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幕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昊海生科实控人涉内幕交易被查!“医美神话”背后暗藏迷雾
新浪证券· 2025-05-14 12:56
实控人涉嫌内幕交易事件 - 公司实控人蒋伟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但公司声明与自身股票无关 [1] - 市场关注焦点集中在关联企业冠昊生物 该企业曾多次卷入内幕交易案件 2020年有4名当事人因此被罚 最高亏损逾5300万元 [1] - 公司通过收购河南宇宙进入人工晶体领域 而河南宇宙原股东耀昌国际后被冠昊生物收购 耀昌国际长期作为公司第一大客户 但双方交易毛利率存在显著差异 被质疑存在利益输送 [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速骤降至1.64% 创近四年新低 [2] - 传统业务眼科、骨科、防粘连板块收入全线下滑 仅医美业务增长13.08% 但增速较2023年的41.27%大幅放缓 [2] - 核心产品人工晶体、骨科玻璃酸钠注射液中选集采 销量增长难抵价格下跌压力 [2] 公司发展战略与行业挑战 - 公司通过四次关键收购搭建主业 2015年登陆港股 2019年冲刺科创板 成为首家"H+A"生物医药公司 [3] - 收购标的毛利率分化、渠道利益纠葛等问题频现 业务整合成效待考 [3] -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同比下降25.4% 占营收比例跌破8% [3] - 玻尿酸赛道增长放缓 2024年公司医美收入增速腰斩 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加剧和价格战压力 [3] 公司面临的内外部挑战 - 实控人涉嫌违规事件尚未解决 业绩下滑与治理争议亟待扭转 [4] - 面临集采压力和行业红海竞争的双重挑战 [4] - 公司需在合规审查、研发创新和业务多元化方面采取切实措施以重建市场信任 [4]
这个“胡润富豪”出事背后
搜狐财经· 2025-05-12 07:17
公司事件 - 公司控股股东蒋伟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但公司强调该事项仅涉及个人 与公司股票及日常经营无关 [2] - 事件引发资本市场反应 A股股价下跌0.5%至52元 港股下跌1.69% 总市值121亿元 [2] - 公司董事长侯永泰表示蒋伟不参与实际经营 日常管理由专业团队负责 [3] 股权结构 - 蒋伟与妻子游捷合计持股45.82% 其中蒋伟持股28.53% 为第一大股东 游捷持股17.29% [3] - 蒋伟为创始人 虽不担任具体职务 但在重大战略决策中发挥核心作用 [3][4] 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并购扩张布局眼科和医美领域 包括以2.05亿元收购欧华美科63.64%股权 涉足射频激光设备及肉毒素市场 [4] - 眼科产品受集采冲击 2024年营收下降7.7%至8.53亿元 人工晶体和粘弹剂营收分别下滑14.06%和19.53% [5] - 医美业务增速放缓 2024年营收增长13.08%至11.95亿元 较2023年41.27%增速显著下降 玻尿酸收入增速从95.54%骤降至23.23% [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速降至1.64% 归母净利润增速仅1.04% 远低于2023年130.58%的净利润增长 [5] - 2024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4.25%和7.41% [5] 行业竞争 - 医美赛道竞争加剧 中低端玻尿酸市场红利消退 高端市场被乔雅登等国际品牌主导 [6] - 公司需加速产品创新和结构优化以应对市场饱和与监管趋严的挑战 [7] 实控人背景 - 蒋伟夫妇以73亿元财富位列《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206位 [4] - 蒋伟早期通过化工领域积累资金转型生物材料 主导公司多次关键并购 [3][4]
阳谷华泰: 关于本次交易相关主体买卖股票情况自查报告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09 20:16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 阳谷华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波米科技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本次交易自查期间为2024年10月21日至2025年4月28日 [1] - 内幕信息知情人核查范围涵盖上市公司及标的公司董事、监事、高管等7类主体及其直系亲属 [1] 内幕信息知情人股票交易情况 - **高管减持**:赵凤保(副总)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减持1,047,232股,柳章银(监事)减持489,974股,刘炳柱(董事兼副总)减持111,005股 [2][3][8] - **员工交易**:卢杰(员工)累计买入55,000股卖出34,000股,魏雪莲(员工)买入51,700股卖出28,700股 [4][11] - **关联方交易**:标的公司副总王冰父母王文果(买入326,200股卖出341,700股)、公位青(买入31,800股卖出34,600股) [12] 公司股份回购 - 2023年12月至2024年9月通过回购专用账户累计回购7,286,840股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18] - 自查期间新增回购1,551,840股,该行为与本次重组无关联 [19] 中介机构核查结论 - 中泰证券及观韬律所认为相关股票交易不构成内幕交易 [20] - 交易对方孟宪威累计买入929,800股卖出400,900股,承诺交易基于独立判断 [16]
昊海生科实控人蒋伟被立案调查 三大隐忧引关注
新浪证券· 2025-05-08 18:09
公司实控人涉嫌内幕交易 - 控股股东蒋伟因涉嫌内幕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公司强调调查仅针对个人 与公司职务无关且未参与日常经营管理 预计不影响公司运营 [1] - 蒋伟与配偶游捷为实际控制人 合计持股45.82% 按最新市值计算身家约73亿元 [1] 财务表现与分红政策 - 2024年营收26.98亿元同比增1.64% 归母净利润4.20亿元同比增1.04% 扣非净利润3.79亿元同比降1.12% 毛利率由70.46%降至69.89%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19亿元同比降4.25% 净利润0.90亿元同比降7.41% 研发费用同比骤降25.4% 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提升0.54、1.52个百分点 [2] - 2019-2024年蒋伟夫妇通过现金分红累计获约3.44亿元 2024年分红占净利润比例高达54.92% 高分红与业绩增速下滑形成反差 [4] 业务板块表现 - 医美业务2024年营收12亿元占比44.38% 玻尿酸产品收入7.42亿元同比增23.23% 增速较2023年的95.45%大幅下滑 新产品"海魅月白"未形成爆款效应 [3] - 眼科业务收入8.58亿元同比降7.60% 人工晶状体收入3.28亿元同比降14.06% 受第四批国家集采中选价格降幅60%冲击 [3] - 骨科业务收入4.57亿元同比降4.11% 玻璃酸钠注射液因省级集采价格下降拖累利润 [3][4] 行业竞争与政策环境 - 医美赛道竞争加剧 玻尿酸产品面临华熙生物、爱美客等竞品挤压 胶原蛋白、再生材料等新技术冲击传统市场 [6] - 集采常态化导致眼科、骨科产品价格下行趋势难逆转 需加速创新产品上市以维持毛利率 [7] 公司治理与资产质量 - 实控人夫妇持股集中达45.82% 职业经理人团队稳定性受考验 存在决策权与经营权分离风险 [6] - 2024年应收账款3.16亿元占净利润75.18% 存货周转率0.39次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 [8]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0.86亿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79亿元 [8]
业绩乏力的昊海生科实控人涉内幕交易
新浪财经· 2025-05-08 14:10
公司公告与事件 - 控股股东蒋伟因涉嫌内幕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声明该事项与公司股票无关且不影响日常经营 [1] - 蒋伟夫妇为共同实控人,持股比例分别为28.53%和17.29%,通过控股公司近五年累计获得分红约2.4亿元 [1][2] - 公司股价5月8日低开,收盘报52.8元/股(跌0.7%),总市值约123亿元 [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医美+眼科”,核心产品包括人工晶状体、角膜接触镜、医用透明质酸钠等 [2] - 医美板块中玻尿酸产品收入持续增长,2021-2024年分别为2.4亿元、3亿元、6亿元、7.4亿元 [3] - 2024年推出高端玻尿酸产品海魅月白,售价1.38万元(1ml)/1.98万元(2ml) [4]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从13亿元翻倍至26亿元,但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2022年曾显著下滑 [2] - 2024年营收26.98亿元(同比+1.64%),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1.04%),增速明显放缓 [3] - 2024年一季度营收6.19亿元(同比-4.25%),归母净利润9031.21万元(同比-7.41%) [4] 行业与政策影响 - 眼科业务受集采政策冲击,人工晶状体等产品售价大幅下降,抵消了玻尿酸的增长贡献 [3] - 医美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医美业务收入增速从2021年的4.6亿元降至2024年的12亿元,增长乏力 [3]
上市公司动态 | 百济神州一季度亏损收窄,昊海生科实控人内幕交易被立案
和讯财经· 2025-05-07 22:57
百济神州一季度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产品收入79.85亿元,同比增长49.9% [2] - 营业总收入80.48亿元,同比增长50.2% [2]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0.95亿元 [2] - 总资产421.26亿元,较期初减少1.7% [2] -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252.06亿元,较期初增加4.3% [2] 百济神州产品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百悦泽®全球销售额56.92亿元,同比增长63.7%,其中美国市场40.41亿元(+61.9%),欧洲市场8.36亿元(+75.4%),中国市场5.90亿元(+43.1%) [3] - 百泽安®销售额12.45亿元,同比增长19.3%,主要受益于中国新适应症纳入医保及药品进院数量增加 [3] 昊海生科控股股东被立案调查 - 控股股东蒋伟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事项与公司股票无关 [4] - 蒋伟与游捷为夫妻关系,合计持股45.82%,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4] 东兴证券实控人变更 - 实际控制人由财政部变更为汇金公司,股权变更通过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完成 [5] 再融资动态 - 软通动力拟募资33.78亿元,用于京津冀智造基地、AIPC智能制造等项目 [7] - 顾家家居拟募资19.97亿元,投向生产线技改、AI及零售数字化等项目 [8] - 本川智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4.9亿元,用于珠海及泰国PCB生产基地建设 [9] - 艾比森拟募资3.6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0] 监管合规动态 - 永贵电器独立董事刘建被留置,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 [12] 股东及管理层变动 - 万达电影股东杭州臻希拟减持1.3927%股份 [14] - 贝肯能源实控人拟变更为董事长陈东,通过定增持股21.18% [15] - 网宿科技董事长洪珂辞任,李伯洋接任 [16] - 中铁工业控股股东拟增持1.6亿-3亿元股份 [17] - 浦发银行首席风险官刘以研因年龄原因辞职 [18] - 华瑞股份副董事长邓乐坚辞职 [22] 并购交易 - 海南发展拟收购网营科技51%股权,交易金额不超4.5亿元 [19] - 西部黄金拟收购新疆美盛100%股权,获取金铜矿探矿权 [20] - 青岛啤酒拟收购即墨黄酒100%股权,对价6.65亿元 [21] 项目终止 - 普邦股份终止郑州高新区PPP项目,因甲方拖欠服务费9460万元 [23] ETF动态 - 恒生医药ETF(159892)近五日上涨1.29%,份额减少5000万份,资金净流出8497.9万元 [26]
又见内幕交易?“第一夫人币”上市前,一群交易员“提前埋伏”,2分钟暴赚近亿美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5-06 14:13
神秘交易事件 - 在"第一夫人币"官宣前2分半钟内24个数字钱包提前购入1670万枚代币价值260万美元[1] - 这些钱包在代币宣布后迅速抛售81%的抛售在12小时内完成获利高达9960万美元[1] - 其中8870万美元的购买以USDC稳定币进行剩余部分以SOL加密货币计价[1] 单笔交易细节 - 在代币公开前64秒一个钱包单笔交易花费68.1万美元购买该代币[2] - 该账户在24小时内通过抛售获利3900万美元随后3天出售剩余部分再获利440万美元[2] 代币发行情况 - "第一夫人币"由MKT World LLC负责发行该公司为特拉华州注册企业梅拉尼娅自2021年起使用该公司进行投资[2] - 发行实体已从费用和一级销售中获利6470万美元[2] - 官方条款未明确说明MKT World是否为代币发行方及利润分配方式[2] 监管特性 - "第一夫人币"属于无实际功能的投机性加密代币不被视为证券[1] - 这意味着项目推广者不受联邦披露和内幕交易规则约束[1] - 加密货币爱好者称此类提前大量购买的账户为"狙击手"[1]
罕见!没一罚六,他被重罚超8500万元!
证券时报· 2025-05-02 17:43
对内幕交易的违法所得,此前没一罚三比较常见,没一罚六并不多见。 近日,江苏证监局公布了一则不太常见的罚单。赵某某内幕交易"永悦科技",合计避损1124.5万元,被 证监局没收违法所得1124.5万元,并罚款6746.95万元,也就是没一罚六。此外,另一则处罚中,证监 局对其泄露内幕信息并建议他人买卖证券的行为处以250万元罚款,对内幕交易行为处以400万元罚款。 当事人辩称处罚过重,明显高于其他类案。江苏证监局称,量罚适当,不存在过重情形。赵某某多次利用 不同内幕信息从事内幕交易,交易金额、避损金额巨大,且其存在向他人泄露内幕信息并建议他人买卖相 关证券的违法行为,并引发他人大额内幕交易的严重后果。证监局也明确表示,本案与其他案件不具有可 比性。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2024年8月,证监会在《2024年上半年证监会行政执法情况综述》中提 到,数知科技时任董事长张某利用职务之便获取内幕信息交易本公司股票,挑战法律底线,对其予以没一 罚六,合计罚没3500余万元,并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两则内幕信息 依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江苏证监局对赵某某内幕交易"永悦科技",赵某某泄露内幕信息并建议他人买卖 证券违 ...
罕见!没一罚六,他被重罚超8500万元!
券商中国· 2025-05-02 13:50
内幕交易案件概述 - 江苏证监局对赵某某内幕交易"永悦科技"行为处以没收违法所得1124.5万元并罚款6746.95万元,合计罚没7871.45万元,实现"没一罚六"的严厉处罚 [1] - 案件涉及两则内幕信息:永悦科技无人机业务融资租赁合同(内幕信息一)及3亿元销售合同解除事项(内幕信息二) [3] - 赵某某在两项内幕信息敏感期内分别实施交易行为,其中内幕信息二相关交易避损金额达1124.5万元 [5] 交易行为细节 - 内幕信息一敏感期(2023年5月31日至8月28日):赵某某控制3个账户交易亏损101.9万元,同时存在泄露信息并建议他人交易行为 [4] - 内幕信息二敏感期(2023年9月11日至18日):赵某某与知情人通话后次日集中卖出683.23万股,成交金额5518.35万元,单日卖出量占持仓80%以上 [5][8] - 交易异常性体现在时点吻合性(通话后2分钟内启动卖出)与交易强度(单日放量卖出) [8] 监管处罚依据 - 违法行为认定依据证券法第五十条、第五十三条及第一百九十一条,涵盖内幕交易、信息泄露及建议交易三项违规 [6][7] - 处罚分项执行:内幕信息一相关泄露行为罚250万元,交易行为罚400万元;内幕信息二交易行为按没一罚六标准执行 [10] - 量罚合理性基于交易金额巨大(合计成交5518.35万元)、多次违法及引发他人大额交易等加重情节 [9] 案件特殊性 - 证监会2024年8月披露同类案例:数知科技董事长张某内幕交易被没一罚六并终身市场禁入,罚没3500余万元 [1] - 监管强调本案不可比性:赵某某存在多信息源交易、信息泄露连锁反应等复合型违法特征 [9] - 当事人申辩称处罚过重被驳回,监管指出其交易解释(舆情影响等)不具合理性 [8][9]
证监会出手!A股董事长带头内幕交易避损,三人被罚没共计逾4300万元
华夏时报· 2025-04-19 16:50
文章核心观点 - 兴民智通原董事长赵丰、原副总裁崔常晟、赵平三人在公司终止重组前内幕交易股票避损,被证监会罚没逾4300万元并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打击此类违法行为利于营造公平投资环境、重塑投资者信心 [2][6][7] 兴民智通重组情况 - 2021年5月起兴民智通筹划重组,拟发行股份购买武汉中科信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50.29%股权并向控股股东募集配套资金 [3] - 2022年2月22日公司公告因交易各方未在约定期限内协商一致签署正式股权转让协议,终止本次交易事项 [3] 三人内幕交易情况 - 赵丰于2021年12月28日至2022年1月5日卖出股票,避损约175万元;崔常晟于2021年12月30日卖出股票,避损约52万元;赵平于2021年12月17日至12月30日卖出股票,避损约439万元 [3] 股价表现 - 兴民智通股价在宣布终止重组后震荡下行,2022年2月下旬至4月下旬从5.46元/股跌至3.56元,累计跌幅接近35% [4] 处罚决定 - 对赵丰没收违法所得175万元,并处约876万元罚款;对崔常晟没收违法所得52万元,并处约156.7万元罚款;对赵平没收违法所得439万元,并处约2636万元罚款,三人合计被罚没约4336万元 [6] - 对三人均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5年内不得从事相关证券业务或担任相关职务 [6] 赵丰相关情况 - 赵丰已不再是兴民智通董事长、实际控制人,2022年8月辞任兴民智通董事长,2024年9月公司实控人变更为高赫男 [8][9] - 赵丰曾一度成为兴民智通、和科达两家上市公司实控人,2024年10月国资背景公司收购和科达相关股权,阜阳市颍泉区国资委接替赵丰成为和科达实际控制人 [9] - 2022年11月中旬至2023年4月下旬赵丰失联数月,2023年12月因东方网力财务造假案被处以150万元罚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