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

搜索文档
市场认可、潜力巨大!上合组织国家文化合作前景广阔
搜狐财经· 2025-08-30 16:50
上合组织成员国电影引进与合作 - 中国引进印度电影43部 其中10部票房过亿 《摔跤吧!爸爸》达13亿元[3] - 引进俄罗斯电影47部 《绝杀慕尼黑》《花滑女王》《他是龙》市场表现突出[3] - 伊朗艺术电影《一次别离》和《小鞋子》获中国电影界高度认可[3] 中国电影海外输出与文化交流 - 《哪吒之魔童闹海》打破世界动画片票房纪录 成为文化输出代表作品[7] - 《流浪地球2》等影片在上合组织国家获得良好市场反响[5] - 中国电影成为上合组织国家了解中国文化和东方美学的重要窗口[5][7] 电影节展与奖项合作 - 哈萨克斯坦电影《离婚》和吉尔吉斯斯坦《黑,红,黄》获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5] - 中国多个电影节展引进大量上合组织国家电影作品[5] 电影合拍协议与项目进展 - 中国与8个上合成员国签署电影合拍或合作协议[9] - 2023年上半年立项5部跨国合拍片 其中2部与上合成员国合作[9] - 与白俄罗斯合拍《天长地久》 与乌兹别克斯坦合拍《请等着我》[9]
2025年中国电影节在博茨瓦纳开幕
新华社· 2025-08-29 21:06
电影节活动概况 - 2025年中国电影节于8月28日在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开幕 为期3天 [1] - 活动由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馆和中国国家电影局主办 中国电影资料馆承办 [1] - 开幕式出席人员包括博茨瓦纳国民议会副议长 酋长院主席 外交使节 大学师生 华侨华人及中资机构代表等近200人 [1] 放映影片安排 - 开幕影片为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 [1] - 8月29日专场放映《我和我的父辈》 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 《风声》及《封神1》 [1] - 8月30日计划放映《雄狮少年2》 《红海行动》和《长安三万里》 [1] - 电影节期间共计放映8部影片 [1] 活动背景与意义 - 电影节旨在庆祝中国与博茨瓦纳建交50周年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 - 此为首次在博茨瓦纳举办的中国电影节 目标为展示中国优秀影片并促进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 [1]
文创“热土”,何以西湖?
杭州日报· 2025-08-29 11:31
艺创小镇文创产业生态 - 杭州岸墨影视联合出品的《浪浪山小妖怪》上映三天票房突破2亿元 进入2025年中国电影票房榜前四 [5] - 小镇集聚央视电影频道杭州基地 追光动画杭州公司 游科互动 时光坐标等产业链企业 成为国内文创高地 [5] - 企业覆盖动画 电影等多类型优质项目 包括《长安三万里》《流浪地球2》《哪吒2》《深海》等爆款作品 [7] 企业协作与IP开发现状 - 形成自发互助开放的创作者生态 IP互助社群成熟 企业间串门交流碰撞创意成为常态 [8] - 露米埃动画组建近30人团队历时一年攻坚《哪吒2》天元鼎大战特效 咕咚动漫承担龙王对峙等分镜设计 [7] - 《浪浪山小妖怪》带动周边开发 问童子团队联合出品方开发的小猪妖玩偶售出超3万只 预售期延长至45-60天 [8] - 小猪妖玩偶亮相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记者会 助力西湖文化IP出海 [8] 政策与资金支持体系 - 西湖区出台文艺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 实现对文化项目立项创作人才的全流程支持 [9] - 新一轮文化产业扶持意见强化对影视 动漫衍生品 文化出海等赛道倾斜 两项政策属全市首创 [9] - 政策已兑付超2100万元扶持资金 惠及140余家文化企业 [9] - 杭州市每年提供1亿元动漫专项资金支持 [10] 产业服务与生态建设 - 艺创政务市集整合行政审批 融资对接 政策咨询等服务 覆盖子女入学 公积金提取 版权保护等全周期需求 [9] - 依托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音乐学院高校资源 推动建立环之江文化创新圈 [10] - 组建科艺融合产业联盟 打通高校企业市场资源壁垒 [10] - 未来将持续聚焦微短剧等大视听产业赛道 打造全国影响力的科艺融合文创高地 [10]
《东极岛》预测票房仅4亿,“中国式工业大片”还有救吗?
虎嗅· 2025-08-26 07:34
电影票房表现 - 电影《东极岛》上映3天票房破2亿但后续增长乏力 上映半个多月后总票房仅3亿出头 预测总票房大幅下调至4亿 远低于早期近十亿的预期 [1] - 同为暑期档的《南京照相馆》票房达30亿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超15亿 《捕风追影》票房超10亿 均远超市场预期 [9] - 阿里影业巨制片单中多部电影票房不及预期 包括《异人之下》1.18亿 《焚城》2.58亿 《逆行人生》3.59亿 而《镖人》因补拍延迟上映 [23] 口碑与评价 - 《东极岛》豆瓣未开分但前列长评普遍仅一两星 预计难以获得高评分 而同期暑期档有5部影片豆瓣评分达8分+ 7分+影片包括《长安的荔枝》《奇遇》《坏蛋联盟2》等 [3] - 对比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豆瓣评分高达9.2 详细还原历史事件 而《东极岛》被批评虚构历史角色空虚 [16][17] - 《蛟龙行动》因口碑不佳(豆瓣6.2分)票房不足4亿 撤出春节档后重新剪辑推出特别版 但市场对撤档重映影片容忍度较低 [27][28] 制作与工业水平 - 《东极岛》制作耗时多年 投资数亿 工业属性突出 包括1:1实景还原沉没货轮和渔船 水下拍摄历时70天 研发"海洋系统" 交付超1000个视效镜头 [25][26] - 华语重工业大片数量稀少 近年仅《流浪地球2》《东极岛》《蛟龙行动》等不到十部 其中多数仍在制作中 [26] - 《流浪地球2》实现盈利 而《东极岛》和《蛟龙行动》均难以收回成本 [27] 行业竞争与市场策略 - 暑期档多数佳片采用大规模点映策略扩散口碑 包括《F1:狂飙飞车》《戏台》《长安的荔枝》《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 豆瓣评分最低7.6 均分8.3 [8][9] - 《东极岛》未进行点映且豆瓣未开分 片方信心不足 与市场主流宣发策略背道而驰 [10] - 新一代导演作品如申奥《南京照相馆》在战争片呈现上更获认可 对比管虎等第六代导演风格存在代际差异 [5][20] 未来项目与行业前景 - 未来两年多部华语大片将上映 包括《抓特务》(冯小刚导演)《刺杀小说家2》(路阳导演)《志愿军3》(陈凯歌导演) 均具备10亿+票房潜力且工业属性突出 [29] - 《流浪地球3》定档2027年大年初一 目标票房30亿+ 有望冲击年度票房冠军 但需关注同期竞争压力 [30] - 行业对工业大片前景保持谨慎乐观 认为具体影片需以质量赢得市场而非整体唱衰 [31][32]
专访丁小寅:一位电影发行者的海外拓荒十年
36氪· 2025-08-14 14:41
中国电影海外发行行业现状 - 中国电影海外发行仍处于初级阶段 海外票房占总票房1%以下 海外授权收入可忽略不计 [19] - 行业普遍采用"先拍后卖"模式 海外发行仅作为末端渠道 缺乏完片担保和预售融资机制 [18] - 销售公司规模有限 中国在AFM 2024年注册数量仅10家 占比3.5% 远低于美国的113家 [19] 中美电影发行体系差异 - 美国独立电影销售公司扮演资金发动机角色 通过预售合同+完片担保+保险+退税+银行贷款完成融资 [19] - 中国缺乏对应岗位 片方普遍采用买断或低买高卖模式 授权费极低 [18] - 美国头部销售公司估值达10亿美元级 中国海外发行团队常≤5人 难成规模 [19] 新兴市场开拓策略 - 针对泰国市场偏好 成功发行《爱很美味》 通过泰籍偶像引流实现院线/流媒/话题三线突破 [25] - 建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等新兴区域市场 精选30部影片进行系统性投放 [25] - 发现日本对怪兽片情有独钟 韩国对网络电影需求旺盛 根据不同文化偏好定制发行方案 [23][25] 商业模式创新 - 疫情期间抓住网大机遇 将600多部优酷网大引入韩国市场 创造超额收益 [22][23] - 自建A/B/C分级体系筛选国际潜力作品 打破低成本网大被轻视的行业偏见 [23] - 复刻美国销售流程 开发版权分账系统 实现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重新定价 [24] 行业关键数据 - 2014年中国票房达296亿人民币(47亿美元) 贡献全球票房增量的75% [15] - 2019年行业总票房超600亿人民币 创历史新高 [21] - 《长城》北美票房仅4500万美元 烂番茄新鲜度35% 反映早期合拍片困境 [11]
为电影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05
行业表现与市场数据 - 暑期档票房突破75亿元,《南京照相馆》登顶全球周末票房榜 [1] - 上半年总票房292.31亿元,国产片占比91.2%,《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4.46亿元总票房跻身全球影史TOP5 [1] - 国产片市场份额连续5年超75%,2023年上半年跃升至90%以上,观众满意度保持80%以上 [1] - 银幕数量全球首位,电影类型多元化,《你好,李焕英》《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类型片天花板 [1] - 海外发行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浪地球2》海外票房超3亿元,《红丝绸》在俄罗斯反响热烈 [1]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提出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的目标,全链条系统性部署 [2] - 国家电影局印发《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鼓励新技术与业态探索 [2] - 资金扶持、税收优惠、专项债券等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 [2] 产业短板与挑战 - 创作端优质内容不足,原创能力待提升,大制作稀缺 [2] - 衍生产业链不完善,票房集中于头部影片,中小成本影片生存空间狭小 [2] - 关键技术"卡脖子",虚拟拍摄、动画制作等软硬件进口依赖度高 [2] - 海外票房占比低,存在"文化折扣",国际化推广经验不足 [2] 内容创作与产业生态建议 - 重点扶持现实题材、科幻题材、动画题材、传统文化与革命历史题材创作 [3] - 设立中小成本电影扶持基金,推进分线发行模式,采用区块链等技术保护版权 [3] - 挖掘电影IP长尾价值,拓展衍生品开发、体验经济等后电影市场 [3] - 推进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内容创作、虚拟拍摄等环节的应用 [3] 国际化战略 - 科技奇观与文化内核融合提升海外吸引力,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开发项目 [4] - 参与国际电影节等活动展示发展成就,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4]
2025刚果(金)“中国电影周”在金沙萨开幕
新华社· 2025-08-13 14:32
活动概述 - 2025刚果金中国电影周于8月11日在金沙萨中部非洲文化艺术中心开幕 活动将持续至8月17日 [1] - 活动由中国驻刚果金大使馆和刚果金中部非洲文化艺术中心共同举办 [1] 参与规模 - 刚果金新闻和媒体部长兼政府发言人穆亚亚等200余人出席开幕式 [1] 展映内容 - 活动展映《流浪地球2》《独行月球》《长津湖之水门桥》等多部优秀国产电影 [1] 文化交流意义 - 电影周活动展现中国人民气质和梦想 让刚果金民众看到真实中国故事 [1] - 文化交流是两国人民表达相互尊重 增进彼此了解的重要纽带 [1] - 人文交流是消除文明隔阂误解 促进携手应对全球挑战的有效途径 [1] - 中国电影生动反映中国时代风貌 承载中国人民精神品质 [1]
电影产业迎来提质升级新机遇
经济日报· 2025-07-22 06:06
行业表现数据 - 上半年电影票房292.31亿元同比增长22.91% 观影人次6.41亿同比增长16.89%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达91.2% 过亿元影片25部其中国产占16部 [1] 技术发展现状 - 特效/3D/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加深 IMAX/3D/4K深度推广提升观影体验 [2] - 《哪吒之魔童闹海》采用自研粒子水墨渲染与智能流体特效 《流浪地球2》虚拟制片应用率达60% [2] 产业融合创新 - "电影+"模式创新发展 《熊出没》IP实现主题乐园场景化应用 文旅联动激活消费乘数效应 [2] - 国际传播取得突破 《哪吒》系列在北美千场放映 日本161家影院上映票房超2亿日元 北欧五国全面发行 [2] 政策支持体系 -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确立2035年电影强国目标 [3] - 地方政策持续发力 如无锡"电影20条"覆盖全产业链推动产城融合 [3] 现存发展挑战 - 资本过度集聚头部IP挤压原创内容生产空间 [3] - 票房单极收益模式制约产业链多元化拓展 档期依赖性凸显 [3] - 衍生品开发滞后 特效与虚拟制片领域外包倾向明显 [3] 政府层面举措 - 优化专项资金分配机制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定向扶持 [4] - 推进影视基地联盟化建设 深化产业集群协同效应 [4] - 培育"周末档"消费习惯 扩大电影公共服务覆盖范围 [4] 产业层面措施 - 强化衍生品开发与授权管理 深化"电影+"产业融合改革 [4] - 构建国际发行服务体系 完善出口退税分级管理制度 [4] - 建立区块链确权/数字水印/AI过滤技术架构 实现侵权全链条追溯 [4] 消费者角色定位 - 消费者成为产业生态校准者与共建者 通过理性消费选择支撑多元题材 [5] - 跨场景消费延伸产业链价值 版权自律支撑创作收益 [5] - 文化认同与责任消费推动中国故事传播 助力电影大国向强国转型 [5]
研判2025!中国影视行业产业链、行业现状及细分领域分析:主旋律与商业类型深度融合,技术赋能内容生产升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30 09:56
行业现状 - 中国影视行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类型片深度融合,《长津湖》《流浪地球2》等片实现工业化突破,剧集市场向精品化转型,《漫长的季节》《三体》等作品收获口碑流量双赢 [1][12] - 2024年生产电视剧数量为115部,同比下降26.28%,生产故事影片数量为612部,同比下降22.73%,生产科教、记录、动画和特种影片数量为261部,同比增长45.81% [1][12] - 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425.02亿元,同比下降22.61%,观影人次为10.1亿人次,同比下降22.31%,单张电影票均价提升至42.1元(同比上涨0.5%)[14] 细分领域 - 微短剧市场规划备案量2663部(同比下降1.66%),上线备案量612部(同比增长6.99%),市场竞争加剧推动内容质量提升 [16] - 科幻电影技术标准化加速,中影发布《科幻电影技术白皮书》明确12项行业标准,国家发改委将科幻电影纳入"新基建"范畴 [24] - 非票收入成为新增长极,万达电影"影院+"战略2025年Q1非票收入达12亿元,其中剧本杀、电竞馆贡献超60% [25][26] 重点企业经营 -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出品电影46部,累计票房234.72亿元(占国产电影票房70.19%),但2025年Q1归母净利润为-1.41亿元(同比下降245.25%)[20] - 光线传媒2025年Q1营业收入29.75亿元(同比增长177.87%),归母净利润20.16亿元(同比增长374.79%),通过《哪吒之魔童闹海》等IP开发全产业链变现 [22] - 博纳影业以主旋律商业片确立品牌,出品《长津湖》系列;华谊兄弟代表作品包括《八佰》《芳华》;万达电影拥有广泛影院网络 [18][20] 行业趋势 - AI技术渗透剧本创作、虚拟演员合成等全流程,IMAX、CINITY特效厅占比提升至18%,VR与影游融合拓展观影场景 [24] - 市场结构优化,2025年春节档票房占比从18.9%降至14.6%,分线发行与动态定价策略使中小影院排片效率提升40% [25] - 区域协同发展加速,长春万达国际影都形成全产业链集群,政策推动"短剧+非遗"等跨界融合及版权保护 [27]
从放大声量到深耕海外 中国电影精准落地
北京商报· 2025-05-25 22:33
中国电影出海票房表现 -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达158亿元,海外票房3.94亿元,位列全球影史榜第五位 [1] - 同期4部中国大片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热映,开创全球同步上映新局面 [1] - 《哪吒2》北美770多间影院同步上映,预售票房和排片量创近20年华语影片纪录 [3] -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泰国首日票房164万泰铢,刷新华语电影当地开画纪录 [7] - 《孤注一掷》马来西亚超前点映4天票房501万令吉,观影人次25.3万 [7] 海外宣发策略创新 - 通过TikTok发布剧情剪辑视频,纽约时代广场投放广告提升国际曝光度 [3] - 调整宣发物料适应不同语种和文化背景,采用本地宣传渠道和明星造势 [3] - 社媒平台如小红书、TikTok定制话题互动,针对年轻人群体撕开市场缺口 [4] - 《唐探1900》北美213间影院、澳新93间影院排片,创华语影片海外发行纪录 [10] 区域化市场适配 - 东南亚市场通过明星效应和社会议题精准破圈,文化接受度高 [7] - 欧洲市场注重艺术与商业平衡,如《草木人间》叙事创新获关注 [7] - 南美市场偏好动作片,需针对智利、阿根廷等国制作不同版本预告片 [12] - 预告片"本地化"剪辑关键,如《封神第一部》剥离东方神话适应海外需求 [12] 合拍片与国际合作 - 《巨齿鲨》系列采用"中国主控+国际资源"模式,首周末全球票房1.42亿美元 [9] - 中外合拍促进电影技术输入,提升中国电影工业水准 [8] 文化差异与内容调整 - 《泰囧》笑点基于中国语境导致海外观众共鸣不足 [11] - 《流浪地球》通过叙事微调保留本土特色同时吸引全球观众 [12] - 需兼顾本土内核与国际表达,如调整预告片内容适应不同市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