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搜索文档
造神韦东奕
虎嗅· 2025-06-09 12:12
韦东奕现象分析 - 韦东奕通过朴素形象和呆萌特质迅速走红,4秒自我介绍视频三天内抖音涨粉2225万,精准契合公众对数学家的想象 [1][2] - 平台算法助推符号化形象演变为"造神运动",体现对人性情绪操控的力量 [6] - 社会大众对数学明星的认知与真实数学家存在明显鸿沟 [7][8] 数学能力本质辨析 - 竞赛能力与学术能力存在本质差异:IMO等竞赛考察结构化难题解决能力,而学术研究要求原创理论探索 [9][10] - 韦东奕两次IMO满分体现"解题机器"能力,但未展现学术创新潜力 [12] - 历史级数学家如欧拉、高斯的贡献在于开辟新分支而非解题 [13] 数学家等级体系 - 数学贡献九级体系中韦东奕处于TOP7-8级,展现潜力但未达历史级成就 [50][51] - TOP1级为体系奠基者如欧几里得,TOP2级为学科创立者如牛顿 [24][26][27] - TOP3级包含重要分支奠基者如黎曼、希尔伯特 [29][30] - TOP4-5级为理论完善者和重大问题解决者 [34][39] - TOP6-7级为获奖学者和年轻代表如陶哲轩、佩雷尔曼 [40][44] 华人数学家定位 - 华人七级体系中韦东奕位于TOP5-6级,明显低于陈省身、丘成桐等巅峰代表 [73][74] - TOP1级为陈省身等国际顶尖大师 [56] - TOP3级包含在世顶尖人物如杨振宁 [60] - 同年龄段华人数学家如陶哲轩33岁获菲尔兹奖,许晨阳已获国际奖项 [74] 学术研究领域 - 韦东奕研究聚焦流体力学方程、波动方程等分析与几何交叉领域 [113] - 在Navier-Stokes方程正则性准则、剪切流无黏阻尼证明等方面取得填补空白的成果 [114][115] - 研究发表高水平刊物但尚未产生轰动性影响,国际知名度限于专业领域 [115] 公众追捧动因 - 个人极客形象契合大众对科学家的刻板想象 [77][81] - 媒体渲染制造"北大扫地僧""韦神"等标签 [83][84] - 满足社会对精神偶像和爱国情怀的需求 [87][89] - 反映民族自信心和对"中国数学崛起"的期待 [90][91] 争议焦点 - "做题家"争议:竞赛解题能力与学术创新能力存在落差 [94][96] - 支持者认为其已超越一般奥数选手,解决陶哲轩猜想体现科研潜力 [98][99] - 与陶哲轩比较显示其尚未达到国际顶尖水平但具发展空间 [100] 社会价值反思 - 现象反映公众对纯粹智慧的渴望和对流量文化的反思 [137] - 数学作为国家科技文明基石的重要性被重新认知 [122][125] - 需避免造神捧杀,回归学术本质尊重科研规律 [117][120]
一条视频涨粉2000万,韦神凭什么?
36氪· 2025-06-08 18:54
韦东奕抖音账号开通现象 - 韦东奕6月5日开通抖音账号,仅发布一条4秒打招呼视频,两天内粉丝突破2000万,成为平台"顶流" [2][4] - 视频评论区迅速演变为"高考许愿池",大量用户留言祈求考试顺利,反映教育焦虑与社会情绪投射 [4][7] - 账号开通主要目的为抵制侵权乱象,家人协助建立官方渠道以正视听,防止AI换脸等侵权行为 [4] 账号定位与内容规划 - 后续计划分享数学相关内容,响应教育部"科普与创新并重"政策,借鉴北大抖音课程经验 [5][7] - 尝试打破韦东奕"封闭学术人设",通过短视频平台平衡学术纯粹性与公众影响力 [7] - 家属强调账号非商业性质,旨在建立真实沟通窗口,未来内容需兼顾专业深度与大众接受度 [4][23] 韦东奕学术背景与成就 - 北京大学助理教授,主攻偏微分方程、几何分析领域,在Navier-Stokes方程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10][12] - 2019年与田刚院士合作证明GOE小间距渐进泊松分布,成果发表于顶级期刊《Geometric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12] - 曾拒绝哈佛免英语考试录取,创造"单挑清华"竞赛传奇,被誉为"布鞋院士"式学术标杆 [8][10] 社会反响与传播机制 - 视频爆火源于算法推荐与高考节点共振,每分钟最高涨粉数千,12小时内粉丝从200万跃升至1000万 [7] - 韦东奕朴素形象(条纹衬衫、布包)与学术成就形成反差,被视作"非功利精神清流" [7] - 网友调侃"众筹补牙""学海无牙"等梗引发二次传播,但存在过度娱乐化解构学术严肃性的风险 [21] 健康与生活状态关注 - 视频中韦东奕缺失半排牙、身体消瘦引发担忧,家属证实其患牙周炎需持续治疗 [15][18] - 月生活费不足300元,无微信、爱听收音机,生活方式高度专注于数学研究 [16] - 网友呼吁通过账号改善其社交封闭状态,家属表示将督促健康管理并保证蛋白质摄入 [18] 未来挑战与潜在影响 - 千万级关注可能分散科研精力,北大课堂学生已从十余人减至五六人,需警惕舆论压力 [20] - 需防范商业化倾向,北大官方适度引导对维持账号学术纯粹性至关重要 [23] - 长期价值在于能否成为学术大众化桥梁,而非短暂流量符号 [23]
一条视频涨粉2000万,韦神凭什么?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08 11:56
韦东奕为何要开抖音号? 01 三句话,涨粉2000万 好家伙,还得是韦神。 韦东奕最近在抖音上再次创造了一个传奇:6月5日晚,有"韦神"之称的韦东奕开通个人社交平台账号,发布视频和网友打招呼。截至写稿,韦东奕账号粉丝就已经 突破2000万。 这个视频只有4秒,没有滤镜、情节,甚至都没有过多的姿势,他只是站着打了一个招呼,说几句话就够了。在评论区迅速变成了高考许愿池,无数的人涌入许 愿,期待自己或孩子高考顺利。 这彻底打破了大众对流量密码的常规认知,在短短两天内粉丝从零突破千万,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顶流"。 很多人很好奇,韦东奕为何要突然开设抖音账号?其实他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多重因素推动的理性选择。 一方面,抵制侵权乱象。 过去,总是有大量假冒账号盗用其形象牟利,甚至通过AI换脸伪造直播内容,严重侵犯其肖像权与学术声誉,据说家人为其协助开设官 方账号的首要目的是"以正视听",建立真实可控的窗口。堂哥说,开设账号是家人提议、本人同意的决定。为什么要做此提议,据称是为"建立一个真实可控的窗 口",防止恶意剪辑与造谣行为,并非为了流量或商业行为。 另一方面,是知识传播的尝试。 韦东奕的家属称,后续韦东奕的账号将分享数学 ...
北大韦神“缅北风”首秀,笑得全网满地找牙!
新浪财经· 2025-06-07 09:27
韦神现象分析 韦神爆红的核心特征 - 以反套路方式走红:4秒无滤镜、无脚本、无BGM视频在抖音获200万粉丝、80万点赞(目前持续增长)[2][6] - 真实感成为流量密码:朴素形象(未捋齐的袖口、胡茬)与生涩表达形成强烈反差,触发公众情感共鸣[8][21] - 非商业化冷启动:账号由亲属注册,初衷为学术交流,弱化商业目的强化人性化需求[9][11] 用户互动与传播特点 - 网友自发造梗:围绕"门牙消失"创作"学海无牙"等梗图,48小时内推动账号从几千粉飙升至数百万[13][15][19] - 稀缺性价值凸显:在过度包装的内容生态中,韦神的纯粹学术形象成为"原汁原味的白粥"[21] 硬核内容的商业启示 - 知识含金量替代娱乐属性:证明在泛娱乐平台(如抖音)中,专业内容仍具强大生命力(对比罗翔B站千万粉丝案例)[22][24] - 专业与通俗的平衡:通过朴素表达传递复杂知识(如数学、法律),形成独特传播张力[24] - 反面案例警示:哈佛女生蒋雨融因包装过度、内容空洞导致人设崩塌,凸显真实内核的重要性[27] 流量可持续性挑战 - 内容小众化风险:高等数学的抽象性与短视频碎片化属性存在天然隔阂[29] - 人设纯粹性困境:公众对学术符号化人物的苛刻要求可能限制商业化尝试(参考罗翔微博退网事件)[30][31] 行业趋势观察 - 真实性的回归:韦神现象反映用户对过度娱乐化内容的审美疲劳,真实成为突破信息茧房的关键武器[32] - 内容创作范式转变:从依赖视觉/情绪刺激转向"硬核知识+朴素表达"的新模式[22][24]
哈佛大学提请法院阻止政府限制其国际学生签证
新华社· 2025-06-06 10:13
哈佛大学与特朗普政府的法律纠纷 - 哈佛大学修改现有诉讼,请求法院立即裁决停止执行特朗普政府禁止招收国际学生的公告,希望法院迅速采取行动 [1] - 哈佛大学在修改后的法庭文件中指出,特朗普暂停国际学生签证的公告违宪并侵犯学术自由,称该政策将影响学校四分之一的学生 [1] - 哈佛大学驳斥联邦政府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国际学生签证的说法,认为这是政府报复行动的加剧和强化 [1] 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的制裁措施 - 特朗普政府近期多次针对哈佛大学,包括冻结数十亿美元拨款、威胁剥夺其免税地位、要求各联邦机构中止与其剩余的所有联邦合同 [2] - 特朗普政府要求限制哈佛大学国际学生比例,并暂停在哈佛大学学习或参加交流项目的外国公民入境 [1][2] - 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一名法官于5月29日批准哈佛大学的诉讼请求,叫停特朗普政府取消其招收外国学生资质的政策 [2]
哈佛大学“国际禁招令”或加剧人才出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5 05:56
哈佛大学国际学生禁令事件 政策背景与核心冲突 - 美国国土安全部突然撤销哈佛大学SEVP认证,禁止招收国际学生并要求现有国际学生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该决定从2025-2026学年生效[1] - 哈佛大学提起诉讼,指控联邦政府"公然侵犯"宪法和联邦法律,并承诺保护受影响学生权益[1][2] - 联邦法官裁定"无限期"延长禁令,要求维持现状允许哈佛继续接收国际学生,但政府持续施压[2] 国际学生构成与影响 - 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占比27%,中国学生占国际生20%,共6800名国际学生学者来自140多国,多数为研究生[3] - 禁令引发全球高校反应,法国约100所院校协调接收受影响学生,德国、新加坡推出类似计划[6] - 英国数据显示对美国博士学位搜索量同比下降40%,欧洲学生兴趣下降50%[5] 美国高等教育行业动态 - 联邦政府2026财年预算提案拟削减科研支出:国家卫生研究院削减37%,国家科学基金会削减超50%,取消部分气候研究和行星探测任务[6] - 哥伦比亚大学4亿美元联邦拨款被撤销,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等面临拨款冻结和调查[3] - 媒体批评政府将教育政治化,破坏学术自由和全球声誉,《华盛顿邮报》称此举背离高等教育独立性原则[6] 国际学术竞争格局变化 - 《经济学人》指出美国签证政策反复和学术干预导致全球人才吸引力下降[5] - 《日本经济新闻》认为美国政府政策正在切断支撑其繁荣的全球人才循环[5] - 巴黎高等商学院等欧洲院校调整申请截止日期以吸纳原计划赴美学生[6]
论文秒变海报!开源框架PosterAgent一键生成顶会级学术Poster
量子位· 2025-06-03 15:59
学术海报生成工具PosterAgent - 核心功能是将22页论文一键转化为可编辑的PPT格式学术海报[2] - 相比GPT-4o生成效果更优,token使用量减少87%,成本仅0.0045美元[2] - 采用多智能体框架实现论文内容的多模态压缩和排版优化[18] 技术架构 - 包含解析器、规划器和绘制器-评论器三个核心组件[28] - 解析器提取论文关键文本和视觉内容生成结构化摘要库[28] - 规划器采用二叉树布局策略实现内容连贯排列[28] - 绘制器-评论器通过VLM反馈确保布局质量[28] 评估体系Paper2Poster - 首个学术海报评估标准,包含100对AI领域论文-海报数据[4][19] - 覆盖计算机视觉(19%)、自然语言处理(17%)等子领域[20] - 评估指标包含视觉质量、文本连贯性、整体评估和PaperQuiz四个维度[22][23] 性能表现 - 在视觉相似度上接近人类设计海报,VLM评分达3.72分[31] - PaperQuiz评估中PosterAgent变体始终取得最佳分数[32] - 基于Qwen-2.5的变体在原始准确率上优于GPT-4o版本[33] - 成本比OWL-4o降低60%-87%,每张海报最低0.0045美元[36] 应用场景 - 适用于CVPR、ACL等学术会议海报制作[67] - 潜在应用场景包括课程学习资料和商业PPT制作[65][66]
新闻分析|科研停滞,人才外流——特朗普政府政策引发美科学界“寒潮”
新华社· 2025-06-01 09:40
科研政策变动 - 特朗普政府拆解联邦科研机构,大幅削减科研经费,国家卫生研究院支出削减37%,国家科学基金会支出削减超50%,取消对气候和生态研究的大部分资助,美国航天局的科学预算也大幅削减 [1][2] - 政府对顶尖高校采取打压措施,冻结哈佛大学数十亿美元拨款,威胁剥夺其免税地位,要求中止联邦合同,多项生命健康研究停滞 [2] - 联邦政府科学家队伍大幅缩水,国家卫生研究院、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等机构数千个岗位被裁撤 [2] 科研生态影响 - 特朗普政府政策冲击国际科研合作框架,全球气候科研合作进程受阻,公共卫生领域限制数据访问权限,影响全球传染病防控研究合作 [3] - 科学与产业政策深度捆绑,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效用科学"得到优先扶持,基础研究和被贴上"自由派"标签的大学面临审查与经费被砍 [3] - 科研生态恢复需数十年,不仅依赖资金,更需重建国际社会对美国学术自由的信任 [3] 人才流动与全球科研格局 - 美国科研人员提交的海外工作申请较2024年同期增长32%,浏览海外工作岗位的美国用户数量同比增长35% [4] - 欧盟推出总额5亿欧元的"选择欧洲科研"人才吸引计划,法国启动"选择法国科研"平台,澳大利亚启动全球人才引进计划 [4] - 全球科研趋向"多中心化",多个区域力量在不同赛道各具优势,可能带来更多合作空间 [5]
持续蔓延的“哈佛危机”:学术生态遭破坏,“报复”仍在升级
南方都市报· 2025-05-31 12:34
"哈佛25届新生,会直接被拒签吗""一觉醒来没学上了,该怎么办""我还能毕业么"……没有拿到名校录 取资格的自豪,也没有学有所成的欣喜,当下的哈佛学生,正在"共享忧虑"。 自今年初,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接连"出招",步步紧逼,数千名国际学生被迫面临失学危机。当地时 间5月29日,哈佛大学举行第374届毕业典礼,许多毕业生佩戴白花以声援国际学生群体。 同日,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限制该校招收国际生案件听证会如期举行,全球目光聚焦于此:在特朗 普政府的干预下,哈佛大学能否守住学术自由的底线?法院网站最新信息显示,此前发布的临时限制令 将继续有效,待各方协商并提交提议供法官下一步审议之后,将发布最终的初步禁令。 然而,这场政治权力与学术自由的博弈还未落幕,信任危机已悄然埋下伏笔。近日,一名就读于哈佛物 理系的中国留学生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我正常明年毕业,本来是打算继续做博后,但是现在我觉 得自己肯定不会考虑在美国了。" 接连施压与强硬回应 这一切,源于一周前的一纸"封杀令"。 5月2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取消哈佛大学获得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根 据这一决定,哈佛大学除了不能再招收国际学生 ...
哈佛想要告倒特朗普,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虎嗅· 2025-05-30 15:37
哈佛诉特朗普政府案进展 - 美国联邦地区法官发布初步禁令阻止特朗普政府撤销哈佛国际学生招生资格[1] - 政府此前以未提供国际学生信息及存在反犹主义为由要求72小时内驱逐学生[2] - 法官认为需维持现状直至30天行政异议程序完成[3] 案件法律争议焦点 - 核心争议为政府行为是否构成对哈佛自由派立场的政治打压[4] - 哈佛需举证政府违反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和第十四修正案(平等保护)[5] - 类似判例显示政府不得因政治立场选择性撤资[21] 哈佛的联邦资金依赖 - 2024财年哈佛联邦研究经费达6.86亿美元占受资助研究收入的68%[18] - 联邦资金占该校总运营收入的11%涉及生物医药、AI等前沿领域[17][18] - 私立大学在资金上存在"既自主又依赖"联邦的微妙关系[19] 美国高校结构性优势 - 常春藤盟校通过校友网络掌控总统、大法官、企业高管等精英路径[14] - 主导政策研究和社会议题的话语生产边界[15] - 全球留学生集中地承担美国价值观对外传播角色[16] 案件后续司法路径 - 预计将上诉至第一巡回上诉法院(6名法官均为民主党任命)[28] - 最高法院当前保守派与自由派法官比例6:3含4名哈佛校友[31][32] - 哈佛校友大法官中保守派与自由派各两位形成潜在变量[33] 自由派高校与保守派冲突背景 - 哈佛被视为"觉醒文化"主阵地推动多元包容政策和反种族主义课程[10][11] - 特朗普政府限制学生签证、削减联邦资金针对性削弱自由派高校[13] - 冲突本质为对美国知识体制权力结构的深度触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