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稳西荡

搜索文档
大摩宏观闭门会议:东稳西荡新阶段?-原文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奢侈品、AI科技、电商、金融、零售、出口、债市、货币 - **公司**:中国联通、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卡地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及美元走势 - **核心观点**:美国经济存在四大不确定性,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财政和债务可持续性、利率走向,导致美元去避险化,今年美元指数可能贬值9%,从100左右贬到91 [2][16]。 - **论据** - **关税**:关税经历法律诉讼一波三折,行政当局可通过多种条款维持关税,中美平均关税率可能维持在30% - 40%之间 [6][7]。 - **非关税壁垒**:899条款可能对外资征税,最高达20%;人才和移民政策收紧,影响美国人才战略;预算案可能影响宏观经济数据独立性和发布频率,增加投资难度 [8][10][11]。 - **财政和债务**:新预算法案可能使年度预算赤字增加3000亿美元,未来30年新增国债可能高达15万亿美元,负债率从120%攀升到150%以上,导致美元资产避险属性受质疑 [13][14]。 中国经济现状与挑战 -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今年有量的增长,但定价能力未恢复,通缩问题仍存,打破通缩实现再平衡面临制度性制约 [21][22]。 - **论据** - **通缩体现**:汽车价格战和电商百团大战2.0,反映终端需求疲弱、产能过剩和企业为求份额牺牲利润 [23][24]。 - **制度性制约**:供给端仍在造产能,制造业投资增速9%远超名义GDP增速4%;需求端就业未全面企稳,社保改革进度慢 [25][26]。 亚洲市场投资建议 - **核心观点**:偏好非出口偏向且有内生增长的市场,推荐超配印度、新加坡、阿联酋,上调巴西评级,减少对日本超配幅度,上调中国目标价,回避与宏观通缩相关行业,维持对韩国和台湾的低配评级 [48]。 - **论据**:美元走弱,新兴市场短期3 - 6个月会震荡,长期有上行空间,因相对发达国家增长快、美元弱、政策利率低 [49][50]。 亚洲货币和债市表现 - **核心观点**:亚洲货币未来一年可能升值约3%,新币和台币可能收益最大,印度卢比有升值幅度,亚洲债市有升幅空间,看好印度债市 [54][59][61][62]。 - **论据** - **货币**:出口商和投资者持有美元情况、资金回流因素影响货币表现,如台湾和新加坡持有美元资产多 [55][58]。 - **债市**:美国国债利率下降、亚洲货币走强、经济和通胀放缓为亚洲央行降息提供空间 [62]。 汽车行业价格战分析 - **核心观点**:汽车降价主要来自行业利润挤压,而非单纯技术进步降本,需协会和政府干预稳定价格 [73][74]。 - **论据**:前四个月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8%,但销售金额未增长,汽车供应链利润率下降,下游经销商新车毛利率为负 [69][7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奢侈品市场**:中国消费者占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三分之一,但疫情重启后消费信心一般,本土设计和品牌崛起,如某本土黄金奢侈品品牌2025年在大中华区销售额将超越卡地亚 [29][30]。 - **中国AI科技应用**:中国具备强大科技积累,工程师红利、上下游规模、产业集群和坚韧精神结合,预计到2027年AI生态系统自给自足率达82% [31][32]。 - **人民币汇率**:因美元贬值,人民币汇率有望温和升值到7.15,但对一篮子货币可能略贬,能否抓住战略机遇取决于打破通缩进度 [67]。
东稳西荡!房地产筑底、消费破局、制造业突围:如何在全球经济动荡中重估中国资产?方三文对话邢自强,8000字,值得收藏!
雪球· 2025-04-12 12:04
中国资产重估逻辑 - 中国资产价格与全球背离的三大原因:地缘政治担忧、科创能力被低估、低物价循环风险[5] -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反衬中国经济稳定性,形成"东稳西荡"格局[6] - 中国产业链创新能力持续突破,如DeepSeek、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领域[6] 房地产市场调整 - 中国房地产进入第4-5年调整期,参考国际经验或临近触底[9] - 中央政府拟通过专项债收购库存、防范房企违约等政策介入重组债务[10] - 未来市场将分化:一二线城市因人口流入更具韧性,四五线城市库存消化难度大[11] 制造业全球竞争力 - 中国产业链具备三大不可替代优势:工程师红利、全环节加工能力、规模效应[13] - 墨西哥等国的产业转移仅涉及简单装配环节,高附加值部分仍在中国[14] - 中国在11个主要出口门类(汽车/锂电/机器人等)市场份额持续提升[14] 消费与内需刺激 - 中国居民储蓄率高达32%,农民工群体达40%,反映社会保障不足[19] - 消费政策应从商品补贴转向服务业(旅游/文化/娱乐),以释放需求并带动就业[22] - 消费率提升需配套社保改革,参考东亚经济体经验[19] 资产配置前景 - 港股及ADR中的新质生产力公司(互联网/AI)率先获得重估[29] - 配置需攻守兼备:科创板块与高分红防御性资产并重[30] - 先进制造业(智能汽车/新能源)将经历行业整合,最终涌现全球冠军企业[31] 经济结构转型 - 投资边际回报率下降,ICOR指标恶化至6单位投资换1单位GDP[8] - 制造业占GDP比例已较高,未来需减少重复建设,服务业占比将提升[31] - 财政政策从基建投资转向社会保障福利投入[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