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链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经观社论|在乐观时保持底线思维
经济观察报· 2025-05-31 13:2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未定,需通过良性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构建良好产业生态系统[1] - 行业已初步形成完整且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但风险在多层面叠加:供应链挤压、质量控制问题、财务结构脆弱性[2][3] - 主机厂对供应链上下游的挤压严重,成本"年降"和长账期导致供应商资金链紧绷,形成对主机厂金融服务的依赖[2] 产品与财务风险 - 部分车企存在安全与质量隐忧,如不成熟的辅助驾驶系统夸大宣传、偷工减料等行为引发安全事故[3] - 企业财务结构脆弱,依赖外部融资,高库存下高强度投资易引发现金流危机[3] 发展建议与策略 - 需尊重产业规律,允许周期性出清,避免行政手段延缓劣币出局[3] - 完善企业退出与风险化解机制,通过法治化手段推动破产、重整、并购等资源合理配置[4] - 重构产业链关系,压缩账期、建立合理议价机制,实现主机厂与供应商共赢[4] - 守住安全与质量底线,遏制技术未成熟即量产的行为,对虚假宣传"零容忍"[4] 资本与技术创新 - 汽车产业链与机器人产业链重叠率超90%,需抓住AI和智能制造机遇培育新增长点[5] - 风险资本需优化资金来源、结构和管理水平,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发展[5] 行业未来展望 - 行业应从竞争走向竞合,构建良好生态系统以实现高质量成功[1][5] - 大厂应承担更多责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5]
在乐观时保持底线思维|经观社论
经济观察网· 2025-05-31 10:51
行业现状与风险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警示汽车行业存在类似恒大的风险,需关注高速发展中的问题和风险 [2] -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政策、资本、创新推动下实现"换道超车",形成完整且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2] - 新能源汽车产业扩张伴随多重风险:供应链挤压、质量控制问题、企业利润下滑等多点叠加 [2][3] 供应链问题 - 主机厂对上下游挤压严重,成本"年降"和长账期成行业惯例,部分供应商资金链紧绷并依赖主机厂供应链金融 [3] - 供应链关系扭曲类似当年房地产开发商与上下游的关系 [3] 产品与质量隐忧 - 部分车企力推不成熟辅助驾驶系统,夸大宣传与实际能力落差引发安全事故 [3] - 成本压力下存在偷工减料、虚假宣传现象 [3] 企业财务结构风险 - 部分企业表面风光但严重依赖外部融资,资产负债结构脆弱 [3] - 高库存时期高强度投资易引发现金流危机 [3] 行业发展建议 - 需尊重产业规律,顺应周期性出清过程,避免行政手段延缓劣币出局 [3][4] - 完善企业退出与风险化解机制,通过法治化手段推动破产、重整、并购等市场退出 [4] - 重构产业链关系,压缩账期、建立合理议价机制,实现主机厂与供应商共赢 [4] 安全与质量底线 - 需遏制技术未成熟即量产的冲动,对偷工减料、虚假宣传零容忍 [4] - 安全与质量是行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4] 资本与产业融合 - 汽车产业链与机器人产业链90%重叠率,为产业打开新发展视角 [5] - 抓住AI和智能制造浪潮,通过"两链融合"培育新增长点 [5] - 需优化风险投资生态,提升资金来源、结构和管理水平 [5] 行业竞争与未来 -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未到终局,良性竞争是内在动力 [5] - 行业应构建良好生态系统,从竞争走向竞合 [5]
秦川集团:以创新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参展产品与技术展示 - 公司携8款具有"高精、高效、数字、智能、绿色"特点的机床参展CIMT2025,包括YKZ7230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YK7326成形砂轮磨齿机等[1] - 首次展出五轴卧式加工中心、YK8030车齿机等高效数智化产品,其中YK4626数控强力珩齿机磨削齿轮精度达国标3级,齿面粗糙度Ra0.3μm以内[2] - VMT630F5高速立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重复定位精度误差小于4微米,综合性能指标国内领先[4] 技术突破与研发成果 - 磨齿机产品齿形形状误差ffa≤0.0012mm,数控丝杠磨床磨削精度稳定达P1级[4] - 自主研发YK4626强力珩齿机七轴五联动控制系统,具备测头自动对刀等创新功能[2] - 突破行星滚珠丝杠副多线螺纹加工技术,塑料机械伺服电控200L三层共挤机头技术填补国内空白[4] 市场战略与产业布局 - 公司聚焦高端制造领域,五轴复合加工中心实现关键零部件自产,构建数控机床数字孪生平台[3] - 作为国内唯一全系列RV减速器供应商,中大规格产品获CR认证,加速拓展高端市场[3] - 国产滚珠丝杠、直线导轨实现在新能源汽车装备领域的规模化应用[3] 行业定位与政策响应 - 公司承担机床产业"链主"责任,攻克"卡脖子"技术,推进工业母机原创技术研发[3] - 通过"两链融合"战略加快成果转化,YKZ7230磨齿机实现摆线轮加工国产化首次应用[4] - SK7720×500TP双包络环面磨床进入光伏太阳能追日执行机构领域[4]
西安经开区:以创新驱动发展 企业与人才斩获多项国家级荣誉
中国经济网· 2025-05-06 10:21
企业荣誉与成就 - 陕汽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宏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1][2] -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 [1] - 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应用工程部部长邱明安被评为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劳动模范 [1] 陕汽控股发展概况 - 2024年陕汽全年累计产量13.7万辆,行业排名第三,市场占有率为16.6% [3] - 新能源汽车销量超万辆,同比增长200% [3] - 海外市场保有量达36万辆,覆盖全球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 [3] - 推动"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包括陕汽商用车和陕重汽 [2] 西部超导技术优势 - 全球唯一掌握从合金熔炼到磁体制造全产业链的企业 [4] - 我国国内唯一的低温超导线材生产企业 [4] - 2003年获批"国家级超导体与磁性材料应用实验室" [4] - 在航空、能源、医疗等领域解决多项"卡脖子"难题 [4] 西安经开区产业支持政策 - 设立"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陕汽集团交管服务站",提升企业发运时效 [3] - 策划"科技企业家成长训练营",支持企业设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4][5] - 拥有各类创新平台及称号702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47个 [5] 区域产业发展规划 - 以"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为目标,深化"有色院模式" [5] - 推进未来汽车、未来能源、未来材料为代表的"千亿产业" [5] - 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