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
搜索文档
暨军民赴余杭区调研并进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
杭州日报· 2025-06-13 10:26
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 重视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积极推进机器换人 AI赋能 从生产端 供应端 消费端 数字端 智能端全面发力 [1] - 因地制宜打好农业"安全牌""品牌增值牌""数字牌" 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农民持续增收 [1] - 在余杭街道永安村 鸬鸟镇前庄村考察禹上稻乡数字农场 稻乡共富工坊 蜜梨产业园 小热昏观光工厂 了解科技强农 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1] 农文旅融合与乡村经济 - 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 创新农文旅融合模式 [1] -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 挖掘生态文化放大生态价值 盘活本地资源 丰富乡村经济业态 [1] - 在百丈镇溪口村和泗溪村考察玩竹博物馆和竹材加工分解点 深入了解乡村文化IP打造 [1] 政策与规划对接 - 精准对接"十五五"规划编制 推动以科技创新塑造农业发展新优势 [2] - 在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上勇挑大梁 先行示范 [2] - 听取余杭区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缩小"三大差距"工作情况汇报 以及人大代表和群众对重点议题的意见建议 [2] 代表联络与民意汇聚 - 发挥代表联络站桥梁纽带作用和人大代表主体作用 密切常委会同代表 代表同群众的联系 [2] - 广听民意 汇聚民智 在履行立法 监督 决定等职能中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2] - 代表和群众建议围绕优化乡村组团发展政策 推动大城北区域交通互联互通 打造"健康大脑"信息平台等 [2]
辽宁锦州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中国发展网· 2025-06-10 17:06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锦州市围绕"三农"工作实施"136921"发展战略和"1+5+N"乡村振兴工作体系 [1] - 计划新建83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并推进义县10个村的全国"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 [1] - 深入开展"四季风"提升行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1] 基础设施建设 - 计划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471.5公里和完成村内道路硬化705公里 [1] - 确保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80.3%以上 [1] - 实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县域全覆盖并推进5G网络向自然村延伸 [1] 生态环境改善 - 新增696个垃圾收集设施、2个转运设施和1个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 [2]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提升至41%以上 [2] - 完成林草生态修复、沙化耕地等综合治理5万亩和营造林10万亩 [2] 公共服务体系完善 - 优质幼儿园覆盖92%的乡镇 [2] - 建设提升3所乡镇卫生院和157所村卫生室并培训320人次农村基层医疗骨干 [2] - 乡镇、村养老服务设备覆盖率目标分别达到50%和80% [2] 文化娱乐活动 - 开展辽西农民歌手大赛、"戏曲进乡村"等14场惠民公益演出活动 [2]
马小秋:把富民作为检验“强城”“兴村”“融合”成效的硬指标
杭州日报· 2025-06-10 11:03
发展策略 - 以"千万工程"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 聚焦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三大差距 [1] - 围绕发展主轴和富民主线 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三方面工作 [1] - 将西部山区县作为优化区域布局和促进协调发展的主阵地 [1] 实施路径 - 通过党建联建纽带和强村公司依托 纵深推进片区组团发展 [2] - 采用一村一策方式解决村集体经济增收难题 推动资金产业人才要素深度融合 [2] - 以项目带动发展为抓手 加强进度管理推动发展轴建设提速增效 [2] 农民增收 - 制定整体规划和统筹布局 在产业牵引和帮扶带动方面实施具体措施 [2] - 通过多种手段助力农民增加收入、效益和活力 [2] - 强化责任链条建设 建立常态长效工作机制 [2]
从“浙”到“那”:海拔4512米之上,那些援藏的故事
杭州日报· 2025-06-09 11:10
对口援藏整体投入 - 自1995年起累计选派援藏干部人才10批共56人 [3] - 累计投入援藏资金近11亿元,实施援藏项目182项 [3] - 第10批援藏团队由12人组成,包括3名干部、8名医务人员和1名律师 [4] 医疗健康领域成果 - “抬头挺胸”医疗公益项目自2019年启动,已完成筛查1200余名患者,免费援助181名病患赴杭州治疗 [5][6] - 援藏医生在当地推广心肺复苏技能培训,覆盖村庄、学校和社区 [6] - 妇产科医生通过下乡义诊培训村医,3年内走遍那曲145个村社区,改善孕产妇健康护理 [6][7] 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 - “杭嘉新村”作为“千万工程”示范村,建成155套独栋房屋,每幢造价约40万元,政府出资50%,村民通过融资贷款解决剩余部分 [8][9] - 社区配备光伏发电系统,每组储能柜可储电15度左右 [8] - 配套建设杭嘉医院,设置22个科室、84个床位,预计今年7月投用 [10] 产业与经济发展 - 当地探索“三牧联动”改革,鼓励村民以草场、牦牛入股合作社,借助“智慧牧业”平台提高生产效率 [9] - 援藏工作组打造10个标志性项目,包括色尼区首个3A级景区夯措景区、塔恰拉姆蔬菜直销基地(年增收超100万元)及“智慧社区”等 [11] - 成功引进杭州锦江集团地热供暖、浙江天顺集团牦牛奶制品合作等项目,国家能源集团100MW风电项目建成 [11] 项目投资与进展 - 19个援藏项目总投资7.0622亿元,截至2025年5月资金拨付率达95.04%(已拨付6.7122亿元) [11] - 项目完工率达89.5%(17项完工),预计今年7月全部完工 [11]
学习手记 | “环境就是民生”
新华社· 2025-06-05 13:11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环境保护法确立的环境日。 22年前的这一天,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部署推动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千万工程"启 动。 当时,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刚半年多,工作千头万绪。他何以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点工 作? 在基层调研时,习近平同志发现,在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广大农村却面临"成长的烦恼",村庄面 貌不如人意。 全省3.4万个村庄中,人居环境较好的仅4000个。有人形容:"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都是垃圾村。"还有 农民这样描述:"起早贪黑赚钞票,垃圾堆里数钞票,躺在医院花钞票。"可以说,人居环境整治是当时 浙江农村群众的一个迫切期盼。 "千万工程"聚焦乡亲们走什么村道、怎么处理畜禽粪便等小问题,却直接关系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是 实打实的民生大事。 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如何,习近平同志念兹在兹: 上世纪70年代,在陕北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驻点时,他撸起袖管,一石一瓦盖起村里第一个男女分开 的厕所; 到正定工作,不仅大力推进"人拉猪吃"的"连茅圈"改造工作,还拿着大扫帚走上街头搞卫生,推动成立全 县第一支专职卫生清洁队; 任福州市委书记,亲自为建造垃圾处理场选址,破解" ...
省政协举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远程协商会
辽宁日报· 2025-05-29 08:46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 省政协召开远程协商会讨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议题 省农业农村厅及沈阳 锦州市政府通报相关工作进展 [1] - 政协委员及专家提出多项建议 包括"五位一体"统筹推进 强化规划引领 因地制宜污水治理 技术赋能垃圾处理 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 [1] - 省政协主席周波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对辽宁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及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意义 要求提升政治 思想 行动自觉 落实党中央部署 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突出重点建立长效机制 [1] 乡村振兴多方协作 - 周波指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汇聚多方智慧力量 政协应履行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职责 聚焦问题调研建言 深化民主监督 发挥委员作用凝聚共识 [2] - 省领导李强 王明玉出席会议 省生态环境厅 住房城乡建设厅 林草局等部门参会 会议在各市政协设分会场 [2]
【省自然资源厅】陕西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陕西日报· 2025-05-29 06:44
政策背景 - 省自然资源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1] - 文件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支持政策和工作要求等4个方面明确实施路径[1] - 从2025年起全省每年部署一批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主体的典型项目[1] 核心目标 - 着力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1] - 实现耕地有增加、山水有景观、生态有改善、文化有传承的综合目标[1] - 深化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一体化管理机制[1] 主要任务 - 优化农村地区空间布局,在保持总体稳定前提下进行局部微调[2] - 推动农用地集中连片整治,实施"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工程[2] - 因地制宜推进建设用地整理,盘活农村零散、闲置、低效建设用地[2] - 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修复,聚焦秦岭、黄河流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2] -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构建彰显特色的三秦风貌[2] 支持政策 - 适度优化调整"三区三线"[3] - 用好指标流转[3] - 加强资金统筹[3]
环境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新华日报· 2025-05-29 05:45
环境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转型与应用 - 环境设计向"绿色设计+"转型,强调可持续性、生态友好性和经济性,通过"农田—林网—水系"多元生态系统工程推动农村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1] - 采用生物多样性提升方法如整体生态修复,促进乡村生态循环,维护生态平衡 [1] - 实施"因地制宜"设计原则,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优化水资源配置,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实现节水与资源循环利用 [1] - 推广"被动式房屋设计",使用本地材料如竹材和土木结构,较传统建筑减少30%至50%能耗 [1] 产教融合模式与人才培养 - 环境设计专业通过校企合作构建多层次协同机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课程设置与乡村振兴项目结合 [2] - 企业参与课程设计并提供真实案例,安排不少于三个月实习周期,确保学生承担实际设计任务 [2] - 设置跨学科合作课程如"乡村综合治理",采用项目化学习(PBL)模式依托真实项目提升解决复杂问题能力 [2] - 地方政府与高校建立稳定合作,举办产教融合研讨会,明确量化指标如企业参与率、学生就业率、项目转化率 [3] - 利用AR/VR技术构建虚拟乡村场景,支持沉浸式创意设计,通过数字平台展示成果增强公众参与度 [3] "千万工程"与"绿色设计+"实践案例 - 浙江省"千万工程"累计投资超300亿元,建成数万公里美丽乡村道路,完成超万个农房改造项目 [4] - 采用"绿色设计+"理念建设500余个竹材生态公园及文化休闲设施,减少碳足迹并促进本地竹产业发展 [4] - 参与式设计方法吸纳居民参与决策,村庄公共空间使用率提升60%,居民满意度从60%增至90% [5] - "三山"村水利设施改造年节水率达50%,文旅融合模式使年均游客量增长30%,每村年创收增加约20万元 [5]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乡村经济整体增长率提升至15%,太阳能发电系统降低运营成本 [5] 环境设计赋能乡村振兴路径 - 从"千万工程"向"绿色设计+"转型,强化资源整合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推动力 [6] - 某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环境设计课程覆盖300人,实际项目参与率达90%,显著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6]
刘非参加萧山代表团审议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22
政府工作报告与战略部署 - 政府工作报告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对杭州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 [2] - 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客观清醒,部署工作重点突出,彰显"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忠诚之志和"勇挑大梁、先行示范"的省会担当 [2] 萧山区发展定位与任务 - 萧山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 [1] - 落实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总体部署,扛起大区担当,为杭州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1] 产业发展与创新 - 紧抓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科创引领、数实融合"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3] - 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擦亮民营经济金名片 [3] - 加快建设高能级开放强区,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上干在前、走在前 [3] 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 - 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持续放大"千万工程"源起地优势 [3] - 一体推进强城、兴村、融合,积极推动公共服务全域优享 [3] - 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在深化共同富裕先行探索上干在前、走在前 [3] 干部队伍建设 - 坚持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3] - 大力弘扬"六干"作风,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践行为民造福政绩观,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上干在前、走在前 [3]
头雁展翅飞 振兴加速度(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人民日报· 2025-05-20 06:01
乡村治理与振兴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七星泡镇新丰村通过"领头雁"工程解决土地纠纷,村党支部书记李晓晨利用40年前的村界图成功调解矛盾[1] - 新丰村2024年初因信访矛盾被列为"重点整治村",李晓晨上任后1个月内重新选举41名村民代表恢复村级事务[1] - 宝清县建立村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专业化管理机制,重点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1] 村干部培养与创新 - 宝清镇建设村党支部书记马庆利赴浙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后,成立全县首个村集体全资控股的"宝建农业有限公司",带动村集体增收40万元[2] - 宝清县推行村党组织履职"红黑榜"考评制度,对"红榜"村给予政策、资金、项目支持[2] - 尖山子乡东红村发展大樱桃种植项目,七星泡镇三合村成立谷黄金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创办鲜食玉米加工厂[2] 集体经济成果 - 2024年宝清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的村达134个[2] - 宝清县通过"领头雁"工程培养懂发展、善治理的村级带头人队伍,县委书记徐斌义强调乡村振兴关键在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