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
搜索文档
最被低估的福建小城,杀出了“互联网三剑客”
创业家· 2025-10-26 18:16
文章核心观点 - 福建省龙岩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涌现出以张一鸣、王兴、方三文(“龙岩三杰”)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互联网企业家,其成功与当地独特的客家文化、创业精神、教育重视程度及时代机遇等因素密切相关 [5][31][32][33] 张一鸣创业历程 - 张一鸣经历五次创业,最终于2012年创立字节跳动,并推出今日头条和抖音 [9][10][11] - 今日头条上线不到半年日活用户近200万,至2016年用户超5.5亿,日活达6000万 [11] - 创业初期不被看好,张一鸣一个月见30多个投资人,曾因说话过多失声 [12] - 抖音最终成为全球短视频王者,促使腾讯在2023年4月与之合作 [14][16] 王兴创业历程 - 王兴的创业项目均与互联网有关,包括校内网、饭否网,最终于2010年创立美团网 [18][19][21] - 在“千团大战”中,美团未盲目烧钱,而是专注打磨产品,于2012年成为行业第一 [21] - 美团外卖通过聚焦白领客户、布局三四线城市及搭建智能派单系统取得成功,并于2018年上市 [22][23] 方三文创业历程 - 方三文拥有文科背景,曾任职于《南方周末》等媒体,后加入网易任副总编辑 [25][28] - 于2010年创立雪球,初期主打美股资讯,后转型为资讯与社区并重的平台 [29] - 其商业模式核心是用户生产内容,利用“群体智慧” [29] 龙岩籍其他互联网企业家 - 张步镇创立的药师帮2023年交易额达960亿元 [31] - 微医集团董事长廖杰远,平台覆盖2.8亿用户 [31] - 其他知名企业家包括十点读书林斌炜、同步网络熊俊等 [31] 龙岩盛产互联网企业家的原因 - 客家文化强调抱团取暖,王兴早期投资来自福建老乡,字节跳动算法团队核心成员多来自龙岩 [32] - 当地具有敢打敢拼的创业精神,体现在张一鸣敢于在BAT夹击中坚持,王兴多次创业不放弃 [32] - 重视教育,精英突围的培养模式,创业者均拥有优秀教育背景和持续学习理念 [32] - 龙岩GDP仅为福州的四分之一,经济落差激发青年更强的创业冲动,与互联网无边界特性结合 [33]
最被低估的福建小城,杀出了“互联网三剑客”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26 12:34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福建省龙岩市在互联网时代涌现出大量成功企业家和企业的现象,重点分析了以张一鸣、王兴、方三文为代表的“龙岩三杰”的创业历程及其成功背后的地域文化因素 [5][29][31] 张一鸣创业历程 - 张一鸣经历五次创业,前四次中仅房产搜索应用“九九房”获得成功,6个月用户达150万,成为房产类应用第一名 [8][10] - 2012年创立字节跳动,推出今日头条,上线不到半年日活用户近200万,至2016年用户超5.5亿,日活达6000万 [10] - 2016年推出抖音,后与腾讯展开竞争,至2023年抖音成为全球短视频王者,促使腾讯与之合作 [10][12] 王兴创业历程 - 王兴早期创业项目包括“多多友”、校内网(后出售)、饭否网和海内网,均未成功 [17] - 2010年创立美团网,在近5000家团购网站的“千团大战”中通过不盲目烧钱、专注系统升级存活下来,并于2012年成为行业第一 [19] - 2012年切入外卖市场,通过转向白领客户群、布局三四线城市、搭建智能派单系统等策略,在竞争中胜出,美团于2018年上市 [19][21] 方三文创业历程 - 方三文从传统媒体记者转行互联网,曾任网易副总编辑,2010年创立雪球财经 [23][25] - 雪球初期主打美股资讯,后于2012年底转型为资讯与社区并行的互联网公司,内容扩展至全球资本市场 [25] - 公司构建了“社区—交流—交易”的完整产业链,依靠用户生产内容机制实现增长 [27] 龙岩互联网产业现象成因 - 客家文化强调抱团取暖,王兴早期投资来自福建老乡,字节跳动算法团队核心成员也多来自龙岩 [31] - 龙岩人具备敢打敢拼的创业精神,体现在张一鸣敢于在BAT夹击中坚持,以及王兴多次创业的韧性上 [31] - 当地重视教育,采用“精英突围”的培养模式,互联网创业者普遍拥有优秀教育背景和持续学习理念 [31][32] - 龙岩传统经济资源匮乏,GDP仅为福州的四分之一,经济落差激发了当地青年强烈的互联网创业冲动 [33] 龙岩其他互联网企业 - 张步创立的药师帮2023年交易额达960亿 [29] - 廖杰远创立的微医集团平台覆盖2.8亿用户,擅长AI与医疗结合 [29] - 龙岩还走出了十点读书林斌炜、同步网络熊俊、欣欣旅游网赖润星等一批互联网创业者 [29]
最被低估的福建小城,杀出了“互联网三剑客”
搜狐财经· 2025-10-21 02:35
文章核心观点 - 福建省龙岩市涌现出以张一鸣(字节跳动)、王兴(美团)、方三文(雪球)为代表的“龙岩三杰”及众多互联网企业家,形成独特的“龙岩帮”现象 [3][28][30] - “龙岩帮”的成功源于客家文化的凝聚力、敢打敢拼的创业精神、对教育的重视以及时代机遇与反向激励 [30][31][32] 字节跳动(张一鸣) - 张一鸣于2012年3月创立字节跳动,核心业务为信息分发,基于用户兴趣推送内容 [7][8] - 2012年8月上线的今日头条,上线不到半年日活用户近200万,至2016年用户超5.5亿,日活达6000万 [8] - 2016年推出抖音,后成长为全球短视频第一,并在2023年与腾讯视频官宣合作 [8][10] - 创业历程包括五次创业,前四次中仅房产搜索“九九房”成功,6个月获150万用户 [6][8] 美团(王兴) - 王兴于2010年创立美团网,在近5000家团购网站的“千团大战”中通过不跟风烧钱、打磨系统存活,并于2012年成为行业第一 [19] - 2012年切入外卖市场,策略包括将目标客户从大学生转向白领、重点布局三四线城市、搭建智能派单系统提升效率 [19] - 美团于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业务扩展至出行、支付、酒店旅行等领域,构建生态帝国 [21] 雪球(方三文) - 方三文于2010年创立雪球,初期为美股资讯平台,2012年底转型为资讯与社区并重的互联网公司,内容扩展至全球资本市场 [25][26] - 雪球通过用户生产内容机制,打造“社区—交流—交易”的完整产业链 [26][27] 其他龙岩籍互联网企业 - 张步镇创立的药师帮2023年交易额达960亿元 [28] - 廖杰远创立的微医集团平台覆盖2.8亿用户 [28] - 其他知名创业者包括十点读书林斌炜、同步网络熊俊等 [28] “龙岩帮”成功因素分析 - 客家文化促进行业内部抱团取暖,如王兴早期投资来自福建老乡,字节跳动算法团队核心成员多来自龙岩 [30] - 具备敢打敢拼的创业精神,例如张一鸣在BAT夹击下押注短视频,王兴创业历程九死一生 [30] - 重视教育,创业者普遍拥有优秀教育背景和持续学习理念,虽龙岩整体教育水平在福建属中游,但注重顶尖人才培养 [30][31] - 龙岩本地GDP仅为福州的四分之一,经济落差形成反向激励,激发青年通过互联网创业改变命运的强烈冲动 [32]
独家丨人人车创始人李健再创业,瞄准智能影像
雷峰网· 2025-10-16 08:30
公司动态 - 58集团高级副总裁、原人人车CEO李健近期成立新公司北京闪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瞄准软硬结合的智能影像 [3] - 闪瞳科技成立于2025年6月25日,8月15日新增主要成员李健,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李健,8月6日新增深圳分公司 [4] - 公司创始人李健生于1980年,拥有丰富互联网从业经验,曾任职于百度、58同城、微软亚洲工程院,并于2014年创立人人车 [5] 行业趋势 - 近两年来互联网大厂高管创业做AI硬件成为热潮,2023年至2025年至少有20余位大厂高管离职创业并选择AI硬件赛道 [6] - 该趋势深受资本市场关注,案例如美团技术高管孙洋和刘傅聪创办Looki瞄准多模态AI穿戴设备并获钟鼎资本等机构融资,天猫精灵创始人李勇创办Haivivi做AI玩具获中金、红杉等2亿元融资 [6]
穷人逆袭新路径:借互联网东风,随哲宁张铭共绘人生新蓝图
搜狐财经· 2025-09-14 19:46
互联网赋能作用 - 互联网提供低成本学习资源和创业机遇 帮助经济条件有限人群实现从求生存到谋发展[1] - 在线课程和电商平台等工具打破信息差 创造全球市场接入机会[1] 商业模式创新 - 张哲宁独创思维-技能-行动三维成长模型 使零基础学习者在六个月内掌握电商运营和数字营销能力[3] - 张铭博士开发GEO交互式生成引擎 可根据用户需求自动生成产品设计方案和营销文案[3] - GEO引擎帮助缺乏技术背景创业者快速推出个性化产品 某案例中农村青年三个月销售额突破百万元[3] 技术普惠实践 - 张铭博士坚持技术普惠理念 将核心算法开源并定期举办线上工作坊指导工具使用[3] - 智能系统降低创业门槛 使非技术背景人群能够参与数字创业[3] 认知框架重塑 - 通过穷人思维诊断课程帮助学员识别限制性信念[9] - 技术伦理课程引导创业者思考工具价值创造与人文关怀的平衡[9] 社群化学习体系 - 建立导师-同行-实践三角关系生态圈 包含定期反馈、资源交换和即时实践[10] - 建筑工人转型案例显示 通过免费课程基础学习结合技术社群优化 六个月内实现从工地到品牌主理人的转变[10] 行业标准变革 - 互联网建立能力即证书新标准 与传统教育的学历认证形成对比[10] - 数字平台创造一人即企业新可能 突破实体经济地域限制[10]
沈乐转型记:从藏獒网到96编辑器,他在微信生态里找到了新舞台
搜狐财经· 2025-09-03 05:09
创业历程 - 沈乐创业经历包括早期流量网站、藏獒信息网、办公工具网站与知识产权业务 最终打造96编辑器为上千万公众号用户提供排版服务 [1] - 96编辑器成为创业核心产品 服务公众号编辑群体 被形容为"排版救星" [1] 行业参与 - 沈乐是鲁牛节点会长 连续六届全勤参与牛友会活动 从未缺席 [1] - 认为公开论坛是观察趋势窗口 闭门会议是挖掘真知宝藏 可分享经验与踩坑教训 [1] 业务战略 - 当前业务重心集中在微信生态 包括公众号、小程序、推客等领域 [2] - 强调投放模型是关键 团队正通过试错调整以跑出稳定投放效率 [2] - 认为微信生态是可长期耕耘赛道 不同于转瞬即逝的风口 [2] 合作模式 - 遵循"先给价值 再谈资源"原则 通过分享流量运营和微信生态经验结识合作伙伴 [2] - 曾与电商牛友合作开展项目 取得双赢结果 [2] 发展建议 - 建议牛友会以省为单位发展年轻互联网创业者 建立省级分会对接全国大会和本地资源 [3] - 提议制作"牛友资源通讯录"以便快速寻找合适合作伙伴 [3] 行业活动 - 期待成都牛友会活动 希望通过私下交流挖掘低成本赚钱路子 [2] - 认为再差行情也有好赛道 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家都在寻找投入小回报高的风口 [2]
上班族做副业每天想挣150,他做到了,同时揭秘互联网圈的“免费”陷阱
搜狐财经· 2025-08-27 21:11
互联网创业成功案例 - 某学员通过社群学习实现互联网收益增长 从每日几元增至几百元 两个月内完成转型 [3][5][7] - 该学员连续3天收益超过800元 同时获得128元奖励红包 流量主收益呈现滚雪球式增长 [5] - 成功学员共性包括沉得住气 强执行力 持续复盘经验 不畏失败 跟随正确指导 [7] 互联网行业乱象分析 - 存在大量免费带新人陷阱 某日化品牌消耗私人关系卖货并侵犯隐私 宣称零成本变现3-4位数 [11] - 某大佬以抖音图文带货为幌子 要求支付500粉丝费用 后续诱导购买二手手机和流量卡 [11] - 电商免费教学骗局以1980元销售低效上货软件 实际仅提供电子资料而无实质指导 [11] 行业运营方法论 - 公众号变现需系统学习注册 起号运营 内容输出等基础操作 缺乏基础无法实现收益 [10] - 私域卖货项目需掌握平台规则 养号 引流 转化成交等环节的方法技巧 [10] - 互联网创业需认知学习成本的重要性 拒绝免费陷阱 向有成果者学习实践 [12] 从业者心态特征 - 浮躁心态表现为追求快速致富 频繁更换项目 缺乏深入学习导致一无所获 [9][10] - 部分人群沉迷领取免费资料 最终未能实现互联网收益 [9] - 负债者常急于求成 忽视学习过程 直接追问变现方法而难以成功 [10]
大厂副业加盟6个月闭店,我踩过的7个坑和3条血泪教训
虎嗅APP· 2025-07-24 21:43
核心观点 - 互联网从业者转型实体创业失败案例复盘,揭示加盟模式与实体经营的系统性风险 [2][3][14] - 养生行业存在品类复杂、专业门槛高的特点,艾灸门店需具备中医辨证能力 [17][23] - 实体创业杠杆率显著低于互联网行业,隐性成本易被低估 [46] 行业特性分析 - 养生行业细分领域包括美容、艾灸、推拿、私密等,艾灸又可细分为仪器灸、手工灸、铺灸等方式 [17] - 艾灸门店需配备卫生间和新风系统等基础设施,选址需考虑排污管道等硬件条件 [17][21] - 行业从业人员薪资水平较高,杭州地区资深店长底薪达1.1w-1.3w/月 [23] 加盟模式痛点 - 加盟品牌收取5w加盟费,硬装及设备采购需额外投入6.8w [10] - 总部强制要求耗材采购价格高于市场价,线上每单抽成比例达25.6%(10元/39元) [31] - 加盟体系设计存在利益冲突,总部通过限制服务品类强制耗材采购 [31] 经营成本结构 - 固定成本包含加盟费5w、硬装3.3w、设备采购3.5w [10] - 变动成本包含人员工资、房租(沿街商铺溢价2000/月)、水电及耗材采购 [12][18] - 获客成本畸高,地推实际成本超100元/人(含40元补贴) [28] 运营管理问题 - 线上引流客单价仅39元,远低于市场行情,吸引低质量客户 [31] - 员工管理存在双重关系,40%店员存在私售竞品行为 [24] - 门店前三个月关键期因团队内耗损失发展机会 [25] 互联网与实体差异 - 实体行业单日10小时工作仅产生300元营收,投入产出比极低 [46] - 互联网内容创作可影响数万用户,杠杆效应显著 [46] - 实体经营需持续现场投入,甩手掌柜模式必然失败 [35][38]
宝妈上班族在家适合做的副业,卖虚拟资料,一天500+
搜狐财经· 2025-05-02 12:16
虚拟资料销售项目 - 社群成员通过销售虚拟资料在40天内实现3万元利润,单笔定价区间为29 9至39 9元[1] - 操作模式为利用两台手机、两个抖音号及两个小红书号进行内容分发,日均耗时几十分钟,累计收入超3万元[2] - 初期流量获取困难(单条作品浏览量不足100),通过优化方法后单条作品浏览量达1400+,单日导流微信14人并成交5单(单价39 9元),实现日利润200元[2] - 当前日均稳定引流30+人,采用飞书话术转化,日收入100-600元,部分单日收入达400-600元[2] 自媒体运营方法论 - 强调赛道选择需匹配个人技能,如镜头感强者适合视频博主,文笔优势者可专注公众号/文案领域[3] - 冷门赛道存在逆袭机会,举例社群内项目包括微头条(日收入200-300元)、流量主(后期日收入800-1000元)、虚拟资料销售(后期日收入1000+)[3] - 学习周期需长期投入,案例显示某短视频创作者经历半年低谷后实现单条作品百万播放量[4] 互联网流量变现策略 - 内容创作需模仿爆款作品并进行差异化处理(如更换背景/AI洗稿)以提升原创性[2] - 平台选择需适配内容类型:美食类推荐小红书/抖音,知识分享类适合知乎/B站[4] - 持续输出干货内容可积累粉丝变现,案例显示知识变现者4个月后单笔利润350-550元,月收入超越主业薪资[4] - 互联网放大效应显著,案例提及木工大叔通过抖音获数百万粉丝,单件家具售价达数万元[4] 技能投资核心逻辑 - 反对短期暴富论调,强调技能积累的长期价值,建议聚焦自身优势领域[3] - 学习路径应制定长期计划,结合行业论坛/交流群获取实战经验[4] - 互联网工具可突破地域限制,需保持优质内容输出以建立个人品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