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五维行业轮动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从微观出发的五维行业轮动月度跟踪-20250801
东吴证券· 2025-08-01 11:34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五维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行业内部风格差异,通过构建行业内部离散指标与牵引指标合成五大类因子(波动率、基本面、成交量、情绪、动量),形成综合评分驱动行业轮动[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因子划分**:按东吴金工多因子标准将微观因子分为五大类(波动率、基本面、成交量、情绪、动量)[6] 2. **风格划分**:利用风格指标对行业内部股票分类,计算离散指标(衡量行业内部因子分化程度)和牵引指标(衡量因子对行业未来收益的预测能力)[6] 3. **合成因子**:将离散指标与牵引指标加权合成五大类行业因子,最终综合评分等权或加权组合[6] - **模型评价**:综合因子表现优于单因子,稳定性与收益能力兼顾[8][9] 2. **衍生模型**:沪深300指数增强策略 - **构建思路**:基于五维模型分组结果,每月末取第一组(多头)行业增强权重,最后一组(空头)行业剔除权重,其余行业保持原权重[21] - **具体构建**: 1. **调仓规则**:月频调仓,增强行业股票权重按沪深300原权重等比例分配[21] 2. **风险控制**:保留非极端分组行业权重不变,降低换手率[21]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波动率因子 - **构建思路**:反映行业内部股票波动率特征的离散与牵引效应[6] - **因子评价**:近期收益能力与稳定性评分最高[8][9] 2. **因子名称**:基本面因子 - **构建思路**:基于财务指标(如ROE、营收增速)的行业内部风格划分[6] 3. **因子名称**:成交量因子 - **构建思路**:捕捉行业成交量异常的微观信号[6] - **因子评价**:近期表现仅次于波动率因子[8][9] 4. **因子名称**:情绪因子 - **构建思路**:反映市场情绪指标(如换手率、资金流向)的行业分化[6] 5. **因子名称**:动量因子 - **构建思路**:追踪行业价格动量效应的持续性[6]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五维行业轮动模型(多空对冲)**: - 年化收益率:22.01% - 年化波动率:10.78% - IR:2.04 - 月度胜率:73.55% - 最大回撤:-13.30%[11][15] 2. **五维行业轮动模型(多头超额)**: - 年化超额收益率:10.71% - 年化波动率:6.59% - IR:1.63 - 月度胜率:71.07% - 最大回撤:-9.36%[16] 3. **沪深300指数增强策略**: - 年化超额收益率:8.61% - 年化波动率:7.41% - IR:1.16 - 月度胜率:68.85% - 最大回撤:-12.65%[22]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波动率因子(单因子多空)**: - 年化收益率:11.57% - 波动率:10.12% - IR:1.14 - 胜率:60.32% - 最大回撤:-14.27%[15] 2. **基本面因子(单因子多空)**: - 年化收益率:6.80% - 波动率:12.14% - IR:0.56 - 胜率:56.35% - 最大回撤:-26.32%[15] 3. **成交量因子(单因子多空)**: - 年化收益率:8.83% - 波动率:11.72% - IR:0.75 - 胜率:60.32% - 最大回撤:-18.40%[15] 4. **情绪因子(单因子多空)**: - 年化收益率:8.01% - 波动率:12.86% - IR:0.62 - 胜率:64.29% - 最大回撤:-14.79%[15] 5. **动量因子(单因子多空)**: - 年化收益率:11.54% - 波动率:10.67% - IR:1.08 - 胜率:60.80% - 最大回撤:-13.52%[15]
从微观出发的五维行业轮动月度跟踪-20250701
东吴证券· 2025-07-01 12:04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五维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名称**:五维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行业内部普遍存在的风格差异,利用风格指标对行业内部股票进行划分,通过构建行业内部离散指标与行业内部牵引指标合成行业最终因子[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以东吴金工特色多因子划分标准对微观因子进行大类划分,将微观因子划分为五大类:波动率、基本面、成交量、情绪、动量[6] 2) 以大类选股因子的风格偏好为参照,构建行业内部离散指标与行业内部牵引指标[6] 3) 最终得到五类合成行业因子:波动率因子、基本面因子、成交量因子、情绪因子、动量因子[6] 4) 将五类因子合成构建行业轮动模型[6] - **模型评价**:模型通过多维度因子合成,能够有效捕捉行业轮动特征[6] 2. 沪深300指数增强策略 - **模型名称**:基于五维行业轮动的沪深300指数增强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利用五维行业轮动模型的行业分组结果进行指数成分股调整[2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每个月月末取第一组的五个行业为增强行业,取最后一组的五个行业为剔除行业[22] 2) 根据月末各个股票在沪深300的权重将属于剔除行业的股票剔除[22] 3) 将被剔除行业的股票权重根据增强行业的股票权重等比例赋予增强行业的股票[22] 4) 构成新的沪深300增强组合,月频调仓[22]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波动率因子 - **因子名称**:波动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行业内部股票的波动率特征构建[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通过行业内部股票波动率离散度和牵引指标合成[6] 2. 基本面因子 - **因子名称**:基本面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行业内部股票的基本面特征构建[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通过行业内部股票基本面离散度和牵引指标合成[6] 3. 成交量因子 - **因子名称**:成交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行业内部股票的成交量特征构建[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通过行业内部股票成交量离散度和牵引指标合成[6] 4. 情绪因子 - **因子名称**:情绪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行业内部股票的市场情绪特征构建[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通过行业内部股票情绪离散度和牵引指标合成[6] 5. 动量因子 - **因子名称**:动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行业内部股票的动量特征构建[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通过行业内部股票动量离散度和牵引指标合成[6]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五维行业轮动模型 - 年化收益率:21.59%[10] - 年化波动率:10.77%[10] - 信息比率(IR):2.00[10] - 月度胜率:73.33%[10] - 历史最大回撤:13.30%[10] 2. 五维行业轮动模型多头组合 - 年化收益率:10.52%[14] - 年化波动率:6.59%[14] - 信息比率(IR):1.60[14] - 月度胜率:70.83%[14] - 历史最大回撤:9.36%[14] 3. 沪深300指数增强策略 - 超额年化收益率:8.90%[23] - 超额年化波动率:7.50%[23] - 信息比率(IR):1.19[23] - 月胜率:69.42%[23] - 最大回撤:12.74%[23]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波动率因子 - 年化收益率:11.62%[14] - 波动率:10.16%[14] - 信息比率(IR):1.14[14] - 胜率:60.00%[14] - 最大回撤:14.27%[14] - IC:-0.08[14] - ICIR:-1.43[14] - RankIC:-0.07[14] - RankICIR:-1.10[14] 2. 基本面因子 - 年化收益率:5.66%[14] - 波动率:9.93%[14] - 信息比率(IR):0.57[14] - 胜率:56.00%[14] - 最大回撤:21.50%[14] - IC:0.05[14] - ICIR:0.74[14] - RankIC:0.04[14] - RankICIR:0.61[14] 3. 成交量因子 - 年化收益率:7.65%[14] - 波动率:12.11%[14] - 信息比率(IR):0.63[14] - 胜率:58.40%[14] - 最大回撤:18.51%[14] - IC:-0.06[14] - ICIR:-0.94[14] - RankIC:-0.07[14] - RankICIR:-0.95[14] 4. 情绪因子 - 年化收益率:7.87%[14] - 波动率:12.91%[14] - 信息比率(IR):0.61[14] - 胜率:64.00%[14] - 最大回撤:14.79%[14] - IC:0.03[14] - ICIR:0.52[14] - RankIC:0.03[14] - RankICIR:0.47[14] 5. 动量因子 - 年化收益率:11.69%[14] - 波动率:10.71%[14] - 信息比率(IR):1.09[14] - 胜率:61.29%[14] - 最大回撤:13.52%[14] - IC:0.02[14] - ICIR:0.40[14] - RankIC:0.05[14] - RankICIR:0.73[14]
从微观出发的五维行业轮动月度跟踪-20250603
东吴证券· 2025-06-03 11:34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五维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行业内部风格差异,通过划分行业内部股票风格并构建离散指标与牵引指标,合成五大类行业因子(波动率、基本面、成交量、情绪、动量),形成行业轮动策略[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因子划分**:按东吴金工多因子体系将微观因子分为五类(波动率、基本面、成交量、情绪、动量)[6] 2. **行业内部指标构建**: - **离散指标**:衡量行业内部股票风格分化程度 - **牵引指标**:反映行业内部领先股票对整体的带动作用 3. **合成因子**:结合离散指标与牵引指标生成五类行业因子,加权得到综合评分[6] - **模型评价**:通过多维度因子合成提升稳定性,近期波动率与成交量因子表现突出[8][9] 2. **指数增强策略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五维行业轮动模型筛选增强/剔除行业,调整沪深300成分股权重[2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每月末取五维模型第一组(多头)5个行业作为增强行业,最后一组(空头)5个行业作为剔除行业 2. 剔除沪深300中属于剔除行业的股票,将其权重按比例分配给增强行业股票[21]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波动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行业内部波动率风格分化与牵引效应[6] - **因子评价**:近期收益能力与稳定性评分最高[8][9] 2. **因子名称**:基本面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行业内部基本面指标(如估值、盈利)的离散与牵引效应[6] 3. **因子名称**:成交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行业内部成交量活跃度的分化特征[6] - **因子评价**:近期表现仅次于波动率因子[8][9] 4. **因子名称**:情绪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市场情绪对行业内部股票的差异化影响[6] 5. **因子名称**:动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行业内部动量效应的扩散与收敛[6]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五维行业轮动模型(多空对冲)** - 年化收益率:21.64% - 年化波动率:10.82% - IR:2.00 - 月度胜率:73.11% - 最大回撤:13.30%[10][13] 2. **五维行业轮动模型(多头超额)** - 年化收益率:10.43% - 年化波动率:6.62% - IR:1.58 - 月度胜率:70.59% - 最大回撤:9.36%[15][16] 3. **沪深300指数增强策略** - 年化超额收益率:8.81% - 超额波动率:7.52% - IR:1.17 - 月胜率:69.17% - 最大回撤:12.74%[22]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波动率因子** - 年化收益率:11.56% - 波动率:10.20% - IR:1.13 - 胜率:59.68% - 最大回撤:14.27%[14] 2. **基本面因子** - 年化收益率:6.07% - 波动率:9.89% - IR:0.61 - 胜率:56.45% - 最大回撤:21.50%[14] 3. **成交量因子** - 年化收益率:7.81% - 波动率:12.14% - IR:0.64 - 胜率:58.87% - 最大回撤:18.51%[14] 4. **情绪因子** - 年化收益率:7.42% - 波动率:12.89% - IR:0.58 - 胜率:63.71% - 最大回撤:14.79%[14] 5. **动量因子** - 年化收益率:11.62% - 波动率:10.75% - IR:1.08 - 胜率:60.98% - 最大回撤:13.52%[14]
从微观出发的五维行业轮动月度跟踪-20250506
东吴证券· 2025-05-06 16:04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五维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行业内部风格差异,通过划分行业内部股票风格并构建离散指标与牵引指标,合成五大类行业因子(波动率、基本面、成交量、情绪、动量),形成行业轮动策略[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因子分类**:按东吴金工多因子体系将微观因子划分为五大类(波动率、基本面、成交量、情绪、动量)[6] 2. **行业内部指标构建**: - **离散指标**:衡量行业内部个股因子值的离散程度 - **牵引指标**:反映行业内部高因子值股票对整体行业的带动作用 3. **合成因子**:结合离散指标与牵引指标生成五类行业因子,最终加权合成综合评分[6] - **模型评价**:模型通过多维度因子捕捉行业轮动规律,历史表现稳定且超额收益显著[11][16] 2. **模型名称**:沪深300指数增强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五维行业轮动模型,每月调整沪深300成分股权重,增强高评分行业、剔除低评分行业[2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行业分组**:每月末将申万一级行业按五维评分分为六组,取第一组(多头)和第六组(空头)[21] 2. **权重调整**: - 剔除空头组行业成分股 - 将剔除的权重等比例分配给多头组行业成分股[21] 3. **月频调仓**:动态维持增强组合与基准的偏离[21]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波动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行业内部个股波动率的离散与牵引效应[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通过计算行业内部个股波动率的标准差(离散指标)与高波动率股票对行业收益的贡献(牵引指标)合成[6] 2. **因子名称**:基本面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行业内部财务指标的差异性[6] 3. **因子名称**:成交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行业内部成交活跃度的分化[6] 4. **因子名称**:情绪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市场情绪对行业内部股票的驱动[6] 5. **因子名称**:动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跟踪行业内部价格趋势的持续性[6]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五维行业轮动模型(多空对冲)**: - 年化收益率:21.86% - 年化波动率:10.86% - IR:2.01 - 月度胜率:72.88% - 最大回撤:13.30%[11][14] 2. **五维行业轮动模型(多头超额)**: - 年化收益率:10.57% - 年化波动率:6.64% - IR:1.59 - 月度胜率:70.34% - 最大回撤:9.36%[16] 3. **沪深300指数增强策略**: - 超额年化收益率:8.88% - 超额波动率:7.55% - IR:1.18 - 月胜率:69.75% - 最大回撤:12.74%[22]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波动率因子**: - 年化收益率:11.59% - 波动率:10.23% - IR:1.13 - 胜率:59.35% - 最大回撤:14.27%[14] 2. **基本面因子**: - 年化收益率:6.18% - 波动率:9.95% - IR:0.62 - 胜率:56.10% - 最大回撤:21.50%[14] 3. **成交量因子**: - 年化收益率:7.90% - 波动率:12.22% - IR:0.65 - 胜率:58.54% - 最大回撤:18.51%[14] 4. **情绪因子**: - 年化收益率:7.56% - 波动率:12.93% - IR:0.58 - 胜率:64.23% - 最大回撤:14.16%[14] 5. **动量因子**: - 年化收益率:11.75% - 波动率:10.79% - IR:1.09 - 胜率:61.48% - 最大回撤:13.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