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药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破局中药创新深水区:以岭药业五年五新药的战略跃迁|我们这五年
华夏时报· 2025-07-30 13:20
公司创新成果 - 芪防鼻通片在澳门成功注册上市,成为澳门首款获批上市的中成药创新药,也是公司上市的第17个专利中药[1][3] - 公司五年内成功推出五款中药创新药,包括连花清咳片(2020年)、通络明目胶囊(2021年)、益肾养心安神片(2022年)和解郁除烦胶囊(2022年),年均一款新药的速度在中药行业表现突出[1][2] - 公司已形成覆盖多领域、满足多元健康需求的创新版图,在研品种储备充足,2个中药已申报生产,6个中药处于临床阶段,还有上百个院内制剂作为新药研发的"储备军"[2] 研发体系与理论支撑 - 公司创新体系基于"理论—临床—科研—产业—教学"的闭环,首先提出的络病理论为研发提供框架[4] - 公司拥有强大的循证医学能力与全产业链支撑,包括药材种植基地、智能制造车间以及院外零售终端[2][4] - 通络明目胶囊的上市是络病理论在现代疾病治疗中的成功拓展,被《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推荐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内科治疗[6] 产品战略布局 - 在大呼吸领域形成"感冒—咳嗽—鼻炎"多病种联合治疗的产品梯队,包括连花清瘟、连花清咳片和芪防鼻通片,实现从"已病"向"未病"前移的战略布局[4][5] - 通过益肾养心安神片和解郁除烦胶囊切入精神心理健康蓝海市场,从传统心脑血管治疗框架转向关注情志健康[6] - 形成中药、化生药、大健康三管齐下的发展格局,化生药板块有苯胺洛芬注射液已申报生产,三个一类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8][9] 行业地位与影响 - 2020—2024年间全国获批上市的1.1类中药新药数量平均每年不到10个,公司"五年五新药"的成绩在行业中尤为突出[2] - 国际上每年获批的植物药(botanical drug)为个位数,且多为单味或单体制剂,公司五年推出5个复方制剂的表现罕见[2] - 公司创新速度高于行业均值,展现出基于深厚研发积淀和清晰战略布局的精准落子[2]
【以岭药业(002603.SZ)】芪防鼻通片在澳门获批上市,科创成果持续落地——更新点评(王明瑞/黄素青)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15 21:10
事件概述 - 公司控股子公司以岭(澳门)有限公司的芪防鼻通片获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成为澳门首款中成药创新药(OTC),用于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 [4] 研发进展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9.08亿元,占营收比重13.94%,同比提升4.88个百分点,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5] - 2024年柴黄利胆胶囊新药注册申请和连花御屏颗粒药物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5] - 2025年初芪防鼻通片在国内获批上市,近期在澳门获批,有望拓展境外市场 [5] - 2025年4月芪桂络痹通片新药注册申请和7月经典名方品种半夏白术天麻汤颗粒注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5] - 目前有6个中药新药品种处于临床阶段 [5] - 化药板块有4个品种处于临床及申报上市阶段,其中苯胺洛芬注射液NDA申请已获受理,XY0206片(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处于Ⅲ期临床 [7] 财务表现 - 2024年因呼吸系统产品临近有效期冲减收入、计提存货减值、原材料涨价及高研发投入导致亏损 [6] - 2025Q1营收23.58亿元(同比-6.52%),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7.25%),扣非净利润3.25亿元(同比+11.23%) [6] - Q1营收降幅收窄,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改善,预计全年业绩逐季向好 [6][7]
华创医药周观点:中药企业的创新布局2025/07/12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80%,跑赢沪深300指数0.98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6位 [5] - 本周涨幅前十名股票包括前沿生物-U(41.43%)、美迪西(38.92%)、联环药业(38.58%)、康辰药业(27.28%)、启迪药业(26.89%)等 [5] - 本周跌幅前十名股票包括ST未名(-18.51%)、神州细胞(-13.36%)、舒泰神(-11.61%)等 [5] 医药板块整体观点 - 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公募基金(剔除医药基金)对医药板块的配置也处于低位 [9] - 考虑到美债利率等宏观环境因素的积极恢复、大领域大品种对行业的拉动效应,对2025年医药行业增长保持乐观 [9] - 投资机会上认为有望百花齐放,重点关注创新药、医疗器械、创新链(CXO+生命科学服务)、医药工业等领域 [9] 创新药领域 - 看好国内创新药行业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迎来产品为王阶段 [9] - 2025年建议更加重视国内差异化和海外国际化的管线,看好最终能够兑现利润的产品和公司 [9] - 重点关注前沿生物-U(41.43%周涨幅)、神州细胞(-13.36%周跌幅)等个股表现 [5] 医疗器械领域 - 影像类设备招投标量回暖明显,设备更新持续推进 [9] - 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有补贴政策推进,叠加出海加速 [9] - 骨科集采出清后恢复较好增长,神经外科领域集采后放量和进口替代加速 [9] 创新链(CXO+生命科学服务) - 海外投融资有望持续回暖,国内投融资底部盘整有望触底回升 [9] - CXO产业周期或趋势向上,目前已传导至订单面,有望逐渐明显传导至业绩面 [9] - 生命科学服务行业需求有所复苏,供给端出清持续 [9] 医药工业领域 - 特色原料药行业成本端有望迎来改善,估值已处于近十年低位 [9] - 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周期,建议关注重磅品种专利到期带来的新增量 [9] 中药领域 - 基药目录颁布虽延迟但预计不会缺席,独家基药增速远高于非基药 [11] - 2024年央企考核体系调整后更重视ROE指标,有望带动基本面大幅提升 [11] - 新版医保目录解限品种、兼具老龄化属性+中药渗透率提升+医保免疫的OTC企业值得关注 [11] 药房领域 - 处方外流+格局优化等核心逻辑有望显著增强,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14] - "门诊统筹+互联网处方"成为处方外流较优解,更多省份有望跟进 [14] - 上市连锁药房相比中小药房具备显著优势,线下集中度稳步提升 [14] 医疗服务领域 - 反腐+集采净化医疗市场环境,有望完善医疗行业市场机制 [14] - 商保+自费医疗快速扩容,为民营医疗带来更多差异化竞争优势 [14] - 建议关注具备全国化扩张能力的优质标的 [14] 血制品领域 - 十四五期间浆站审批顺向宽松,采浆空间进一步打开 [14] - 各企业品种丰富度不断提升、产能稳步扩张,行业中长期成长路径清晰 [14] - 疫情放开后供给端和需求端均有较大弹性有待释放 [14]
云南白药:坚持打好中药创新药两张牌,多维度、全链路创新推动长期高质量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7-10 11:16
核心观点 - 云南白药控股子公司征武科技的JZ-14胶囊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标志着公司在创新药研发领域取得进展 [1] - JZ-14胶囊为First-in-Class小分子免疫调节剂,通过抑制AKT/NF-κB信号通路展现免疫调节及抗增殖活性 [1] - 公司坚持中药与创新药双轮驱动战略,推动传统中药企业向创新型医药集团转型 [2] 创新药研发进展 - JZ-14胶囊为化学1类创新药,已获批开展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试验 [1] - 核药领域:INR101诊断核药进入III期临床,INR102治疗核药获批临床 [9] - 引进抗体药物KA-1641相关专利,进行全球开发 [9] 中药二次开发成果 - 在研中药二次开发项目涉及11个大品种,开展25个项目 [4] - 气血康口服液临床研究显示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RHI指标显著提高 [4] - 舒列安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显著,改善疼痛和尿频症状 [4] - 云南白药气雾剂和胶囊分别开展肋骨骨折疼痛和踝关节肿胀的临床研究 [5] 产品表现与创新 - 药品事业群2024年收入69.24亿元,同比增长11.8% [3] - 核心产品云南白药气雾剂、胶囊、气血康口服液均实现显著增长 [3] - 中期创新项目包括全三七片(II期临床362例入组)、附杞固本膏(III期临床)等 [7] 研发体系布局 - 中央研究院下设昆明、北京、上海、无锡四大研发中心 [10] - 昆明中心聚焦中药和天然药物,北京中心连接产学研链条 [10] - 上海中心重点研究创新药物,无锡中心深耕医疗器械 [10][11] - 与华为云合作开发中医药AI大模型,应用于靶点发现和分子设计 [11] 政策与行业机遇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要求强化中药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7] - 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质量标准升级等挑战,中药二次开发成为必然选择 [5][6] - 公司把握中医药振兴发展历史性机遇,推动产业向科技型和质量型转变 [2][6][8]
悦康药业创新突围:技术突破与全球化布局双驱动
华夏时报· 2025-05-23 16:04
核心观点 - 悦康药业集团举办"三大1类中药创新药进度说明会",重点展示三款处于NDA审评阶段的重磅产品: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通络健脑片及紫花温肺止嗽颗粒,吸引近300人参会 [2] - 公司秉持"药品质量只有一百分"理念,贯穿研发、生产、销售全环节,确保高质量和高疗效 [2] - 三款创新药针对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展现中药"多靶点协同治疗"优势,获临床专家认可 [3] - 医药行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悦康药业凭借精准市场把握和技术创新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4][5] - 公司通过国际化研发团队和五大技术路线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21项在研创新药获317项专利授权 [6] - 数字化转型与华为深度合作,提升新药落地全链路效率,加速创新研发和智慧工厂建设 [7][8] 产品研发进展 - 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采用冻干粉针工艺提升稳定性,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制定红花质量分级标准,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 [3] - 通络健脑片:针对血管性痴呆复杂病理进程,体现中药"标本兼治"理念,临床研究主要疗效指标表现优异 [3] - 紫花温肺止嗽颗粒:主治感染后咳嗽(风寒恋肺证),用药14天后患者咳嗽缓解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3] 国际化布局 - 组建500余人国际化研发团队,布局核酸、多肽、细胞与基因治疗等五大技术路线,建立十一大核心技术平台 [6] - YK-009阳离子脂质辅料获美、日、以色列专利授权,LNP递送技术全球领先 [7] - 多款创新药获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包括降脂小核酸药物YKYY015、RSV mRNA疫苗YKYY025等 [7] -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通过欧盟GMP认证,广州药厂通过日本JGMP认证,实现技术、产品及产能出海 [7] 数字化转型 - 与华为建立全面战略合作,首家生物医药企业与华为开展数字化转型 [7] - 合作涵盖创新研发、智慧工厂、质量控制、数字营销及供应链管理,提升全链路效率 [7] - 借助数智技术深化制度、管理及技术创新,加速技术革命与产业升级 [8] 行业趋势 - 医药产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创新成为企业突围核心驱动力 [4] - 2024年中国创新药对外合作金额达630亿美元,ADC、细胞治疗等领域技术平台具备全球竞争力 [6] - 三医联动推动医疗卫生回归高质量发展,中药创新持续加速 [4]
天士力:中药Ⅱ主营业务平稳增长,战略融合持续推进-20250521
中信建投· 2025-05-21 16: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在行业外部环境及基数因素扰动下,Q1收入增长平稳,主业利润短期承压,业绩符合预期;看好降价影响逐步弱化后,25年经营企稳向好 [1][9]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提升研发质量,加速现代中药创新与转化,盈利能力稳定,经营质量健康 [1] - 未来中药板块有望稳定增长,化药及生物药板块有新品种、新适应症增量,关注资产重组进展,期待华润与公司战略融合协同发展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4月28日晚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0.55亿元,同比增长0.30%;归母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6.47%;扣非后净利润2.36亿元,同比下滑19.54%;实现每股收益0.21元 [2] 简评 主营业务 - 2025年Q1公司营业收入20.55亿元,同比增长0.30%,扣非后净利润2.36亿元,同比下滑19.54%,归母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6.47%,主业利润下滑受丹滴价格调整影响,表观利润增长因资产处置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 [8] - 2025年Q1医药工业板块营收18.42亿元,同比增长1.83%,毛利率70.42%,同比降1.54个百分点,受丹滴价格调整影响;中药、化学制剂药、生物药分别实现营收14.69亿元(+1.90%)、3.00亿元(+3.59%)、0.52亿元(-7.36%) [9] - 2025年Q1医药商业板块营收2.02亿,同比下滑10.96%,受外部环境影响收入端承压,毛利率31.91%,同比增2.65个百分点,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9] 展望全年 - 中药板块有望稳定增长,核心产品进入指南及共识带来增量,如复方丹参滴丸糖网适应症推广、养血清脑和芪参益气滴丸指南及共识进入工作推进 [10] - 化药板块预计蒂清续约价格调整影响弱化,水林佳学术推广推进,中长期坚持仿创结合,新品种有望贡献增量;生物药板块普佑克拓展市场空间,新适应症拓展有望带来良好增长 [11] - 25年3月公司协议转让股权完成过户,控股股东变更为华润三九,双方战略融合工作推进顺利,业务在新一届管理团队带动下有序开展,有望实现中药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 [12] 盈利能力 - 2025年Q1公司综合毛利率66.61%,同比减少0.55百分点,盈利能力基本稳定;销售费用率35.23%,同比增加1.40pp;管理费用率3.84%,同比增加0.29pp;研发费用率9.88%,同比增加0.15pp;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62亿元,其它财务指标基本正常 [1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90.01、95.39和101.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9%、6.0%和6.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4、12.16和13.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4%、13.3%和14.0%;折合EPS分别为0.72元/股、0.81元/股和0.93元/股,对应PE为22.5x、19.8x和17.4x [3][16]
以岭药业:创新驱动健康产业发展格局
中证网· 2025-04-30 15:0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13亿元,受呼吸类产品库存调整及减值计提等因素影响业绩承压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3.6亿元,同比下降6.5%,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7.25% [1] - 研发投入达9.08亿元,占营收比例13.94%,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1] 研发与创新管线 - 新增2款1.1类中药创新药进入申报阶段,包括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芪桂络痹通片和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柴黄利胆胶囊 [2] - 6款中药及3款化药处于临床阶段,小儿连花清感颗粒进入三期临床,八子补肾胶囊被视为下一个重磅单品 [2] - 公司在心血管、呼吸、抗衰老等赛道的纵深布局契合老龄化与消费升级趋势 [2] 业务拓展与国际化 - 健康产业板块推出150余款产品,涵盖保健食品、功能性饮料等细分市场,独家配方保健食品获批 [2] - 化药板块通过13个美国ANDA批文及全球53国的注册布局加速国际化进程 [2] - 中药出海政策红利叠加化药CDMO业务扩容,公司"健康产业与国际化"双轮发展战略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2] 行业与政策环境 - 中医药行业受《"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支持,创新中药研发获政策利好 [3] - 老龄化社会催生慢病管理需求,心脑血管、糖尿病等领域产品空间广阔 [3] - 公司心脑血管类产品2024年营收占比超50%,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等核心品种市场份额稳居前列 [3] - 公司拥有17个专利中药及11个医保品种,构筑差异化竞争壁垒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