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演唱会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鸟巢放歌引爆双奥场馆新热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7 05:47
演唱会经济效应 - 凤凰传奇连续三场鸟巢演唱会吸引近19万观众 今年以来多位歌手在鸟巢开唱总观演客流接近110万人次 [1] - 演唱会带动场馆周边消费增长约三成 其中奥园city街开街后吸引超5万游客打卡 [4] - 国际商品体验馆 夏日美食广场和中华老字号体验馆客流量同比常态增长50% 营业额增长30% [4] 场馆周边商业活力 - 演唱会市集包含纪念票打印 应援物品售卖和化妆编发等服务 成为观众热门打卡点 [3] - 奥林匹克中心区新增国际商品体验馆 夏日美食广场和中华老字号体验馆 形成多元化消费场景 [3] - 月色码头精酿酒吧受演唱会经济带动 餐饮消费额较平日增长近3成 3家酒吧经常满座 [4] 鸟巢演出规模与规划 - 2024年鸟巢举办39场大型演唱会 观众超216万人次 贡献全市超六成演唱会观众数量和票房收入 [5] - 2025年鸟巢将举办50多场演唱会 场馆档期已排满 预计到场观众达280万人次 [5] - 鸟巢作为双奥场馆 未来将发力大型赛演 全民健身和旅游休闲服务 推动奥运遗产可持续利用 [5] 文旅消费新趋势 - 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成为文旅消费新潮流 粉丝经济带动周边商业辐射效应 [3] - 外地歌迷专程提前到场 结合演唱会与奥运场馆打卡 形成复合型消费体验 [1][3]
建设“国际演艺之都”:海口的演唱会经济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20:53
演唱会经济对海口文旅的拉动效应 - 2025年时代少年团演唱会吸引11.54万人次观众 带动文旅总收入6.55亿元 其中场外聚集4.53万人次 95%来自岛外 [2][3] - 2023年周杰伦演唱会吸引15.46万人次游客 实现旅游收入9.76亿元 其中住宿收入1.34亿元 餐饮收入0.72亿元 购物收入3.22亿元 [4] - 2024年坎耶·维斯特试听会吸引8万人次观众 带动旅游消费7.3亿元 首场岛外购票占比达96.5% [4] 演唱会经济的杠杆与长尾效应 -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 演唱会门票消费对当地消费拉动达1:4.8 即每1元门票带动4.8元周边消费 [3] - 时代少年团演唱会观众占海口"五一"游客总数10.82% 贡献假期44.8%旅游收入 [3] - 刀郎演唱会期间海口酒店入住率同比上升12.5% 岛外购票歌迷占比75% [4] 城市协同与宠粉服务实践 - 海口公交开通多条免费专线 加大常规公交发班密度 动态调度出租运力保障交通 [5] - 五源河体育场外设"宠粉不散场"福利站 歌迷打卡上传社交平台获赠礼品 [5] - 海口旅文局在机场设刀郎歌迷服务台 同期举办免费城市宠粉音乐会 [5] 文旅资源联动与政策支持 - 海口推出"演唱会附近酒店优选""热门景点打卡路线"等特色服务 持票可兑换文创雪糕等纪念品 [6] - 海南省提出重点支持海口打造"国际演艺之都" 给予大型演唱会最高300万元奖励 [6][8] - 海南实施59国入境免签政策 对进口娱乐设备免征关税 降低演出方成本 [7] 国际对标与审批优化 - 新加坡泰勒·斯威夫特演唱会吸引30万粉丝 40%来自海外 带来超4亿美元旅游收入 [7] - 海口推行大型演出审批"一件事"机制 实现一网通办 提升审批效率 [8] - 2025年1-3月海口接待游客893.14万人次 同比增长7.92% 旅游总收入145.53亿元 同比增长5.18% [8]
透视深圳11区经济一季报:服务业加速上升,文旅拉动消费增长|“数”读深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8 20:36
深圳各区一季度经济表现 - 南山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043.18亿元,增速5%,占深圳全市比重超三分之一[1][3] - 福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1336.68亿元,增速7.6%,增速与龙华区并列全市第一[1][4] - 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第三产业增速分别为6.5%、7.6%、7.4%,均超全市平均增速6%[1][4] 服务业发展驱动因素 - 南山区集聚腾讯、中兴通讯等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互联网和软件信息产业规上企业近1500家,占深圳全市超六成[3] - 福田区软件信息服务业增长17.9%,互联网服务业增长28.5%,较去年提升7.2个百分点[4] - 龙华区通过引入第四范式、恒丰银行等企业发力金融与软件信息服务业[5] 消费市场新趋势 - 文旅消费表现突出:大鹏新区社消零增速20.1%居首,盐田区住宿/餐饮营业额分别增长9.8%/17.5%[6] - 升级类消费拉动显著:福田区家电/文化办公用品/新能源车零售额分别增长36.3%/50.3%/11.4%,光明区汽车零售额增长96%[7] - 首发经济活跃:深圳一季度引入首店79家,南山区(24家)、福田区(21家)、宝安区(20家)领跑[8][10] 重点企业动态 - 华为、比亚迪、特斯拉等企业在深圳首发新品,包括华为畅享70X、比亚迪智能驾驶系统、Model Y焕新版[10] - 全球快时尚巨头ZARA在华南首家新概念店落户前海壹方城,面积超2300平方米[10] - 稳健医疗计划将全棉时代业务全部迁回龙华区[5]
全国每月超1000场演唱会,一场演出“激活”一座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9:09
演唱会经济规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已举办超过5700场次演唱会,平均每月超1000场,观演人数达781.7万人次,票房54.51亿元,占全部演出票房的74.9% [6][8] - 演唱会场均观演人次1380人,场均票房96.2万元,显著高于音乐节的场均602人次和20.5万元票房 [9][10] - 五一假期期间,仅大麦网统计的63场演唱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举办 [5] 演唱会溢价与消费带动效应 - 谢霆锋香港演唱会二手票溢价至17万元/张,孙燕姿北京站480元票面门票二手价涨至1600元,深圳站溢价近6倍达2800元 [1] - 行业采用"1:4.8"公式衡量经济带动效应,即1元门票消费可拉动周边4.8元消费 [1] - 许嵩深圳演唱会带动大运天地商业体客流量达78.94万人次,成为区域商圈榜首 [19] 城市竞争与场馆运营 - 新加坡斥资数千万美元独家承办泰勒·斯威夫特东南亚巡演,预计创收3.5亿-5亿新加坡元 [4] - 深圳2024年已举办21场大型演唱会,7月初前还将有10位歌手开唱,场馆利用率显著提升 [10][14] - 体育场馆通过演唱会激活赛后价值,如深圳大运中心(6万座)、春茧体育馆(1.3万座)等年均承办超30场演艺活动 [14][15] 跨城观演与文旅融合 - 41.5%跨城观众在演出地停留2天,37%停留3天及以上,30.2%会进行旅游消费 [17] - 刀郎深圳演唱会观众中75%为非本地人群,其中75%来自省外 [17] - 深圳湾体育中心等场馆周边配套商业体(如3.8万㎡地下综合体)直接受益于演出客流 [19][20] 受众结构与消费特征 - 年轻观众占比突出,但中老年群体对经典歌手(周华健、张学友等)接受度较高,票价敏感线普遍设在500元以下 [7][8] - 社交媒体显示"带父母看首场演唱会"成为新趋势,凤凰传奇、刀郎等艺人吸引多代际观众 [8] - 韩国男团等国际演出催生跨国购票行为,需通过日韩等地渠道获取购票资格 [7]
抠门的年轻人,为什么在演唱会上一掷千金
凤凰网· 2025-05-12 09:49
音乐节经济效应 - 大湾区超级草莓音乐节吸引8万名乐迷 带动东莞相关行业消费2 8亿元 人均消费达3500元 显著高于全国五一假期人均574元的水平[2][3] - 音乐节期间东莞虎门美思威尔顿酒店入住率同比上升70% 虎门镇商圈消费同比增加35%[2][7] - 周杰伦海口演唱会4天吸引15 46万人次 拉动旅游收入近10亿元 显示演唱会对区域消费的强拉动能力[7] 消费行为特征 - 音乐节消费呈现"悦己消费"特征 年轻人为精神文化体验愿意高额支出 有粉丝五一期间跨城追星4场花费超2万元[8][11] - 此类消费具有积蓄释放特性 粉丝会为短期高消费提前缩减日常开支 形成消费需求的周期性波动[8] 行业运营模式 - 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采用多舞台重体验设计 3天54组艺人参演 涵盖国际组合与大湾区本土明星 强化吸引力[6] - 地方政府深度联动文旅资源 围绕音乐节推出180多项配套活动 形成"音乐+文旅"的复合消费场景[7] 区域经济优势 - 东莞依托珠三角区位优势 周边香港广州深圳等高消费力城市人群便捷抵达 叠加本地制造业年轻人口基础 形成独特客源优势[4] - 全国五一期间超30场音乐会覆盖一二线城市 63场演唱会吸引数万跨城观众 显示文旅消费向事件驱动型转变[8] 经济理论映射 - 音乐经济验证效用理论 服务型消费通过满足主观心理需求创造经济价值 比物质生产更直接触发消费意愿[12] - 文旅消费的短期爆发性增长表明 刺激政策需聚焦人的即时体验满足 才能形成"努力工作-消费满足"的正向循环[12]
中场、老虎机恢复强于行业,流水回落或反映增长放缓
华泰证券· 2025-05-11 15:30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对银河娱乐维持“增持”评级 [7] - 目标价为39.5港元,对应2025年10.8倍EV/EBITDA [4][7] 核心观点 - 银河娱乐2025年第一季度中场和老虎机业务恢复水平领先行业,但博彩总收入环比回落,可能反映增长放缓或受竞争对手金沙中国改造完成的影响 [1] - 公司积极应对博彩散客化趋势,加快非博彩转型,包括扩展老虎机业务、举办演唱会以及新酒店开业,以期带动客流 [3] - 尽管看好新项目带来的客流效应,但由于市场竞争,银河娱乐后续表现仍需观察 [4] 财务业绩总结 (25Q1) - 净收入为112亿港元,同比增长6%,环比下降1% [1] - 经调整EBITDA为33亿港元,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3% [1] - 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不含建筑)为32.4%,较2019年第一季度、2024年第一季度和2024年第四季度均有改善 [1] - 2024年共计派息0.8港元每股 [1] 分业务表现 (25Q1) - 博彩总收入为109亿港元,同比增长14%,环比下降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4% [2] - VIP业务收入为20亿港元,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29%,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27% [2] - 中场业务收入为82亿港元,同比增长6%,环比下降5%,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0% [2] - 老虎机业务收入为7亿港元,同比增长22%,环比下降7%,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9% [2] 分物业表现 (25Q1) - 银河1-2期是最大收入来源,净收入91亿港元,经调整EBITDA为30亿港元,利润率环比提升2.0个百分点至33% [2] - 星际酒店净收入12亿港元,经调整EBITDA为3.5亿港元,利润率为28%,环比持平 [2]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5年五一假期澳门日均访客达17万人次,显著超过官方预测及此前假期水平,客流畅旺 [3][30] - 暑期及演唱会经济预计将继续带动澳门客流和博彩总收入,银河娱乐将通过举办多位明星演唱会吸引客流 [3][36] - 澳门首季博彩总收入恢复至2019年的76%,但月均水平低于政府全年预测的基准 [4] 未来展望与预测 - 维持银河娱乐2025年至2027年博彩毛收入预测为452亿港元、501亿港元和553亿港元 [4][50] - 维持2025年至2027年EBITDA预测为147亿港元、154亿港元和170亿港元 [4][50] - 公司未来增长点包括嘉佩乐酒店试营业及路氹三、四期建设,将聚焦剧院、水上乐园等家庭友好设施 [3][50]
太疯狂!秒空,售罄!炒至上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12:12
演唱会市场热度 - 孙燕姿演唱会将在深圳、北京、重庆、南京四站举行,形成跨城观演趋势 [2] - 北京鸟巢连开两场演唱会门票秒空,显示强大市场号召力 [3] - 二手市场门票溢价显著:680元票面炒至3833元/张,1680元票面超7000元/张,480元票卖到两千元起步 [7][8] 演唱会经济效应 - 华晨宇佛山演唱会3天吸引十余万歌迷,跨省观众占比57.7%,带动6.8亿元文旅商贸消费 [8][9][12] - 演唱会配套活动丰富:派发3吨炒饭、设置艺术装置吸引打卡 [10] - 千灯湖片区酒店一房难求,餐饮零售等服务行业营业额大幅增长 [12] 城市演唱会经济数据 - 2024年举办演唱会场数:上海281场、成都176场、广州159场、杭州107场 [14] - 典型演唱会带动消费案例:周杰伦杭州站13亿元、海口站9.76亿元、长沙站5.18亿元;邓紫棋呼和浩特站3.43亿元;东莞草莓音乐节7天45亿元 [14] - 研究显示每1元门票花费可带动4.8元周边消费 [14] 行业趋势分析 - "为看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年轻人旅行新方式,形成"早点来、晚点走"的消费溢出效应 [2][13] - 演唱会经济核心驱动力来自"体验经济"和"情绪价值",19-29岁是主力消费群体 [9][13] - 行业正探索将瞬时流量转化为持续消费,成为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13]
从夜宵DJ到景区露营,海底捞“花式宠客”解锁五一消费新场景
搜狐财经· 2025-05-08 18:20
旅游与消费需求释放 - 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与消费需求全面释放 餐饮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1] - 公司通过场景创新 区域个性化创新和沉浸式服务融入假日经济 解锁夜宵经济 露营体验 文化旅游等多元消费场景 [1] 夜经济与社交场景 - 广州 深圳等城市夜宵主题店成为年轻人夜生活新地标 推出DJ打碟 舞蹈表演 花式调酒等互动环节 [1] - 5月1日相关话题冲上同城热搜榜首 阅读量超3000万 [1] 演唱会经济带动 - 上海门店为歌迷定制主题包厢 提供荧光棒 音响设备等沉浸式服务 [3] - 演唱会期间承接包席的门店深夜时段客流提升50%以上甚至100% 1号至4号夜宵时段接到超300位粉丝团订餐 [3] 景区联动创新 - 南京溧水天生桥景区推出"门票+餐饮"组合套餐 提供火锅直送景区服务 [3] 下沉市场表现 - 一线城市门店客流迎来高峰 下沉市场表现亮眼 [5] - 贵州遵义吾悦广场店试营业首日接待超1500人 红酸汤锅底等地域菜品引发尝鲜热潮 [5] - 安徽宣城万达广场店翻台率近8轮 外地游客占比超20% [5] 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以"场景破圈+服务深耕"双轮驱动 构建覆盖全域 全时段的消费生态 [5] - 从夜宵狂欢到露营火锅 从顶流商圈到下沉市场 为餐饮行业创新转型提供新范式 [5]
华晨宇演唱会3天撬动6.8亿,南海如何“接住”泼天流量?丨五一粤消费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6 22:38
演唱会经济持续升温,背后的驱动力是"体验经济",也就是时下流行的"情绪价值"。如何将这股泼天的流量转化为真金白银,成为各地发 展"演唱会经济"的关键。而华晨宇火星演唱会的出圈,除了头部艺人的影响力之外,也与南海在配套服务、消费场景打造、产业融合等方 面做足的功课密不可分,为"演唱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一张门票撬动一座城 佛山千灯湖音乐秀场草地上立起的"火星地表漂浮巨环",在这个假期刷屏了。只见山形镜面屏错落层叠,机械臂与动态地屏随节奏变幻, 赛博朋克式场景引发观众惊叹。据主办方介绍,华晨宇火星演唱会采取首创"乐园模式",一张门票能畅玩下午场和晚上场,打破了传统单 向的观演模式,打造音乐演出、主题游乐园、艺术展览与互动体验为一体的复合场景。 3天演出中,华晨宇完成超15小时、100余首歌曲的表演,既有《异类》《七重人格》等高燃舞台,也有《微光》等经典返场曲目。场外互 动区同样火热,"晨宇炒饭摊"免费派发3吨炒饭,与中国美院联动的"怪诞回旋曲"艺术装置不断吸引歌迷打卡。 "五一"假期,一场属于年轻人的狂欢在佛山南海千灯湖音乐秀场上演。 5月2日至4日,华晨宇火星演唱会在千灯湖音乐秀场激情开唱,超炸li ...
“五一”广东接待游客量同比增18.7% 实现旅游收入295亿元 同比增长20.3%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06 09:26
旅游行业整体表现 - 全省接待游客4608.2万人次,同比增长18.7% [1] - 实现旅游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20.3% [1] - 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1629.9万人次,同比增长14.3% [1] 细分市场客流数据 - 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238.5万人次,同比增长13.5% [1]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119.5万人次,同比增长12% [1] - 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188.9万人次,同比增长15.5% [1] - 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市民游客99.7万人次,同比增长10.8% [1] 地方政府促消费举措 - 佛山推出“一张门票惠游佛山”等文旅消费促进活动 [2] - 珠海发布“1696个车位免费停车”等六大文旅惠民政策 [2] - 梅州推出“高铁游梅州”系列活动,释放“高铁+文旅”叠加效应 [2] - 清远市发放文旅消费券,联动30余家旅游企业推出门票减免、折扣套餐 [2] 文化与艺术活动供给 -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连续5天展演高雅艺术与群文节目 [2] - 广东省非遗馆组织乡村非遗集市等活动,吸引游客体验传统技艺 [2] - “潮玩非遗 湾区竞渡”等新供给激活假日经济 [2] 体育与音乐活动带动旅游 - 广州白云山推出“喜迎全运悦走羊城”活动,云萝植物园举办定向越野比赛 [3] - 佛山、中山、东莞以“跟着龙舟去旅行”串联民俗与消费,龙舟联赛开赛 [3] - 佛山银河左岸音乐节及华晨宇火星演唱会单日吸引近4万乐迷 [3] - 东莞举办为期3天的超级草莓音乐节,带来沉浸式视听盛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