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修复
icon
搜索文档
宝鸡渭河生态公园:守护一城碧水 促进生态和谐
陕西日报· 2025-05-12 06:53
渭河生态公园(资料照片)。 我的心里话 渭河生态公园主任 仵尧如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和关中地区的"母亲河"。建设好渭河生态公园是做好渭河生态保护的题中之义,也是 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们打造了"四时荣枯、自然野趣"的滨河生态景观,既满足了安全行洪需求,又 为市民提供了一处生态康养、休闲游憩、健身运动的绿色活动空间。 我们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滨河生态。我们 将全力做好渭河生态保护工作,当好渭河生态保护治理的排头兵。 4月21日,在宝鸡渭河生态公园,蓝天碧水交相辉映,河水宽阔安澜,白鹭掠水而过,一幅生态画卷徐徐展 开。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从甘肃起源,自宝鸡境内流入八百里秦川,约25%的在陕干流在宝鸡,并穿主城区 而过。与渭河紧密关联的宝鸡,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书写了人水和谐的动人篇章。 2024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宝鸡市考察时,察看了渭河生态公园。 宝鸡市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昔日的荒滩 地变成绿色长廊,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生态修复:从防洪固堤到综合治理 入春以来的渭河生态公园 ...
冠中生态(300948) - 300948冠中生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8:12
分组1: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528.81万元,较同期下降61.4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090.02万元,较同期下降307.48% [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73.40万元 [4] - 2025年公司的经营预算目标为实现利润总额0 - 500万元,较上年度增长100% - 110% [5] 分组2:业绩下滑原因 - 项目实施进度放缓导致收入下降,因行业依赖政府付费项目,地方财政“紧平衡”,新签订单实施进度慢,部分项目工作量缩减,公司控制进度保证现金流 [3] - 完工项目造价审减,部分以前年度已完工项目审计后造价审减金额大,使2024年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减少 [3] - 财务费用影响,2024年度公司财务费用2,068.46万元,主要为应付债券新增计提财务利息费用2,060.5万元 [3]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影响,2024年度公司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等新增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金额4,189.06万元 [3] 分组3:2025年发展策略 - 发展战略立足主业,实施国内外双市场策略;经营目标是推进业绩回升向好,力争扭亏为盈 [3] - 坚持低风险、高质量发展主线,依托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工具构建企业管理体系;实施精准细分市场策略,促成中亚市场订单落地,加速回款;推动核心技术升级,转化创新成果 [4] 分组4:可转债转股 - 可转债转股属市场行为,公司希望投资者认可发展前景,通过转股分享成果,同时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传递投资价值 [4] 分组5:募集资金使用 - 首发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是“生态修复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中暂时闲置的3,500万元资金,未超董事会审议额度,不影响项目建设和资金周转,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投资回报 [4] 分组6:项目及资金情况 - 在建项目正常开工建设,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及各项在手理财产品余额为3.59亿元,资金链平稳正常 [5] - 部分项目受益于专项债或专项扶持资金,回款进度加快,但整体影响不明显,公司会跟进化债政策推动回款 [5] 分组7:盈利增长点 - 综合性治理、土地整治预计是主要业绩增长点,公司在零碳建筑、工厂化育苗、污水处理、发酵工艺及设备等方向有技术储备,会发掘新利润增长点 [6] 分组8:行业情况 - 报告期内,生态环境建设行业面临市场下行、竞争加剧压力,企业整体营业收入增长有限,经营成本上升,应收账款高位、账期延长,多数企业利润下降或亏损 [7] - 行业发展情况可查阅《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相关内容,链接为https://www.cninfo.com.cn/new/disclosure/detail?stockCode=300948&announcementId=1223363460&orgId=gfbj0834265&announcementTime=2025 - 04 - 29 [8] 分组9:合作与产业链布局 - 公司一直与国有企业或地方国资平台有项目合作,未来会选择央企或资信好、财力有保障的地方国有企业和平台公司合作 [9] - 公司坚持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在夯实传统主业同时,储备和布局零碳建筑、温室种植、污水和农林废弃物处理设备设施等技术和业务,以拓展应用延长产业链 [9] - 公司生态修复技术可在待修复区域快速实现植被覆盖,在荒漠化、风积沙地等地区有多个项目案例,可登录公司官网查看 [9]
探寻铜鉴湖“生态密码”
杭州日报· 2025-05-09 10:33
铜鉴湖生态修复成果 - 铜鉴湖水域生态环境从脆弱单一转变为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累计发现物种2190种,其中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动植物30种、省级重点保护动植物28种 [5][6] - 核心区域水质达到Ⅱ类标准,通过投放120万尾鱼苗(白鲢、花鲢)改善生态链并丰富鸟类食物来源 [6] - 湖区承担杭州城市防洪排涝调蓄功能,同时成为之江地区农业灌溉重要水源 [5] 水利工程与生态治理技术 - 铜鉴湖防洪排涝调蓄项目实现洪水期分流、平水期蓄水反补河道,兼具引水配水、生态修复功能 [6] - 采用无人机搭载高光谱成像系统进行全自动水质监测(COD、叶绿素等指标),结合智慧平台实现分析预警 [7] - 未来计划通过空(无人机遥感)、地(定点装置)、水(断层探测)三维立体监测体系,结合AI大数据分析构建智慧生态 [7] 经济效益与文旅价值 - 花海公园成为市民打卡热点,园区内一家农家乐年盈利达800万元 [6] - 项目直接带动民间投资2.5亿元,未来探索湿地保护与惠民利民双赢路径 [6] - 湖区整合山水风光、历史人文与休闲体验功能,形成综合文旅吸引力 [6] 政策与城市生态示范 - 铜鉴湖被列为杭州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创新实践案例,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发展理念 [8] - 市林水局主导湿地生态媒体采风活动,推广区域生态治理经验 [5]
邢善萍到咸阳市三原县调研抗旱保粮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
陕西日报· 2025-05-08 07:03
农业抗旱保粮工作 - 强调把抗旱保粮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 重点关注小麦长势 土壤墒情和农田灌溉情况 [1] - 要求抢抓粮食作物关键生育期 根据品种 田块和受旱程度精准分类指导 [1] - 落实浇灌和"一喷三防"等措施 最大程度降低旱情影响 [1]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 调研网格化治理情况 强调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 [1] - 规范优化基层网格设置 将党组织设置到最小治理单元 [1] - 推动资源 管理和服务下沉 探索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路径 [1] - 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1] 重点项目建设推进 - 调研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试验测试基地项目 强调做好要素保障和跟踪服务 [2] - 要求协同推进项目建设 推动早日建成投用 [2] 生态环境保护 - 调研嵯峨山国有生态林场 强调关中北山森林草原保护发展对全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 要求在保护原有植被基础上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2] - 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维护林草资源安全 [2]
山西太原多措并举推动地下水超采治理 晋祠难老泉断流三十载复涌
人民日报· 2025-05-08 06:23
难老泉断流与治理历程 - 上世纪90年代因煤矿开发、工业取水过度导致难老泉断流,1994年后地下水位以每年2米速度下降,2008年达最低水位(距泉口27米)[2] - 2006-2014年太原兼并重组西山煤矿,从275座整合至53座,吨煤排水量降至0.65立方米,高耗水企业搬迁[4] - 2018年对泉域重点保护区煤矿整治,重新划定采矿范围并严格管控地下水开采[4] 生态修复措施与成效 - 实施15项水源置换与生态补水工程,地下水开采量从4.51亿立方米(2004年)降至1.85亿立方米(2024年)[5] - 2023年5月首次自然出流,累计133天,2024年出流天数达273天,流量每秒0.15立方米(日均1.3万立方米)[6][7] - 当前水位高于泉口1.27米,创30余年新高[6] 农业与经济影响 - 断流前难老泉灌溉周边3万亩农田,断流后水稻种植大规模减少,农民改种玉米[7] - 村民期待恢复"晋祠大米"种植,需修复灌溉水渠[7] 政策与长期规划 - 山西修订《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限制高耗水项目与采矿活动[7] - "一泉一策"方案计划2025年前再压采地下水0.8亿立方米,累计压采达2.8亿立方米[8]
青春奋斗绽放芳华 协同聚力共谱新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5 05:15
地铁建设行业 - 北京地铁22号线是北京市首条跨省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串联了CBD核心区、定福庄组团、城市副中心、河北燕郊、平谷新城等重点功能区,线路全长约81.82公里 [4] - 地铁盾构施工需要24小时不间断掘进,盾构司机需轮换作业,关注施工参数并协调地面六十多人配合施工 [3] - 北京地铁22号线6标施工中,盾构机需完成约3.2公里的掘进任务,施工人员需步行到岗,掘进距离增加导致步行距离也随之增加 [3] - 地铁盾构司机需要极强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需耐得住寂寞,同时具备传帮带能力,十年来已带出10位年轻司机 [3][4] 高铁建设行业 - 雄忻高铁雄安城际站是雄安新区东西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站房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站场规模4台6线 [7] - 雄安城际站为全地下车站,地下共3层,分别承担高铁停靠、交通换乘和城市慢行功能,同时具有商业功能 [7] - 城际站建设涉及隧道、桥梁、管廊、市政等多个科目,施工要求高,需重视防水问题 [8] - 项目建设应用了无人机照明、造楼机、轨迹定位等智能建造技术 [8] - 项目建设高峰期有3000多名工人,项目方为工人提供定期体检和家庭团聚等关怀措施 [8][9] 河道治理行业 - 永定河山峡段综合提升工程治理范围北起市界,南至陈家庄,治理长度73公里 [11] - 工程内容包括干流河道疏挖整,修复重建受损漫水桥9座,建设护村堤等安全防护措施,同步实施岸坡绿化防护 [11] - 永定河生态修复取得显著成效,从2019年生态补水到2021年实现全线通水 [10] - 河道治理提升了防洪能力,同时带来生态红利,促进沿线旅游和经济发展 [11][12] 林业生态行业 - 宣化林场面积共11.8万亩,林草覆盖率达97%以上,人工林地面积达9.5万亩 [15] - 林场从25年前的沙漠变为现在的绿洲,通过人工种植杨树林等防风林实现 [16] - 林场采用"技防"手段,配备无人机和监控设备,监控范围几乎全覆盖 [16][17] - 无人机可巡查可燃物载量密集区,摄像头具有自动拉近和报警功能 [17] - 尽管有技术手段,护林人仍保持按时到位巡查的习惯,确保林木健康成长 [17]
增绿覆绿4000余平方米,武汉持续纵深推进“四线一口”整治提升工作
长江日报· 2025-05-01 12:00
武汉"四线一口"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进展 - 全市近一周内共围绕100个集中整治点位,出动2143人次,各类车辆270余台次,清理沿线垃圾145余吨、菜地20880平方米,移植苗木170株、增绿覆绿4000余平方米,整治违规招牌4处 [1] 东西湖区环境整治成果 - 新沟镇街联合多部门围绕武荆高速匝道、东西湖收费站等窗口地段开展整治,将黄土裸露地块改造为20000余平方米月见草花海,同步平整绿化用地36000平方米,种植12种植被 [2] - 黄塘湖公园采用"花海+菜园"模式,打造1万平方米月见草花海景观,试点6亩共享菜园,累计增绿4万平方米,补种树木550棵 [4] 洪山区环境整治成果 - 清理欢乐大道白马馨居二期20亩荒地垃圾50余吨,移植苗木170株,覆绿4000平方米,规划建设四季主题生态公园 [6][7] 黄陂区环境整治成果 - 前川街道张湾村清理违规菜地2万余平方米,清除垃圾5吨、乱堆放32处、拆除乱搭盖200余平方米 [8] - 横店街乔店收费站沿线打造非洲菊花海,清理暴露垃圾27处、乱堆乱放12处 [11] 下一步工作计划 - 武汉将持续推进"四线一口"整治提升工作,推动城市窗口地带环境提档升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