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资产价值重估

搜索文档
“赚钱效应”持续!港股 两大资金共振→
证券时报· 2025-07-24 21:42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以来恒生指数年内涨幅接近28%,在全球主要市场中涨幅居前 [1] -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年内涨幅分别为27.95%、28.53%、26.99% [8] - 医疗保健、金融、通信服务三大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为62.10%、51.28%、48.01% [8]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港股市场金额达7998.45亿港元,接近2024年全年8078.69亿港元 [4] - 南向资金成交占比达到35%,个人投资者和交易型资金贡献超额增量 [5]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五六月份净增持规模增至188亿美元 [2] - 韩国投资者年内对A股和港股的累计交易额超54亿美元,中国市场成为其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 [2] 外资回流与估值 - 外资开始重新审视中国资产价值,港股作为离岸人民币资产或直接受益 [1][3] - 恒生指数滚动市盈率为11.37倍,相对于全球主要指数具备吸引力 [7] - 美股估值高企、不确定性增加,资金开始流向亚洲市场 [3] 行业与个股表现 - 信息技术行业年内上涨42.55%,能源行业涨幅32.28% [8] - 中国生物制药、周大福、中国宏桥年内涨幅超100%,翰森制药、快速-W、石药集团等上涨超80% [10] - 药明康德、小米集团-W、紫金矿业、中芯国际、中国人寿等多股年内涨幅超50% [10] 后市展望 - 南向资金、外资和港股公司回购或为市场提供3000亿港元左右增量资金 [6] - 港股低PB和低PE公司仍有成长空间,高股息资产吸引力强 [10] - 下半年潜在机会包括互联网及泛消费、科技自主及先进制造业、出口优势行业 [11]
★多路资金吹响集结号 股市再添活水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6
市场资金动态 - 主动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3 94%,较5月16日提升1 46个百分点,结束连续3周下行趋势 [1] - 今年以来公募自购权益类基金金额达21亿元,东方证券资管等机构近期自购旗下产品金额超1000万元 [1] - 5月26日至6月1日全市场新发公募基金37只,创近7周新高,权益类基金占比超80% [1] 私募与保险资金动向 - 股票私募整体仓位指数稳定在75 16%,百亿级私募仓位指数突破80%大关,为近5周首次 [2] - 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第二批试点规模1120亿元,拟再扩大试点范围600亿元 [2] -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5万亿元,环比增加1 67万亿元,后续或继续增配权益资产 [2] 市场资金流向 - 5月A股月度净流入资金占流通市值比例达0 5%,2025年以来保持小幅净流入状态 [2] 资产配置趋势 - 人民币资产受益于全球资金再平衡,中国制造业优势支撑资产价值重估逻辑 [3] - 存款利率调降政策有望推动投资者增配权益资产,为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3]
多路资金吹响集结号 股市再添活水
上海证券报· 2025-05-29 02:11
市场资金动态 - 主动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3 94%,较5月16日提升1 46个百分点,结束连续3周下行趋势 [1] - 今年以来公募自购权益类基金金额达21亿元,东方证券资管、招商证券资管等机构近期自购金额超1000万元 [1] - 5月26日至6月1日全市场新发公募基金37只,创近7周新高,权益类基金占比超80% [1] 私募与保险资金动向 - 股票私募仓位指数稳定在75 16%,百亿级私募仓位连续2周上涨并突破80% [2]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规模新增600亿元,第二批试点规模达1120亿元 [2] -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5万亿元,环比增加1 67万亿元,后续或进一步入市 [2] 市场资金流向 - 5月A股月度净流入资金占流通市值比例为0 5%,2025年以来保持小幅净流入状态 [2] 宏观与政策环境 - 人民币资产受益于全球资金再平衡,中国资产价值重估逻辑持续 [3] - 存款利率调降政策有望驱动资金转向权益资产,带来边际增量资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