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药物研发

搜索文档
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
证券时报· 2025-08-21 17:50
国务院最新批复。 据中国政府网8月21日消息,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的批复(简称"批复")称,原则同意《中 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请认真组织实施。 批复要求,《方案》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 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 索, 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发展,将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发展 高地 。 此外,江苏省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制定专项方案,加快推进落地实施,加强协同监管,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确保《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实到 位。 信长星强调,生物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精准把握产业特点,统筹国内高校资源对接和国际创新资源引入,加强与科研团队、创新 人才的紧密联系,拓展公共技 ...
晶泰控股涨超6% 与韩国东亚公司签署合作 公司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智通财经· 2025-08-21 15:45
股价表现 - 晶泰控股(02228)股价上涨6%至9 18港元 成交额达17 82亿港元 [1] 战略合作 - 晶泰科技与韩国Dong-A ST签署合作备忘录 共同开发针对免疫与炎症性疾病的创新疗法 [1] - 合作将基于晶泰科技的AI+机器人研发平台 结合量子物理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实验技术 [1] - 双方将共同确定靶点 开发具有首创新药或同类最优潜力的候选药物 [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上半年综合收益不少于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至少387% [1] - 预期转亏为盈 录得纯利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 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1] - 收益增长主要源于与DoveTree合作 提供药物发现解决方案及服务 [1]
舒泰神:引资本加速研发 深耕创新药赛道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05:06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贝捷泰引入无锡国资(金易原力基金)2亿元外部资本,加速创新药研发进程[1][2] - 选择无锡落地的核心因素包括优质营商环境、政务服务专业性及生物医药行业专项政策支持[2] - 无锡针对创新药临床Ⅰ/Ⅱ/Ⅲ期提供分阶段资金支持,并配套人才购房补贴、子女教育等激励政策[2] 研发管线进展 - 研发聚焦神经系统疾病、呼吸与重症、感染性疾病、自免性疾病领域,推进多个项目至IND申报阶段[4] - STSP-0601已完成临床试验且未发现血栓栓塞事件,正在组建全链条商业化团队[4] - STSA-1002和BDB-001(AAV适应症)接近完成II期临床,后者获国家药审中心突破性疗法认定[4] - 临床前及临床阶段项目与国内外企业/基金保持开放合作,探索多样化合作模式[4] 技术应用与产品迭代 - 应用AI于蛋白药物设计、抗体人源化、可开发性预测等领域,提升研发效率并降低成本[5][6] - 已上市产品苏肽生迭代品种STSP-0902(重组人NGF)处于Ib/II期临床,优化减痛、长效及人源性[6] - 聚乙二醇类产品推出三款新药:舒斯通(儿童用药)、舒亦清(口服溶液)、舒常清(成人适用)[6] 生产与商业化 - 采购端通过引入供应商竞争降低原材料成本,生产端采用以销定产模式减少库存[6] - 营销采用自营+代理混合模式,处方药为主,持续优化已上市品种的适应症和剂型[6] 行业合作与区域布局 - 锡创投作为国资管理机构,以15年存续期基金"投早投小",同时布局临近产业化项目覆盖全链条[3] - 无锡依托新质蛋白、医疗服务等本土产业优势,联动生物医药资源并推进全球化布局[3]
戴德梁行:2025年中国生命科学核心趋势洞察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02 10:04
行业核心趋势 - 中国生命科学行业在政策放宽、技术创新推动下快速变革,国家放宽基因和细胞治疗领域外资限制,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地方如北京、上海等地推出定向补贴等政策 [1][11] - 本土企业向创新疗法转型,康方生物、百济神州等在CAR-T细胞疗法等领域领先,吸引国际投资,如康方生物双特异性抗体交易潜在价值达50亿美元,亘喜生物被阿斯利康以最高12亿美元收购 [1][12][29] - 区域发展形成多个创新枢纽,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等提供共享实验室等支持,成都、宁波等二线城市崛起 [1][13][33] 政策环境 - 2024-2025年国家层面放宽基因和细胞治疗领域外资限制,允许在自贸区从事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推出数据保护期和市场独占期等监管激励措施 [11][20][22] - 地方层面,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苏州推出定向补贴、快速审批通道和生态体系建设计划,如上海将生物医药列为"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苏州推出"生物医药十二条"政策 [11][26][27] - 允许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并吸引外资 [11][21][24] 企业创新与成长 - 中国生命科学企业从仿制药生产转向创新疗法,康方生物、百济神州、传奇生物等成为全球参与者,在CAR-T细胞疗法、双特异性抗体和AI辅助研发领域领先 [12][29][30] - 企业通过国际合作加速创新,如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康方生物将双特异性抗体授权给美国公司,交易潜在价值达50亿美元 [12][29][39] - 百济神州生物岛创新中心等机构聚焦科研成果商业化,弥合学术界与产业界鸿沟 [29][30] 区域发展格局 - 北京未来科学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粤港澳大湾区(2023年GDP达1.92万亿美元)等形成完整产业链,汇聚400余家研发机构 [33][36][37] - 成渝经济圈定位为中国"第四增长极",天府新区推出税收优惠政策及孵化计划吸引跨国企业 [33][37] -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汇聚500余家企业,提供共享实验室、风险投资等支持,正在建设52万平方米的四期项目 [13][34][37] 房地产趋势 - 业主通过轻资产模式、灵活租赁及高规格实验室适应需求,一线城市饱和但中西部需求稳健,注重可持续性和合规性 [1][15][45] - 租户面临监管改革和市场竞争,追求本地化、灵活性,青睐GMP认证实验室、模块化生产设施和共享创新平台,重视区位和可持续性认证 [1][16][46] - 生命科学房地产向专业化、数字化发展,投资强调长期合作和数字基础设施,战略差异化和区域定位成为关键 [1][17][46] 未来展望 - 增长机会集中在AI药物研发、个性化医疗、先进疗法(CGT、RNA)和绿色认证设施,政府政策持续支持创新 [1][17][39] - 生命科学房地产从通用园区转向专业化、数字化赋能园区,具备高合规性和灵活性,业主和租户均强调战略差异化 [17][46] - 中国生命科学产业有望成为全球领导者,受益于政策开放、创新能力和国际合作 [39][40]
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23:2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47,775,836.46元,其中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人民币60,227,336.70元 [1] - 2024年度营业收入114,166.94万元,同比增长9.94%,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77.58万元,同比下降24.00% [24] - 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2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5,113,476.80元,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53% [1] - 2025年第一季度核心业务IND和NDA的新签订单个数合计同比增长18.37%,海外市场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大幅增长 [67]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国内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的企业,拥有近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设施和千余人的研究团队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服务国内外900多家制药公司、新药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助力国内创新药研发NDA/BLA成功案例24例,IND注册成功案例近540例 [4] - 报告期内90%以上收入来自I类创新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 [5] - 2024年成立美国子公司InnoAlliance Inc.,加速国际化布局 [2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全球CRO市场规模约821.1亿美元,其中非临床阶段市场规模约243.6亿美元,预计2023-2026复合年增长率为9.0% [11] - 中国医药CRO服务市场规模在2023年约为848.2亿元,其中非临床阶段市场规模约405.8亿元,预计2026年达1,126.5亿元,2023-2026复合年增长率约9.9% [12] - 国家政策持续支持创新药发展,2024年国务院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创新药" [13] - 创新药研发带动CRO行业技术和人才门槛提高,新兴领域如CGT、ADC、新型抗体等对CRO提出更高要求 [16] 公司技术优势 - 已形成重要靶器官毒性生物标志物评价技术平台、特殊毒性评价关键技术平台等核心技术 [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协助完成近200个国际、国内首个创新药的研究服务 [5] - 在人工智能应用于非临床研究方面持续投入,优化数字化病理辅助诊断系统 [19] - 布局类器官技术,构建心脏类器官模型、睾丸类器官和肿瘤类器官库 [19] 公司荣誉与认证 - 2024年荣膺国家级"中央先进集体称号"、"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等多项荣誉 [19] - 获得"亚太区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之星最佳CRO"、"中国医药CRO企业20强"等行业奖项 [19] - 全资子公司益诺思南通通过美国FDA GLP现场检查,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 [25][26]
一品红接受机构调研:AR882有望填补痛风石治疗领域口服药全球空白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21:57
公司调研与机构关注 - 公司接待超过100名机构投资者集体调研,包括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大成基金、鹏华基金、高毅资产等 [1] - 在研创新药AR882成为机构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1] AR882临床试验进展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3.2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2.40% [2] - AR882于2024年8月获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FTD),用于治疗痛风石,有望填补全球口服药物空白 [2] - 2025年3月4日,AR882国内Ⅲ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2] - 2025年3月6日,AR882全球关键性Ⅲ期REDUCE2试验完成全部患者入组 [2] - 2025年3月17日,AR882全球关键性Ⅲ期REDUCE1试验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2] AR882市场竞争优势 -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市场尚无疗效特别好的药品,现有药物仅用于疾病预防和疼痛管理 [3] - 在研竞品临床数据与AR882存在差异或进度落后 [3] - AR882临床数据显示其能降低血清尿酸、缓解痛风并溶解痛风石,且获FDA快速通道资格支持 [3] AR882技术优势与研发进度 - AR882通过分子改造降低肝毒性,延长药效至24小时,避免肾毒性 [4] - 临床试验进展比预期快,公司与合作方Arthrosi正推进研发 [4] 公司在研项目布局 - 目前共有在研项目71项,包括创新药项目15个 [5] - 除AR882外,降糖/减重创新药APH01727片也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5] - 联瑞智能制造基地按FDA和欧盟标准建设,可满足全球药物智能制造需求 [5] 参股企业进展 - 参股公司分迪药业专注于分子胶创新药研发,其FD-001针对血液肿瘤治疗 [6] - 参股公司阿尔法分子基于AI和GPCR技术研发创新药物,多条管线即将进入临床申报阶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