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搜索文档
盘中,直线涨停!三大利好,突然引爆
券商中国· 2025-07-25 14:03
医药医疗器械板块异动 - 7月25日A股医药医疗器械板块大幅冲高,CRO指数一度大涨超3%,Wind医疗器械精选指数涨近3%,易明医药、天目药业、誉衡药业、康泰医学、正川股份等盘中直线涨停[1][5] - 午后部分个股打开涨停板,振东制药、博腾股份、亚太药业、康龙化成等跟涨[5] 政策利好驱动 - 集采政策优化不再唯低价论,遏制恶性价格竞争,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2][5] - 国家医保局优化集采规则,不再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要求报价最低的中选企业公开说明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5] - 医保局召开创新药械座谈会,介绍医保价格政策赋能药械创新的新举措,包括统一新设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研究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等[3][7] - 国家药监局表示中国创新药研发管线占全球约1/4,每年约3000个临床试验项目,将重点支持临床价值高、治疗重大疾病的产品[8] 地方产业支持 - 上海浦东新区印发《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计划到2027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4][9] - 方案提出创新药械产值占比达到35%-40%,三年新获批自主创新1类新药15个以上,培育百亿级创新药企1-2家[9] - 重点布局通用型免疫细胞、干细胞、基因治疗、AI智药、脑机接口等新兴赛道[9] 机构观点 - 中信建投看好医疗器械行业拐点机会,预计三季度多家公司将迎来高增长,产品创新、国际化、并购将打开长期空间[5] - 光大证券认为集采"反内卷"为优质企业腾出市场空间,创新药支持政策打开成长天花板[6] - 中信证券建议围绕创新驱动、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改革三个领域布局[6]
中国光谷出台措施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15:29
政策支持 - 武汉东湖高新区出台《关于突破性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若干措施》,旨在加快打造全球一流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1] - 政策涵盖六大板块20条措施,包括壮大产业集群规模、加快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推动平台体系转型升级等 [1] - 对生物医药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给予最高5亿元支持,对1类新药产业化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对顶尖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亿元项目资金支持 [1] 产业规模 - 2024年光谷生命健康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已形成千亿产业集群 [1] - 2024年武汉生命健康产业总规模达5546亿元,居中部第一 [2] 研发与创新 - 鼓励企业开发人工智能产品,支持参与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推动医院与企业联合创建创新药械应用示范中心 [1] - 支持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卓越级孵化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创新服务中心 [2] - 鼓励企业研发精准诊疗、AI制药及康复管理等领域的大模型 [2]
河南千牧生物制药项目投产 千红制药产业链布局迈上新台阶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19:00
项目投产与签约 - 千红制药与牧原集团合资的河南千牧生物制药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公司在肝素产业链布局迈上新台阶 [1] - CTH肠衣项目签约仪式同期举行,将进一步完善公司产业链条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1] - 千牧生物制药项目主要生产肝素钠粗品、肝素钠及低分子肝素钠系列原料药及制剂等相关产品 [3] 项目规模与定位 - 项目占地290.32亩,2023年10月开工建设,定位为全球规模领先的猪副产品综合利用及生物制药基地 [3] - 项目依托牧原集团生猪可溯源资源与千红制药技术优势,强强联合打造国内先进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3] - 项目填补河南省高端肝素原料药品空白,推动南阳融入全省"一核五基地"生物经济先导区建设 [1] 战略合作与市场影响 - 千牧制药与荷兰CTH公司签约肠衣项目,引入欧洲先进技术与市场资源,推动南阳生物医药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 [2] - 肠衣项目将依托千牧公司可追溯的猪小肠资源,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和行业核心竞争力 [2] - 南阳市政府希望双方深化合作,共同打造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1] 公司发展规划 - 千红制药表示该项目是公司在肝素原料药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强化了肝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2] - 未来千牧制药将积极扩大产能创造规模效益,为地方经济建设创收 [2] - 项目旨在带动南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形成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1]
济南:以集群之势,全速竞逐医疗器械产业
新华网· 2025-07-07 10:43
济南医疗器械产业概况 - 济南医疗器械产业展现出澎湃活力,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发展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章锦区域形成生物制药、细胞与基因、医疗器械三大细分领域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3] - 辖区拥有各类企业4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53家,2024年产值246亿元 [4] - 以博科集团、莱博生物、磐升生物为龙头,形成覆盖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生物防护、再生医学的完整生态链 [4] 磐升生物技术创新 - 公司开发肿瘤十二项标志物检测试剂盒,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可同时完成60人份、12项肿瘤指标检测,大幅降低检测成本并实现高通量快速检测 [2] -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辟"细胞再生"新赛道,核心产品组织工程人工皮肤实现毛囊、神经、血管等复杂结构再生,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2] 莱博生物技术突破 - 公司拥有国内独家专利的丙型肝炎核心抗原检测试剂盒,填补技术空白,检测效能与"金标准"核酸检测比肩,适用于大规模筛查 [3] - 形成"核心原料+诊断试剂+检测设备"全链条布局,向上游突破免疫原料研制,向下游延伸至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开发 [3] - 未来将延伸至心血管、肿瘤标志物、激素检测等新领域 [3] 产业发展规划 - 济南高新区计划以"三类医疗器械证持有企业集聚"为突破口,通过资本招商和应用场景吸引企业落地 [4] - 构建"高端人才引进、校城融合、产才结合"的全链条服务模式,强化人才与创新引擎 [4] - 产业正以集群之势在千亿级赛道竞逐,孕育经济新动能并提升人类健康水平 [5]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牛血清行业产业链、产业现状、重点企业及未来前景分析:生物医药等领域加速发展,牛血清应用需求持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0 09:24
行业概况 - 牛血清是从新鲜牛血液中提取的淡黄色透明上清液,含有血浆蛋白、多肽、生长因子等活性成分,对细胞生长起生理平衡作用 [1][2] - 作为关键生物试剂,牛血清在生命科学研究、药物开发、疫苗生产等领域不可或缺 [1][8] - 2024年中国牛血清行业规模达42.22亿元,较2017年14.94亿元实现16%复合增长率,同比增长10.81% [1][8] 产品分类 - 分为胎牛血清、新生牛血清、小牛血清和成年牛血清四类 [3][10] - 胎牛血清和新生牛血清因洁净抗体少、活性强占据主要市场,2024年占比分别为43.22%和29.28% [10] - 胎牛血清来源紧缺价格高,主要用于高要求细胞系培养;新生牛血清取自24小时内小牛血液,是疫苗生产重要原料 [3][4] 产业链分析 上游 - 上游包括牛养殖场和血液采集机构,2024年中国牛存栏量10046.51万头,出栏量5098.48万头,牛肉产量779万吨,较2013年分别增长11.8%、21.7%、27.1% [6] 下游应用 - 生物医药领域2024年规模达2.14万亿元,推动牛血清需求增长 [12] - 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2024年达43.2亿元(占生物制药原料成本35%),预计2025年增至49.1亿元 [14] - 疫苗市场规模(不含新冠)从2015年191.6亿元增至2024年1245亿元,新生牛血清作为培养基需求同步提升 [16] 竞争格局 - 新生牛血清市场由天杭生物、民海生物等国产品牌主导;高端胎牛血清市场长期被Gibco等进口品牌垄断 [18] - 国内企业如依科赛通过布局南美血源实现国产替代,产品价格较进口低30% [18] - 代表企业民海生物采用澳新牛血液资源,生产40多种血清产品;荣晔生物专注疫苗原料生产,产品用于新冠疫苗等 [20][24] 发展趋势 - 生物医药产业扩张将持续拉动需求,尤其在细胞治疗、基因编辑等前沿领域 [26] - 行业加速质量标准化建设,强化原料可追溯性和生产工艺升级 [27] - 无血清培养基技术构成潜在替代威胁,但牛血清在复杂培养体系中仍不可替代 [28]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串珠成链聚势成群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6 06:06
生物医药产业布局 - 呼和浩特经开区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布局,促进产业串珠成链、聚势成群,积蓄发展新动能 [1] - 生物医药产业是呼和浩特市着力培育的"六大产业集群"之一,出台多项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 [1] - 呼和浩特经开区提供场地、资金、项目申报及科技扶持等"一站式"服务,推动项目落地达产 [1] 重点项目进展 - 海阁堂医药透皮贴剂生产制造项目、熙岭生物智造工厂项目同时开工,总投资达2.7亿元 [1][2] - 内蒙古安迪科同位素诊疗药物生产中心举行奠基仪式 [1] - 长三角医药创新力量与北疆产业沃土深度耦合,形成覆盖新型制剂开发、功能性化妆品研制的全产业链条 [2] 产业生态与服务模式 - 呼和浩特经开区以"专班服务+政策赋能+生态构建"三维支撑体系精准护航项目落地 [2] - "企业命题、政府解题"的服务模式使项目从洽谈到开工实现无缝衔接 [2] - 生物智造谷由呼和浩特经开区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共同打造,现代合成生物研究院同步成立 [3] 产业链与企业现状 - 呼和浩特经开区形成生物疫苗、生物发酵、生物制药、中(蒙)医药四条产业链 [3] - 积极布局脑机接口、生物凝胶等医疗器械产业 [3] - 现有生物医药企业22家,占全市三分之一,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 [3] 产业数据与发展态势 - 2024年呼和浩特经开区完成生物医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0.9亿元,同比增长2% [4] - 2025年一季度生物医药产业规上工业产值为31.8亿元,展现良好发展态势 [4] - 未来将继续发挥优势,完善产业生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 [4]
鸡西市:哈洽会参展企业绘就经贸合作新蓝图
中国发展网· 2025-05-20 15:48
鸡西市参展概况 - 鸡西市以"石墨之都、诗画江湖"为主题打造150平方米综合展厅,划分展示区、推介区、品鉴区、洽谈区,采用沉浸式场景与创新展陈技术 [2] - 参展企业数量达80余家创历史新高,覆盖工业智造、科技创新、生物经济、数字经济、矿产经济、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等多领域,展品近300种 [2] - 展品陈设以龙江"五谷"为主线,聚焦"专、精、特、新"产品,通过实物与模型呈现 [2] 国际合作与配套活动 - 俄方滨海边疆区城市及企业联合参展,与俄罗斯阿尔乔姆市、乌苏里斯克市及吉尔吉斯斯坦纳伦州、纳伦市开展政府间会谈深化合作 [2][3] - 策划七项配套活动为历届之最,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合作交流会、专题发布、招商洽谈、直播带货等 [3] - 同步设置鸡西国际会客厅展示馆,举办非遗演艺、文化集市及名特优产品展览,实现"展、论、谈"融合 [3] 现场表现与数据亮点 - 展厅活动涵盖机器人表演、朝鲜族舞蹈、俄罗斯小提琴演奏、网红直播等,品鉴区提供鸡西辣菜、密山大白鱼等特色美食 [2] - 开馆首日鸡西冷面、辣菜销售额同比增长300% [2] - 举办"龙江药谷·五加铸城"活动推动刺五加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3]
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发力创新“第一公里”
新华日报· 2025-05-12 05:30
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建设进展 - 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落户江北新区南京生物医药谷 [1] - 启动建设半年多来,中心已接洽全国高校68家,遴选医药成果1123项,入驻项目31个 [1] - 分中心吸引大量企业和人才落地,例如英诺思(南京)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从高校成果转化到组建10人团队仅用一两个月 [1] 分中心支持体系 - 分中心提供设备支持,如流式细胞仪等高价实验设备,减轻初创企业负担 [1] - 分中心建立84亿元规模的全生命周期资金支持体系,包括财政资金、天使基金、政府性融资担保、银行信贷等 [2] - 分中心打造140余人的专兼职技术经理人队伍,为高校团队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支持 [2] 企业案例与成果转化 - 英诺思团队在分中心支持下,快速将免疫细胞分离及功能检测技术商业化,并研发多款免疫试剂盒产品 [1] - 企业研发的多款免疫试剂盒产品在短短几个月内从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 [1] 未来发展规划 - 分中心将持续发挥科技中介作用,加强与高校、企业的深度合作 [2] - 分中心目标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
市政协委员建德联络组开展专题视察议政活动
杭州日报· 2025-05-06 10:43
生物医药产业专题视察活动 - 杭州市政协主席马卫光带队在建德开展生物医药产业专题视察议政活动,聚焦建设"区域协同、融合创新"特色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1] - 活动考察了元素驱动(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深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推进情况 [1] - 建德经济开发区与普华资本签订意向合作协议 [1]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向 - 强调发挥杭州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辐射带动作用和建德县域特色产业优势 [2] - 提出进一步筑牢产业发展基础,强化产业科技支撑,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2] - 推动建德生物医药产业提能升级,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 政协履职工作 - 市政协积极探索创新、加强协同联动,持续推进市政协委员区县(市)联络组工作 [1] - 去年8月建德联络组就促进医疗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开展专题协商活动,协商成果有效转化落地 [1] - 本次活动是对去年履职活动的深化拓展 [1] 产业建言献策 - 政协委员、专家和企业、金融机构代表从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精准招商、加大政策扶持等方面建言献策 [1] - 建议包括推动产业集聚、建立引导基金等措施 [1] - 杭州市有关部门对建言作出互动回应 [1]
碧迪医疗亚太地区首个自营医疗器械分拨中心在上海启用
第一财经· 2025-04-29 16:56
浦东机场综保区医疗器械进出口表现 - 一季度医疗器械商品进出口总值达11.29亿元,同比增长397.36% [1][2] 碧迪医疗项目概况 - 碧迪医疗浦东机场综保区分拨中心是上海自贸区首个集自营医疗器械国际分拨中心与研发中心于一体的项目 [1] - 该项目是碧迪医疗在亚太地区设立的首个自营医疗器械分拨中心,主营巴德医疗全线产品 [1] - 预计年进出口总额将达20亿元人民币 [1] - 研发中心设立3个世界一流实验室,涵盖机械、电子、化学等多个研究领域 [1] - 目前拥有多个在研产品项目,覆盖介入和医疗两大业务板块 [1] - 研发中心与国内专业资源合作,开展创业营及加速营,引入斯坦福Biodesign等国际前沿创新理论体系 [1] 政府支持措施 - 保税区管理局采用"管理局+职能部门+开发主体"三位一体服务机制 [2] - 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装修改造审批绿色通道 [2] - 建立紧急类事项"当天办"跨部门协调机制 [2] - 协助海关创新监管模式,推动便利化措施落地 [2] - 企业仅用一周左右时间取得二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2] 区域产业发展 - 浦东机场综保区已吸引东松医疗分拨中心、康蒂思分拨中心、西门子诊断设备分拨中心等项目落地 [2] - 区域生物医药产业链进一步加固延伸,业态更趋丰富 [2] 未来发展计划 - 浦东机场综保区将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和创新优势 [3] - 持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和快速发展 [3] - 目标成为医疗器械产业的目标市场"消费地"、创新研发"策源地"和产品制造"输出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