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

搜索文档
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笃定文化兴市战略大力推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西安日报· 2025-07-24 11:50
文化兴市战略部署 -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中心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将深化"六个改革"重点工作,推进文物保护、文明传承与文化发展一体化[1] - 笃定文化兴市战略目标,定位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家队"和"主力军"[1] 理论建设与舆论传播 - 通过教育培训、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力,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四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2] - 以稳预期强信心为重点加强正面宣传,通过媒体深度融合提升传播质效,营造高质量发展社会氛围[2] 核心价值观与文化建设 - 树立鲜明价值导向并加强城市文明创建,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2] -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2] 意识形态与执行机制 -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完善工作机制并强化阵地管理以维护领域安全[2] - 通过统筹协调和协同联动推动重点任务落地,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2] 参会人员 - 会议由市委主要领导及小组成员单位、市级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3]
中国报业,未来路在何方?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2 14:46
中国报业创新发展概况 - 截至2024年全国报业已建立831个一级独立域名新闻网站、852个手机客户端、9393个公众账号,用户总数达104.9亿 [1] - 第四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以"推进系统性变革、实现数智化发展"为主题,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1] 内容建设创新 - 中央级报纸采用精准传播、行业报纸开展滴灌式宣传、地方级报纸深耕在地化叙事,形成立体化报道格局 [4] - 人民日报社提出内容质量新高度、呈现新气质、传播新范式三大要求,推出《微镜头》等品牌栏目 [4] - 中国青年报社构建覆盖2000所高校的校园媒体网络,联系超6000家校园媒体 [5] - 中国日报社2024年发布核心报道3.6万篇,传播量32.9亿,同比增长9% [6]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第一视点"专栏总传播量超21亿 [7] - 《阳光少年报》创新青少年新闻叙事方式,实现专业知识与儿童趣味性结合 [7] 国际传播拓展 - 2024年全国报业海外发行量190万份,覆盖用户10亿,外文网站用户3.9亿,境外社交媒体账号1598个 [8] - 中国日报社英文客户端全球下载量4500万,脸谱主账号粉丝1.16亿居全球媒体第二 [8] - 中国青年报社年均承办近百场中外青年外交活动,构建海外影响力矩阵 [9] - 重庆日报《Let's Meet》实现卫视+网站+客户端+海外账号四位一体传播 [10] - 《阳光少年报》推出全球少年共读计划,筹备海外中文繁体版 [11] 智能化转型与体制改革 - 中国日报社启动AI伴生计划,数字员工元曦相关视频传播量超7亿 [12] - 中国青年报社构建"蜂巢型组织架构",实现人机协同智慧生态 [12]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整合25个部门为12个中心,实行社长总编双挂帅 [13] - 《阳光少年报》实行双轨运行机制,完成发行体系电商化改造 [13] 行业发展趋势 - 报业处于提质升级换挡期,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速向智媒转型 [14] - 内容变革需注重视频化、年轻态及AI技术应用,强化自传播力 [15] - AI技术将重塑信息获取方式,需突破单向推送模式应对挑战 [17] - 人才机制创新成为关键,需构建多元化培养体系 [18] - 地方媒体可通过"在地全球化"理念参与国际传播 [20]
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开幕
南京日报· 2025-07-22 09:30
徐缨表示,近年来,江苏充分发挥文化大省优势,围绕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持续推 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着力构建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双行道"。文学翻译是连接不同语言和文化的重要桥 梁,希望研讨会的举办为大家带来新的创作灵感,让更多优秀作品成为读懂中国、了解江苏的"文化密 码",促进中国和世界了解更多、联系更紧、友谊更深、合作更广。 周红波表示,文学是世界语言,是文明对话的永恒纽带,也是南京的城市基因。作为世界文学之 都,南京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千年文脉做根基,用开放胸怀连世界,持续推进"文学作品翻 译资助计划""国际文学家驻地计划"等项目,不断优化创作环境,努力打造汉学家们的"灵感摇篮"、中国 文学的"传播枢纽",让世界通过文学认识南京,通过南京理解中国。 开幕式后,白兰(西班牙)、刘震云等9位嘉宾作主题演讲,中国作协副主席、省作协主席毕飞宇 主持活动。 市领导季铁军、孙百军,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郑焱出席开幕式。 7月2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开 幕。中国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张宏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红波,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徐缨出 ...
以大采风活动推动新时代美术繁荣发展
人民网· 2025-07-21 22:40
文艺创作方针 - 中国美术家协会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大采风活动,历时近一年筹备,是全国美术界首次大规模、长时段的主题艺术实践活动 [1] - 活动旨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强调文艺创作最根本方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1][2] - 毛泽东同志80年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习近平总书记72年后重申"社会主义文艺本质是人民的文艺" [2] 人民文艺理论 - 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是源自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这是其先进性和发展动力的体现 [3] -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把人民作为艺术表现主体、提升阅读生活能力、创新艺术表达形式、适应多样化文化需求 [3] - 文艺工作者需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用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增强精神力量 [4] 创作实践路径 - 深入生活是捕捉时代精神的关键,黄土画派刘文西数十次深入陕北、黄胄强调"多深入生活"、李焕民扎根川藏印证生活是创作唯一源泉 [5][6] - 克服当前美术创作同质化、概念化现象,必须通过深入生活获取真实情感体验和创作灵感 [6] - 文联和协会需发挥组织优势,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组织采风活动,从人民实践中提炼创作主题 [7] 活动实施机制 - 建立"全国美协一盘棋"工作机制,实现选题、力量、资源、成果四共享,结合主题创作与志愿服务 [8] - 探索集体采风与个人驻留相结合、短期写生与长期蹲点等多元化方式,形成常态化长效机制 [9] - 加强媒体宣传策划,通过典型案例引导行业风气,推动优秀作品进入公共空间和大众生活 [10] 时代使命定位 - 文艺创作必须植根现实生活、顺应人民意愿,才能保持活力并服务民族复兴征程 [11] - 活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旨在书写人民奋斗史诗,攀登新时代艺术高峰 [1][11]
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节在西安开幕
陕西日报· 2025-07-17 08:15
上合组织国家电视节开幕式 - 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节在西安开幕,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曹淑敏、陕西省省长赵刚、上合组织副秘书长图尔苏诺夫·巴蒂尔·埃尔基诺维奇等出席并致辞 [1] - 开幕式发布了《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节共同宣言》和上合国家广电视听合作成果清单,并举行"丝绸之路万里行·上合之路"活动授旗发车仪式 [2] - 来自9个国家的嘉宾在开幕式上作主题发言 [2] 广电视听领域合作 - 上合组织国家秉持"上海精神",不断加强广电视听领域交流合作,推动各国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 [1] - 倡议共同锐意变革构建媒体发展新格局,深化视听节目合拍、互播及微短剧合作,加强技术赋能推进视听技术与业态创新 [1] - 上合组织鼓励支持电视领域交流合作,倡议通过合作传播上合声音,加快电视行业现代化和数字化转型,深化人才培养合作 [2] 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 - 陕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交流日益活跃,将加快文化强省建设 [2] - 陕西将为广电视听领域工作者营造良好创作生态,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2] - 陕西将发挥向西开放重要基地作用,打造广电视听领域合作交流优质平台 [2] 电视节活动安排 - 本届电视节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陕西省人民政府、上合组织秘书处联合主办 [2] - 以"汇文明·创视听·共未来"为主题 [2] - 举行3场平行主题交流活动和上合组织国家视听节目展播等系列配套活动 [2]
习近平主席《论教育》《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近镜头:温暖的瞬间》繁体版在香港书展首发
新华社· 2025-07-16 16:16
图书出版发行 - 习近平主席《论教育》《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近镜头:温暖的瞬间》繁体版由联合出版集团出版发行 [1] - 《论教育》收入习近平主席关于教育的重要文稿47篇 [1] -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系统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 [1] - 《近镜头:温暖的瞬间》精选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的精彩瞬间照片 [1] - 三部图书繁体版即日起在港澳各大书店全面上架并重点推售 [2] 新书发布会 - 香港书展开展首日举办了三部图书的新书发布会 [1] -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等政界人士出席发布会 [2] - 香港爱国爱港机构、社团协会代表参加发布会 [2] - 香港政经、教育、文化、出版界代表出席发布会 [2] - 香港青年代表参加发布会 [2] 图书意义 - 有助于港澳读者系统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 深化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规律性认识 [1] - 增进国家、民族和文化认同 [1] - 引导港澳同胞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1]
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的回信在广大影视文艺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
央广网· 2025-07-13 10:17
行业动态 - 习近平总书记给8位电影艺术家回信,对电影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 [1][2][3] - 广大影视文艺工作者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作品 [3][5] - 电影行业代表表示要传承老一辈电影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和电影强国建设 [4][5] 公司表态 - 中影集团表示将把总书记的指示批示精神化为未来做好中国电影的动力,多创作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作品 [4] - 长影集团表示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电影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和创业精神,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4] - 光线传媒表示将以文化自信为创作根基,坚持真诚和创新,推出反映时代精神的温暖现实主义作品和传播中国价值观的科幻电影 [5] - 中央新影集团表示作为纪录电影国家队,将传承前辈艺术家的创作精神,用影像为时代存档 [5]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表示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影视精品佳作 [5] 创作方向 - 电影创作要扎根生活沃土,从传统文化与现实当中汲取养分,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 [1][3] - 要坚持真诚的创作态度,反映时代精神和人民心声,展现中国文化自信和中华之美 [3][5] - 要创作以全球为视野、传播中国价值观的作品,同时注重纪录片的创作 [5]
赵一德在省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7-11 08:22
文化强省建设 -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2] - 聚力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 [3] 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 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3] - 加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力度,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3] - 健全文艺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激发文艺创作生产活力 [3] 主流思想舆论 -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以强信心为重点强化经济宣传和预期引导 [3] - 以媒体融合为方向提升传播质效,改进对外宣传工作 [3] 精神文明建设 - 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 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3] - 大力选树先进典型,进一步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3] 意识形态工作 - 落实落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各类阵地管理 [3] - 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确保意识形态安全 [3]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四项举措助推北疆文化走深走实
中国发展网· 2025-07-10 16:18
政策文件解读 - 内蒙古自治区发布两份文件聚焦校园文化建设和北疆文化提升行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教育重要论述 [1] - 文件体现教育系统落实"两个结合"根本要求的工作规划和行动实践 [1] 北疆文化提升行动核心内容 加强北疆文化研究阐释 - 发挥高校智库和学科优势,立项建设"北疆文化学科群"和"北疆文化新型智库" [1] - 为擦亮"北疆文化"品牌提供学术研究和理论支撑 [1] 推进北疆文化进校园 - 将北疆文化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推进 [2] - 通过课程融合、教材建设、环境营造等方式推出科研成果、地方读物、数字资源等 [2] - 打造"识见北疆""课说北疆""思响北疆"等育人品牌,构建多元校园文化格局 [2] 深化北疆文艺创作 - 加大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和校园艺术活动组织 [2] - 鼓励参与文学艺术创作和展演,开展多层次展演活动 [2] - 打造校园文化原创精品,建设全国先行先试区 [2] 提升北疆文化传播质效 - 依托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活动讲好内蒙古故事、北疆建设故事和民族团结故事 [3] - 引导师生成为北疆文化的建设者、推动者和传播者 [3] - 使学校成为北疆文化的传播窗口、传承高地和创新摇篮 [3]
润物无声,筑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之基
中国环境报· 2025-07-07 08:24
生态文化建设指导意见核心内容 - 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弘扬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健全生态文化体系,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精神力量和文化条件 [1] -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生态文化厚植根基,同时生态文化发展也需以生态文明实践为土壤 [1] 生态文化建设实践路径 - 当前存在传统生态智慧转化不足、公众参与不够等问题,需加强生态文化研究传承、传播推广和转化利用,形成完整闭环 [2] - 重点抓好"耕、激、续"三方面:深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激活传统生态智慧,赓续红色基因如"塞罕坝精神"等 [3] 生态文化传播推广措施 - 通过美丽中国宣传周等活动创新形式,多元联动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培育生态文化 [4] - 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全民教育体系,利用环境日节点强化宣传,辅以教育图书、生态研学提升公众素养 [5] - 打造新媒体产品,组织文艺创作生态主题作品,利用博物馆等公共空间增强公众认同感 [5] 生态文化转化利用方向 - 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引导公众实践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具体行动 [6] - 促进企业向绿色低碳生产方式转型,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6] - 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打造区域生态文化品牌,开发特色生态旅游线路和文创产品 [6] 生态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 建立跨区域协作平台如"金嘉平生态文明实践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7] - 加强"生态+文化"复合型人才培养,解决传统技艺传承断层问题 [7] - 建立生态文化发展指标体系,将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