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策略
搜索文档
脱钩完成?中国被“取代”,降为美国第三大进口国,前两名是谁?
搜狐财经· 2025-10-13 16:45
中美贸易格局变化 - 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为4626.2亿美元,低于墨西哥的5058.5亿美元和加拿大的4212.1亿美元,在美国进口来源地中排名降至第三 [2] - 2024年上半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为1686亿美元,被墨西哥的1950亿美元和加拿大的1760亿美元超越 [2] - 中国在美国总进口中的份额从2017年的22%下降至2024年的16% [4] 美国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自2018年起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拜登政府2024年维持高关税政策 [4] - 高关税导致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下降17.9%,电子产品、服装等品类全线受挫 [4] - 美国企业采用"中国+1"策略,将供应链转移至墨西哥等近岸地区以规避关税 [7] 墨西哥贸易表现 - 2024年美国从墨西哥进口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较前一年增长6% [5] - 主要进口品类为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和机械 [5] - 中国对墨西哥出口在2024年增长20%以上,中资工厂在墨西哥生产并转口美国 [7] 加拿大贸易表现 - 2024年美国从加拿大进口额稳定在4000亿美元以上,主要品类为能源和原材料 [7] - 加拿大供应了美国63%的进口原油,达1.48亿桶 [7] - 在USMCA协议下,加拿大出口至美国的商品享受零关税待遇 [9] 中国出口结构变化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以美元计价下降12.4%,对日本、韩国、德国和欧盟出口分别下降4.7%、4.6%、9.8%和6.6% [9] - 中国出口总增速放缓至5%左右,但全球出口份额上升至14.5%,保持第一大出口国地位 [11][13] - 企业向高端制造转型,2024年高科技出口占比升至35% [17] 产业与供应链调整 - 美国汽车制造商将生产线转移至墨西哥,蒂华纳和华雷斯工业区产能扩大 [7] - 电子和机械等高附加值品类受关税冲击最大,美国企业转向越南和印度采购 [11] -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在2024年翻倍,达到120万辆,主要市场为欧洲和东南亚 [17] 新兴市场贸易拓展 - 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2450亿美元,同比增长26%,中国对俄出口增长78% [13] - 中国对巴西机械出口增长15%,对非洲基建物资出口增加 [13] -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13] 经济影响评估 - 美国近岸化采购使成本上升10-20%,推高2024年CPI至3.2% [15] - 中国在芯片和AI领域自研投入超过3000亿元,华为等企业推动技术创新 [17] - 全球贸易呈现"选择性脱钩"特征,关键品类供应链调整而非完全切断 [17]
“脱钩”逆流必败于合作大势
经济日报· 2025-09-22 06:06
在华美企经营现状 - 绝大多数在华美企仍选择深耕中国市场 未因贸易战触发大规模企业回流 [1] - 报告覆盖254家在华美企 其中48%的美企呼吁全面取消针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1] - 71%的受访企业在2024年实现盈利 [2] 中国市场吸引力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张 消费升级活力澎湃 [1] - 中国产业链条完整 基础设施发达 人力资源丰富 使企业能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实现从研发到市场的无缝对接 [1] - 48%的企业认为中国市场监管环境透明度较高 较去年大幅提升13个百分点 41%的企业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充满信心 [2]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本土企业越来越质疑美加征关税政策 认为成本最终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2] - 以汽车行业为例 2025年二季度福特、通用和斯泰兰蒂斯因关税损失合计22.5亿美元 全年预计损失将达70亿美元 [2] - 双边贸易关系的波动给在中国经营的外国企业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1] 全球供应链格局 - 美国力推的"制造业回流"政策收效甚微 现代制造业依赖高度专业化的集群网络和生态系统 [3] - 市场共识日益清晰 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取代中国的角色 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 更是世界市场和全球创新中心 [3] - 跨国企业如特斯拉、苹果、大众仍致力于"在中国、为中国、为世界"的深度本土化策略 [3]
关税冲击下,许多在华美企选择“留在原地”
环球时报· 2025-09-02 07:02
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效果 - 特朗普竞选承诺促使制造业从中国回流美国 但许多在华运营的美国企业仍选择留在原地[1] - 特朗普不仅针对中国 还针对世界上其他大多数制造业强国全面提高关税[1] - 未来贸易举措存在不确定性 促使企业做出留在中国的选择 这是风险最小的选择[1] 美国企业面临的困境 - 美国公司陷入支付关税和商品涨价的困境 例如Starlux Games游戏公司只能支付关税[1] - 企业关注消费者愿意承受的价格上涨幅度是多少[1] - 依赖中国商品的美国企业希望在未来几个月内对贸易形势有更清晰的了解[2] 替代制造业中心情况 - 特朗普征收的对等关税已冲击越南 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等替代制造业中心[2] - 这些国家面临的关税税率接近中国 印度现在面临高达50%的关税[2] - 特朗普倾向于以非贸易相关问题为借口对其他国家提高关税[2] 企业战略选择 - 许多在华采购零部件公司决定留在中国直到情况明朗为止 以免把生产转移到错误地点[2] - 上海咨询公司Tidalwave Solutions合伙人表示中国+1策略已经失败[3] - 美国的中低端企业要么退出市场 要么倒闭[3]
中国反制美国“对等关税”,懂王这回踢到铁板了
虎嗅· 2025-04-06 12:37
中国对美关税反制措施 - 中方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涉及进口额约1620亿美元 [1] - 反制措施反应速度和幅度显示中方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反制工具和措施充足 [3] - 此次反击坚决源于中国底气更足 相比2018年手中的牌更实 [7] 美国股市反应 - 美国三大股指跌幅均超5.5% 创2000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4] - 美股市场两天市值蒸发近6.5万亿美元(约47万亿元人民币) [5] - 美股"七巨头"市值总共损失1.8万亿美元 [5] 科技与制造业公司受影响情况 - 苹果股价跌幅超过9% 创有史以来最大跌幅 [6] - 英伟达股价下跌近8% 再创新低 [6] - 耐克、史丹利等依赖海外制造的公司跌幅均在15%以上 [6] 全球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政策 覆盖多个贸易伙伴 [14][17] - 越南面临46%关税 柬埔寨面临49%关税 泰国面临36%关税 [18] - 欧盟面临20%关税 日本面临24%关税 韩国面临25%关税 [18] 企业应对策略调整 - 中国汽配产品出口美国总税率达81.5% 面临"卖一件亏一件"困境 [32] - 从泰国组装后出口美国的税率为38.5% 仍无法盈利 [33] - 卡西欧公司正考虑重新分配中国、日本和东盟国家的生产基地 [36] 全球贸易体系变革 - 新加坡总理表示基于规则的全球化时代结束 进入更武断保护主义阶段 [19] - 全面爆发全球贸易战的可能性增加 类似20世纪30年代情况 [19] - "中国+1"策略失效 企业需要重新寻找避风港和调整避险策略 [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