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治干预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科学黄金标准”行政令:借科研诚信之名强化政治控制
第一财经· 2025-07-06 19:08
美国科研政策变动 - 特朗普政府颁布《恢复科学黄金标准》行政令,表面提升科研透明度,实则将科学评价权转交政治官员操控 [1][2] - 行政令要求联邦机构30天内发布新科研诚信政策指南,60天内制定反馈政策,并允许政治任命官员负责调查 [3] - 该政策废除拜登时期保护政府科学家的措施,可能以"未清晰披露研究不确定性"等模糊理由惩罚科学家 [3] 科学界反应与影响 - 科学界强烈反对,联名公开信谴责行政令推行"愚人的科学黄金标准",认为其强化政治控制 [2][4] - 76%公众仍信任科学家,但行政令可能通过质疑既定科学(如疫苗研发)阻碍科研进展 [4] - 环保署曾提出"秘密科学"规定,新行政令类似要求公开所有数据,可能排除关键研究 [4] 中美科研治理对比 - 中国建立长效机制,如《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2023年科研失信线索同比下降31.2% [5][7] - 中国建议将科研诚信纳入《科学技术进步法》,保持政策稳定性,避免美国式波动 [5] - 中国在重点领域试点"数据—代码双公开",平衡透明度与权益保护 [6] 国际标准与话语权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推广《负责任的科学研究行为准则》,提升全球科技治理话语权 [6] - 建议设立"科研活动独立条款"和诚信督察岗位,防范政治干扰 [6] - 中国特色治理模式结合制度刚性与文化柔性,为全球提供新范式 [7]
美联储降息救市!7月2日,今日爆出的五大消息已全面来袭
搜狐财经· 2025-07-03 12:24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反应 - 美联储7月降息概率仅21% 9月降息概率飙升至90%以上 显示市场对政策转向的强烈预期 [3] - 美联储内部出现严重分歧 19位决策者中7人坚持不降息 8人支持降息两次 反映政治压力下的决策困境 [3] - 5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7%超预期 但个人消费支出环比下滑0.1% 收入暴跌0.4% 形成通胀与消费疲软的矛盾组合 [3] - 美元指数跳水至97关口下方创2022年2月以来新低 金价暴跌1.8%至每盎司3287美元 单周跌幅近3% [3] 政治干预与美联储独立性 - 特朗普考虑最早9月宣布下任美联储主席提名 比鲍威尔任期届满提前半年多 潜在人选包括沃什、哈西特、沃勒等 [4] - 特朗普宣称"只会任命愿意降息的人" 鲍威尔警告美联储独立性受损将让美国长期承担代价 [7] - 沃勒与鲍曼两位特朗普任命的理事转向鸽派 被市场视为"递给白宫的投名状" [3] 贸易政策与市场波动 - 特朗普突然终止与加拿大贸易谈判 威胁一周内对加征收新关税 导火索为加拿大对美国科技企业开征数字服务税 [8] - 加元兑美元应声大跌0.9% 加拿大股指瞬间转跌 标普指数盘中一度转跌 [8] - 美方将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及技术出口限制 科技股与航运公司股价应声上扬 [9] 地缘政治与能源市场 - 特朗普曾秘密推动解除伊朗制裁 但因哈梅内伊言论放弃解禁 制裁持续将加剧伊朗货币贬值与通胀 [11] - 油价面临双向风险:若重新收紧石油禁令恐攀升 若延续"模糊放行"则削弱制裁效力 [11] 中国资本市场动态 - 中国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中23只完成募集 获218.25亿元增量资金 明确投向核心股票、红利股、医药及科技板块 [12] - 场外基金销售回暖为A股注入资金 缓解7月流动性压力 [12] 全球市场综合表现 - 道指上涨432点 标普500与纳指刷新历史最高收盘纪录 但受加拿大关税威胁影响盘中转跌 [8] - 全球供应链因中美关税取消预期放松 科技股与航运股表现突出 [9]
突发!还有10天,特朗普突然全面终止关税谈判,再逼鲍威尔辞职!
搜狐财经· 2025-06-29 11:26
美加贸易争端升级 - 特朗普突然全面终止与加拿大的关税谈判,并威胁在七天内确定加拿大对美贸易需支付的关税税率 [1][5] - 加拿大将从6月30日起对美国科技公司(亚马逊、谷歌、Meta等)征收3%的数字服务税,追溯至2022年收入,预计每年带来20亿加元税收 [3][6] - 作为反制措施,加拿大已对美国制造汽车征收25%关税,并对价值43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威士忌、运动装备、家电等)征收25%关税 [11][13] - 安大略省威胁对美国三州150万户家庭和企业征收25%电税,并可能切断供电,同时撤下美国酒类商品并限制镍出口 [15][17] 市场与经济影响 - 加元当天大幅跳水,美元应声走高,美加贸易谈判破裂对加元构成利空 [5][7] - 加美之间70%货物依赖卡车运输,近期订单锐减已引发裁员潮,关税政策将严重破坏北美汽车供应链稳定 [19] - 全球供应链可能中断,导致商品短缺和价格飙升,加拿大加征关税将直接影响美国企业出口和利润 [34] 美联储主席风波 - 特朗普公开要求鲍威尔辞职,称其"愚蠢"、"固执",并表示希望选择"有降息意愿"的新主席 [21][23] - 特朗普计划提前11个月宣布美联储主席继任者,可能2025年夏天公布人选,被市场称为"影子美联储主席" [25] - 鲍威尔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将保持观望态度,强调美联储需锚定长期通胀预期 [29] 全球贸易局势 - 欧盟表示若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将采取反制措施,墨西哥等国也可能跟进,加剧全球贸易紧张 [36] - 美加贸易战升级和美联储独立性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34][36]
市场担忧政治干预加剧 白宫否认加快更换美联储主席计划
智通财经网· 2025-06-27 06:11
美联储主席继任传闻 - 白宫驳斥加速任命新任美联储主席的传闻 称更换决定尚未迫在眉睫 但总统有权随时改变主意 [1] - 现任主席鲍威尔任期将于明年5月结束 若提前宣布继任人选 市场或视为设立"影子美联储主席" 可能削弱美联储独立性 [1] - 特朗普本周公开批评鲍威尔表现"糟糕" 称已缩小到3-4位候选人范围 暗示鲍威尔即将离任 [1] 市场反应与政策立场 - 消息导致周四美元下跌 债券收益率走低 投资者重新评估政治干预风险及政策转向可能性 [1] - 鲍威尔近期坚持利率不变 关注关税政策对通胀影响 而特朗普希望尽快降息 [1] - 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若数据合适 最早可能在7月开始降息 [2] 潜在候选人分析 - 前联储理事沃什被视为热门人选 具有政治敏感度 曾劝说特朗普不要解雇鲍威尔 [2] - 其他可能人选包括鸽派美联储理事沃勒 财政部长贝森特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 [2] - 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称新人选不会影响日常决策 强调现任主席仍是参议院确认的鲍威尔 [2] 历史提名惯例 - 历任美联储主席通常在任期结束前3-6个月被提名继任人选 外媒报道特朗普可能最快今年夏天宣布提名 [1][2]
美联储古尔斯比:经济学家一致认为货币政策必须摆脱政治干预。
快讯· 2025-06-26 20:51
美联储古尔斯比:经济学家一致认为货币政策必须摆脱政治干预。 ...
法德六国外长:我们已准备好迅速采取新措施,特别是在能源和银行领域,旨在削弱俄罗斯继续进行作战的能力。
快讯· 2025-06-12 20:39
能源行业 - 法德六国外长表示已准备好迅速采取新措施,特别是在能源领域,旨在削弱俄罗斯继续进行作战的能力 [1] 银行业 - 法德六国外长表示已准备好迅速采取新措施,特别是在银行领域,旨在削弱俄罗斯继续进行作战的能力 [1]
特朗普不指望马斯克了!准备考虑下一任美联储主席
搜狐财经· 2025-06-07 13:00
1971年,尼克松总统施压美联储主席伯恩斯降息150个基点,最终引爆美国大通胀;2024年,历史似乎 正在重演——特朗普公开宣称"鲍威尔越快下台越好",并密谋安插心腹执掌美联储。这场政治与央行的 权力博弈,正在将全球投资者推向十字路口。 美联储独立性是市场稳定基石,这一原则自1951年《财政部-美联储协议》确立以来从未被彻底破坏。 无论人事如何变动,保持组合流动性、坚持分散配置才是穿越风暴的终极法则。正如投资大师格雷厄姆 所言:"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在政治博弈的迷雾中,唯有坚守价值锚点方能行稳致远。 库格勒任期引发的长期不确定性更需关注。若特朗普连任,2026年前将彻底改组美联储理事会,政策反 复性可能创下冷战结束以来新高。投资者需特别关注五年期以上资产定价扭曲风险,这种不确定性上一 次出现还要追溯到1979年沃尔克上任前夕。 历史轮回:政治干预货币政策的三大教训 回溯半个世纪的历史,政治干预货币政策总会引发三重灾难:短期市场扭曲(如1971年黄金窗口关 闭)、中长期通胀失控(1980年CPI飙至13.5%)、政策信誉崩塌(伯恩斯声誉尽毁)。当前特朗普施 压降息的行为,与尼克松1972年大选前的 ...
持续蔓延的“哈佛危机”:学术生态遭破坏,“报复”仍在升级
南方都市报· 2025-05-31 12:34
"哈佛25届新生,会直接被拒签吗""一觉醒来没学上了,该怎么办""我还能毕业么"……没有拿到名校录 取资格的自豪,也没有学有所成的欣喜,当下的哈佛学生,正在"共享忧虑"。 自今年初,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接连"出招",步步紧逼,数千名国际学生被迫面临失学危机。当地时 间5月29日,哈佛大学举行第374届毕业典礼,许多毕业生佩戴白花以声援国际学生群体。 同日,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限制该校招收国际生案件听证会如期举行,全球目光聚焦于此:在特朗 普政府的干预下,哈佛大学能否守住学术自由的底线?法院网站最新信息显示,此前发布的临时限制令 将继续有效,待各方协商并提交提议供法官下一步审议之后,将发布最终的初步禁令。 然而,这场政治权力与学术自由的博弈还未落幕,信任危机已悄然埋下伏笔。近日,一名就读于哈佛物 理系的中国留学生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我正常明年毕业,本来是打算继续做博后,但是现在我觉 得自己肯定不会考虑在美国了。" 接连施压与强硬回应 这一切,源于一周前的一纸"封杀令"。 5月2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取消哈佛大学获得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根 据这一决定,哈佛大学除了不能再招收国际学生 ...
马斯克的平衡:削减政府预算1600亿美元,自损身价1500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4-27 18:40
【川马闹西风】第132期,20250427,ph 昨天,看到有媒体对马斯克担任DOGE部长近100天来的工作成绩统计:为美国政府削减了1600亿美元预算(完成度为他事先夸下海口的2万亿的8%)。 同时,这位全球首富的个人财产在这100天内缩水了1500亿美元: 但是这里有一个微妙的逻辑需要厘清:马斯克个人财产的巨额缩水(特斯拉股价暴跌导致)并不是因为他缩减美国政府预算导致的反噬,而是——当他高 高举起右臂的那一刻,他就为特斯拉的股价指明了方向: 所以,不管马斯克干不干DOGE部的脏活,只要他干政,从他去年开着X开着特斯拉把川普送上美国总统的位置,只要他还在砸钱支持川普,对川普不满 的人就会把不满发泄到马斯克身上,发泄到特斯拉身上,特斯拉的股价就会下跌,马斯克的身价就会缩水。 特斯拉的股价要想不受这些政治因素的影响,只有一条路:要么特斯拉与马部长割裂,要么马斯克与马部长割裂。 作为商人的马斯克看来还是更心疼自己的钱:前几天(当地时间4月22日),马斯克在特斯拉的财报会议上宣布从5月起要卸任马部长把工作重心转回企 业,旋即特斯拉股价开始回升反弹,在上周五甚至创出了+10%的增幅: 马部长杀敌1600亿,自损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