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icon
搜索文档
“我家门前有条河”影像征集及融合报道启动
人民日报· 2025-05-23 06:02
本报北京5月22日电 (冯华、王浩、刘毅)10年风雨无阻巡河,攒下21本巡河日记,生动记录家门口河 流变清变美的历程……5月19日,本报头版刊发通讯《为家门口的河流写下新时代绿色编年史》,同时 推出短视频《巡河日记》,讲述浙江杭州民间河长、已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胡福庆的故事。报道及视 频推出后,引发网友共情共鸣,很多网友在评论区、微信朋友圈晒出自己家门口的美丽河湖、幸福河 湖,展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获得感、幸福感。 共情共鸣,源自共同奋斗、切身感受。大美中国,江山如画,从浩荡奔腾的长江黄河,到碧波荡漾的家 乡河湖,江河胜景见证发展之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 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各地区各部门统筹上下 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和乡村,持之以恒护河治水。生态环境部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开展美丽河 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水利部推动河湖长制责任体系全面建立,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我国水生态环 境质量持续向好,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亿万人民群众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一起来晒晒家门前的河湖!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解密中策职业学校“鸿雁精神”背后的育人“DNA”
杭州日报· 2025-05-20 11:01
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 -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在浙江省职业教育改革中处于领先地位,自2018年起参与"中本一体化"试点招生、开设分校及"职普融通"试点班等多项首创性改革 [5] - 学校被认定为市区唯一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其品牌象征"鸿雁精神",强调持续提升与重塑以顺应国家改革发展潮流 [5] - 2024年学校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酒店服务赛项中获得金奖,展现专业技能培养成果 [2] 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实践 - 环境监测技术专业自2005年起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养鱼瓶实验培养学生生态保护意识与专业素养 [7] - 学生长期参与运河及周边河道水质监测,每月对卖鱼桥段进行检测,并将数据上报拱墅区相关部门,支持"五水共治"工程 [7] - 近十年该专业培养1名博士、22名硕士,毕业生如王晓斓(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持续投身生态保护工作 [8] 新兴专业布局与产业对接 - 2024年新设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响应浙江省低空经济产业人才需求,此前已通过选修课(2016年)和教学班(2019年)积累经验 [8][9] - 无人机专业与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浙江省无人机协会合作共建课程与实训基地,依托省级品牌专业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发展 [9] - 烹饪专业升级为杭帮菜产业学院,联合杭州饮服集团等开展数字化教学,集成AI伴学系统及21项指标全流程监测 [10]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 商务英语五年制班学生英文导游证考取率超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平均水平,强化国际化服务能力 [12] - 通过技能文化节(持续两个月)和跨专业赛项激发学生潜能,如邹子羿在校期间创立3D打印企业并实现年营收近百万元 [13] - 首批中本一体班8名学生考取研究生,李炫志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024年新增4个职普融通试点班拓宽升学路径 [13]
生态综合补偿机制如何健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9 05:30
生态综合补偿机制 - 生态综合补偿是推动生态保护与治理、协调区域生态经济利益、激发优质生态区域"生态转换动力"的有效手段,需从碎片化补偿转向中央政府与全流域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的综合补偿[1] - 核心目标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需强化长效机制建设[1] 纵向补偿机制 - 纵向补偿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兜底性制度,需健全分类补偿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生态保护成效制定差异化标准[2] - 需构建稳定的资金投入与监管机制,加强生态价值核算研究并确保资金使用透明高效[2] 横向补偿机制 - 横向补偿解决跨区域协商难题,通过市场化或政策途径在无行政隶属关系的区域间实施补偿[3] - 推行"造血式"补偿模式,包括合作园区建设、产业转移、技术培训等方式,健全利益分配和责任共担机制[3] 市场化补偿路径 - 市场机制是政府补偿的有效补充,需衔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补偿制度,鼓励社会力量按市场规则购买生态服务[4] - 拓宽资金渠道,通过资源环境交易、生态产业发展基金等形成多元化资金来源[4] 补偿方式创新 - 需从"输血式"转向"造血式"补偿,践行系统化、数字化、法治化理念[5] - 系统化要求运用整体治理思维,强化横向与纵向补偿的"双轮驱动",增强各主体协同[5] - 数字化需借助智能计算、卫星遥感等技术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数据库和智能管理平台[5][6] - 法治化依托《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明确权责界定和资金监管,确保补偿有法可依[6]
河南“两山”实践掠影——一场青山与金山的双向奔赴
河南日报· 2025-05-18 07:08
生态修复与转型 - 小秦岭通过封堵521个坑口、拆除1.3万个生产生活设施、种植近百万株树苗实现生态恢复,森林负氧离子浓度达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24倍,2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回归[4] - 灵宝市寺河乡依托生态修复发展"生态农产品"苹果种植,汉山景区成为网红打卡地,带动村民农家乐经济[4] - 栾川从传统工矿业转型,打造老君山、重渡沟等网红景区,"栾川印象"品牌效应显著[6] 特色产业发展 - 光山县油茶产业从2008年荒坡起步,2024年挂果面积达18.7万亩,2025年预计综合产值10亿元,形成"种植-加工-化妆品-文旅"全产业链[5] - 泌阳县通过夏南牛产业循环发展实现"守绿换金",形成"一座山+一条河+一头牛"的产业联动模式[7] - 新县结合自然资源与文化古韵发展乡村旅游,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社+社会资本"模式推动乡村振兴[7] 生态经济成效 - 河南建成7个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19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5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6] - 光山油茶园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茶溪谷"文旅项目带动5个村17个村民组增收[5] - 小秦岭生态修复后衍生出生态农产品、生态旅游等产业,实现"生态饭"经济转化[4]
环保领域如何降低公众理解门槛?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5-17 22:58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机制 - 生态环境部建立"敞开大门办发布"机制 每月发布会前主动征集媒体关注热点 [1] - 连续9年保持每月例行新闻发布频次 疫情防控期间创新采用视频发布形式 [2] - 每月向各业务司局征集重点工作进展 重大政策出台时邀请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 [2] 传播方式创新 - 通过2张对比滤膜展示北京PM2 5年均浓度10年下降62% 相关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达39万次 [2] - 创新运用短视频 数据可视化等新媒体手段 政务新媒体展播"'两山'回响"精品短视频 [4] - 将COD VOCs等专业术语转化为"在天为佛 在地为魔"等生活化表达 降低公众理解门槛 [4] 舆情应对措施 - 每月发布会前梳理舆情线索 向媒体征集热点问题 及时亮明态度澄清事实 [2] - 针对"黑臭水体直排长江"等事件 在例行发布会上专门回应污水偷排问题 [3] - 2017年以来已回应"雾霾治理""环保影响经济"等近百个舆论热点问题 [3] 公众参与机制 - 新增微信公众号举报渠道 构建举报-分办-处理-回复闭环管理制度 [3] - 鼓励公众举报企业违法排污行为 共同参与社会监督 [3] 长期工作规划 - 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新闻舆论的传播力 引导力 影响力和公信力 [5] - 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5]
高擎督察利剑 护卫绿水青山——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十年成效回眸
新华社· 2025-05-12 21:33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发展 - 2015年建立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河北省成为首个试点,发现并整改空气质量问题[4] - 两轮督察覆盖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并纳入央企和国务院部门,第三轮已开展三批[4] - 2019年印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2022年实施《整改工作办法》,2024年升级为国务院条例[5] 督察成效数据 - 第一轮及"回头看"整改任务完成3250项(总数3294项),完成率超98%,第二轮整改完成1822项(总数2164项),完成率84%[8] - 长江/黄河警示片累计披露1262个问题,整改1170个,完成率92%[8] - 前两轮督察追责9699人,移交667个责任追究问题[11] 典型案例与行业影响 - 福建闽江水口水库通过清退网箱养殖实现水质提升,推动渔旅融合产业转型[6][7] - 云南滇池长腰山开发问题中拆除214栋建筑,取消390栋未建项目,追责58人[9] - 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绿色生态产业发展[8] 督察新方向与机制创新 - 第三轮督察首次结合长江经济带流域督察与省域督察,聚焦共性与区域突出问题[12] - 未来将常态化统筹例行督察与警示片拍摄,强化顶层设计建议[12][13] - 条例要求统筹严监管与基层减负,平衡负面曝光与正向激励[13]
手植一抹绿 心栽一片林
人民日报· 2025-05-11 05:30
5月,陕西延安万花山的层层绿浪中,"中国画家林"已蔚然成荫。浓浓绿意,跃动着活力,升腾起希 望,氤氲着文艺工作者与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延安,既是革命圣地,也是文艺工作者的精神家园。中国国家画院于2015年发起的"中国画家林"植树公 益活动,始于时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率百位画家赴延安写生时的所见所思。2020年,中国文化艺 术发展促进会接续这一使命,将活动升级为"艺术为人民"的系统性工程。10年间,该活动累计植树逾万 株,从延安到各地,从画坛到各界,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其中,形成"艺术+帮扶+生态+教育"的立体 化实践模式,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写下生动注脚。 树木,亦树人。在"中国画家林"的年轮里,镌刻着"大手拉小手"帮扶计划资助的900余名留守儿童的成 长印记。对于美术工作者来说,植树既是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也是传播美、培育美的途径。他们不 仅为当地孩子提供物质资助,更将这一活动纳入常态化教育实践。这种言传身教打破了课堂界限,让孩 子们在劳动中深化对美的理解和认识,更在心中植下爱的种子。孩子们从最初的旁观者成长为"绿色小 卫士",多个受助学生考入大学时选择了环境科学、艺术教育等专业,延续 ...
这里有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
人民日报· 2025-05-07 06:12
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的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漫步,满目皆绿。一阵微风掠过,桑叶和桑椹在枝头轻轻摇 晃,几个果农正在树下忙着施肥。 西闫庙村不远处,是德百温泉旅游小镇,镇里有5000余株古桑树。"在建设小镇的过程中,我们始终遵 循'保住珍稀古树,保留历史痕迹'的原则,对设计图纸进行了10余次修改。"德百温泉旅游小镇总经理 张春雨介绍,"最初的图纸设计主城门进深比较大,但为了保护建筑南北侧的古树,最终的施工方案避 开了它们;有3棵古树所在地势较低,为了防涝,特地在此设计了一个土坡,并种草修桥加以装饰。" 小镇里有300多棵古桑树挂有木质牌子,上面是认养单位或认养人的名字、电话。通过定期管护古桑 树,认养单位、认养人能获赠新鲜桑椹和深加工产品。 百姓爱树护树,古树也以生态价值"反哺"经济社会发展。 依托古桑树群资源,夏津县研发出古桑茶、桑椹干等产品,形成了集种植、加工、文化体验、生态旅游 于一体的产业链。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桑类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传统加工作坊40余家,桑产业 综合开发年产值达10亿元。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343.4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21.8亿元。 "天气转暖,来骑行和露营的游客也多了起来。 ...
刘非赴嘉兴南湖红船、湖州安吉余村学习调研
杭州日报· 2025-05-06 10:43
政治学习与调研活动 -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非赴嘉兴南湖红船和湖州安吉余村开展循迹溯源学习调研 [1] - 强调坚定理想信念 弘扬红船精神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八八战略"杭州实践走深走实 [1] - 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展现杭州担当 拥护"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 [1] 红船精神与革命传统教育 - 刘非瞻仰南湖红船 重温红船精神 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 [2] - 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 详细了解史实 与同志重温入党誓词 [2] - 强调红船是党的根脉和精神家园 回顾建党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2] - 弘扬首创精神 奋斗精神 奉献精神 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 - 刘非赴湖州安吉余村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3] - 考察村容村貌 游客服务中心 千万工程展示馆和未来乡村展示馆 [3] - 了解民宿产业发展 与村干部 村民和游客交流 [3] - 余村20年践行该理念 实现生态美 产业兴 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 [3] - 强调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重要组成部分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 - 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缩小"三大差距" 在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 [3]
守护黄河岸线生态美
经济日报· 2025-05-05 09:37
候鸟迁徙与生态保护 - 土右旗黄河湿地迎来40余种近3万只候鸟,包括天鹅、赤麻鸭、灰鹤等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保护鸟类 [1] - 土右旗黄河过境段全长108公里,流域面积2656平方公里,是候鸟迁徙重要栖息地和中转站 [1] - 公司投资749.8万元实施"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维护50公里岸线 [1] 生态修复措施 - 公司推进水质治理、植被恢复、生态廊道打造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2] - 建立"河湖长+警长"工作机制,部署130名生态警长加强沿河巡逻和候鸟保护 [2] - 在候鸟迁徙季节增加警力部署和巡逻频次,及时救助受伤候鸟 [2] 政策监管与公众参与 - 发布通告严禁种植高秆作物和开展涉河建设活动,规范农药使用和垃圾处置 [3] - 开展候鸟主题摄影展提升村民保护意识,生态环境改善带动观鸟旅游发展 [2] - 全面排查整治河道和小微水体,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