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业绩验证
icon
搜索文档
公募机构上周调研近1200次 医药生物等行业成焦点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11:11
公募机构调研活动概览 - 上周(10月20日至10月26日)公募机构调研活动显著增加,共有140家公募机构参与,调研总次数达到1188次,环比大幅增长121.64% [1] - 调研范围覆盖20个申万一级行业的99家上市公司 [1] - 公募机构在三季报窗口期加大调研力度,旨在验证上市公司业绩质量、发现潜力股并为第四季度投资组合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1] 重点调研的上市公司 - 上周共有69家上市公司被公募机构调研不少于5次 [1] - 汽车行业的涛涛车业(301345)以被调研59次居首,博时基金、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头部公募机构参与调研,重点关注其高尔夫球车在海外市场的产能与需求情况 [1] - 电力设备行业的新强联(300850)和当升科技(300073)分别被调研55次和28次,新强联因高关注度和高涨幅成为行业双料明星 [2] - 基础化工行业的多氟多(002407)和史丹利(002588)分别被调研40次和26次,跻身调研次数前十榜单 [2] 重点关注的行业分布 - 医药生物行业最受公募机构重视,上周被调研197次,共有14家上市公司获得调研 [2] - 机械设备行业被调研165次,虽然次数略少,但被调研的上市公司数量达18家,在所有行业中领先 [2] - 基础化工和电力设备行业也获得青睐,被调研次数均超过100次 [2] - 从调研前十名公司的行业分布看,行业分布较为分散,仅电力设备和基础化工行业各有2家公司入围 [2] 活跃的公募机构 - 上周共有49家公募机构的调研次数不低于10次,平均每个工作日至少调研两次 [3] - 创金合信基金为最勤奋机构,调研次数达40次,覆盖14个行业的40家公司,尤其在医药生物领域布局密集 [3] - 平安基金、长江资管紧随其后,调研次数分别为27次和23次,覆盖行业和个股较为广泛 [3] - 天弘基金、西部利得基金、泉果基金和招商基金等公募机构均调研不少于20次 [3] 后市投资展望 - 招商基金认为短期内外风险趋于缓和,国内经济结构性改善与无风险利率下行的逻辑未变,A股市场中期上行趋势有望延续 [3] - 投资主线仍围绕科技领域展开,可择机布局国产算力、海外算力及机器人等方向 [3] - 建议关注受益于政策优化、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新能源、化工等板块 [3]
“宁王”不服“寒王”!宁德时代飙升14%,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
格隆汇· 2025-08-29 13:27
技术进展与市场地位 - 宁德时代钠电池已实现量产 [1] - 麒麟电池市占率达到40% 形成技术护城河 [1] 后续业绩驱动因素 - 四季度车企补库强度将影响公司后续走势 [1] - 海外订单落地情况将影响公司后续走势 [1] 股价表现预期 - 股价有望在技术突破与业绩验证中维持震荡修复格局 [1]
南方基金:沪指创近4年新高,慢牛行情下如何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8-14 10:17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震荡走高,两市成交额全天放量成交2.15万亿元,重回2万亿元上方 [1] - 创业板指以3.62%涨幅领跑,深证成指涨1.76%,沪指收于3683.46点,创近四年新高 [1] - 沪指走出"八连阳",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均刷新年内高点 [3] 指数表现分化 - 过去3个月创业板指以20.91%涨幅领跑主要指数,科创50指数涨幅6.57%,上证指数涨幅9.33% [4][5] - 近一年创业板指累计涨幅56.78%,科创50指数上涨52.36% [4][5] - 近一月创业板指区间换手率高达57.28%,资金扎堆效应显著 [6] 市场走强原因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CME利率期货显示9月降息概率升至94%,美元指数下跌,隔夜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1.49% [2] - 金融支持消费政策发布,包括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2] - 上证指数突破关键点位,赚钱效应吸引场外资金入市 [2] 资金面推动因素 - 中长期资金稳步加码,险资、养老金等配置型资金持续流入,汇金公司二季度增持股票型ETF超2000亿元 [7] - A股两融余额突破2.03万亿元,创近十年新高,8月以来融资净买入额超过400亿元 [7] 经济与政策环境 - 7月进出口数据超预期,进口数据回升强化内需边际改善预期 [7]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等政策持续发力 [7] -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为长期资金入市铺平道路 [7] 行情特征与驱动逻辑 - 市场呈现显著结构分化特征,成长板块显著跑赢价值板块 [4] - 行情驱动逻辑由"流动性宽松+政策预期"逐步转向需要"业绩验证"的阶段 [6] - 科技成长板块的高估值能否被强劲的盈利增速支撑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6] 后市展望 - 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在科技、军工、文化等领域的集中突破带动投资者信心提升 [8] - 资产荒下的居民存款入市、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及外资构成持续增量资金 [8] - 股票市场在低利率环境下估值水平仍具备性价比,大盘蓝筹普遍滞涨 [8] 结构选择建议 - 关注沪深300、恒生科技等A、H核心资产 [9] - 关注低估值高股息资产的相对收益修复机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