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分化

搜索文档
多只港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8-20 13:17
8月20日,在港股整体表现疲软背景下,业绩表现良好的福耀玻璃、泡泡玛特等盘中大涨,股价刷新历史纪录。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超800家公司公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其中部分公司因业绩超预期股价飙升,甚至刷新上市以来新高,而部分行业龙头则因市场对 未来增长预期的分歧出现大幅回调,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 目前,港股市场进入中期业绩密集披露期,多只港股在业绩公布后,股价波动明显。 福耀玻璃、泡泡玛特等刷新上市以来纪录 在业绩驱动下,多只个股凭借强劲的财务数据和战略布局实现股价大涨,甚至刷新上市以来纪录。 8月20日,福耀玻璃港股的股价一度攀升至69.05港元/股,刷新上市以来新高。 8月19日晚,福耀玻璃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4.47亿元,同比增长16.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 37.33%。公司拟进行中期利润分配,拟每股分配现金股利0.9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23.5亿元。 泡泡玛特在中期业绩公布后,公司股价一度突破300港元关口,攀升至305港元/股,刷新上市以来新高,总市值超过4000亿港元。 8月19日,泡泡玛特发布2025年 ...
如何看待上证3700点后的市场机会
淡水泉投资· 2025-08-19 18:10
市场表现与行业归因 - 上证指数从2024年1月底的2789点上涨至2025年8月18日的3728点,累计涨幅34% [2] - 大金融和电子行业是主要推动力,银行和非银金融贡献了11%的指数涨幅,贡献度占比34% [2] - 剔除银行及非银板块,上证指数8月18日收盘点位为3411点 [2] - 2021年9月13日至2025年8月18日期间,31个申万行业中仅11个上涨,电力设备和基础化工等行业跌幅超过30% [4] 估值与市场机会 - 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总体估值不低,但呈现结构性分化 [8] - 电力设备、食品饮料、社会服务、汽车等行业估值分位处于收缩态势 [8] - 红利资产估值分位升高由股价上涨推动,其他行业因盈利下滑导致估值被动抬升 [8] - 中证红利指数和中证2000指数估值处于较高分位,顺周期指数和沪深300成长指数估值分位中等偏下,茅指数估值分位很低 [11] 市场资金与情绪 - 当前市场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例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显示市场情绪积极 [15] - 融资买入占比上升时段通常对应市场上涨阶段 [15] - 市场资金呈现寻找机会的态势,与当前市场感知相符 [15] 支撑市场动量的趋势 - 低利率和"资产荒"推动资金提升风险偏好,机构从低波动股票转向高估值领域,如优质成长类板块 [18] - 公募基金配置呈现高估值持仓股市值占比提升,低估值持仓股占比下滑 [18] - 家庭负债表从超额储蓄转向增配股市,个人投资者开户数量增长,7月新开户数达196万户,同比增长71% [20] - A股总市值占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比率逐步提升,居民存款增速放缓至10%,低于2019-2023年平均增速14% [21][22] 市场展望 - 市场关注点转向结构性增长机会,政策呵护、流动性宽松和增量资金入市对市场形成支撑 [23]
南方基金:沪指创近4年新高,慢牛行情下如何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8-14 10:17
昨日,市场情绪迎来一个小高潮:三大指数震荡走高,两市成交额全天放量成交2.15万亿,重回2万亿上 方。 指数表现分化明显,创业板指以3.62%涨幅领跑,深证成指涨1.76%,沪指突破去年10月的高点,最终收于 3683.46点,创下近四年新高。(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813) 站上这个节点,投资者面临现实选择:乘胜追击,还是蓄力整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01 昨日市场走强原因分析 首先来看下昨日市场走强的背后原因。 第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外部流动性预期改善提升市场风险偏好。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7月消费者 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2%,同比增长2.7%,与6月持平,略低于市场预期;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 CPI同比上涨3.1%,高于前值2.9%,创1月以来最大升幅。通胀数据强化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CME利率期 货显示概率升至94%),美元指数下跌,外部流动性预期改善,隔夜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1.49%。 (数据来源:wind,20250813) 第二、金融支持消费政策发布,进一步点燃市场做多热情。8月12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个人消 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 ...
再创历史新高!下一步挑战3674点?
天天基金网· 2025-07-10 19:45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午后冲高,沪指站稳3500点,四大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均创历史新高,工商银行单日涨幅达2.93% [1][5][7] - 两市成交额达1.49万亿元,银行、地产、煤炭、券商板块领涨 [3] - 沪指突破3500点后,机构预测后市将挑战3674点阻力位,但需警惕量能支撑偏弱的结构性分化 [2][5][18] 银行板块分析 - 银行板块上涨动力:7月以来超10家上市银行实施2024年度派息分红,年度分红总额达6320亿元,创历史新高 [9] - 估值吸引力:兴业证券研报指出,A股/H股银行股在PB-ROE框架下估值仍具优势,全球银行龙头对比显示配置价值 [10] 驱动因素与历史对比 - 本次突破三大驱动:政策托底+金融权重发力+经济数据企稳,但量能萎缩(对比历史突破时流动性过剩或杠杆资金驱动的背景) [5][21][22][24] - 当前健康指标:沪深300估值处于低位,股债风险溢价维持高位,显示股票性价比优于债券 [26][27] 后市配置建议 - 三大关键变量:量能需维持1.5万亿元级别、政策与经济数据验证、外部风险(美联储议息、北向资金动向) [30][31] - 三大主线:政策受益方向(消费/新能源/自主可控)、科技成长(机器人板块)、防御性板块(银行/电力等高股息) [32] - 基金策略:均衡配置防御与成长板块,采用智能定投工具管理仓位,避免追涨杀跌 [37][38] 历史突破案例 - 2007年4月:流动性过剩推动半年内沪指飙至6124点 [21] - 2015年3月:杠杆资金驱动2个月冲上5178点 [22] - 2021年1月:疫情后复苏政策推动沪指触及3731点 [24] - 2024年10月:政策组合拳驱动沪指触及3674点 [25]
国内存储芯片龙头兆易创新拟赴港上市,股价却应声而跌
国际金融报· 2025-05-23 19:34
公司赴港上市计划 - 兆易创新宣布启动H股发行计划,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规模不超过总股本的10%,并授予承销商不超过15%的超额配售权,计划在24个月内完成上市 [1] - 公司当前资金状况充裕,截至2025年3月31日账面货币资金达94.09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亿元,短期借款仅9.7亿元,无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 [1] - 公司解释赴港上市旨在实施全球化战略,拓展海外业务并增强国际竞争力,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已达77.51%(57.02亿元) [1]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73.56亿元(同比+27.69%),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584.21%),2025年Q1营收19.09亿元(同比+17.32%),净利润2.35亿元(同比+14.57%) [2] - 存储芯片业务为第一大收入来源(2024年营收51.94亿元,占比70.6%),MCU及模拟芯片业务次之(17.06亿元,占比23.2%),传感器业务占6.1%(4.48亿元) [2] - 存储芯片毛利率40.27%(同比+7.28个百分点),MCU及模拟芯片毛利率36.50%(同比-6.60个百分点),传感器毛利率16.46%(同比+0.46个百分点) [3] 行业与市场动态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收入6260亿美元(同比+18.1%),预计2025年达7050亿美元,数据中心、AI芯片及主流存储市场增长显著,消费电子需求疲软 [3] - NOR Flash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9.17%,SLC NAND Flash需求集中在网通、工控领域,利基型DRAM因头部厂商退出长期竞争格局向好 [4] - 全球MCU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282亿美元增至2029年388亿美元,公司将重点布局车规、工控等高附加值市场 [4] 市场反应与股价波动 - 赴港IPO消息公布后股价短期下跌,5月21日盘中跌超7%,收跌6.35%,截至5月23日收盘报115.4元,市值蒸发超70亿元 [5] - 公司解释A+H股价差为短期情绪影响,长期业绩增长将对两地股价产生良性影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