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考古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全媒头条·文明探源|走进琉璃河遗址探寻北京“城之源”
新华社· 2025-05-16 16:44
琉璃河遗址考古发现 - 琉璃河遗址距今3000余年历史,被公认为西周燕国都城和始封地,是北京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城市遗迹,2024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 - 遗址地跨大石河北岸多个村庄,是燕山南麓地区已知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被誉为北京"城之源"[1] - 2019年至今系统性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提供新证据[1] 城址规模与结构 - 新发现外城壕和外城墙,城址规模从不到60万平方米扩大到约100万平方米[2] - 探明北段、东段外城壕遗迹长度约1020米,北段外城壕南侧发现外城墙遗迹[2] - 内外两重城垣结构在西周封国遗址考古中属首次发现,与周原遗址城圈结构相似[2] - 内城中心发现总面积超过2300平方米的二号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出土支钉板瓦、刻辞卜甲等高等级遗物[5] 历史意义与建城证据 - "太保墉燕"铭文青铜器证实燕都由太保召公本人营建,是北京建城史上最早的出土文献[5] - 考古发现实证北京3000余年建城史,揭示从"一隅之地"到"一国之都"的转变过程[4][5] - 大型夯土井类遗迹可能是城市单元的标识性要素,内城发现多处此类遗迹[5] 考古技术与方法突破 - 运用高精度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技术,首次在商周考古领域复原古代家族树[6][7] - 辨识出一组四代家族,包括兄弟三人及其妻儿的亲缘关系[7] - 发现17座带墓道墓葬,其中带斜角墓道4座、中字型4座、甲字型9座,可能代表四代燕侯[8] 未来研究方向 - 将继续以系统化聚落考古和城市考古理念为指导,探索更多未解之谜[9] - 计划同时发掘墓葬和城址,保护赓续城市历史文脉[9]
【海南日报】海南首次发现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
海南日报· 2025-05-16 10:22
考古发现 - 南或河遗址是海南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位于白沙黎族自治县金波乡石碌河上游的支流南或河北岸 [1] - 遗址于2023年被发现,2024年9月至12月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山大学联合开展 [1] - 目前已出土编号石制品6000余件,筛洗出土石制品2万余件,另有大量果壳和炭屑遗存 [1] - 经光释光测年初步确定遗址年代为距今1万年前后 [1] 遗址特征 - 遗址有火塘遗迹和保存良好的人类石制品打制活动现场,结合果壳发现可推测古人类在此进行石器制作等生产和生活行为 [3] - 是海南岛已知面积最大、保存状况最好、地层堆积最厚、文化层序最多、文化遗物数量和内涵最丰富的史前旷野遗址 [3] - 石制品具有中国南方砾石石器文化传统特征,又不同于中国华南地区石器技术特点,与东南亚和平文化有可比性但具有本地特色 [3] 学术价值 - 完整保留了人类石制品打制和生活行为证据,为石器技术演变与古环境耦合研究提供重要材料 [4] - 系统调查表明南或河流域是一个聚落群而非单一遗址,为流域系统考古发掘与研究奠定基础 [4] - 为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人群互动和文化交流研究提供重要考古依据 [4]
探访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深埋千年的“太原往事”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14:00
中新网太原5月15日电 题:探访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深埋千年的"太原往事" 中新网记者 胡健 从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的太原古县城大夏门往北百余米,便是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以下简 称"公园"),这里是春秋至唐五代时期太原的古城址。两座城址相隔1800余年,太原的历史仿佛在这一 空间被重叠。 走进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于2020年对外开放的二号建筑基址和2023年对外开放的四号遗址是公园一 期工程的核心区域,它们分别展示着唐五代时期的寺院遗址、唐代中期金属作坊遗址和内城蓄水系统遗 址。 晋阳城作为北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从赵国初都、东魏霸府、北齐别都到盛唐北都、五代 雄镇,从三家分晋、文帝治代、匈奴内附到李唐肇基,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中原 王朝安危所系的战略屏障,是北方草原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交融的大舞台,为中华多元一体的民族形成 作出了重要贡献。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一场大火把晋阳城夷为平地,这座连续使用1500年的晋阳城,就这样被掩埋 在历史的尘土里。也正因如此,使晋阳城成为城市格局保存完整、文化遗存埋藏丰富的古代城市遗址。 直到60多年前,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 ...
距今1万年前后 海南首次发现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
央视新闻· 2025-05-14 20:52
南或河遗址的发掘成果显示其无论在考古新发现还是科学研究及文化溯源和地方文旅建设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社会价值。 南或河遗址位于海南省白沙县金波乡石碌河上游的支流南或河北岸。2023年其被确认为一处以旧石器时代为主体的文化遗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4年9 月至12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山大学联合对南或河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 5月1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或河遗址发掘领队处了解到,海南白沙金波乡南或河遗址是海南首次发现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旷野 遗址。 19 r a got A . - t a 4 first t 2 8 8 2 are st - V-2 S in it E 遗址目前已出土编号石制品6000余件,筛洗出土石制品已达20000余件,另有相当数量的果壳和炭屑遗存。经光释光测年,初步得到遗址年代结果为距今1万 年前后。 从发掘情况来看,火塘遗迹的发现以及保存良好的人类石制品打制活动现场,结合果壳的发现,可以推测古人类在此发生了打制石器制作等生产和生活行 为。 从目前尚属有限的考古发掘与调查结果来看,南或河遗址是海南岛已 ...
看科技考古如何还原“世界屋脊”西藏玛不错先民生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4 17:53
玛不错遗址考古发现 - 玛不错遗址是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4400米)、年代最早(距今4000年)、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序列最清晰的新石器时代湖滨遗址,分布面积约22.4万平方米[2] - 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唯一一处新石器时代湖滨遗址,出土大量动植物遗存[1] - 通过古DNA鉴定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等科技手段,揭示了先民生存方式[1][4] 先民生计模式 - 古DNA分析显示家养动物骨骼存在,表明4400米以上高原地区在4000-3000年前已出现放牧活动[4] - 出土骨器"鱼卡"由鸬鹚和鹤的骨骼制成,证实先民对鸟类资源的高效利用[7] - 碳氮同位素分析显示鱼类占先民食谱主导地位,氮同位素值显示人类位于鱼类食物链顶端[8] 湖泊生态系统研究 - 4000年前嘎拉古湖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是现今11倍,稳定生态系统支撑先民四季定居[10] - 鱼骨生长纹路分析显示2/3鱼类夏季死亡,1/3冬季死亡,证实先民全年持续性渔猎活动[13] - CT扫描重建鱼类骨骼三维模型,通过咽尺骨和第二脊椎骨季节性生长带判断死亡季节[11] 科技考古应用 - 超净实验室完成古DNA提取与高通量测序,建立动物身份数据库[2][4] - 骨胶原碳氮同位素技术突破传统考古局限,精确量化先民饮食结构[8] - 脊椎骨生长带分析技术首次应用于高原考古,揭示鱼类季节性生长规律[11][13]
十年后,《欢乐颂》口碑两极反转了?
虎嗅· 2025-05-14 14:10
考古的风,考到了2015年——《欢乐颂》。 等等,这部剧都已经十年了吗? 反正就是,莫名其妙又翻红了。 正午阳光沿用《伪装者》《琅琊榜》的部分原班人马,做了部没那么正经的都市情感剧,没想到就此大爆。 22楼"五美"——刘涛、蒋欣、王子文、杨紫、乔欣,刷足了脸。 男演员中王凯的赵医生,靳东的老谭,杨烁的小包总,也都相当出圈。 互联网,加剧了代沟。 不仅要分90后、00后,还要再细分95后、05后。 十年,互联网已经迭代了"两代人"了。 当年的糖,今天一嚼,是过期的霉味。 网友突然一怔:这些人咋这么奇葩? 安迪的第一任男友,奇点。十年前的金融大腕,小镇做题家的精神教父。白手起家,经历过金融风暴,其貌不扬,老谋深算。演员祖峰,饰演过《潜伏》 的李涯,《老枪》的神枪手,《涉过愤怒的海》的李烈,两次斩获华鼎奖最佳男配。当年他演的,是叔圈王老五,智性恋标杆。 经过考古,网友想怒扇自己两耳光:当年我是怎么忍得了这个人的猥琐的? 名场面1: 吃完速冻饺子,喷着韭菜味的口气,强行抱住女主: "安迪,我现在要拥吻你。" "如果你爱我的话,你会心跳加速,四肢酸软,头脑发晕。" 为什么要考古《欢乐颂》? 在Sir看来,这是"都市梦" ...
2024年浙江考古成果集中展示 生动勾勒万年文化长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3 15:30
考古展览概述 - 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举办"浙里寻珍——2024年度考古成果展",展出浙江26处重要考古遗址出土的400余件文物[4] - 展览由浙江省考古学会主办,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系统梳理浙江从史前至明清的文明发展脉络[4][5] - 展览分为文明新证、越地风华、东南肇兴、海陆交响4个单元,以时间为轴展示浙江万年文化史[5] 重要考古发现 - 仙居下汤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达2.5米,包含上山文化等4个阶段[5] - 绍兴稽中遗址确认存在战国时期越国大型建筑,印证越王勾践建都历史,并发现汉代建筑与冶炼遗存[7] - 温州朔门古港新发现宋代城门奉恩门和唐宋码头遗迹,北宋2号沉船清理完成,可能由温州本地造船场制造[7] - 宁波镇海口海防遗址2024年考古发掘厘清靖远、宏远2座炮台的平面布局与构筑技术[8] 文物与技术展示 - 展览展示下汤遗址出土的石磨盘、红色陶器等上山文化典型器物[6] - 湖州吴兴三湾窑址群为研究原始青瓷向成熟青瓷的演进提供重要实物依据,发现浙江地区最早汉代龙窑[9] - 嵊州缸山村遗址发现专门烧制筑墓材料的砖窑群,出土画像砖有鱼纹、钱纹、龙纹等[9] - 河姆渡文化时期的柱坑垫板、战国垫土台基、宋代缸基和磉墩展示先民高超的建筑营造水平[9][10] 展览特色 - 浙江省考古学会首次举办面向公众的年度考古成果展,时效性强,部分文物去年12月出土今年3月即展出[12] - 展览序言部分展示2024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入围项目图表,从时空维度清晰介绍遗址[12] - 展板用简明扼要语言标注重点,配合视频解读帮助观众理解考古发现[13]
周六来考古博物馆看“东吴大墓” 1200余件/套苏州出土文物出展,80%以上属于首秀
苏州日报· 2025-05-13 08:43
全都是真的,全都是从苏州地底下挖出来的——1200余件/套文物,已经在越堤路321号的苏州考古 博物馆严阵以待、翘首以盼了。这些从苏州各个考古工地、库房"抽调"而来的苏州考古"精兵强将",有 陶器、瓷器、漆木器、青铜器、玉器等,80%以上属于"新兵首秀"。5月17日(本周六)上午10:30, 苏州考古博物馆将正式开馆,面向社会观众免费开放。 与国内大多数博物馆不同的是,苏州考古博物馆是江苏省内首座富有地域特色的专题博物馆。"国 内专门聚焦考古、以'考古'命名的博物馆目前来说还是很少的,我们的考古博物馆和传统博物馆的展陈 形式不太一样,并非单件精品文物的串联式展陈,而是成组、成套的集合式展陈,通过不同遗址内多套 器物的组合,来呈现它们各自的文化内涵。"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即将开放的苏 州考古博物馆,其展览展示将贯穿考古全生命周期,也必将为观展者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在苏州考古博物馆,你将看到与心爱小狗一同长眠的远古人类。草鞋山遗址出土的马家浜文化墓 葬,被迁移到这里,封存在玻璃下,一眼6000年,近在咫尺;你将触摸到一块千年前陶片的复杂纹理, 近距离观看文物修复师怎样使它恢复旧颜;你将近距离了 ...
搭乘实验考古的“时光机”
人民日报· 2025-05-13 06:21
公众对考古的关注,往往集中在重要新发现发掘出土的时刻。实际上,"发现"仅仅是开始。一个遗址的 真正面貌,是在长期的、细致的后续研究中逐渐浮现的。 实验考古人员对三星堆出土铜铃进行三维扫描。 黎海超供图 我们团队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考古工作,系统揭示祭祀坑反映的人类行 为,如坑体如何开挖,用时多久;挖出来的土怎样堆放,又如何回填;青铜器、玉器等如何被破坏,在 怎样的环境中被焚烧……在诸多实验中,6号坑的木箱焚烧实验最引人注目。 6号坑是8座祭祀坑中最特殊的一座,一边埋藏着一件形态完整、通体炭化的木箱,另一边则空空如也。 这种独特的埋藏形态,显然表达了某种特殊的行为或事件。为了揭开木箱隐藏的秘密,我们设计了多种 模拟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木箱为何炭化却又保持完整形态?焚烧行为发生在坑内还是坑外?木箱 表面的朱砂是何时涂刷的?箱内的精美玉刀以及通过科技检测发现的丝织品是在焚烧前还是焚烧后放于 箱内的? 实验考古要求科学性、精准性。通过鉴定,我们得知木箱材质为黄连木。由于适合做板材的黄连木不易 获取,焚烧实验耗材较多,除黄连木木箱外,我们又用香樟木、松木等制作了多件尺寸、形态完全一致 的木箱 ...
唤醒珍贵的考古资料
人民日报· 2025-05-13 06:21
2018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的6名硕士生来到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石家庄西郊的鹿泉整理基 地。 为配合朔黄铁路的建设,1997年至1998年,考古工作者对青廉战国两汉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 墓葬415座,获得陶、石、玉、玛瑙、水晶、铜、铁等各类随葬品3000余件。同一时期,考古队也对灵 寿县岗北东周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165座。然而,上世纪末正是考古人最忙的时候。他 们转战在铁路、输气管线、三峡库区、南水北调工程等抢救性发掘的现场,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很多 田野资料的整理一拖再拖,资料越积越多。此次整理,首先启动的就是河北最具特色的中山国墓葬考古 报告的整理工作。 整理过程是艰辛的。2018年至今,有超过300名来自10余所高校的学生参与了鹿泉基地文物资料整理, 少则两三周,多则十几周,时间最长的在鹿泉度过了一年多。同学们一边整理,一边利用资料进行论文 写作,把基地当作第二课堂,取得了丰硕成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朔黄铁路平山段古中山国墓葬发掘报告》出版。2024年,《河北灵寿岗北 墓地考古发掘报告》出版。《河北青廉墓地考古发掘报告》《观台西磁州窑址1960年发掘报告》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