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经济

搜索文档
苏超为中国体育改革提供实践样本
证券时报· 2025-06-19 02:27
苏超赛事的热度与影响 - 苏超赛事上座率创下新高,6月15日徐州奥体中心达到30823人,超越部分中超赛事规模 [1] - 盐城对阵徐州吸引2.2万名观众,泰州体育公园上万人观赛,流量远超业界预期 [1] - 南通队以海门珂缔缘俱乐部为班底引发关注,但常州被认为是赛事经济的大赢家 [1] 苏超的运作模式与创新 - 苏超采用"省政府统筹+地方政府推动+文旅配套"的运作模式,成为全民参与的公共产品 [1] - 赛事舆论环境宽松,官方玩梗释放娱乐属性,突破职业联赛传统框架 [1] - 苏超打破"职业赛事=球迷专属"的固有逻辑,营造"拼搏即英雄"的氛围,吸引家庭观众 [2] 苏超的社会与商业价值 - 观赛行为从"单一看球"延伸为"文旅消费场景",外地观众驱车几小时参与并聚会休闲 [2] - 赛事成为全民社交媒介,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同频共振,挑战"唯金牌论"传统观念 [2] - 苏超的"政府+市场+民众"三角架构激活下沉市场,可能成为体育产业改革的转折点 [2] 苏超的未来发展潜力 - 苏超已具备观赏性对抗,为足球爱好者提供上升通道,可能对中国足球产生深远影响 [2] - 体育产业核心转向"参与中获得快乐",苏超为中国体育改革提供实验样本 [2]
“苏超”赞助商数量倍增至19家 商业价值起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5:03
赛事概况 - "苏超"全称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 参赛队伍覆盖江苏省13个城市[2] - 淮安奥体中心第二场"苏超"赛事观赛人数达2.6万人 较首场1万余人增长160% 出现一票难求现象[2] - 闲鱼平台上门票转售价最高达600余元 较9.9元票面溢价超60倍[7] 商业价值 - 赞助商数量从5月6家激增至6月19家 增幅达217%[2][8] - 赞助商涵盖江苏银行 海澜之家 京东 理想 喜力等本土及全国性品牌[8] - 美团数据显示赛事期间江苏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49% 旅游订单周环比增长50%[5][6] 运营模式 - 采用"体育+电商+外卖"融合模式 京东等赞助商通过创新合作提升品牌曝光[9] - 铁路部门开通长三角首趟球迷高铁专列 南京至淮安最快1小时33分通达[6] - 淮安奥体中心650亩场馆可容纳3万人 基础设施完备保障赛事体验[6] 社会影响 - 516名参赛球员中仅29人为职业球员 其余来自教师 村支书等各行各业[4] - 赛事带动城市归属感提升 形成"比赛第一 友谊第十四"等网络热梗[5][11] - 与贵州"村超"形成差异化定位 分别代表城市联赛与乡村足球发展路径[12] 发展潜力 - 赛事周期长达半年(5-11月) 可持续性强[10] - 江苏省均衡的经济水平与高消费力为商业开发提供基础[10][11] - 首届赛事即实现全国性流量覆盖 未来运营空间广阔[11]
“苏超联赛+苏新消费”联动IP激发新活力
江南时报· 2025-06-18 11:41
赛事与消费联动IP - 江苏省商务系统打造"苏超联赛+苏新消费"联动IP 推出"跟着苏超去购物""品美食""去体验"系列活动 串联吃喝玩乐购全链条[1] - "苏超"第四轮比赛日(6月14-15日)监测数据显示 商业综合体/住宿餐饮/生活服务业销售额环比增长48% 客流量增长43%[1] - 美团平台发放2000万元线上消费补贴 支付宝推出"碰一下"支付随机立减 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2] 城市特色消费举措 - 徐州组织20余家老字号/外贸优品/本土特色企业 推广"徐州制造"产品[2] - 镇江设置特色产品展板 通过扫码下单邮寄到家方式销售眼镜/医疗健康等产品[2] - 苏州发放餐饮/零售满减券 覆盖全市重点商圈 支付宝推出苏州专属优惠[2] - 淮安融创广场赛事日客流量达3.5万人次(同比+10%) 周边消费环比+25%[3] - 常州组织百人厨师团队展示天目湖砂锅鱼头等十大美食 镇江100+餐饮门店开展促销活动[3] 夜间经济与场景创新 - 江苏省商务厅公布50个夜间消费集聚商圈 形成"白天观赛+夜间消费"闭环[3] - 无锡江阴外滩设置双城特产市集 汇集水蜜桃/酱排骨等地道江南美食[4] - 徐州1-5月彭城广场商圈营业额近70亿元(+8.5%) 客流3500万人次(+9.9%)[4] - 常州A级景区对扬州游客免费开放 假期接待15万人 56家综合体销售3.5亿元(+5%)[4]
城市24小时 | 竞逐新风口,中部第一城又出手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8 00:09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 武汉发布三年行动方案,目标打造全国人形机器人专用传感示范地、场景应用优选地、智能制造集聚地,实施五大专项行动[1] - 武汉将设立10亿元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参与设立100亿元湖北省母基金,并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容错制度[1] - 整机企业牵头成立市级创新联合实验室最高可获6000万元支持,概念验证中心等平台最高可获1000万元支持[1] - 湖北省去年3月发布突破工程实施方案,今年2月实现10款人形机器人整机"从0到1"突破[2] - 武汉人工智能产业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超40%,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拥有300余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2] - 武汉计划强化AI算法、机器人视觉识别等技术研发,同时加快整机量产和产业链整合[3] 区域经济与政策 - 上海与香港将于2025陆家嘴论坛期间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4] - 河南提出推动国资招商,支持城投公司转型为产业投资公司,并允许设立境外离岸招商公司[5] - 四川省锂业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由四川省天府矿业投资全资持股[6] - 衢州推出多孩家庭购房补贴:二孩家庭购100㎡以上补贴8万元,三孩家庭购120㎡以上补贴20万元[7] 行业数据与趋势 - 江苏暑期文旅预订量同比增长41%,南京旅游订单量全国第一,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49%[9] - 2024年中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增加值达6.7万亿元,占城市经济总量13.6%,长三角占比44.9%[10][11] - 上海港口经济评级A+,天津、青岛、宁波等城市评级A级,唐山首次进入2000亿元以上梯队[11] 其他动态 - 民航局鼓励个人报告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隐患,可通过自愿报告系统提交[7][8] - 左永祥任四川省委常委,此前担任四川省副省长[12]
“苏超”鏖战引商业狂欢:商业巨头争相入局赞助,6家涨至20家
新京报· 2025-06-16 21:21
赛事赞助商增长 - 苏超赞助商席位从6席增至20席 是开赛时的三倍多 [1][2] - 赞助商包括江苏银行 京东 伊利 理想 海澜之家等知名品牌 [2] - 赛季官方赞助席位价格飙升至300万元人民币 [3] 商业巨头入局 - 电商巨头京东与乳品巨头伊利同日官宣成为官方赞助商 [2] - 赞助商名单涵盖金融 科技 食品 服装等多个行业 [2] - 赞助商结构包括总冠名 战略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 赞助商 供应商等多层级 [2] 赛事经济效应 - 苏超赛季有望创造综合经济效益超过3亿元人民币 [4] - 无锡推出44个景点免费 32家酒店专享价等文旅促销活动 [4] - 常州推出免费餐饮活动 利用赛事流量促进消费 [4] 文旅联动计划 - 江苏省配套推出1800项文旅活动和1300余项惠民措施 [4] - 将赴上海 浙江进行文旅推广 以赛事旅游为核心内容 [4] - 赛事被纳入江苏省大文旅盘活计划 [4]
赛事经济要走好大众路线
经济日报· 2025-06-16 06:02
赛事经济崛起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作为地方性业余赛事吸引了十几万名球迷观赛,带动城市旅游消费增长 [1] - "村超""苏超"从大众体育赛事演变为全民狂欢模式,非职业选手占比高且跨行业参与 [2] - 南通队表现亮眼与其体育基础设施投入直接相关:已建成560个足球场、2991个篮球场,2025年计划新增30个足球场和400张乒乓球桌 [2] 成功要素分析 - 地方政府提供全方位支持,营造大众健身与社交氛围,将体育转化为娱乐新方式 [2] - 赛事经济需坚持全民参与路径,重点加强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投入 [2] - 基础设施短板需补齐:推进学校场馆开放,改善城乡健身环境,解决部分地区场地不足问题 [2] 发展策略 - 摒弃功利倾向,以群众健身受益为核心原则开展活动 [3] - 发展"体育+"模式,长期坚持使其成为地方文体产业支柱 [3] - 采用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办赛方针,增强活动"接地气"属性 [2]
从球场卷到天上!赞助商挤破头!苏超这波操作让中超都懵了?
第一财经· 2025-06-15 21:28
赛事热度与城市营销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第四轮赛事热度持续升温,各城市通过无人机表演、飞机编队拉烟等创意方式提升赛事关注度 [1][3][4] - 南京使用1000架无人机进行空中表演,展示江苏各地文化元素 [3] - 扬州主场比赛中5架轻型运动飞机进行编队飞行表演,引发球迷热烈反响 [4][6] 明星与名人助阵 - 苏州邀请足球明星贝克汉姆助阵,贝克汉姆用苏州方言为球队加油 [11] - 扬州主场比赛中,著名体育解说员韩乔生现场解说并直播比赛 [12] - 盐城邀请歌手韩磊创作城市主题曲"盐是大海下的雪",为球队助威 [12] 赞助商与商业价值 - "苏超"赞助商数量从第一轮的6家增长至20家,增长超过3倍 [1][17] - 赞助费飙升至300万元,赞助席位"一席难求" [15] - 新增赞助商包括京东、伊利等行业巨头 [16] 文旅经济带动 - 无锡推出44个景点免费开放、酒店优惠及特产促销活动 [18] - 常州推出免费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活动 [18] - 淮安举办"龙虾宴",预计三天销售100吨小龙虾,日均游客量突破1万人次 [18] - 江苏省文旅厅推出1800余项文旅活动和1300余项惠民措施 [19] - 预计整个"苏超"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的综合经济效益 [19]
苏超排面“杀疯了”!赞助商暴增、飞机拉烟秀翻天、海军13舰助阵
第一财经· 2025-06-15 20:34
赛事热度与创新营销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第四轮赛事热度持续升温,各城市通过无人机表演、飞机编队拉烟等创新方式提升赛事关注度 [1][2][3] - 南京在赛事期间使用超过1000架无人机进行空中表演,展示江苏各地文化元素 [2] - 扬州主场比赛中出现5架轻型运动飞机编队拉烟助威,吸引近两万名观众到场 [3][5] 明星效应与城市宣传 - 苏州邀请足球明星贝克汉姆助阵,贝克汉姆用苏州方言为球队加油 [8] - 盐城邀请知名歌手韩磊量身定制城市主题曲"盐是大海下的雪" [8] - 中央电视台原著名体育播音员韩乔生临时决定前往扬州现场解说比赛,称赞赛事火爆程度堪比中超 [8] 赞助商与商业价值 - 苏超赞助商数量从第一轮的6家增长至20家,增长超过三倍 [1][10] - 赞助费飙升至300万且一席难求,吸引京东、伊利等行业巨头加入 [10] - 江苏银行担任总冠名,战略合作伙伴包括国缘V3、龙蟠科技、理想等知名品牌 [10] 文旅经济带动效应 - 无锡推出44个景点免费开放、32家酒店专享价及水蜜桃买一送一等促销活动 [13] - 常州推出免费吃天目湖鱼头和萝卜干炒饭活动,淮安举办龙虾宴预计销售100吨小龙虾 [13] - 江苏省文旅厅发布1800余项文旅活动和1300余项惠民措施,预计整个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 [14]
广州借十五运会促体育消费,力推冰雪运动和赛马运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6:22
体育消费政策 - 广州市商务局发布《广州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计划大力发展体育消费,包括筹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开展体育嘉年华等活动 [1] - 方案提出推动冰雪运动和赛马运动消费发展,支持花都融创等冰雪场馆提质升级,加快推进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建设和运营 [2] - 广州2024年体育消费总规模超630亿元,成功入选国家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 [1] 赛事筹备与举办 -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6月10日已完成女子16岁以下组足球比赛,这是广州赛区首赛 [1] - 比赛在全新升级改造的4个专业、智能、低碳场馆举行,受到运动员、教练和观众好评 [1] - 广州将高水平办好世界田联接力赛、广州马拉松赛等重大赛事 [1] 体育消费活动 - 广州国际体育嘉年华4月26日启动,探索打造全域联动创新消费场景 [2] - 创设广州体育消费季,联动商圈和企业开展特色演艺、购物餐饮优惠等活动,营造沉浸式消费体验 [2] - 推动体育比赛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利用自然资源举办冰雪、水上等户外嘉年华活动 [2] 冰雪运动消费 - 广州融创热雪奇迹五一期间整体客流同比增加近30% [2] - 滑雪体验最受游客青睐,五一期间滑雪占比近60% [2]
体育赛事引爆文旅热潮,“赛事 + 文旅” 模式潜力凸显?
经济观察报· 2025-06-12 17:19
体育赛事与文旅融合现象 - 株洲"厂BA"篮球锦标赛将于2025年6月13日开幕,持续至7月27日,并在8月中下旬举办全国邀请赛,前两届赛事吸引千万人次观赛,单日最高人流量破28万,显著拉动周边住宿、餐饮及文旅消费 [1] - 首届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在端午假期吸引超18万现场观众,六大主场城市异地游客文旅消费总额同比提升14.63%,带动当地住宿、餐饮、零售等产业发展 [1] - 贵州"村超"2023年实现全网浏览量超580亿次,吸引游客超730万人次,成为文体旅融合发展典范 [1] "赛事+文旅"模式的成功因素 - 赛事自身竞技水平与观赏性吸引大量球迷游客,同时新媒体传播及政府运营打通"赛场—景区—商圈"通道,迎合Z世代新消费理念 [2] - 2023年全国马拉松带动举办地酒店预订量平均增长230%,CBA季后赛期间主场城市餐饮消费环比激增45% [2] - "跟着比赛去旅行"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正重塑市场格局,赛事经济不断激活消费新动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