:15
乡村产业与人才振兴 - 产业兴旺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人才振兴是关键,需协同促进产业发展与人才振兴的精准匹配以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 [1] - 乡村产业主要集中在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及服务业等领域,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人才缺口较大 [1] - 需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农经理"等扎根基层的人才,提升乡村产业核心动能和价值,加大对农业专业人才、乡村管理人才、创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力度 [1] 产业与人才一体化发展策略 - 根据乡村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围绕特色产业布局,同步谋划人才与产业发展的投入、结构、布局及措施,推进深度融合发展 [2] - 建立扶持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长效机制,整合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要素,支持成长期、创业期人才项目 [2] - 完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引育模式,以"揭榜挂帅"选拔解决农业关键技术难题的人才,优化评价机制,重点考察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乡土情怀及实际业绩 [2] 人才发展平台与产业链融合 - 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农村创业创新园等载体建设,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建立科研创新平台、产业孵化平台等,为人才提供发展空间 [3] - 延伸全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 [3] - 政府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促进人才与产业对接,推动高校调整专业设置,科研院所提供技术培育,企业联合乡村开发项目 [3]
和群众忙在一个“频道”上(一线行走)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11
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才能更好发现薄弱点、找准着力点 "村里文化活动少,能不能搞些群众演出……"刚到百盛村调研,村民陈桂芝的话让隆盛镇党委书记王腾 上了心。 这样的群众诉求,王腾不是第一次收到。但在讨论解决方案时,不少人认为镇村干部抓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主业"都够忙的了,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去搞那些"可有可无"的活动?于是就暂时 搁置下来。 这次当面听到群众反映,王腾有些脸红,内心也在不断反思:"农村文化活动真的'可有可无'吗?""乡村 缺乏活力如何破题?" 带着疑惑和思考,王腾和镇村干部开了一场讨论会。会上,众人讨论激烈,分歧依然存在。 有些人认为,当下村民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是新时代新农 人的"急难愁盼"。也有一些人觉得,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还是要把精力放在带动增收致富上。 "群众的诉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们认为重要的不一定是群众需要的。"王腾说。渐渐地,大家达成 了共识。 经过精心策划,"村声音"系列文化活动崭新亮相。以合唱为主,引导村民参加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丰 富乡村文化生活。 (作者为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委宣传部干部) 栏目投稿邮箱:r ...
开发乡村生活体验不可一拥而上
经济日报· 2025-06-11 06:09
乡村文旅行业发展现状 - 乡村生活体验成为新兴文旅形式,满足城镇居民对质朴乡村生活的向往,为乡村游注入新动力并促进农民增收[1] - 该业态兼具市场需求和现实发展基础,具有广阔前景,尤其适合具备产业基础和经济实力的农村地区[1] 行业发展策略 - 需坚持规划先行和全民参与原则,避免分散单一的产品形态,通过统一规划和村民协作打造多元化体验[2] - 需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元素,结合乡村特色开发差异化项目,避免同质化竞争[2] - 需平衡游客体验与村民利益,寻找双方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3] 市场机遇 -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活体验等文旅产品迎来发展窗口期,需同步协调市场需求、乡村实际和农民利益[3]
浙江省:深入谋划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快讯· 2025-06-10 12:51
城乡融合发展 - 浙江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 旨在缩小"三大差距" [1] - 围绕"富民"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 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1] - 计划深入谋划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加快推动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 [1] 乡村振兴战略 - 会议重点部署乡村全面振兴 通过项目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1] - 政策导向明确聚焦山区海岛县发展 强化基础设施与产业联动 [1]
摸清家底才能更好强农兴村
经济日报· 2025-06-10 05:44
农业普查背景与意义 - 国务院决定于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旨在全面摸清新时代"三农"家底 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 - 2016年第三次普查以来 我国"三农"情况发生显著变化: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 农业经营主体加速培育 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面临新挑战 [1] - 作为全球最大农产品进口国 我国农业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全球农产品生产和贸易 普查结果将对世界农业作出重要贡献 [1] 普查特点与挑战 - 普查对象涵盖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大领域 具有中国特色 需克服农民外出务工、隐私保护意识增强、企业商业秘密等难题 [2] - 本次普查将强化现代化技术应用 包括遥感测量技术 并新增对多元化食物供给、农业新质生产力等新情况的调查 [2] - 普查数据将直接转化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成为农民参与市场的重要参考依据 [2] 数据应用与实施安排 - 普查分4阶段推进 2027年完成现场登记和数据处理发布 强调数据共治共享原则 建立完备的普查对象信息库 [3] - 将深入开发应用海量普查数据 为常规统计调查提供基础 促进成果广泛共享 [3] - 数据收集处理过程将推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社会共识 [3]
让乡亲们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人民日报· 2025-06-06 06:02
北宋名臣范仲淹有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领导干部来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忧得 其所;后天下之乐而乐,乐在其中。广大群众笑在脸上、乐在心里,无数家庭安居乐业、其乐融融,这 样的美好图景,何尝不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好褒奖。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06日 05 版)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今天,如何进一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让大家乐起来,让欢笑 声、歌声回荡在千家万户,也是乡村全面振兴应当聚焦的课题。近年来,贵州着力打造"多彩贵州"文旅 新品牌,榕江"村超"、台江"村BA"、凯里"村T"等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火爆出圈,不仅促进文旅发展, 更吸引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倾情投入,乐在其中。这些文体活动已成为贵州农民群众尽情展示自己 的开心大舞台,成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的生动注脚。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 有,农民群众才能有更多欢笑、更多乐趣。 让乡亲们笑容更多、心里更暖,根本上要靠做好群众工作,这需要真本领,讲究方式方法。善于与群众 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善用方言俚语和家乡土话,努力在语言、行动、作风上全方位、零距离亲近群 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好口碑就会如同"自 ...
全面摸清“三农”家底 服务农业强国建设
新华社· 2025-06-05 21:32
普查背景与意义 -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将于2026年开展 每10年进行一次 尾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年度[1] - 普查旨在全面摸清新时代"三农"家底 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乡村建设新面貌、农民生活新变化、农村改革新成效[2] - 普查结果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2] 普查对象与范围 - 普查对象包括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3] - 行业范围涵盖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4] 普查核心内容 - 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从业人员、土地利用和流转、农业社会化服务等[5] - 粮食和大食物生产:粮食和经济作物 肉蛋奶等畜产品 林产品、水产品等[5] - 农业新质生产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等[5] - 乡村发展基本情况: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治理等[5] - 农村居民生活情况:农户家庭情况、生活质量等[5] 普查创新点 - 内容创新:新增多元化食物供给、农业新质生产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调查[6] - 方法创新:采取全面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长表与短表相结合的方法[6] - 技术赋能: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6] - 数据应用:打造农业普查数据"一张图" 促进普查成果共享[6] 普查时间安排 - 标准时点为2026年12月31日24时 时期资料为2026年年度资料[8] - 准备阶段(2025-2026年):组建机构 研制方案 开展试点 落实经费物资[8] - 现场登记阶段(2027年1-5月):普查登记 数据上报 比对复查[8] - 数据处理及发布阶段(2027年6-12月):质量抽查 审核汇总 发布数据[8] - 资料开发应用阶段(2028-2029年):建立数据库 出版资料 开展分析[8] 组织实施 - 国务院设立普查领导小组 统计、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9] - 地方各级政府设立相应普查机构 负责本地区普查实施[9] - 充分发挥县、乡、村作用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配合[9]
丘陵沟壑间的蝶变(前沿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03 05:43
硬化路直通家门,"微菜园"绿意盎然,无花果挂满枝头……四川省内江市地处内陆丘陵地区,资源禀赋 并不丰富。然而,如今深入田间地头,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幅幅宜居宜业的和美画卷。 近年来,内江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强化党建引领,以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为切入点,让丘陵 沟壑间的村庄既有"颜值"又有"内涵",让群众真真切切触摸到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结出的幸福硕果。 干部下沉,扮靓乡村"颜值" 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长坝村依山而建,山上曾堆满了无人问津的鹅卵石。如今,这些石头却串起了一个 个果园、菜园、花园,成为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村民钟正明的手机里,至今保存着改造前后的对比 视频:"你看,改造前这是个臭水沟,现在水干净得很。" 但是,起初村里提出开展面貌提升工作时,钟正明和不少村民并没有多大积极性。郭北镇党政办主任张 梦遥回忆,作为包村干部,他和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户发放《农村面貌改善知情书》,组织召开院坝 会,但是效果有限。 怎么办?张梦遥决定用事实说话——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人家村庄改得好,咱们村也能这么 干。"钟正明说。 回来后,他主动拆掉门前乱搭乱建的鸡棚鸭棚,还用鹅卵石砌就菜园、花圃,环境更美了。在党员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