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占用

搜索文档
退市公司“顽疾”曝光 监管部门“一查到底”重拳整治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02:32
□ 监管部门对退市公司的调查并未随退市而终止,近期一批公司的立案调查结果出炉,公司及相关责任 人均被重罚 □ 对于退市公司遗留的资金占用问题,监管部门同样紧盯不放,通过多种措施督促相关方归还占用资金 □ 中介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其职责缺失为公司的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便利,同样难 逃监管部门追责 ◎记者 冯心怡 退市绝非上市公司违法行为的"免罚牌"。近期,随着多家退市公司立案调查结果出炉,财务造假、欺诈 发行、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多项违法行为被公之于众,公司及相关责任人累计被罚款数亿元,部分违 规责任人被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从财务造假到欺诈发行,从资金占用到违规担保,追溯退市公司的违法行为,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长 等高管、中介机构均涉事其中,而监管部门的追责也层层深入,处罚力度绝不手软,切实做到对违法行 为"一查到底",对违规资金"一追到底",相关违法违规主体无法"一退了之"。 多位法律界人士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称,去年以来,新"国九条"、退市新规等制度相继出台,明 确"持续强化退市监管"的相关要求。当前对退市公司的追责、重罚,实际上也落实了新"国九条"精神。 对退市公司的严惩重罚,传递了 ...
不接受非标审计致年报“难产”,*ST金泰又收罚单
第一财经· 2025-09-16 18:08
公司治理与监管处罚 - 公司因管理层拒绝接受审计机构出具的"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导致2024年年报未按期披露 被上海证监局处以200万元罚款 三位高管合计被罚260万元 总罚款金额达460万元[1][2] - 审计机构发现公司存在通过多家供应商进行"季初转季末回"的异常资金流转 涉及金额未披露 同时无法判断两笔股权交易款是否为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3] - 大股东海南大禾提名的董事质疑问询回复内容"避重就轻 罔顾事实" 认为管理层存在与他人勾结侵占公司资金的行为[3] 管理层变动与内部控制 - 大股东海南大禾多次推动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意图更换董事会成员 包括罢免董事长罗甸等高管 但最终因候选人忧虑退市风险主动放弃提名 在股东大会前夕取消了11项提案[1][3][5] - 董事刘锐明因个人工作安排调整辞职 在任时间未满两个月 进一步显示公司治理结构不稳定[4] 历史违规记录 - 公司2021年参与浙江运发虚构"黄金贸易业务" 涉及41份销售合同金额15.09亿元 采购合同金额14.85亿元 虚增2021年末存货2.58亿元 虚增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39万元 被证监会合计罚款550万元[6][7] - 公司高管2021年承诺增持股份 各自增持金额不低于1.5亿元 但最终未实施增持 被司法机关判定赔偿投资者损失900余万元 并被上海证监局采取警示函监管措施[6] 经营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7亿元 同比增长5.66% 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0.85万元 同比下滑约33% 显示盈利能力的下降[8]
资金占用合计近12亿元,两上市公司接连领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2:43
核心观点 - 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 处罚力度显著加强且处理效率大幅提升 传递出坚决遏制大股东资金占用乱象的强烈信号 [1][11][12] *ST聆达违规案例 - 未披露关联方资金占用6560万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9.95% 通过预付款 工程定金转移 存单担保贴现资金转移等多种方式占用 [3] - 未披露违规对外担保1.26亿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9.10% 包括子公司以存单为第三方公司担保及为借款提供连带担保 [3][4] - 被处以100万元罚款 时任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各被罚200万元 体现监管对"首恶"的严惩态度 [1][4] - 还存在三项信披违规:未及时披露子公司停产 未对项目做减值测试 未披露预付款损失风险 未及时公告关联方合作 [4] - 公司业绩持续承压 2024年亏损9.50亿元 重要子公司处于停产状态 对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挑战 [4] - 在监管部门介入下 被占用资金已全部追回 违规担保已全部解除 [5] 阳煤化工违规案例 - 控股股东华阳集团非经营性占用资金11.26亿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7.74% 通过直接划转方式占用 [7] - 未在2021年半年度报告及年度报告中披露资金占用情况 [7] - 公司被处以150万元罚款 相关责任人员被罚400万元 [1][7] - 控股股东华阳集团及主要责任人员合计被罚690万元 其中华阳集团400万元 负责人200万元 具体执行人90万元 [8] - 上交所追加纪律处分 对华阳集团予以公开谴责 对阳煤化工予以通报批评 [8] - 被占用资金已于2021年9月30日全部归还 [9] 监管效率提升 - 阳煤化工从立案到最终处罚仅用时两个多月 显示监管处理效率显著提升 [1][12] - *ST聆达从立案到处罚决定总用时不超过10个月 从事先告知书到决定书仅用半个月 [11] - ST银江从立案到事先告知书用时不到8个月 从事先告知书到决定书压缩至6天 [11] - 监管处理周期明显缩短 步入"快车道" [1][11] 退市新规影响 - 退市新规将未按期偿还的资金占用作为规范类退市情形 对限期不改的公司坚决退市 [8] - 即使公司退市 被占用资金也须"全额追缴" 如退市龙宇案例中实控人已归还4亿余元 剩余4.8亿元追缴工作仍在推进中 [9]
*ST聆达收监管关注函 此前因资金占用违规担保案被罚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20:09
监管关注与处罚 - 公司收到大连证监局监管关注函 专项检查发现金寨嘉悦一期项目计提减值不充分2.18亿元且评估报告经济性贬值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 [1] - 公司内控制度执行存在多项问题 包括用印审批不完整 薪酬发放不合规 内幕信息登记不完整 [1] - 大连证监局对公司和时任高管处以500万元罚款 其中公司被罚100万元 董事长王明圣和副董事长林志煌各被罚200万元 [3] 信息披露违规 - 公司未按规定披露对外担保事项 全资子公司金寨嘉悦用3000万元定期存单为第三方银行承兑汇票提供担保涉及金额6000万元 [3] - 公司未披露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 累计金额达6560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9.95% [3] - 金寨嘉悦为董事长和副董事长5000万元借款提供担保 并与中财招商投资集团商业保理有限公司融资1600万元 [3] 高管相关事项 - 董事柏疆红被法院限制消费 系因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中衡卓创工程合同纠纷未履行721万元付款义务 [1] - 公司声明柏疆红被限制消费事项系个人投资的其他独立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引发 与公司职务及业务无关 [2]
造假8年,被罚3.75亿!内蒙古前首富跌落,终身禁入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14 13:35
华夏能源网获悉,9月12日,亿利洁能(利能5,NQ:400227)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内蒙古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 书》")。 亿利洁能称,因公司涉嫌在2016年至2023年期间存在财务造假、关联担保、资金占用等导致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及欺诈发行债券行为,内蒙古证监局拟对 公司、公司控股股东及29名相关责任人处以总计约3.75亿元罚款,并对相关责任人员采取市场禁入等措施。 早在2024年6月,亿利洁能已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此后,在2024年7月,因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低于 1元/股,亿利洁能被交易所摘牌退市。 《告知书》显示,亿利洁能于2020年4月8日发行"20亿利01"债券,发行规模为5亿元;于2020年7月3日发行"20亿利02"债券,发行规模为5亿元。 但"退市不免责",亿利洁能退市一年多后,仍没能逃脱监管处罚。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亿利洁能实控人王文彪曾是"治沙英雄",1999年创立亿利洁能。2000年,亿利洁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被称作"光伏治沙第 一股"。 而今,不仅亿利洁能连年亏损、黯然退市,"治沙英雄"也被罚款3000万 ...
ST长园董事长吴启权辞任全部职务:关联方仍欠1958万资金占用利息,公司曾因内控问题 “戴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00:25
公司高层变动 - 董事长吴启权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及子公司所有职务 包括董事长 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 离任后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1][4] - 吴启权原定任期至2028年1月9日 其辞职不会导致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 不影响公司正常运作 [4][5] - 吴启权持有公司1.06亿股股份 持股比例8.02% 为第二大股东 2024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220万元 [6] 管理层背景及继任安排 - 吴启权自2018年7月起担任董事长 2021年起兼任总裁 今年4月已辞去总裁职务 [2][6] - 其职业经历包括2005-2013年任职于珠海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2016年进入公司董事会 [5] - 辞职同时提名乔文健为新董事候选人 乔文健已于今年4月接任总裁职务 全面负责日常经营 [6] 资金占用问题 - 公司2024年财务报表被出具保留意见 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2][7] - 吴启权控制的运泰利控股通过第三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 2023-2024年子公司预付款项被转至运泰利控股 [7] - 公司已追认7家供应商为关联方 运泰利控股承诺2025年9月30日前支付资金占用利息2158.98万元 [7] - 目前已收到利息200万元 尚有1958.98万元未支付 该事项导致公司股票自4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7]
监管出手!罚款3.75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23:47
公司违规行为概述 - 亿利洁能及其控股股东亿利集团因2016年至2023年期间财务造假、关联担保、资金占用及欺诈发行债券等行为被内蒙古证监局拟处罚3.75亿元 [2] - 29名相关责任人被处罚 包括控股股东董事长王文彪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其他高管分别被禁入10年或5年 [2] - 亿利集团因组织指使违规行为被立案调查 [2] 财务造假细节 - 2016年至2022年通过虚构期货交易、虚增投资收益等方式虚增利润 各年虚增额分别为1928.89万元、5303.07万元、2763万元、3519.13万元、3583.67万元、8268.53万元、-1.28亿元 占当期利润总额比例分别为3.76%、6.18%、2.15%、2.79%、4.88%、9.37%、-12.77% [4] - 2016年至2021年通过虚增货币资金等方式虚增资产 各年虚增额分别为7亿元、6.96亿元、31.15亿元、28.08亿元、30.26亿元、7.03亿元 占当期总资产比例分别为3%、2.38%、8.49%、8.14%、8.31%、2.06% [4] - 2017年至2021年通过虚构贸易业务虚增营业收入 各年虚增额分别为35.46亿元、35.25亿元、27.98亿元、25.19亿元、7.09亿元 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2.52%、20.29%、22.62%、19.51%、5.70% [5] 关联担保与信息披露遗漏 - 2017年至2022年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 各年发生额分别为8.5亿元、19.5亿元、30.1亿元、21.12亿元、15.62亿元 占最近一期净资产比例分别为8.12%、12.38%、17.22%、11.50%、8.18% [6] - 未在2017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中披露关联担保事项 导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6] 资金占用问题 - 2016年至2023年通过资金管理协议、承兑汇票扣款等方式向控股股东提供资金 2016年至2020年占用发生额分别为7.001亿元、24.09亿元、28.35亿元、17.12亿元、2亿元 占净资产比例分别为6.89%、23.00%、18.00%、9.79%、1.09% [8] - 2016年至2023年末占用余额持续存在 各年末分别为7.001亿元、6.96亿元、34.75亿元、43.05亿元、45.05亿元、45.05亿元、45.05亿元、45.05亿元 占净资产比例分别为6.68%、4.42%、19.88%、23.43%、23.61%、22.96%、22.59%、23.51% [8] - 截至2023年末在亿利集团财务公司的39.06亿元存款实际由亿利集团控制 占净资产20.38% 截至2024年6月10日未归还 [9] 欺诈发行债券 - 2020年发行"20亿利01"和"20亿利02"债券 发行规模各5亿元 [11] - 发行文件引用了2016-2019年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的年度报告 构成欺诈发行 [11] - 亿利集团直接参与并组织财务造假及欺诈发行行为 [11] 监管背景与行业影响 - 公司于2024年6月10日被立案调查 7月18日因股价连续20日低于1元被终止上市 [13] - 2024年至2025年8月31日证监会累计查处67家退市公司 其中46家已处罚 合计罚款12.46亿元 [13] - 新"国九条"政策强调"两强两严"监管导向 聚焦打击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退市不免责成为常态化实践 [13] - 监管趋势体现对财务造假严厉打击 后续将追责中介机构 完善投资者赔偿体系 [14]
浙江明辉蔬果因投标提供虚假材料被全军采购禁入2年
齐鲁晚报· 2025-09-07 20:55
军队采购违规处罚 - 公司因在军队采购项目2021-JY02-W1006投标中提供虚假材料被处罚 自2025年9月7日起禁止参加全军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活动2年 法定代表人何云峰控股或管理的其他企业及授权代表吾晟同期被禁止参与军队采购活动 [1] 证券监管违规事项 - 公司及董事长兼总经理何云峰、财务负责人姚秀梅、时任董事会秘书徐梦婷和何晨苒被浙江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因未及时披露股份转让协议及特殊投资条款 [5] - 何云峰通过姚强代持公司股份 2022年11月10日姚强持有公司股票311万股中307万股为何云峰代持 导致股权不明晰且未准确披露 [5] - 2021年1月至4月公司以预付账款名义向衢州市衢江区联农果蔬专业合作社等5家供应商支付资金形成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截至2025年7月15日资金尚未归还 [8] - 公司2017年12月与杭州信倍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签订含业绩承诺、补偿及股份回购条款的补充协议 未在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中披露这些特殊投资条款 [8]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9年 总部位于浙江省衢州市 占地面积80余亩 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 配备26000立方米大型冷库 [10][15]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超6亿元 业务覆盖全国20余省市 设立分子公司50余家 为军队、武警、学校、政府机关等500余家单位提供生鲜配送服务 覆盖人群近30万 [10][15] - 公司构建从种植、加工、检测、冷链物流到信息化系统研发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体系 是数字化生鲜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商 [15]
监管部门对资金占用不手软
金融时报· 2025-09-05 11:07
资金占用监管处罚案例 - 新华锦因实际控制人张某华控制的新华锦集团非经营性占用资金4.06亿元被青岛证监局要求6个月内归还资金 [1][2] - *ST聆达因未披露对外担保和关联方资金占用被大连证监局警告并罚款100万元 [1][3] - 若新华锦1个月内未清收资金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6个月内未完成将面临停牌及退市风险 [2] 资金占用整改措施 - ST西发控股股东盛邦控股以1.50亿元债权抵偿占用资金 重整投资人以现金支付1.46亿元和3522.32万元清偿剩余占款 [1][4] - 朗进科技控股股东朗进集团及其子公司占用资金2.37亿元 已于2025年6月30日前全部归还 200万元临时拆借及利息0.68万元也在报表批准前清偿 [6] - ST西发通过清偿3.31亿元占用资金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提升财务状况并消除发展障碍 [4] 资金占用定义与监管背景 - 资金占用是控股股东利用控制地位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掏空"行为 形式包括无偿拆借资金、开具无真实交易票据及悖离商业逻辑的预付款等 [7] - 监管部门对资金占用保持高压执法 2024年证监会查处35起资金占用案件 永悦科技实际控制人因转出6630万元资金被罚1050万元并市场禁入5年 [8] - 资金占用发生源于股东流动性问题及公司治理缺陷 包括内部控制不完善和控股股东监督缺失 [7]
上市公司4亿元资金被占用,存在退市风险,股价6天跌掉29%!大股东变卖优质资产还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8:16
资金占用事件 - 公司被大股东新华锦集团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达4.06亿元 [1][3] - 资金占用时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3] - 2025年上半年累计发生占用金额约8.01亿元 期间曾在4月归还但5月因战略投资方资金压力再次转出4.06亿元 [4][5] 还款安排 - 资金占用方计划通过青岛啤酒收购即墨黄酒交易的6.65亿元应收账款偿还债务 [2][12] - 公司已与新华锦集团、鲁锦集团签订还款协议及质押担保合同 对应收账款办理质押登记并享有优先受偿权 [5][12] - 还款方案取决于青岛啤酒收购即墨黄酒100%股权交易的完成进度 目前存在不确定性 [2][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9亿元 同比下降24.92% [6][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6.72万元 同比下降39.45% [6][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30.99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73.61% [6][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726.21万元 同比下降19.06% [9] 退市风险 - 若未能在1个月内清收资金 上交所将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11] - 若6个月内未完成清收 将实施停牌 停牌后2个月内未整改将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1] - 退市风险警示后2个月内仍未整改 上交所将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11] 市场反应 - 自8月26日披露资金占用消息后 6个交易日内股价累计下跌29.66% [14] - 9月3日单日股价大跌超4% [14] 公司治理 - 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未签署半年度报告书面确认意见 [6] - 资金占用决策程序缺失 公司高管曾向相关方出具风险告知函但未能阻止资金再次转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