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玄七健骨片
icon
搜索文档
方盛制药(603998):单Q3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超36%,中药创新药研产销路线已打通
信达证券· 2025-10-31 10:08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方盛制药(603998)的最新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36.37%,利润增速显著优于收入增速,主要得益于期间费用率的下降 [2][3] - 公司中药创新药研产销路线已全链条打通,核心品种小儿荆杏止咳颗粒累计覆盖近2000家公立医疗机构,新药养血祛风止痛颗粒有望通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成为新利润增长点 [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持续高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24.6%、19.3%、25.8%,对应市盈率估值分别为17倍、14倍、11倍 [4][5]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9亿元,同比下降4.26%,环比增长0.7% [2][3] - 2025Q3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增长8.49%,扣非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增长36.37% [2][3] - 2025Q3单季度净利率为23.59%,同比提升2.63个百分点,主要因销售费用率下降4.77个百分点至33.44%,管理费用率下降0.95个百分点至8.42% [3] 分业务收入表现 - 心脑血管用药收入表现稳健,2025Q3单季度收入约1.58亿元,同比增长10.16%,主要得益于血塞通片/分散片、依折麦布片销量稳步上升 [3] - 骨科用药收入2025Q3单季度约1.06亿元,同比增长0.73% [3] - 儿科用药收入2025Q3单季度约0.29亿元,同比下降29.69%,主要系小儿荆杏止咳颗粒销量下降 [3] - 呼吸用药和抗感染用药收入降幅较大,2025Q3单季度分别同比下降54.18%和34.83% [3] 中药创新药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小儿荆杏止咳颗粒新增覆盖公立医疗机构超过320家,累计覆盖近2000家,其中等级医院超过1200家 [3] - 中药创新药妇科止血消痛颗粒获得临床试验批准,蛭龙通络片已完成II期临床研究,小儿荆杏止咳颗粒新增成人适应症的III期临床正在推进 [3] - 公司第三个中药创新药养血祛风止痛颗粒已于2025年6月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并已通过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4亿元、19.53亿元、22.1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12.3%、13.5% [4][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18亿元、3.79亿元、4.7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6%、19.3%、25.8% [4][5] - 对应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72元、0.86元、1.09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分别约为17倍、14倍、11倍 [4][5]
方盛制药(603998):2025 三季报点评:盈利能力持续上升,核心业务稳健发展
东吴证券· 2025-10-27 15:4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方盛制药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盈利能力持续上升,核心业务稳健发展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9904万元,同比增长8.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120万元,同比增长36.37%,单季度利润及扣非利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8] - 公司通过剥离低效商业资产,经营质量显著改善,核心产品销量稳步增长,规模效益和精细化成本管控夯实了毛利空间,单季度净利率达到23.6%,创历史最好水平 [8] - 心脑血管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骨骼肌肉系统用药在集采背景下通过以量补价,核心业务展现经营韧性 [8] - 公司通过受让创新药物项目,有望逐步建立和强化创新药管线布局,丰富产品矩阵,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0.15亿元、22.77亿元、25.6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36%、13.01%、12.54% [1]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9亿元、3.77亿元、4.5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1.12%、21.87%、19.56% [1]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70元、0.86元、1.03元 [1] - 基于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至2027年的市盈率(P/E)分别为17.23倍、14.14倍、11.82倍 [1]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2亿元,同比下降4.3% [8] - 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公司工业收入实现11.6亿元,同比下降6.8% [8] - 分产品线看,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心脑血管收入为4.3亿元,同比增长13.8%,毛利率提升至82.7%(增加1.1个百分点) [8] - 呼吸系统用药实现收入7394万元,同比下降59.6% [8] - 骨骼肌肉系统用药收入为3.0亿元,营收略有下滑 [8] - 公司预测毛利率持续优化,从2024年的71.85%提升至2027年的73.45% [9] - 公司预测归母净利率持续提升,从2024年的14.36%提升至2027年的17.58% [9]
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5 04:44
业绩说明会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5年10月24日通过网络互动方式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 [1]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独立董事、财务总监及董事会秘书出席会议 [1] 呼吸系统用药业务表现与策略 - 2025年前三季度呼吸系统用药收入同比下降近60% [2] - 小儿荆杏止咳颗粒新增覆盖公立医疗机构超过320家,累计覆盖近2,000家,其中等级医院超过1,200家 [2] - 强力枇杷膏(蜜炼)新增覆盖公立医疗机构超过1,200家,累计覆盖近11,000家,其中等级医院超过1,800家 [2] - 小儿荆杏止咳颗粒新增成人适应症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III期临床研究正在推进 [2] 产品线战略与增长潜力 - 公司战略聚焦中药创新药,已实现小儿荆杏止咳颗粒和玄七健骨片的商业化突破 [3] - 计划打造多个年销售额达3-5亿元的产品矩阵,以中药创新药为核心,经典中成药、高端仿制药和复杂制剂为补充 [3] - 目标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运营效率实现业绩的阶梯式复合增长 [4] 研发管线与新产品进展 - 养血祛风止痛颗粒已于2025年6月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目前尚未正式上市销售 [5] - 中药创新药妇科止血消痛颗粒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蛭龙通络片已完成II期临床研究 [5] - 化药仿制药瑞卢戈利片于2025年10月15日获批临床试验 [5] - 吲哚布芬片已按化药3类提交上市申报并获受理,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等产品已完成化药4类上市申报并获受理 [5]
方盛制药(603998) - 方盛制药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数据公告
2025-10-23 18:15
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工业小计营收1155172695.85元,同比减6.75%[1] - 2025年前三季度医疗业务及其他营收51728337.53元,同比减20.96%[1] - 2025年前三季度心脑血管疾病用药营收433864482.47元,同比增13.84%[1] 地区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湖南地区营收252763611.36元,同比增8.83%[1] - 2025年前三季度华北地区营收126432585.97元,同比减12.43%[1] - 2025年前三季度华东地区营收270403177.74元,同比减8.37%[1]
中药行业深度报告解读
2025-10-19 23:58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中药行业 包括中成药制造 中草材供应 院内市场及OTC市场等细分领域 [1] * 提及的公司包括太极集团 以岭药业 康缘药业 天士力 方盛制药 健民集团 片仔癀 同仁堂 东阿阿胶 江中药业 达仁堂 佐力药业 昆药集团 华仁生物 济川药业 羚锐制药 悦康药业 方正制药等 [1][3][9][13][17][18] 核心观点与论据 政策影响:集采与目录调整 * 中成药集采已推进三轮 第三批平均价格降幅达63% 但对上市公司重点品种影响有限 [1][3] * 集采扩围接续采购价格降幅温和 整体影响可控 [1][3] * 独家医保品种在集采中价格降幅相对温和 如佐力药业乌灵胶囊价格降幅约20% 并能通过以价换量实现快速放量 [3][15] * 新版基药目录预计在2025年底或2026年出台 可能纳入更多中成药品种 加速市场放量 [1][5] * 基药目录对基成品种加强考核 要求基层医疗机构配比 进入目录后品种放量潜力巨大 [3][14] 成本与盈利:原材料价格与毛利率 * 中草材价格自2022年11月上涨后 于2024年下半年回落至原水平 下游企业毛利率有望随库存周期滞后改善 [1][6] * 天然牛黄进口政策放开 有望缓解片仔癀 同仁堂等企业的成本压力 并存在终端产品提价可能性 [1][9] 市场表现与需求 * 2025年上半年中药行业业绩承压 第一季度营收下滑8% 利润下滑4% 第二季度营收下滑2% 但利润同比增长7% [2] * 院内中药收入下滑趋势收窄 利润表现优于收入端 [1][13] * OTC中药企业收入分化 利润端表现弱于收入端 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2] * 感冒呼吸类中成药渠道库存已基本出清 未来发货将依赖终端需求 [1][7][18] 企业动态与投资机会 * 中草材行业并购整合频繁 华润系企业如东阿阿胶 江中等产业任务明确 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1][8] * 关注研发投入较高的企业如康缘药业 天士力 以岭药业等 其创新品种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1][13] * 关注医保品种放量 如方盛制药玄七健骨片和健民集团祛瘀维舒胶囊放量速度快 [1][13] * 中成上市公司分红比例高 部分企业现金分红比例超过80% 如江中药业 达仁堂 东阿阿胶等现金流充足的企业有望保持高分红 [3][17] * 关注困境反转企业 如以岭药业经营拐点已显现 太极集团等感冒呼吸类产品企业随需求恢复值得关注 [1][18] * 国企改革可能带来新动力 华润系企业预计将有更多动作和规划 [3][10][11] 其他重要内容 * 投资风险包括新版基药目录落地不及预期 中草材价格下降导致下游企业盈利下滑 以及行业竞争加剧 [19] * 需警惕流感发病率持续低迷的风险 [1]
行业周报:关注基药目录调整,首推方盛制药-20250928
开源证券· 2025-09-28 17:56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基药目录调整工作持续推进,重点关注中药放量潜力[15] - 2018版基药目录动态调整成效显著,调入品种销售额实现显著增长[26] - 新一轮基药目录调整呼声提高,多类中药产品有望被纳入[7][27] - 方盛制药作为创新中药代表企业,核心产品快速放量,玄七健骨片2024年销售收入达1.10亿元(同比增长近280%),小儿荆杏止咳颗粒销售额近9000万元(同比增长近73%)[30] 历史沿革与政策演进 - 我国1979年成立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小组,1982年公布首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前进行5次调整[5] - 2009年正式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先后发布2009版(307种)、2012版(520种)、2018版(685种)三版目录[16] - 2009-2021年间共发布16项关键政策推动基药制度落实,涵盖采购机制、质量监管、定点生产等方面[17][19] 2018版目录调整分析 - 中成药数量从203种增至268种,占比达39.1%[21] - 新增儿科用药一级分类,调入13个儿科品种[6][21] - 内科用药调入37个品种,外科用药调入11个,妇科用药调入4个[22] - 新增中成药2019-2022年销售额同比增长明显:内科用药(20.18%)、外科用药(50.26%)、儿科用药(49.74%)[30] 行业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第4周医药生物板块下跌2.20%,跑输沪深300指数3.27个百分点[32][35] - 子板块表现分化: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最大(+0.05%),原料药板块跌幅最大(-8.22%)[38] - 年初至今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涨幅达62.85%,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39.69%[41] 重点推荐标的 - 中药领域:方盛制药、东阿阿胶、众生药业、江中药业、天士力等[8] - 创新药及生物制品: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再鼎医药、百利天恒等[8] - CXO与科研服务:药明康德、皓元医药、百普赛斯等[8]
国投证券-方盛制药-603998-2025H1利润端增长较快,创新中药市场拓展与研发持续推进-250904
新浪财经· 2025-09-04 15: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34亿元同比下降8.35% [1] - 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23.67%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27.79% [1] 业务板块表现 - 医药工业收入7.68亿元同比下降8.20% [1] - 心脑血管用药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16.05% [1] - 血塞通片/分散片销量实现同比增长 [1] 创新药进展 - 中药创新药小儿荆杏止咳颗粒新增覆盖超180家公立医疗机构 [1] - 累计覆盖18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 [1] - 形成中药创新药为主、化学药为辅的产品集群 [2] 研发与展望 - 中药创新药研发项目持续推进 [1][2] - 布局早期前沿创新药物 [2] - 2025-2027年预计收入增速分别为3.3%/11.5%/11.7%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增速预计为20.2%/20.3%/20.0% [2]
方盛制药(603998):2025H1利润端增长较快,创新中药市场拓展与研发持续推进
国投证券· 2025-09-04 15:0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 6个月目标价13.97元 当前股价11.37元 潜在涨幅22.8% [4]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8.34亿元(同比下降8.35%)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23.67%)扣非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27.79%) [1]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4.16亿元(同比下降11.81%)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增长21.50%)扣非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增长24.35%)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0.2%/20.3%/20.0% 对应净利润3.07/3.69/4.43亿元 [7][8] - 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3年68.1%提升至2027年预计70.9% 净利润率从11.5%提升至19.4% [8] 业务板块表现 - 医药工业总收入7.68亿元(同比下降8.20%) [2] - 心脑血管用药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16.05%)血塞通片/分散片销量增长约20% 依折麦布片维持高增速 [2] - 骨骼肌肉用药收入1.92亿元(同比下降0.50%)藤黄健骨片集采后价降量升 玄七健骨片销售增长超70% [2] - 儿童用药收入0.82亿元(同比下降12.41%)小儿荆杏止咳颗粒销量下降30% 但蒙脱石散增速较快 [2] - 呼吸系统用药收入0.57亿元(同比下降61.03%)主因强力枇杷露/膏销量下降 [2] 创新药进展 - 小儿荆杏止咳颗粒新增覆盖180家公立医疗机构 累计覆盖超1,800家(其中等级医院1,200家) [3] - 玄七健骨片新增覆盖300家公立医疗机构 累计覆盖1,500家(其中等级医院900家) [3] - 新药养血祛风止痛颗粒于2025年6月获批上市 为首个治疗频发性紧张型头痛中药创新药 已通过医保目录初步形式审查 [3] - 在研中药创新药项目十余项 小儿荆杏止咳颗粒新增成人适应症II期临床完成 香芩解热颗粒和紫英颗粒获临床批件 [7] 研发战略布局 - 形成中药创新药为主、化学药为辅的产品集群 [7] - 受让化药1类创新药IMM-H024专利权 与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合作推进研发 [7] - 持续强化创新药管线布局 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7] 估值指标 - 当前总市值49.92亿元 对应2025年预测PE16.3倍 2027年预测PE11.3倍 [4][8] - 目标价13.97元对应2025年20倍PE [7] - ROE持续提升 从2023年12.8%预计升至2027年21.4% [8]
方盛制药(603998):25H1业绩符合预期,创新中药驱动公司长期增长
华源证券· 2025-09-03 22:3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5倍、13倍、11倍[5][6][8]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 实现营业收入8.34亿元(同比下滑8.35%) 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23.67%)[8] - 创新中药成为新利润增长点 已获批3款中药创新药 其中玄七健骨片25H1销量同比增长超70%[8] -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25H1研发费用6809万元(同比增长10.98%) 研发费用率达8.16%[8] - 通过受让IMM-H024专利权进一步丰富化药新药布局 交易金额8000万元[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工业板块收入7.68亿元(同比下滑8.2%) 医疗服务及其他收入3622万元(同比下滑22.10%)[8] - 分治疗领域表现:心脑血管用药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16.05%) 骨骼肌肉系统用药收入1.92亿元(同比下滑0.50%) 儿童用药收入8239万元(同比下滑12.41%)[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2亿元、3.94亿元、4.55亿元 同比增长34%、15%、15%[6][8]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预计净利率从2024年14.06%提升至2027年20.74% ROE从15.73%提升至21.47%[6][9] 产品管线进展 - 养血祛风止痛颗粒2025年6月获批上市 已通过国家医保目录初步形式审查[8] - 玄七健骨片覆盖超1500家公立医疗机构(等级医院超900家)[8] - 小儿荆杏止咳颗粒覆盖超1800家公立医疗机构(等级医院超1200家)[8] - 在研项目包括Ⅲ期临床的健胃祛痛丸和小儿荆杏止咳颗粒成人适应症 Ⅱ期临床的蛭龙通络片等[8] 估值指标 - 当前总市值49.92亿元 每股净资产3.73元[3] - 基于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0.78元 对应市盈率14.58倍[6][8] - 市销率2.85倍 市净率2.83倍[9][10]
方盛制药(603998) - 方盛制药2025年半年度经营数据公告
2025-08-28 18:37
业绩总结 - 工业小计营收768,474,462.07元,同比降8.20%,毛利率73.37%,降2.82个百分点[1] - 医疗业务及其他营收36,220,668.31元,同比降22.10%,毛利率6.02%,降5.47个百分点[1] -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营收275,910,034.39元,同比增16.05%,毛利率81.61%,增1.06个百分点[1] 地区营收 - 湖南地区营收137,146,544.37元,同比降14.19%[1] - 华北地区营收83,099,012.77元,同比降12.91%[1] - 华东地区营收175,033,134.64元,同比降15.15%[1] - 华南地区营收73,457,342.51元,同比降32.14%[1] - 华中地区营收182,676,829.55元,同比增3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