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务造假
icon
搜索文档
一声惊雷!欺诈发行、连续三年造假,证监会拟罚近8000万元,律师:罚款可用于赔偿股民
华夏时报· 2025-10-11 18:25
财务造假详情 - 公司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财务造假,通过虚增越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相关项目劳务和机械成本、虚增产值等方式,累计虚增营业成本1.58亿元、营业收入2.09亿元、利润总额5046万元 [3] - 2020年年报虚增利润总额3848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36.60%;2021年年报虚增利润总额1109万元,占比19.32%;2022年年报虚增利润总额88.6万元,占比1.62% [4] - 公司2022年年报因未及时调整淮阴区相关项目结算审定单,另虚增营业收入1416万元、虚增利润总额1345万元,分别占当期披露金额绝对值的4.33%和24.60% [4] 欺诈发行与监管处罚 - 公司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募集资金约2.8亿元 [3][4] - 证监会浙江监管局拟对公司及5名责任人罚款合计近8000万元,其中对公司罚款3745万元,对董事长祝昌人罚款2800万元 [2][6] - 针对欺诈发行部分,监管局拟对公司处以非法募资金额10%的罚款,即约2845万元 [6] - 董事长祝昌人被认定组织、指使财务造假,行为恶劣,拟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6] 退市风险与法律后果 - 证监会通报公司严重财务造假案件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上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2][7] - 根据退市新规,公司连续三年财务造假直接触及强制退市情形,无需考虑造假金额和比例 [8] - 案件涉嫌犯罪线索将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2][7] 公司经营与市场表现 - 公司近年来业绩持续萎靡,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分别为-6649万元、-1.62亿元、-3.25亿元 [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8234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27亿元 [9]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公司股价报1.65元/股,较2023年12月高点12.43元累计跌幅超86%,市值约5.37亿元 [9]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股东户数约为1.02万户 [9] 投资者索赔与赔偿机制 - 投资者如因公司财务造假蒙受损失可依法提起索赔,律师暂定了三个可索赔的持股时段 [10] - 依据“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原则”,公司缴纳的罚没款在特定条件下可优先用于赔偿投资者 [11]
9亿并购埋雷 六年连亏27亿 亚太药业再度易主求生
新浪证券· 2025-10-11 16:02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正在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这是自2021年“富邦系”入主后的第二次控制权更迭尝试 [1] 历史财务危机根源 - 公司颓势始于2015年一场耗资9亿元对上海新高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收购,该收购后续被证实为一场财务造假骗局 [2] - 浙江证监局查明上海新高峰在2016年至2018年间虚增营收4.53亿元、虚增利润1.74亿元 [2] - 财务造假曝光导致公司2019年净利润巨亏20.69亿元,同比暴跌超1000% [2] 当前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六年为负,2019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过25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2亿元,同比下降31.48% [3]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实际为-4886.22万元,同比暴跌524.31%,主营业务持续承压 [3] - 公司坦言销售收入持续下滑受国家集采、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同时可转债补偿利息增加侵蚀利润空间 [3] 业绩补偿与遗留问题 - 根据《补偿协议》,交易对手方需支付2.56亿元业绩补偿款及违约金,但截至2025年半年报该笔款项仍未到账,尽管已申请强制执行,结果仍存不确定性 [2] 退市风险与背景 - 根据2024年修订的退市规则,若上市公司最近一年扣非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3亿元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4] - 公司2024年营收为4.05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813万元,已逼近退市警戒线 [4] - 控制权变更被视为在当前背景下与时间赛跑的“保壳之战” [4][5]
*ST元成财务造假期间三年三换会计师 审计意见均为“标准无保留” 资本市场“看门人”失守是否应担责?
新浪证券· 2025-10-11 11:17
案件核心概述 - 证监会严肃查处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ST元成)严重财务造假及欺诈发行案件,拟对公司及责任人处以高额罚款,并对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 - 案件涉及公司2020至2022年连续三年的系统性财务造假,以及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欺诈发行行为 [1][2] 财务造假具体手段与规模 - 通过虚增“越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相关项目的劳务和机械成本、虚增产值等方式操纵利润,累计虚增营业成本1.58亿元,营业收入2.09亿元,利润总额5046.02万元 [2] - 2020年虚增利润占当期披露利润绝对值比例高达36.6% [2] - 2022年因未根据项目结算审定单调整账目,虚增营业收入1416.14万元,虚增利润总额1345.33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绝对值的24.6% [2] 欺诈发行行为 - 在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2.85亿元的文件中,引用了包含虚假数据的越龙山项目财务信息,导致发行文件存在重大虚假内容,构成欺诈发行 [2] 中介机构责任问题 - 在连续三年财务造假期间,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及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均对年度报告出具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1][2] - 审计程序的有效性和职业怀疑态度受到质疑,可能在收入确认、成本审计等关键环节存在重大疏漏 [3] - 海通证券作为2022年非公开发行的保荐机构,未能发现并披露发行文件引用的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未能履行核查职责 [1][3] 监管趋势与市场影响 - 该案是监管“长牙带刺”的典型案例,体现了对财务造假“零容忍”的坚决态度 [4] - 2024年以来,因财务造假实质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的公司已达13家,创历史新高 [4] - 监管层正在构建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化的追责体系,紧盯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并严厉打击配合造假的第三方 [4] - 根据2024年落地的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对于2020年以来连续3年及以上财务造假的公司从严适用退市新规,*ST元成因此触及退市红线 [4]
证监会最新发布,严肃查处
经济网· 2025-10-11 10:47
证监会近日对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元成)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存 在虚假记载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证监会拟对上市公司罚款3745.46万元,对5名责任人员合计罚款 4200万元,对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ST元成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上交所将 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经证监会调查,*ST元成连续三年虚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表示,对于可能涉及的 犯罪线索,证监会将坚持应移尽移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移送公安机关。 被查出连续三年虚增收入和利润 *ST元成在10月10日发布公告称,收到浙江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经证监会查明,元成股份、祝昌人涉嫌违法的事实包括,2020年至2022年期间,在实际控制人祝昌人组 织、指使下,*ST元成通过虚增越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相关项目(以下简称"越龙山项目")劳务和机械 成本、虚增相应项目产值等方式,累计虚增营业成本1.58亿元、营业收入2.09亿元、利润总额5046.02万 元。 财务造假是侵蚀市场根基的毒瘤,一直是证监会的重点打击对象。近年来,证监会严格落实中央决策部 署,聚焦重点领域和市场关切,通 ...
连续三年财务造假,*ST元成将被强制退市,实控人被罚2800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08:16
*ST元成财务造假与处罚详情 - 公司于2020年至2022年期间连续三年系统性财务造假,累计虚增营业收入2.09亿元,虚增利润总额5046万元 [1][4] - 公司在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文件中引用了虚假财务数据,构成欺诈发行 [1][4] - 上市公司主体被处以3745.46万元罚款,5名责任人员合计被罚4200万元,其中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祝昌人被处以2800万元个人罚款并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4] - 证监会表示可能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2][4]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自2022年以来连年亏损,2024年亏损高达3.33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1.28亿元,亏损规模同比进一步加大 [5] - 审计机构在公司2024年度审计报告中提示其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5] 退市程序与市场影响 - 因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ST元成被上交所依法启动退市程序,成为2025年以来第13家触及此类指标的上市公司 [2][7] - 2025年已有8家公司完成退市,其中3家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4家触发财务类退市指标,1家符合交易类退市规定 [7] 退市新规解读 - 重大违法退市案例增多并非因造假公司数量增加,而是源于退市新规的调整,新规明确了“连续三年及以上造假即坚决出清”的要求,并适度下调了“造假金额+造假比例”的退市门槛 [2][7][8] - 新规设置了三个梯度的退市认定条件:单个会计年度造假金额达2亿元以上且占比超30%;连续两个会计年度造假金额累计超3亿元且累计占比超20%;连续三年或更长时间存在造假行为无论金额大小均触发退市 [8] - 监管力度持续加大,行政、民事与刑事“三罚联动”已成为处理财务造假案件的标配 [2][4]
连续三年财务造假,*ST元成将被强制退市,实控人被罚2800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08:06
*ST元成财务造假案概况 - 公司于2020年至2022年期间连续三年系统性财务造假,累计虚增营业收入2.09亿元,虚增利润总额5046万元 [1] - 公司在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文件中引用了虚假财务数据,构成欺诈发行 [1][3] - 证监会对公司主体处以3745.46万元罚款,对5名责任人员合计罚款4200万元,其中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祝昌被罚2800万元并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4] - 因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上交所已对公司启动退市程序,使其成为2025年以来第13家触及该指标的上市公司 [1][5][6]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自2022年以来连续亏损,2024年亏损高达3.33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1.28亿元,亏损规模同比扩大 [4] - 审计机构在公司2024年度审计报告中提示其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4] 退市新规与监管趋势 -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案例增多主要源于退市新规调整,新规明确“连续三年及以上造假即坚决出清”并下调了“造假金额+造假比例”的退市门槛 [2][6] - 新规设定了三个梯度的退市认定条件:单年造假金额超2亿元且占比超30%;连续两年造假金额累计超3亿元且累计占比超20%;连续三年及以上存在造假行为无论金额大小均触发退市 [7][8] - 行政、民事与刑事“三罚联动”已成为处理财务造假案件的标配,彰显监管“零容忍”态度 [2][4] - 当前被查处的退市案例其涉案行为多发生在过往时期,在持续高压监管下,未来因财务造假导致的退市公司数量有望回落 [8]
证监会严查*ST元成 财务造假案件
中国证券报· 2025-10-11 05:01
行政处罚与违法事实 - 公司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连续三年虚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 [1] - 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拟罚款3745.46万元,对5名责任人员合计罚款4200万元,对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 [1] 退市程序与法律后果 - 公司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上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1] - 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证监会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移送公安机关 [1]
证监会严查*ST元成财务造假案件
中国证券报· 2025-10-11 04:57
公司财务违规 - 公司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 [1] - 公司连续三年虚增收入和利润 [1] - 证监会拟对公司罚款3745.46万元 [1] 监管处罚措施 - 证监会对5名责任人员合计罚款4200万元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 - 公司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 后续法律程序 - 上交所将依法启动针对公司的退市程序 [1] - 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证监会将按规定移送公安机关 [1]
证监会严查*ST元成严重财务造假案件
上海证券报· 2025-10-11 02:20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系列重大违法案件被严肃处罚,不仅是对财务造假的雷霆打击,更是资本市场生态 重构的关键转折。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下一步将提高监管的精准性、 有效性,落实主责主业,依法从严监管,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把该管的管好,同时坚持严而有 度、严而有效,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塑造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资本市场秩序,促 进高质量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证监会已严肃查处多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让造假者付出惨痛代价。6月,证监会 披露信息显示,越博动力通过虚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销售等业务、虚假出售资产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 和利润,被处以合计3080万元罚款,两名配合造假主体一并被严肃追责;8月,*ST高鸿因长期开展无 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走单"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相关责任主体被罚款1.6亿元,配 合造假的第三方被罚款700万元;9月,*ST东通连续四年虚增收入和利润,证监会拟对其罚款2.29亿 元,对7名责任人合计罚款4400万元,对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 (上接1版) ...
证监会严查*ST元成严重财务造假案件 上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上海证券报· 2025-10-11 02:20
◎记者 汤立斌 一段时间以来,证监会已严肃查处多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让造假者付出惨痛代价。6月,证监会 披露信息显示,越博动力通过虚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销售等业务、虚假出售资产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 和利润,被处以合计3080万元罚款,两名配合造假主体一并被严肃追责;8月,*ST高鸿因长期开展无 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走单"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相关责任主体被罚款1.6亿元,配 合造假的第三方被罚款700万元;9月,*ST东通连续四年虚增收入和利润,证监会拟对其罚款2.29亿 元,对7名责任人合计罚款4400万元,对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 据中国证监会10月10日发布的消息,证监会近日对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简 称"*ST元成")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经查,*ST元成连续三年虚 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拟对上市公司罚款3745.46万元,对5名责任人员合计罚款 4200万元,对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系列重大违法案件被严肃处罚,不仅是对财务造假的雷霆打击,更是资本市场生态 重构的关键转折。证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