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联储独立性
icon
搜索文档
【UNFX课堂】特朗普的货币政策棋局:米兰提名与美联储独立性的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8-08 11:04
提名背景与战略意义 - 斯蒂芬·米兰被提名为美联储理事会成员 填补现任理事库格勒意外离职的空缺 被视为特朗普政府重塑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和独立性的明确信号 [1][4] - 提名背后存在战略考量 由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理事任期至2028年初 主席任期于明年5月届满 米兰的短期任命为白宫保留关键战略选择权 若鲍威尔主席任期结束后留任理事 此席位将成为特朗普任命新任主席的唯一人选 [4] - 此次提名是一步深思熟虑的棋局 旨在为特朗普未来对美联储领导层掌控赢得主动权 而非简单填补空缺 [4] 经济政策立场与理念 - 米兰是坚定的鹰派通胀论者 曾严厉批评鲍威尔领导的美联储去年降息决定 认为鸽派人士对通胀过于漠视 接受接近3%的通胀率而非央行2%目标 [1] - 主张为永久降低通胀可接受经济暂时疲软 强调特朗普政府减税 放松管制和能源增产等供给侧经济政策是对抗通胀根本之道 [1] - 作为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其经济哲学与特朗普美国优先议程高度契合 是互惠关税政策背后的主要思想家 [1] 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挑战 - 米兰质疑美联储独立性 认为其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频繁模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界线 牺牲机构自主性 [1] - 与他人合著论文呼吁国会改革 主张赋予白宫更大权力解雇美联储任命官员 并切断美联储与行政部门之间的旋转门 以减少官员为总统短期政治利益行事的动机 [2] - 提名中最具争议部分是对美联储独立性质疑和削弱其权力的主张 这将给央行带来更大政治压力 [3][4] 市场影响与未来展望 - 提名加剧市场对美联储未来政策走向不确定性 代表特朗普政府试图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强烈信号 [4] - 即便米兰任期可能只有数月 其存在及所代表的经济理念将重塑美国央行未来走向 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潜在影响 [4][5] - 美联储独立性原则面临前所未有考验 未来几个月货币政策棋局演变将成为关注焦点 [5]
美联储掌门更迭将近:沃勒稳,哈塞特、沃什惹人忧!
金十数据· 2025-08-08 09:33
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市场影响分析 核心观点 - 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名单缩减至三人,市场反应将取决于候选人与特朗普的关联程度及政策连续性 [1][4] - 沃勒被视为头号候选人,其提名可能带来积极市场反应,因政策延续性较强 [1][5][6] - 若候选人被视为特朗普盟友(如哈塞特或沃什),可能引发负面反应,市场担忧美联储独立性受损 [9][10] 候选人市场影响 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 - 支持立即降息,曾反对FOMC维持利率不变的决议,认为政策"过于谨慎" [6] - 市场认为其政策灵活,无明显鹰派或鸽派倾向,提名可能提振市场信心 [6] - 渣打银行指出其能延续当前美联储管理风格 [6] 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 - 白宫经济顾问出身,与特朗普关联密切,提名或导致长期美债收益率上升、美元抛售 [9] - 分析师认为其提名将削弱美联储独立性,对市场不利 [9] 凯文·沃什(Kevin Warsh) - 曾任美联储理事,主张紧缩政策,近期转向支持降息,但历史立场引发市场疑虑 [9] - 曾批评美联储扩表政策,若提名可能推高政府借贷成本 [9] 市场关注焦点 - 美联储独立性是核心议题,候选人与白宫关系越紧密,对美国资产的潜在损害越大 [4][9] - 在线博彩市场显示沃勒、哈塞特、沃什为最可能接任人选 [3] - 白宫称人事决定仅为猜测,但投资者已预期特朗普将提名鸽派倾向的忠诚拥护者 [2][4] 政策连续性 vs 政治关联 - 沃勒代表政策延续性,市场反应或最积极 [5][6] - 哈塞特和沃什代表政治关联风险,市场或质疑美联储独立性 [9][10] - 缺乏经验的候选人提名将引发最大市场冲击 [10]
启动“美联储MAGA化”?特朗普选了“海湖庄园协议”总设计师
美股IPO· 2025-08-08 09:10
特朗普提名Miran进入美联储 - 特朗普提名其首席经济顾问Stephen Miran进入美联储理事会,填补Adriana Kugler辞职空出的席位 [3] - Miran的任期原定于2026年1月结束,但实际可能只到明年1月底 [3][14] - 特朗普计划在1月提名第二名候选人担任理事,任期14年,可能成为鲍威尔的继任者 [4] Miran的政策主张 - 撰写"海湖庄园协议"论文,主张美国应降低美元长期价值 [4][5] - 多次公开质疑美联储独立性,认为央行独立性被夸大 [6] - 支持美联储大幅改革,包括白宫应有权随时解雇央行高官 [4][9] - 主张所有美联储官员都应在每次FOMC会议上拥有投票权 [7] - 认为美联储运营预算应由国会拨款,而非保持独立 [11] 对美联储的影响 - Miran的加入将为特朗普的降息主张和金融放松管制议程增加支持者 [4] - 可能削弱现任主席鲍威尔的权威 [1][4] - 加速美联储的"MAGA化"进程 [4][15] - 终结美联储力求以"同一个声音"对外沟通的传统 [15] 市场反应 - 华尔街反应分歧,部分投资者认为他将对市场有利 [12] - 有分析师认为Miran可能倾向于降低利率,是一位"可靠的鸽派" [12] - 也有质疑其资历和政治立场的声音 [12] - 多数分析师认为提名不会改变对美联储即将降息的预期 [13] 提名程序与时间 - 关于Miran是否能参与9月份的FOMC会议存在分歧 [1][4] - 参议院确认程序通常需要4-8周时间,可能无法及时就职 [13] - 也有观点认为可能是"休会任命",无需参议院确认 [13]
美联储即将换帅,谁能坐上掌门之位
搜狐财经· 2025-08-08 07:56
当地时间8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谈及美联储主席人选时称,已启动面谈程序,可能只剩下了三位候选 人,随着美国财政部部长斯科特·贝森特退出美联储主席之争,凯文·哈西特、凯文·沃什以及现任美联储理 事沃勒都被认为是潜在人选,他们各自有着怎样的背景和优势,谁将坐上美联储掌门之位? 美财政部长退出竞争 当地时间8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谈及美联储主席人选时称,已启动面谈程序,可能只剩下了三位候选 人。特朗普表示,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非常好。 此前,特朗普表示,他问过斯科特·贝森特想不想干,贝森特回答说,他就想待在财政部,特朗普还补充 说,贝森特在财政部做得非常出色,也喜欢目前的角色,所以就把他从名单里划掉了。 最大热门:凯文·沃什 早在2017年,特朗普就曾考虑让沃什担任美联储主席,但在权衡利弊后最终选择了鲍威尔,后者于次年正 式上任。 沃什生于1970年,是美联储主席诸多热门人选中最为年轻的一位。他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和哈佛法学院,分 别获得学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他曾在摩根士丹利并购部门担任副总裁兼执行董事。在2002到2006年期 间,他曾担任时任总统乔治·布什的经济政策特别助理和 ...
悬念升级!沃勒领跑下任美联储主席候选名单,市场押注政策延续性
第一财经· 2025-08-08 07:45
美元指数与美联储主席人选动态 - 美元指数周四上涨0 23% 收于98 400 市场对美联储政策延续性预期增强[1] - 美联储理事沃勒成为特朗普团队青睐的下任主席热门人选 已与团队成员会面但未与特朗普本人会晤[1] - 沃勒若接任主席可能缓解市场对货币政策急转弯的担忧 因其被视为倾向宽松但能稳定长期美债收益率的政策制定者[1] 沃勒的政策立场与市场影响 - 沃勒以学术背景与政策灵活性见长 2020年起担任美联储理事 曾在FOMC会议反对维持利率不变 主张更快放松政策以刺激经济[2] - 沃勒政策立场更贴近特朗普对降息节奏的期待 曾表示若特朗普提出要求将接受担任美联储主席[2] - 分析认为沃勒最能代表美联储当前管理模式的延续性 其迅速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有助于稳定过渡期预期[2] 其他候选人潜在影响 - 除沃勒外 特朗普还考虑前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和前美联储理事沃什 三人接替鲍威尔的赔率居前[3] - 哈塞特若当选可能导致美元承压与债市波动率上升 因其与特朗普关系密切且倾向积极财政刺激[3] - 沃什曾主张收紧货币政策并批评宽松政策 若当选可能采取更激进缩表节奏 推高政府融资成本[3] - 缺乏央行经验的候选人可能引发资产价格短期波动 并加深国际投资者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怀疑[3]
白宫施压换套路 “影子主席”难撼美联储根基
上海证券报· 2025-08-08 02:28
下一任美联储主席潜在候选人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可能很快宣布美联储新任主席 潜在候选人范围已缩小到四名 不包括此前热议的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 [1][2] - 候选人名单包括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 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 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 以及一位身份未公开的候选人 [2] - 根据预测平台polymarket 凯文·哈塞特被提名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概率最高 为32% [3] 白宫干预美联储的意图 - 白宫可能通过提名新美联储理事和安插"影子主席"来干预美联储货币政策 以影响市场预期和利率政策走向 [2][4] - 此举的核心动机在于缓解美国财政压力 刺激短期经济 服务于中期选举等政治议程 布恩纳德认为这是典型的"财政主导" [4] - 罗格夫指出更深层次动机在于迫使新主席进入"公开学徒期" 以观察其政策倾向与忠诚度 [5] 美联储的独立性保障 - 美联储强大的制度独立性 集体决策机制及维护价格稳定的核心使命构成难以撼动的屏障 [2][6] - 法律禁止无故解雇美联储主席 高级法院判例强调政策独立性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实行2/3多数表决制 多数委员偏向维持现状 [6] - 胡捷认为设立"影子主席"难以撼动既定政策流程 保持央行独立性是全球共识 过度配合财政需求易造成灾难性错误 [6] 潜在影响与市场观点 - 瑞银财富管理认为可能出现更"鸽派"官员接替鲍威尔或特朗普忠诚支持者接任的情况 白宫可能试图削弱鲍威尔权力 [4] - 罗格夫警告这种策略代价巨大 可能消耗候选人信誉和机构独立性 引发市场对通胀失控的担忧 推高长期利率 [7] - 瑞银表示政治干预不足以对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美联储采用委员会决策制 明显改变委员会构成需要数年时间 [7]
特朗普为何急于换掉美联储主席?
搜狐财经· 2025-08-07 19:44
核心观点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存在公开冲突 特朗普希望大幅降息以降低政府借贷成本 但美联储因经济不确定性维持利率不变 冲突背后涉及政治算计和寻找经济问题的替罪羊 [1][4][5] - 特朗普已拟定四位美联储主席候选人 试图通过人事任命改变货币政策方向 但美联储决策机制依赖委员会共识 单独主席难以单方面改变政策 [1][9][12] - 解雇鲍威尔存在法律障碍 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剧烈波动 并威胁美联储独立性和美元霸权地位 [6][8] 特朗普与美联储的政策分歧 - 特朗普要求将基准利率从4.25%-4.5%下调至1%以降低联邦政府借贷成本 但美联储自2025年1月起维持利率不变 [4] - 美联储需平衡通胀与就业市场 关税政策带来的通胀影响不明朗成为维持利率的原因之一 [4] - 特朗普攻击美联储是为其关税政策造成的经济疲软寻找替罪羊 [4][5] 人事任命与权力较量 - 特朗普拟定四位主席候选人包括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 美联储前理事凯文·沃什 现任美联储理事沃勒及另一未透露姓名者 [9] -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辞职使特朗普能迅速提名新理事 此人可能成为未来主席潜在人选 [9] - 美联储决策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多数支持 单独主席无法单方面决定政策 [9][12] 解雇鲍威尔的法律与市场影响 - 法律上总统只能因腐败或渎职行为罢免美联储主席 鲍威尔任期至2026年5月 理事任期至2028年1月 [6][8] - 解雇鲍威尔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和美国资产大规模抛售 [8] - 可能威胁美联储独立性 加速去美元化和摆脱美国霸权进程 [8] 美联储面临的挑战 - 新主席需在获得特朗普青睐与维持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支持间取得平衡 [12] - 货币政策决策基于政治忠诚而非合理分析可能使美联储失去信誉 [12] - 美联储处于艰难境地 难以就降息作出抉择 [12]
特朗普团队内斗?贝森特退出美联储之争,鲍威尔的位置更稳了?
搜狐财经· 2025-08-07 13:54
美联储主席继任人选变动 - 特朗普正式宣布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不会被考虑担任美联储主席职务 结束外界对其接任杰罗姆·鲍威尔的猜测 [1] - 贝森特主动表示更愿意留任财政部长职位 特朗普尊重其意愿并将其从候选人名单中移除 [1] 特朗普政府对美联储的政策立场 - 特朗普多次公开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降息步伐上过于迟缓 并质疑美联储总部耗资25亿美元的翻新项目 [4][7] - 特朗普政府曾讨论以"正当理由"解雇鲍威尔的可能性 部分官员认为总部翻新项目可能成为法律依据 [7] - 特朗普寻求与自身政策优先事项更契合的美联储主席 要求更低利率 更积极响应白宫政策目标 对非货币政策职能采取更谨慎态度 [7] 潜在继任候选人情况 - 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被广泛认为是鲍威尔的主要潜在继任者 [10] - 其他候选人包括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尔什 现任美联储副主席米歇尔·鲍曼 现任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 [10] - 贝森特虽退出竞选 但在继任者遴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曾呼吁对美联储进行内部审查 [5] 美联储独立性争议 - 特朗普威胁解雇鲍威尔的行为被业界批评为削弱美联储独立性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等知名人士公开批评此做法 [4] - 在遭到批评后 特朗普态度有所收敛 表示在鲍威尔2026年5月任期结束前不打算解雇其职务 [4]
君諾外匯:特朗普的美联储理事人选,短期搅局者OR长期掌舵人?
搜狐财经· 2025-08-07 10:41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辞职事件影响 -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突然辞职引发市场关注 可能导致美联储政策执行出现连锁反应 [1] - 理事会席位空缺为政治力量渗透提供机会 可能打破美联储传统的独立决策模式 [3] 特朗普潜在任命策略分析 - 特朗普可能任命"影子主席"干扰鲍威尔决策 通过内部异议挑战现有政策方向 [3] - 另一种策略是任命专业合作型人选 维持政策连贯性 但会塑造长期政策倾向 [4] - 市场高度关注任命选择 "影子主席"可能引发美元汇率波动和股市震荡 [4] 美联储独立性面临的挑战 - 美联储需在政治压力下坚守独立性 理事会成员需维护机构运作原则 [5] - 政策连续性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 政治干扰可能导致市场预期紊乱 [4] - 美联储需加强市场沟通 稳定政策预期 避免投资和消费行为受抑制 [4][5] 对经济与市场的潜在影响 - 美联储政策直接影响居民信贷成本和储蓄收益 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5] - 政治干预可能导致利率调整和金融监管领域出现不确定性 [4] - 市场将密切关注任命结果 不同人选选择将导致差异化的市场反应 [4]
Juno markets:白宫高官炮轰美联储,利率决策已被党派政治“污染”
搜狐财经· 2025-08-07 10:41
美联储利率决策争议 - 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公开批评美联储近年利率决策模式,质疑其将政治置于法定职责之上 [1] - 哈塞特指出美联储在去年11月总统大选前降息50基点,大选后两度降息25基点,今年却维持利率不变,认为这种操作显露党派倾向 [3] - 美联储解释称维持利率是担忧特朗普政府关税举措可能重新点燃通胀,强调决策基于经济基本面而非政治考量 [3] 美联储独立性质疑 - 特朗普政府持续批评美联储货币政策,总统本人多次抨击央行拒绝降息,并质疑经济数据可信度,曾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加剧市场对政治干预的担忧 [3] - 哈塞特作为潜在美联储主席候选人,立场带有政府色彩,为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辩护,并批评现任主席鲍威尔未能阻止利率制定委员会出现党派分歧 [4] - 美联储法定职责是实现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决策应基于经济数据而非政治力量,独立性受损可能导致市场对政策信号解读混乱 [4] 市场与民众影响 - 美联储决策受政治干预的争议增加市场不确定性,投资者需同时分析经济数据和猜测政治因素影响,可能加剧金融市场波动 [5] - 利率决策直接影响民众房贷、车贷还款压力和储蓄收益,政治干扰可能导致通胀高企或失业率上升,损害民众切身利益 [5] - 当前争论反映美国社会对政府与央行关系的思考,特朗普政府持续施压使美联储独立性问题争议性愈发凸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