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搜索文档
良法善治护航自贸港建设成型起势
海南日报· 2025-06-10 08:58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体系建设 -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实施四年来已出台46件配套法规,加快构建自贸港法律法规体系[5] - 法规体系聚焦贸易投资自由便利、营商环境优化、产业促进等六大基础保障领域[5] - 采用"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创新模式,此类项目占比达总立法规划的70%[5] 产业促进立法成效 - 《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产业促进条例》实施后游艇保有量达1780艘,建成14个游艇码头[6] - 《海南自由贸易港药品进口便利化若干规定》使进口药品通关量月增57%,货值月增32%[6] - 正在加快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立法,聚焦"五向图强"战略[8] 制度型开放创新 - 《极简审批条例》将按行业全面推行投资领域极简审批[6] - 《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若干规定》对接国际仲裁规则,探索临时仲裁[6] -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首创登记确认制和高频备案自主公示制度[6] 外向型经济发展 - 202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776.5亿元,同比增长20%[7]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40%,占比近60%[7] - 新设外资企业超1700家,同比增长10%以上[7] 营商环境优化 - 首批出台4部营商环境配套法规,涉及反欺诈、公平竞争等关键领域[9] - 《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创设未注册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等创新规则[6] - 立法保障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9]
海南省融媒体中心两款新媒体产品受关注
海南日报· 2025-06-02 07:41
自贸港文化传播 - 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推出《我在自贸港开小店》微纪录片系列,聚焦海南特色小店的创业者故事,包括民宿、餐饮、非遗等领域,每集时长3至5分钟 [1] - 该系列采用纪实拍摄手法,通过融媒体平台及海外媒体渠道传播,核心理念为"自贸港机遇属于每个人" [1] - 第一集《海南这家黎锦小店,有个"洋老板" →》于6月1日发布,获得网友广泛转赞评论 [1] - 系列自4月13日发布先导片以来,被北京日报App、东北网、大河网等全国主流媒体平台转发,传播影响力显著扩大 [1] 端午节文化创意营销 - 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推出《集合啦!绒绒岛"限定"海南粽子来啦!》策划,以AI技术制作"毛绒玩偶"效果展示海南8款特色粽子 [2] - 策划通过Q版形象展示定安黑猪肉粽、万宁和乐粽、黎家三色粽、澄迈瑞溪粽等特色做法及专用馅料 [2] - 创意形式有效传播海南端午节传统文化及本地吃粽子习俗,发布当天冲上新浪微博热搜,总阅读量超8万 [2]
勇立潮头逐浪高
海南日报· 2025-06-01 10:14
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展 - 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成型起势阶段,打造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基础和条件日益扎实 [6] - 2024年洋浦港货物吞吐量6400万吨同比增长10.3%,集装箱吞吐量200万标箱同比增长6.2%,跻身中国主要港口20强 [5] - 2024年前4月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98.4亿元,经济外向度由2018年17.3%提升至2024年35% [3][20] 基础设施建设 - 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新增15万吨级和20万吨级泊位启用,具备停靠2.4万箱位集装箱船舶能力 [5] - 海口南港"二线口岸"普铁旅客查验设施完工,三亚港区构建30秒极速通关体系 [7] - 累计恢复开通境外客货运航线70余条,集装箱班轮航线70余条,同39个自贸区(港)建立伙伴关系 [18] 政策制度创新 -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首票珍珠业务货值8.36万元,减免关税1.76万元 [10] - 三张"零关税"清单多次扩围,免签政策实现升级"三连跳",累计发布158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11][13] - 实施中国最简短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和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增值电信等领域扩大开放 [19] 产业升级发展 - 2024年四大主导产业占GDP比例达67%,"三大境外消费回流"成效显著 [24] - 种业年产值突破180亿元,清洁能源装机占比83.9%,海洋高新技术企业上千家,航天类企业700多家 [25] - 儋州洋浦石化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省首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6] 开放合作成果 - 2025年全球产业招商大会单日签约额2336亿元,消博会吸引71国4209个品牌参展 [14] - 2024年"五一"假期出入境旅客3.6万人次同比增长45.8%,全年入出境人员达88.9万人次 [15] - 进口香化产品海运直达海南通道打通,法国欧莱雅集团700余件产品经洋浦港转运免税店 [17]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从开工到首发成功不足三年 [22] - 新能源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建立首个"数字加工贸易区" [3][25] - PBST生物可降解材料项目填补产业链空白,推动石化产业向下游高端延伸 [26]
三亚 在扎实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挑大梁、当先锋
人民日报· 2025-06-01 05:59
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果 - 三亚离岛免税销售额占全省比重超60%,带动旅游消费向"度假购物型"转变 [2] -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累计运营32条境外航线,通航24个境外城市,出入境旅客达111.04万人次 [2] - 三亚国际免税城等四大免税店成为游客热门选择 [2] 科创产业发展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集聚2800余家南繁产业企业,涉南繁种业收入突破100亿元 [3] - 落地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0个省部级平台,设立10个院士工作站 [3] - 南繁领域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5亿元,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41项 [3] - 深海科技城吸引1206家涉海企业,包括中船集团、招商局集团等央企 [4] 产业结构升级 - 2024年三亚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形成"旅游消费+科技创新+现代产业"新格局 [5] - 崖州湾科技城布局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赛道,完成535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5] - 中央商务区集聚8417家企业,含113家三类500强企业,现代金融和商贸产业规模均达千亿级 [5] - 中央商务区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18.7%,税收增59.3%,进出口总额增102.2% [6] - 会展业年收入超90亿元,消博会游艇展区成交额近3500万元 [6] 营商环境优化 -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20日以上,社会高频事项办结时限缩减31.47% [7] - 首创"政企约见平台"等信用应用场景,获全省信用赛事奖项首位 [7] - QFLP/QDLP试点规模分别占全省50%和30%以上,紫金锂业获批EF账户试点 [8] 经济与封关进展 - 2025年一季度三亚GDP达270.25亿元,同比增长4.2% [9] -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88.75万人次(+15.88%),消费20.93亿元(+8.28%) [9] - 7个封关项目已竣工,凤凰机场三期改扩建年底完工,崖州湾17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 [9]
海南自贸港: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助力高水平开放
人民网· 2025-05-31 21:17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效 -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核心目标是实现人员进出自由便利和运输来往自由便利 [2][4][5][7][9][11][13][15][17][21] - 海南边检机关通过制度化、智能化、规范化提升通关效率,促进中外人员交流往来更加自由快捷 [2][4][5][7][9][11][13][15][17][21] - 近三年免签入境海南旅客占入境外国旅客的81%,入境外国旅客占入境旅客总数比例达42% [2][4][5][7][9][11][13][15][17][21] 口岸通关效率提升 - 船舶边检通关时间和船员换班手续时间分别减少20%和30% [2][4][5][7][9][11][13][15][17][21] - 累计服务海南章雄鱼苗出口约1581万尾,货值约4.3亿元人民币 [2][4][5][7][9][11][13][15][17][21] - 高效办理外籍钻井平台船员1万余人次 [2][4][5][7][9][11][13][15][17][21] 重要活动与国际合作 -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国际活动直接受益于通关便利化 [2][4][5][7][9][11][13][15][17][21] - 日本籍渔船在海南省万宁市附近海域装运章雄鱼苗 [17][20] - 海口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采用机器狗等智能化手段进行巡查 [15]
从隔海相守到跨海融通—— 琼港合作迈向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
经济日报· 2025-05-25 06:23
琼港合作进展 - 成立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香港办事处,打造"一程多站"跨境精品旅游线路,构建琼港澳"黄金旅游金三角" [1] - 海南国际仲裁院多次委任香港仲裁员审理仲裁案 [1] - 香港在海南新设港资企业3470家,香港已成为海南重要的外商投资来源地 [1] - 海南连续3年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 [1] 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支持 - 海南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累计服务港澳青年创业项目超过20个,协助50余家港资企业完成海南落地注册 [3] - 中心组织10多个港澳及国际青年海南考察团,近3000人次企业家代表前来海南进行商务考察 [3] - 与香港九龙青年联席会议等近20家机构建立战略合作 [3] - 琼港经济合作三亚示范区已有160余家企业落地,重点围绕七大产业建设港企港商聚集地 [4]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产业 - 海南云端无人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业务拓展到CAAC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固定考试点运营、执照培训、无人机表演等多个方面 [2] - 公司员工已发展到9人,开设"教员直通车"项目培养无人机教练员 [2] - 无人机应用广泛,就业前景广阔,吸引原直升机驾驶员转行参加培训 [2] 专业人才培养合作 - 海南医科大学—香港大学热带传染病联合实验室培养出国家级人才2人、海南省高层次人才20余人 [5] - 实验室团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双方互派访问学者50余人次 [5] - 海南大学与香港大学联合申报获批"热带海洋材料及评价"全国重点实验室 [5] - 海南医科大学与香港大学联合共建"国家病毒资源库海南医学院分库" [5]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 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向香港开放专业服务市场十条措施》等政策支持港澳青年来琼就业创业 [6] - 海南自贸港建设参考香港的营商环境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国际经贸合作等方面经验 [5] - 海南省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围绕五大领域深化合作 [7] 经贸交流活动 - 举办"自贸潮涌消博之约"香港青年企业代表·海南自贸港消博行活动,25名香港青年企业代表考察海南商机 [6] - 香港时尚馆迎来香港企业考察团,通过消博会平台探寻合作机遇 [6] - 考察活动涵盖第五届消博会、航天超算中心、医疗旅游先行区等多个领域 [6]
海南自由贸易港综合推介会在东京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3 17:51
海南自贸港东京推介会概况 - 海南省政府与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联合在东京举办海南自贸港综合推介会 近200名两国政商界代表出席[1] -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全面介绍自贸港战略规划 强调海南在开放、产业、绿色等领域的发展机遇[3]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指出当前是中日关系改善关键期 呼吁日方把握海南自贸港投资机遇[5] 日方表态与合作意向 - 日本经济产业省审议官田中一成肯定海南自贸港改革开放成果 提及第五届消博会日本企业参展情况[7] - 日本企业孵化中心代表详细分析海南区位优势与特色产业 说明自贸港政策对日企的赋能作用[9] 具体合作领域推进 - 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与金融监管局系统解读产业合作机遇 重点介绍金融产业发展现状[9] - 参会企业通过交流加深对自贸港认知 表达与海南深化合作的信心[11]
湛海线启动桥枕更换及护轨大修施工
海南日报· 2025-05-23 09:01
湛海线大修施工概况 -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海口综合维修段于5月20日正式启动湛海线成段更换桥枕及护轨大修施工 [3] - 施工核心区域为湛海线K78+000至K120+000段,涵盖雷州至徐闻站间的10座桥梁 [3] - 大修全长3.268公里,预计历时56天完成,日均投入80余名作业人员及5台换枕机 [3] 施工技术细节 - 采用"天窗点内集中攻坚"模式,分为5个施工作业组 [3] - 关键工序包括轨道车卸料、机械换枕、大机捣固等 [3] - 施工将显著增强桥梁承载能力和线路稳定性 [3] 项目战略意义 - 湛海线是连接海南岛与其他省区的关键铁路干线,承担人员往来、物资运输重要使命 [3] - 大修将全面提升线路设备质量,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更安全高效的交通保障 [3] - 线路升级后旅客列车舒适性和准点率将同步改善 [4] 经济影响分析 - 随着自贸港政策红利释放,海南与其他省区物流、人流需求持续增长 [4] - 大修将减少因设备老化导致的限速或停运风险 [4] - 为沥青、农产品、免税商品等物资运输提供稳定支撑 [4] - 助力海南进一步融入全国经济循环 [4]
走进来赏美景 留下来享机遇(我在中国·行耕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7 08:31
外籍人士在海南的职业发展 - 英国教师罗斯在海南微城未来教育学校教授英语,并推动中英文化交流,通过美食话题情境教学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6][7] - 美国医生沈义扬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担任全科国际门诊主任医师,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并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 [8][9] - 伊朗博士马吉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从事国际人才服务工作,通过视频专栏和政策讲解吸引外籍人才 [10]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人才吸引力 - 海南通过简化签证审批流程、优化医疗教育服务等便利化举措吸引外籍人才定居,如罗斯因政策支持成为"洋女婿"并长期任教 [7] - 外籍人才引进政策促成达科拉(首位全职外籍育种科学家)等高端人才入驻崖州湾科技城,推动种业国际合作 [10][11] - 海南省科技厅数据显示,外国专家数量显著增长,计划持续优化信用分类管理等政策以强化人才留存 [11] 外籍人士的本地化融入 - 罗斯通过组织学术交流项目、体验福山咖啡文化等方式促进跨文化互动 [7] - 沈义扬学习中文并让子女入读本地学校,同时结合中西医理念服务患者 [9] - 马吉策划外籍人士与企业面对面活动,并制作双语视频介绍海南生活便利性 [10]
愿挑最重的担子 能啃最硬的骨头
海南日报· 2025-05-14 09:46
核心观点 - 年轻干部需强化担当作为、改革创新和斗争能力 聚焦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战略实施、改革突破和民生服务 以坚定理想信念和过硬政治品格推动区域发展 [1][2][3][4][5] 战略发展要求 - 需关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交织的形势 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 [2] - 要求年轻干部具备虑之未有、图之未萌的洞察力 正确看待发展与风险关系 既不贪功冒进也不裹足不前 [2] - 需发挥年轻干部易接受新事物的优势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监测重大突发事件敏感因素和苗头性问题 [2] 改革实施重点 - 外部形势复杂严峻 改革开放任务艰巨繁重 需确保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平稳有序 [3] - 干部队伍需过硬 能够打硬仗、扛硬活、啃硬骨头 年轻干部需保持本领恐慌危机感 [3] - 需聚焦转型最突出"瓶颈"、发展最脆弱"短板"、群众最渴望"红利" 敢闯敢试大胆创新 [3] 民生服务导向 - 需落实"四下基层"制度要求 把精力凝聚到为民谋实事的第一要务 [4] - 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破解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 [4] -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以"泥土指数"换取群众"信任指数" [4] 能力建设要求 - 年轻干部需强化基层实践锻炼 投身改革发展第一线和重大任务最前沿 [3] - 需在艰苦复杂地方和关键吃劲岗位磨炼 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3] - 需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约束自我 坚持严的基调措施氛围不动摇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