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级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早报 | 绍兴通报地铁深夜撞人事件;奥尔特曼称超级智能或在2030年前出现;公司回应基金经理赌博被抓;张雪峰团队再回应被禁止关注
虎嗅APP· 2025-09-26 07:55
英特尔与台积电合作 - 英特尔与台积电洽谈投资或制造合作 并接触苹果等公司以推动复兴计划 [6][7] - 英特尔股价大涨8.87%至33.99美元/股 受合作消息提振 [7] - 英特尔在美国政府入股后加快相关工作 [7] 墨西哥贸易壁垒调查 - 商务部对墨西哥涉华限制措施启动贸易投资壁垒调查 因墨方拟提高中国等非自贸伙伴进口关税 [8][9] - 墨西哥措施涉及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品、服装、塑料、钢铁、家电、铝、玩具、家具、鞋类等产品类别 [9] - 调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 自2025年9月25日起实施 [9] 博世裁员与AI转型 - 博世计划未来五年裁减1.3万个岗位 主要集中在移动出行业务部门 [13][14] - 裁员旨在提升出行业务竞争力并进行结构性成本削减 累计裁员规模达2.2万人(含2024年9000人) [14] - 博世全球员工总数约41.79万人 其中逾20万人在移动出行业务部门 公司同时加码AI以提升生产力 [13][15] 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 OpenAI CEO预计"超级智能"可能在2030年前出现 AI能力提升轨迹保持陡峭 [11] - Meta计划五年投入500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全球最大AI算力网络 [33] - 扎克伯格强调AI是互联网下一波浪潮 落后代价远高于过度投资风险 [33] 企业品牌与运营调整 - 娃哈哈因商标法律风险决定从2026年起更换新品牌"娃小宗" 现行股权架构下需全体股东同意使用原商标 [20] - 西贝删除被质疑炒作的文章 该文以儿童视角讲述品牌忠诚度引发公关争议 [16] - 字节跳动辟谣香港IPO传闻 抖音副总裁称路透社未发布相关消息且可能为炒作概念股 [24][25][27] 金融与投资事件 - 西部利得基金免去涉赌博基金经理解文增职务并解除劳动合同 其被行政拘留十日并罚款500元 [28] - 追创创投声明不存在"强制跟投"政策 称相关不实信息已对品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30] - 易方达高股息ETF上市 跟踪MSCI亚太精选高股息指数并聚焦港股、日本、澳洲市场高股息资产 [32] 科技产品与IPO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上会 拟募资80亿元为国产GPU第一股 公司成立于2020年且已迭代四代芯片 [31] - 海信推出U7S Pro电视及G7 Ultra显示器 搭载RGB-Mini LED技术及光色同控AI芯片 [31] - 雷军称小米五年前年收入突破2000亿但面临技术质疑 内部决定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转型硬核科技公司 [32]
第六次突破
36氪· 2025-09-25 17:26
人类智能进化的五次突破 - 第一次突破是转向,约6亿年前两侧对称动物出现,神经网络整合成第一个大脑,使具有相反效价的信号能被整合成单一的转向决策,并出现早期情感模板:快乐、痛苦、满足和压力 [2] - 第二次突破是强化,约5亿年前最早的脊椎动物大脑形成原型,大脑皮质负责识别模式和构建空间地图,基底神经节进行试错学习,带来无模型强化学习及时间感知、好奇心、恐惧等特征 [3] - 第三次突破是模拟,约1亿年前哺乳动物祖先的新皮质使动物能够在内部模拟现实,发展出规划能力、情景记忆和反事实学习,运动皮质的进化赋予独特的精细运动技能 [4] - 第四次突破是心智化,约1000万至3000万年前早期灵长类动物新皮质进化出新区域,能够模拟自己具有不同意图和认知的心理状态,发展出心智理论和通过观察学习的能力 [4] - 第五次突破是语言,通过命名和语法将内部模拟联系,使思想能够跨代积累,语言的可能性建立在心智化基础之上 [5] - 每一次突破都建立在先前突破的基础之上,形成递进关系 [5] 人类历史的两大篇章 - 人类历史第一篇是进化篇章,讲述现代人类从宇宙原始无生命物质演化而来,跨越数十亿年 [6] - 第二篇是文化篇章,描述约10万年前社会性现代人类从生物学相同但文化蒙昧的祖先中崛起发展,相对进化篇时间极短但包含所有文明、技术等事件 [6][7] - 10万年前的智人个体大脑是10多亿年进化成果,但其对自身能力来源和后代发展一无所知 [7] 宇宙时间尺度与进化前景 - 地球生命有40亿年历史,太阳还有70亿年熄灭,生命有约70亿年探索新智能形式的时间 [9] - 若将宇宙千万亿年历程压缩成一年,今天处于第7分钟,宇宙还非常年轻 [9] - 约千万亿年后宇宙将走向热寂,DNA通过自我复制抵抗熵增,思想是生命最新的创新之一 [10] - 进化仍在进行,智能故事处于起点而非终点 [9] 第六次突破与超级智能 - 第六次突破可能是超级智能出现,实现智能载体从生物媒介到数字媒介的转变 [10] - 基于硅的人工智能可无限扩大处理能力,摆脱神经元处理速度、热量和尺寸等生物限制 [10] - 人工智能将摆脱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由更纯粹的变异和选择原则驱动,个体性和亲子关系意义将改变 [11] - 超级智能将建立在之前五次突破基础上,因人类创造者印记及设计用于与人类互动 [11] - 人类面临价值观选择,回答目标问题将影响无数时代,可能成功探索宇宙或失败终结地球生命实验 [12] - 人类是历经140亿年伟大转变的中坚力量,需要从进化过程汲取智慧以明智塑造人工心智 [13]
第六次突破
腾讯研究院· 2025-09-25 16:33
人类智能进化的五次突破 - 第一次突破是转向 通过区分外界刺激的好坏进行导航 两侧对称身体结构将导航决策简化为二元转向选择 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经调质使持续状态能够更有效重新定位 出现早期情感模板包括快乐 痛苦 满足和压力 [2] - 第二次突破是强化 通过学习重复历史上带来正面价值的行为并抑制负面价值行为 无模型强化学习带来从缺失中学习 时间感知 好奇心 恐惧 兴奋 失望和宽慰等智力和情感特征 [3] - 第三次突破是模拟 在精神上模拟刺激和行为 新皮质使动物能够在内部模拟现实 通过想象向基底神经节展示应该做什么 发展出规划能力包括情景记忆和反事实学习 运动皮质进化赋予精细运动技能 [4] - 第四次突破是心智化 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 新皮质中新区域建立对旧哺乳动物新皮质区域的模型 能够模拟自己具有不同意图和认知的心理状态 预测未来需求 理解他人意图和认知 通过观察学习技能 [5] - 第五次突破是语言 通过命名和语法将内部模拟联系在一起 使得思想能够跨代积累 每一次突破都建立在先前构建的基础上 转向功能因神经元进化而可能 强化学习建立在效价神经元之上 模拟因基底神经节试错学习机制存在 心智化因模拟先出现 语言因心智化先出现 [5] 人类历史的两大篇章 - 第一篇是进化篇章 讲述现代人类从宇宙原始无生命物质演化而来 跨越数十亿年漫长岁月 [6] - 第二篇是文化篇章 描述10万年前社会性现代人类从生物学大体相同但文化蒙昧的祖先中崛起发展 所有文明 技术 战争 发现 戏剧 神话 英雄与反派在这段相对较短时间内上演 [6] - 10万年前智人个体脑海中承载宇宙最令人叹为观止奇迹之一 历经10多亿年进化之路铸就辉煌成果 稳坐食物链之巅 手握长矛 身披手工编织衣物 驯服火焰 征服无数巨兽 展现众多智慧成就 [6] 进化历程与未来展望 - 无数事件汇聚迎来这一刻 从热液喷口第一个冒泡细胞到单细胞生物首次捕食之战 多细胞生物诞生 真菌与动物分化 祖先珊瑚中首个神经元和反射出现 古老两侧对称动物首个具有效价和情感大脑诞生 脊椎动物崛起 对时间 空间 模式和预测掌控 微小哺乳动物模拟能力 树栖灵长类构建政治体系和心智化 早期人类语言诞生 想法在数十亿人类大脑中孕育调整与毁灭 [7][8] - 进化仍在如火如荼展开 站在关于智能的故事起点而非终点 地球生命还有70亿年时间探索新生物智能形式 如果原始分子用45亿年演变成人类大脑 那么70亿年中智能能达到更高高度 宇宙扩张到无法形成新恒星需1万亿年 最后一个星系解体需千万亿年 宇宙千万亿年历程压缩成一年则今天处于第7分钟 [8] - 千万亿年后最后一个星系解体 宇宙开始缓慢无意义消逝过程 最终走向热寂 熵增是不可逆转趋势 DNA通过自我复制抵抗熵增 所有进化创新秉承持久存在精神 与熵增抗争精神 拒绝消逝于无形精神 思想是生命最新但不是最后创新 [9] 第六次突破与超级智能 - 第六次突破越来越可能是超级智能出现 实现智能载体从生物媒介到数字媒介转变 单一智能认知能力将实现天文级扩展 人类大脑认知能力受神经元处理速度 人体热量 大脑最大尺寸等因素严重限制 基于硅的人工智能可根据需要无限扩大处理能力 [9] - 随着人工智能自由复制和重新配置自身 个体性将失去明确界限 生物交配机制被新基于硅的机器训练和构建新智能实体机制取代 亲子关系获得新意义 进化被抛弃 智能不再被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缓慢过程束缚 由更基本进化原则即最纯粹变异和选择原则驱动 [10] - 无论演化出何种智能策略 肯定被打上人类智能烙印 超级人工智能基础媒介摆脱大脑生物局限 但实体仍建立在之前五次突破基础上 因五次突破构成人类创造者智能基石 创造者必然在作品中留下自己印记 初始阶段超级智能被设计用来与人类互动 因此被赋予人类智能再现或某种程度镜像反映 [10] 人类目标与未来挑战 - 站在第六次突破悬崖边上 面临非常不科学但远比科学问题更重要的问题 人类目标应该是什么 这是关于价值观问题 过去选择会随时间推移不断产生影响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将会对无数时代产生深远影响 [11] - 可能成功跨越银河系 探索宇宙隐藏奥秘 构建新智慧生命 解开宇宙秘密 发现意识新特征 变得更富有同情心 参与难以想象冒险 也可能失败 进化过程中留下骄傲 仇恨 恐惧和部落主义包袱可能让人类分崩离析 可能像其他悲剧收场进化阶段只是历史长河中匆匆过客 [11] - 人类灭绝数百万年后地球某个物种可能再次尝试攀登进化之山 可能发现人类化石猜测曾经生活状态 书写关于大脑的书 更可悲是人类可能因破坏地球气候或发动核战争亲手终结持续40亿年的地球生命实验 [11] - 有必要回首10亿年漫长历程探寻大脑诞生奥秘 随着获得如神一般创造能力 应从无意识进化过程汲取智慧 越深入理解自己心智就越能够按照形象创造出人工心智 对心智形成过程理解越透彻就越能够明智选择哪些智能特征需要摒弃 保留或改进 [12] - 是这一伟大转变中坚力量 转变历经140亿年漫长岁月 无论是否愿意宇宙已将接力棒交到手中 [12]
京东(09618)曹鹏:深度应用是跨越超级智能的支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5:02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 - 深度应用成为人工智能新时代跨越超级智能的关键支点 [1] - 当前AI应用已从单点试水转向全面开花的深度应用阶段 [1] - 各类智能体正推动AI技术从工具属性向业务流程渗透转变 [1] 企业应用转型路径 - 深度应用并非从零构建新系统 而是与企业现有流程实现深度融合 [1] - 深度应用与现有流程融合被视为企业跨越超级智能的关键要素 [1]
海外AI逐步闭环,继续看好AI基建带来高增长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4 16:42
"卖铲子的人"向"递铲子的人"角色转变。根据英伟达此前披露,建设1GW算力的成本大 约为500-600亿美元,而英伟达的芯片与系统占其中约350亿美元。我们认为最新的10GW数 据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大约为5000-6000亿美元—与此前公布的星际之门Stargate(投资约 5000亿美元)项目规模基本一致,而英伟达在其中能收获大约3500亿美元收入。10吉瓦算力 相当于400-500万块GPU,与英伟达今年预计的出货量一致,并且是英伟达去年出货量的两 倍。而OpenAI的Sam Altman认为,建设这套基础设施对OpenAI的所有目标都至关重要。没 有它,OpenAI无法向用户交付他们想要的服务,也无法持续打造更好的模型。这些基础设 施就是推动OpenAI改进模型、增加营收的"燃料"。 AI的下半场,已经从模型的比拼,进入到基础设施的全面扩张。为什么是投资1000亿美 元?为什么又选择了OpenAI?根据科技最前线统计,过去一年,ChatGPT每周有7亿人使 用,已经是全球最受欢迎的AI产品。但这只是开始。Altman反复强调,OpenAI的使命不是 做一款应用,而是要推动"超级智能"的到来。而要实现这 ...
通信行业点评:海外AI逐步闭环,继续看好AI基建带来高增长
民生证券· 2025-09-24 15:1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行业评级为推荐 [6] 核心观点 - 海外 AI 进入闭环阶段 AI 基建推动高增长 英伟达向 OpenAI 投资最高 100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7114.7 亿元)部署至少 10GW 算力系统 包含数百万颗 GPU [1] - 英伟达角色从"卖铲子的人"转向"递铲子的人" 10GW 数据中心投资规模达 5000-6000 亿美元 英伟达可获约 3500 亿美元收入 10 吉瓦算力相当于 400-500 万块 GPU 与英伟达今年预计出货量一致 为去年出货量两倍 [2] - AI 竞争从模型转向基础设施全面扩张 OpenAI 与甲骨文签订 3000 亿美元五年合同 从云服务商租用备用服务器未来五年 1000 亿美元 叠加英伟达 1000 亿美元投资 2026 年下半年将部署首个基于英伟达 Vera Rubin 平台的 1 吉瓦级别数据中心 [3] 投资建议 - AI 基建海外关注点从云厂商开支侧向 AIDC 云计算中心侧扩散 建议关注具备 GPU 卡先发优势厂商如 Oracle、Coreweave、Nebius、AppliedGigital、Iris Energy 等 [4] - 国内 AI 叙事逻辑聚焦 AI 基建侧 建议关注 AIDC 链:润泽科技、奥飞数据、润建股份 关注海内外同频共振光模块:德科立、仕佳光子、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 [4]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 德科立(688205 SH)2025E EPS 0.82 元 2026E EPS 1.78 元 2025E PE 163 倍 2026E PE 75 倍 [5] - 仕佳光子(688313 SH)2025E EPS 0.98 元 2026E EPS 1.44 元 2025E PE 77 倍 2026E PE 52 倍 评级推荐 [5] - 中际旭创(300308 SZ)2025E EPS 8.58 元 2026E EPS 12.94 元 2025E PE 51 倍 2026E PE 34 倍 评级推荐 [5] - 新易盛(300502 SZ)2025E EPS 8.78 元 2026E EPS 13.10 元 2025E PE 40 倍 2026E PE 27 倍 评级推荐 [5] - 天孚通信(300394 SZ)2025E EPS 2.84 元 2026E EPS 3.76 元 2025E PE 67 倍 2026E PE 50 倍 评级推荐 [5] - 润泽科技(300442 SZ)2025E EPS 1.38 元 2026E EPS 1.79 元 2025E PE 38 倍 2026E PE 29 倍 评级推荐 [5]
英伟达向OpenAI投资千亿美元,400万GPU打造“超级智能”
虎嗅· 2025-09-23 08:37
美国时间9月22日,北京时间9月23日凌晨,英伟达和OpenAI突然宣布战略合作伙伴和重大投资。 英伟达与OpenAI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向OpenAI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用以支持后者的AI数据中心计划。 根据双方公布的具体信息,OpenAI计划建设并部署需要10吉瓦的英伟达系统。 (APPSO注释:"吉瓦"是功率单位,符号为GW,1吉瓦=10亿瓦特=1 000兆瓦=100万千瓦。它主要用于描述大型发电设施或电网的功率。) 在CNBC的采访中,黄仁勋表示:10吉瓦大约等于400万到500万个GPU,这个数量与英伟达今年的总出货量相当,是去年出货量的两倍。 当黄仁勋与OpenAI CEO Sam Altman及公司总裁Greg Brockman一同出席采访时,三人都忍不住感叹:"这是一个庞大的项目。" 这项合作将分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数据中心的能耗为1吉瓦,将于2026年下半年部署。英伟达首笔100亿美元投资也将在首个1吉瓦系统完成时投入,投资将以当时的估值为准。 后续资金则会随着GPU部署使用量的提升逐渐向OpenAI支付,确保投资与实际建设进度同步。 据悉,这些数据中心将采用英伟达最新的Vera R ...
突发:英伟达千亿美元投资OpenAI
虎嗅· 2025-09-23 08:25
本文来自:爱范儿,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美国时间 9 月 22 日,北京时间 9 月 23 日凌晨,英伟达和 OpenAI 突然宣布战略合作伙伴和重大投资。 英伟达与 OpenAI 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向 OpenAI 投资至多 1000 亿美元,用以支持后者的 AI 数据中心计划。 具体来说,该笔投资将随着 GPU 的部署使用量提升,逐渐向 OpenAI 支付。 OpenAI 将使用数以百万计的英伟达 GPU 系统来部署 AI 数据中心,能耗达到至少 10 吉瓦(Gigawatt 百万千瓦)。 该系统将采用英伟达的 Vera Rubin 平台,作为 OpenAI 的下一代 AI 基础设施的核心。该系统将用于训练和运行 OpenAI 的下一代模型,从而加速 OpenAI 期 待中的超级智能 (superintelligence) 的实现。 第一阶段数据中心的能耗达到 1 吉瓦,将于 2026 年下半年部署。 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声明中提到了 OpenAI 作为英伟达 DGX 超级计算机系统首个"内测用户"的故事,表示两家公司十年来一直互相推动。 OpenAI 获得了千亿美元、GPU 无忧发货。而英伟达获 ...
突发|英伟达向 OpenAI 投资 1000 亿美元,400 万 GPU 打造「超级智能」
搜狐财经· 2025-09-23 06:55
合作概述 - 英伟达与OpenAI宣布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向OpenAI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以支持其AI数据中心计划 [5] - 合作将分阶段实施,首个能耗为1吉瓦的数据中心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部署,英伟达首笔100亿美元投资将在该系统完成时投入 [7] - 市场反应热烈,消息发布后英伟达股价一度大涨,公司当前市值约为4.46万亿美元 [9] 技术规模与目标 - OpenAI计划建设并部署需要10吉瓦的英伟达系统,相当于400万到500万个GPU,该数量与英伟达今年的总出货量相当,是去年出货量的两倍 [3] - 数据中心将采用英伟达最新的Vera Rubin平台,用于训练和运行OpenAI的下一代模型,最终目标是加速实现“超级智能” [7] - OpenAI的战略目标是打造其下一代AI基础设施的绝对核心,公司必须做好顶尖的AI研究、打造受欢迎的产品并解决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挑战 [12] 投资与成本分析 - 根据估算,建设1吉瓦数据中心需要500-600亿美元成本,其中约350亿美元将专门用于英伟达的芯片和系统 [14] - 通过合作,OpenAI获得千亿资金支持和GPU供应保障,英伟达系统还能针对OpenAI的模型和基础架构软件进行优先优化 [14] - 英伟达锁定了OpenAI这个战略级客户,获得了合作的最高优先级,有助于巩固其在AI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 [15] 行业背景与财务预期 - OpenAI已知大额交易还包括:与甲骨文签订的为期5年、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采购合同,以及未来5年从云服务商租用备用服务器的额外1000亿美元支出 [15] - ChatGPT每周约有7亿人使用,其运行和开发需要极为庞大的算力,OpenAI预计未来几周将推出新的“算力密集型”产品 [15] - OpenAI预计2030年的研发投入(主要是算力成本)将接近总收入的50%,这一比例远高于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巨头10%-20%的水平,也高于Meta约25%的比例 [15][17] - OpenAI预计今年总营收将达到130亿美元,相比去年的40亿美元增长3倍多,公司还将2030年的收入预测上调约15%,预计将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 [17]
Meta押注智能眼镜:AI助手加持,“超级智能”的雏形?
经济观察报· 2025-09-18 16:56
产品发布与定位 - Meta在年度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三款新型智能眼镜 其中Meta Ray-Ban Display在镜片中嵌入微型屏幕 可直接显示应用程序 播放音乐并支持一键分享到Instagram 操作方式通过腕带控制和内置语音AI助手实现[1] - 新款智能眼镜定价799美元 几乎是前代产品的两倍 将于9月30日正式发售 定位从社交玩具转向高端消费电子入口[1] - 第一代Ray-Ban智能眼镜四年前推出后已售出数百万副 成为全球用户购入的爆款产品[1] 技术特性与创新 - 眼镜内置语音AI助手 可通过摄像头和麦克风理解环境并以对话方式交互 具备独立思考和实时分析能力[1][3][4] - 硬件设计采用隐匿式摄像头 扬声器与麦克风 外形与普通墨镜无异 降低佩戴存在感[2] - 产品强调日常使用场景 包括阅读短信 获取路线导航等实用功能 而非聚焦元宇宙虚拟体验[2] 战略方向与行业意义 - 智能眼镜被定位为AI超级智能的理想载体 其轻巧特性可无缝融入日常生活 实现随时随地记录识别和分析[4][5] - Meta每年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并重组AI部门 目标直指超越人类大脑的超级智能形态[4] - 公司试图推动智能眼镜从潮流玩具转向生活必需 定义AI时代的新计算入口 挑战智能手机的地位[5][6] 市场挑战与风险 - 799美元售价直接冲击高端消费电子市场 功能能否支撑价格仍需市场验证[5] - 内置摄像头与麦克风可能引发公共场合隐私争议 Meta过去因数据隐私问题频受诟病[5] - 应用生态依赖第三方开发者构建丰富场景 目前主要融合Instagram等自家平台[5] 产品表现与用户接受度 - 现场演示出现功能故障 包括无法提供烧烤酱食谱和拨打同事电话 反映技术尚不完善[3] - 四年前第一代产品凭借拍照录像和即时分享功能吸引年轻用户 但未形成智能手机级别的普及浪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