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易主

搜索文档
筹划仅一周 永和智控三度易主告败
北京商报· 2025-08-14 00:33
公司股价表现 - 8月13日盘中跌超7% 最终收跌5 24% 成交金额约3 53亿元 总市值约23 36亿元 [1] - 8月13日低开7 59% 开盘后保持低位震荡态势 [1] 控制权变更终止 - 因收购方杭州润锋未按期支付首期股份转让款约2000 15万元 导致控制权变更事项终止 [1][2] - 原计划以8 9736元/股转让8%股份 转让价款约3 2亿元 实际控制人拟变更为孙荣祥 [1] - 从筹划到终止仅历时一周时间 [3] - 实际控制人曹德莅自2019年以来第三次筹划易主告败 此前2022年和2023年两次均失败 [3] 公司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连续三年亏损 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618 67万元 -1 56亿元 -2 97亿元 [3] - 2022-2024年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271 98万元 -1 54亿元 -2 94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净利润为-5600万至-3000万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减少 [4] 业务发展 - 主营业务为家用水暖阀门和管件 新兴重点产业为肿瘤精准放射治疗 [3] - 2025年上半年阀门管件业务收入减少 产品毛利率下降 其他业务板块收入同比下降 [4] - 公司已建立"水暖阀门管件业务 肿瘤精准放射治疗"的产业发展模式 目标实现扭亏为盈 [4] 历史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3年 2016年上市 2022年出现上市后首亏 [3]
永和智控三度易主告败,曹德莅退出难
北京商报· 2025-08-13 19:01
控制权变更终止事件 - 公司控制权变更事项因收购方未按期支付首期股份转让款约2000.15万元而终止,导致股价当日收跌5.24%,盘中跌超7% [1][3] - 原计划以8.9736元/股转让8%股份给杭州润锋,涉及转让价款约3.2亿元,交易失败后《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委托协议》自动失效 [3] - 实际控制人曹德莅第三次筹划易主失败,此前2022年和2023年两次尝试均告败 [4] 市场反应与影响 - 消息披露后公司股价低开7.59%,全天低位震荡,成交金额约3.53亿元,总市值约23.36亿元 [3] - 专家指出易主失败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预期,导致股价波动 [4]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连续三年亏损,2022—2024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618.67万元、-1.56亿元、-2.97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同样为负 [7]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净利润亏损收窄至-5600万元至-3000万元,主要因阀门管件业务收入减少及光伏业务亏损减少 [7]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主营业务为家用水暖阀门及管件,同时发展肿瘤精准放射治疗新兴产业 [7] - 公司表示已建立双主业模式,目标通过稳健发展实现扭亏为盈 [8]
拓展医药板块!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溢价拿下易明医药
北京商报· 2025-06-04 18:53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易明医药控股股东变更为北京福好,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姚劲波,涉及23%股份转让,总价款6.62亿元,转让价15.1元/股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溢价23.97% [2] - 北京福好为本次交易专门设立,成立于2024年3月19日,尚未开展实际经营活动,执行事务合伙人北京福雅由姚劲波持股99% [2] - 新主姚劲波为58同城创始人,控制多家信息技术企业,此前投资领域涵盖生活服务、金融、出行及新能源等 [4][5] 市场反应与交易细节 - 公告发布后公司股价"一"字涨停,收盘价13.4元/股涨幅10.02%,总市值25.55亿元,全天成交额2306万元,换手率1% [2] - 交易采用新设企业收购模式,专家分析此举可实现交易结构简化、税务优化、风险隔离和管理控制便利 [3] 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核心产品米格列醇片(奥恬苹)贡献2024年超七成营收,瓜蒌皮注射液贡献12.92%营收但已于2024年12月终止合作 [8] - 2023-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09.85万元和1844.67万元,2025-2027年业绩承诺要求每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 [8][9] - 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41%至1.49亿元,归属净利润下降32.64%至1879.39万元,但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增475.03%至1023.54万元 [9] 未来发展规划 - 新控股股东计划结合投资管理和产业规划优势为公司业务赋能,提升资产质量和股东回报 [6] - 专家指出新主跨领域入主可能带来新管理理念、资金支持及资源导入等发展机会 [6]
侃股:上市公司易主也是一种优胜劣汰
北京商报· 2025-05-29 20:37
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 -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发布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接盘方包括产业资本 央国企以及投资机构等 [1] - 上市公司易主是市场优胜劣汰的体现 新东家与公司深度利益捆绑 更有动力推动公司做大做强 [1] - 控制权变更是市场自我调节和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环节 为业绩下滑或竞争力减弱的公司提供重生机会 [1] 产业资本作为接盘方 - 产业资本凭借行业积累和专业知识 能为上市公司带来精准战略定位和有效业务拓展 [1] - 产业资本熟悉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 可引导公司抓住机遇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1] 央国企作为接盘方 - 央国企具有强大资金实力 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 能为企业提供稳定资金保障 [2] - 央国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渠道可帮助上市公司扩大市场份额 提升行业地位 [2] - 央国企在企业管理 风险控制方面经验丰富 可帮助公司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提高运营效率 [2] 投资机构作为接盘方 - 投资机构凭借敏锐市场洞察力和专业资本运作能力 为公司发展提供多元化支持 [2] - 投资机构可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 优化股权结构等方式为企业筹集资金 [2] - 投资机构还能提供战略咨询 并购重组等服务 帮助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2] 控制权变更的挑战 - 新老股东之间的利益协调 文化融合等问题可能影响企业稳定发展 [2] - 易主过程需要各方充分沟通 制定科学规划以确保平稳过渡和可持续发展 [2] 控制权变更的意义 - 上市公司易主是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重要体现 为公司发展带来新机遇 [3] - 新东家通过深度利益捆绑为企业注入新活力 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3]
欲拿下天洋新材!百兴集团将迎首个上市平台,旗下资产曾IPO失利
北京商报· 2025-04-09 20:10
百兴集团入主天洋新材 - 百兴集团通过旗下百瑞兴阳以受让股权方式获得天洋新材21.35%股份,成为控股股东,交易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以每股7.345元转让15.35%股份,总价款4.88亿元,第二期转让6%股份 [3] - 百兴集团实控人茹伯兴、茹正伟父子将成为天洋新材实控人,这是百兴集团首个上市平台 [1][4] - 百兴集团是常州大型民营企业,业务涵盖工业制造、房地产、金融投资,工业板块拥有30年高分子材料研发经验,产品包括PVC薄膜、太阳能封装胶膜等 [4] 交易细节与资金来源 - 百瑞兴阳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并购贷款比例不超过交易对价的60%,截至2025年3月31日,百兴集团合并货币资金7.74亿元,银行承兑汇票2.85亿元 [5] - 原控股股东李哲龙放弃剩余19.8%股份表决权,确保百瑞兴阳控制权 [3] 百兴集团资本运作历史 - 旗下百佳年代曾于2023年申报沪市主板IPO,2022年上半年营收19.87亿元,净利润1.88亿元,但2024年6月撤单 [7][8] - 2024年10月百兴地产斥资1.1亿元举牌绿康生化,获得5%股份 [10] 天洋新材经营状况 - 天洋新材2017年上市,2021年净利润达1.1亿元,但2022年亏损5658.87万元,2023年亏损扩大至9420.87万元 [11] - 2024年预计亏损1.6亿至2.2亿元,主因光伏行业低迷导致封装胶膜业务承压 [11] - 公司称新股东将注入资源以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12] 市场反应与行业背景 - 天洋新材4月9日股价下跌6.86%,报7.6元/股,总市值32.88亿元 [12] - 行业分析认为,若新股东具备优质资产,可能通过资产注入改善上市公司质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