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边主义

搜索文档
数字税不许收!特朗普开始施压,加拿大干脆吹响反击,美企瞬间损失数十亿
搜狐财经· 2025-06-29 13:22
事件导火索是加拿大总理卡尼对美国关税政策及领土野心的零容忍态度。面对美国在关税问题上步步紧逼,甚至未放弃对加拿大的领土觊觎,卡尼政府 果断打出"数字服务税"这张王牌。自6月30日起,加拿大将对全球年收入超7.5亿欧元、在加年收入超2000万加元的跨国企业征收3%数字服务税,且税款 追溯至2022年1月。首当其冲的便是亚马逊、谷歌等美国科技巨头,据估算,未来五年该政策可为加拿大带来59亿加元收入,仅追溯部分就可能让美企损 失20亿美元。 事实上,征收数字服务税并非加拿大独创,欧盟、日本及印度等国均曾将其视为反制美国关税政策的"杀手锏",但始终未付诸实践。此次加拿大率先打 破沉默,或因长期遭受美国施压已至忍耐极限。分析指出,此举不仅直接冲击美国科技产业,更向国际社会传递明确信号:面对单边霸凌,反制手段需 更具针对性与威慑力。 特朗普自执政以来,以关税为武器四处制造贸易摩擦,从加征关税到试图吞并邻国领土,其激进政策引发外国多国强烈不满。此次加拿大以数字税"硬 刚",既是对美国霸凌的直接回应,也暴露出单边主义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脆弱性。当"贸易战"从商品领域蔓延至数字服务,这场博弈的代价或将远超各 方预期。向特朗普这类 ...
龙永图:中美会谈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美国,更顺应了全球民意
凤凰网财经· 2025-06-29 07:40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 论坛由凤凰网主办,雪花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 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 [1] - 目标是为中国企业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1] 中美贸易关系发展 - 美国4月2日发动的关税方案将全球化推到了崩溃边缘,引起全世界对单边霸凌主义的抵制 [3] - 5月10日至11日的中美日内瓦谈判使相互关税基本回到4月2日前的水平 [3] - 6月11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原则上就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共识及日内瓦共识达成框架 [3] - 中美经贸关系提高到元首级别后,两国经贸关系基本走向正确方向 [3]
国际法专家呼吁重视发展中国家对国际法贡献
新华社· 2025-06-27 20:02
论坛主题与背景 - 第三届发展中国家与国际法论坛在北京举办 主题为"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与国际法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贡献" [1][2] - 由中国国际法学会 亚洲国际法律研究院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在联合国宪章日联合主办 [2] - 来自联合国 非盟 亚非法协等国际组织代表及多国专家 驻华使节 国内高校机构代表约300人参会 [2] 核心观点 - 系统回顾发展中国家对联合国和国际法的贡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 全球南方需共同维护联合国和国际法权威 [1] - 联合国副秘书长指出发展中国家是促进国际法发展的中坚力量 特别提到中国牵头筹建国际调解院是发展中国家引领的制度创新 [1] - 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强调当前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法律体系表达意愿的重要时代 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为现代国际法形成作出贡献 [1] - 专家指出国际法律秩序处于关键时刻 全球南方国家维护国际准则的努力不应被低估 [1] 议题讨论 - 分议题包括"联合国与国际法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立法司法方面的贡献" "第三世界国际法学派理论贡献" [2] - 联合国承诺继续支持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 推动构建更具包容性创新性的全球治理体系 [1]
中国贸促会:上合组织“中国年”期间,工商合作如火如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18:31
论坛概况 - 中国贸促会将于7月17日在第三届链博会期间举办上合组织工商论坛,该论坛自2009年创立已成为区域工商界重要平台[1] - 论坛主题为"弘扬'上海精神'工商界在行动",突出"行动"二字,将在新疆、湖南、重庆等地开展"上合组织实业家中国地方行"系列活动[1] - 论坛将发布《上合组织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举办农业、能源、物流领域3场企业对接活动,并组织链博会观展活动[1] 专题研讨议题 - 设置"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和"深化互联互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平稳畅通"两个专题研讨议题[2] - 议题支持推动各方在传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拓展服务贸易、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交通物流等领域合作[2] 工商合作成果 - 中国贸促会作为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轮值主席单位,今年已组织7批次中国企业家团组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上合国家访问[2] - 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中国与中亚国家企业、机构签署32份合同与意向协议,金额达110亿美元[3] - 签约项目涉及能源矿产、交通物流、农产品加工及贸易等多个领域,显示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互补性强、潜力巨大[3] 合作趋势 - 当前中国—中亚工商合作活跃,上合组织"中国年"期间工商合作持续加强[2] - 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背景下,中外工商界合作意愿不断增强,合作朋友圈持续扩大[2]
国际锐评丨为什么“要与中国保持密切联系”
央视新闻· 2025-06-27 15:08
高通与中国合作 - 高通进入中国30年 见证中国从移动通信技术跟随者成长为全球引领者 [1] -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表示终端侧AI将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新赛道" 未来将与中国伙伴携手打造智能手机、智能电脑、AI眼镜等终端 [6] 夏季达沃斯论坛 - 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办 吸引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800位嘉宾参会 人数达近年之最 [1] - 论坛举办近200场分论坛活动 共同发出开放合作的声音 [1] -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表示国际工商界人士希望投资中国、期待与中国深化贸易合作 [1] 中国消费市场 - 中国市场持续扩容提质 一年近50万亿元的消费、超50万亿元的投资、超20万亿元的进口 [4] - 英国赫力昂大中华区负责人绅德指出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壮大、人口老龄化趋势及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 展现消费市场巨大活力 [4] - 赫力昂投入巨资完成对合资企业中美史克的全资控股 作为深耕中国战略市场的证明 [4] 中国创新生态 - 杭州"六小龙"等中国科创企业密集火爆"出圈" 中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 [4] - 中国形成全球最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最大规模的人才体系 吸引全球创新资源 [4] - 人工智能大模型爆发性成长 AI成为达沃斯论坛关键词 相关技术应用于新材料研发可使效率提高100至1000倍 [6] 外资企业在华发展 - 德国赛威传动表示基于过去30年发展经验 对加大在华投资及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力度充满信心 [6] - 今年前5个月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4018家 同比增长10.4% [7] - 高盛、摩根大通等国际机构纷纷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6]
赵乐际同法国国民议会议长共同主持中国全国人大与法国国民议会交流机制第十二次会议
央视网· 2025-06-26 19:47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26日在人民大会堂同法国国民议会议长布朗- 皮韦共同主持中国全国人大与法国国民议会交流机制第十二次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赵乐际强调,中国全国人大愿同法国议会一道,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发挥立法机构职能作用,分享 立法、监督等工作经验,为两国务实合作提供法律保障。中国全国人大愿加强同欧洲议会的交流,助力 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布朗-皮韦在作主旨发言时表示,法中都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面对当前严峻的国 际局势,法中加强沟通团结,至关重要。法方希望同中方本着相互尊重和互利精神,加强贸易投资、人 工智能、气候变化、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合作。法国国民议会愿同中国全国人大深化对话交流,为促进法 中关系发展注入新活力。 赵乐际表示,去年,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成功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与马克龙总统一致 同意弘扬中法建交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上个月,两国元首举行通话,引领中法关系健康稳定 发展。中方愿同法方加强全方位交流合作,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更高水平。 李鸿忠参加会议。 赵乐际指出,中法双方要夯实相互理解的友谊之基,搭建互利共赢的合作之桥,深化传统 ...
环球圆桌对话:在制度化中推动中国中亚合作“提质升级”
环球网· 2025-06-25 06:56
中国—中亚精神的内涵与意义 - 提出"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神",植根于六国长期合作的共同理念和价值 [1][2] - "中国—中亚精神"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理念支撑,中亚各国元首一致同意强化合作的精神凝聚力和理念向心力 [2] - 中国与中亚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中国—中亚精神"凝结着双方对发展的普遍共识 [2] 中国—中亚合作的制度化进展 - 六国元首共同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将世代友好原则固定下来,标志着政治互信达到新高度 [3] - 中国—中亚机制实现制度化,建立常设工作机制,超越一般双边关系组合,获得更多整体性与稳定性 [5][6] - 中国中亚合作经历五波发展浪潮,从建交到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再到"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发展战略对接,逐步实现制度化 [6] - 中国—中亚机制涵盖元首会晤、外长对话、秘书处协调等机制化安排,形成覆盖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多维度的合作体系 [7] 务实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 六国元首商定2025至2026年为"中国中亚合作高质量发展年",聚焦贸易畅通、产业投资、互联互通等六大优先方向 [3] - 中方宣布建立减贫、教育交流、荒漠化防治三大合作中心,愿同中亚国家共享发展经验和最新技术成果 [3] - 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合作,加快5G、物联网、智慧城市等建设项目落地 [12] - 中吉乌铁路项目、中哈第三条铁路规划、中欧班列等基础设施和交通物流合作项目加速实施 [10] 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 中国同中亚国家在地方合作、人员往来、教育交流、文化旅游等领域达成一系列新合作成果 [4] - 中方将在中亚开设更多文化中心、高校分校、鲁班工坊、中医药中心,深入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 [4] - 六国元首签署促进人员往来便利化合作倡议,推动互设文化中心,合作开展"中国—中亚文化和旅游之都"评选 [4] 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意义 - 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对周边地区乃至全球其他区域合作产生示范效应,激励更多国家携手合作 [4] - 中亚地区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区,为全球实践树立示范样板 [5] - 中国—中亚机制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转型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确定性,为新型国家间关系和地区合作贡献新范式 [8]
李强会见吉尔吉斯斯坦总理卡瑟马利耶夫
快讯· 2025-06-24 17:49
中吉合作发展战略 - 中方愿同吉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力争尽早达成高水平的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 [1] - 扎实推进中吉乌铁路、中吉友谊桥、口岸改造等互联互通项目建设 [1] - 打造清洁能源、电动车、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合作亮点 [1] 多边协作与机制深化 - 中方愿同吉方密切多边协作,不断做优做强中国-中亚机制 [1] - 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1] - 共同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全球产供链稳定 [1] 吉方合作意愿 - 吉方愿同中方深化贸易、投资、金融、互联互通等领域互利合作 [1] - 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中亚机制密切协调配合 [1] - 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推动两国关系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1]
美国“午夜之锤”,没有“锤”服伊朗 | 国际识局
中国新闻网· 2025-06-23 20:16
军事行动细节 - 美军发动代号"午夜之锤"的军事行动,目标为伊朗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 [1] - 行动出动125架军机,包括7架B-2轰炸机作为主力,采用佯动战术和无线电静默策略 [2][3] - B-2轰炸机投下14枚GBU-57钻地炸弹,潜艇发射24枚"战斧"导弹,并袭击伊朗防空设施 [3] 行动效果评估 - 美国宣称卫星图像显示核设施遭受"巨大破坏",尤其地下部分损毁严重 [5] - 伊朗否认关键设施受损,称福尔道离心机大厅和级联室完好,伊斯法罕18栋建筑被毁但核研究设施状态未明确 [6][7] - 伊朗副外长明确表示将继续铀浓缩活动 [7] 国际反应与影响 - 联合国秘书长谴责行动加剧地区动荡,构成对国际和平的威胁 [10] - 美国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批评行动未经国会授权,存在误导民众嫌疑 [10] - 国际组织指责行动违反国际法,可能刺激核扩散风险 [10]
特朗普骑虎难下,美债被大量抛售,真正痛苦到来,中方送美一句话
搜狐财经· 2025-06-23 10:33
美债持仓变动 - 中国4月减持82亿美元美债,持仓降至7572亿美元,3-4月累计抛售271亿美元 [1] - 4月外国持有美债总额环比减少361亿美元,前20大海外债主中12家减持,累计抛售1252亿美元 [1] - 加拿大减持578亿美元,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分别减持158亿和150亿美元 [1] - 中国3月持仓跌破7840亿美元,被英国超越退居第三大海外债主,为2000年10月以来首次 [1] - 日本4月持有1.13万亿美元美债保持首位,英国持有8077亿美元环比增加284亿美元 [1] 美债市场波动背景 - 4月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145%进口税后,美债市场出现异常抛售导致利率快速上升 [1] - 5月美债收益率继续飙升,长期国债收益率连续三天突破5% [1] - 美债总额超过36万亿美元且半年内增长1万亿美元 [3] - 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降至AA1,三大评级机构全面摘除美国3A评级 [3] - 美债利息支出占GDP比重超10%警戒线,2024年联邦赤字率超6%,债务率超123% [3] 美国内部政策矛盾 - 特朗普计划将美债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但遭美联储抵制 [3] - 美联储四次维持利率4.25%-4.5%不变,鲍威尔称政策影响不确定暂不降息 [3] - 特朗普公开批评鲍威尔并计划提名新美联储主席人选 [5] -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高企,国债减持额度从每月600亿降至250亿美元 [8] - "大而美减税法案"可能增加美债两万多亿美元 [8] 国际投资者动向 - 澳大利亚国有基金SA将美债持仓降至低配水平,昆士兰投资公司减少美债投资 [5] - 投资者转向美国投资级和高收益信贷资产,减少美元风险敞口增加澳元头寸 [5] - 日本寿险公司寻找美债替代品,亚洲家族办公室削减冻结在美投资 [5] - 彭博美元指数年内下跌逾7% [5] - 外国官方持有美债比例从2014年45%降至2023年28% [8] 市场供需失衡 - 美联储减持国债导致财政部需自行回购,5月单次回购达100亿美元创纪录 [8] - 普京表态认同中国经贸观点但建议平衡贸易顺差 [8] - 中方呼吁美国摒弃单边主义回归平等对话解决债务问题 [10] - 全球担忧美国政策不确定性,美债危机或成经济"定时炸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