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任交付
icon
搜索文档
这一届中产 忍不了山姆的“AI滤镜”
凤凰网· 2025-11-05 10:34
核心观点 - 山姆会员商店APP的一次常规更新引发了用户群体的激烈不满,其本质是公司在新管理团队推动“加速扩张、数据驱动、降本增效”战略下,长期积累的用户信任危机集中爆发 [3][16][18] APP体验问题 - 商品展示出现严重“失真”,水果、肉类等生鲜商品图片经过AI过度美化,与实物差距明显,部分生肉商品甚至使用熟食成品图替代 [5][6][7] - 真实的商品实拍图被深藏在五张美化图之后,用户需手动翻找才能看到,被用户批评为近乎“误导” [7] - 交互体验繁琐且信息获取效率下降,以往下拉屏幕即可查看的商品详情,现在需要多次点击和跳转,核心规格参数信息被层层折叠 [10] - 关键信息如关乎健康的配料表被隐藏,加深了用户对商品品质的疑虑 [11][12][13] 战略调整与业绩表现 - 2025年初管理团队更迭后,新任代理总裁推行以“加速扩张、数据驱动、降本增效”为核心的改革 [16] - 供应链与品控体系实施统一化管理,取消区域差异化运营标准,解散华东地区特色商品开发团队,品控流程向沃尔玛全球体系对齐 [16] - 改革显著提升了效率,新品开发周期从12–18个月大幅缩短至3–6个月,部分区域特供产品实现90天内从研发到上市 [16] - 公司业绩呈现强劲增长,2024年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2.5%,二季度增长进一步加速至30.1% [16] - 门店扩张创下纪录,2025年新增10家门店,预计年底前还将新增约5家 [17] 会员信任与商业模式挑战 - 作为付费会员制商超,用户支付年费的核心是购买“省心体验”和“筛选权”,即对“严选”模式的信任 [15][17][20] - 战略调整在追求速度和规模的过程中,使公司长期依赖的“信任交付”模式面临考验,部分新上市商品品质出现下滑,区域特色商品减少 [17] - 此次APP更新的体验倒退成为用户长期不满情绪集中爆发的导火索,用户将矛头指向新高管,但公司声明称APP改动测试早于新高管到任 [18][19] - 会员制商业模式的基石是信任,信任的建立需要长期投入,但流失可能发生在一连串的失望中,将直接影响会员续费意愿 [20][21][22]
这一届中产,忍不了山姆的“AI滤镜”
凤凰网财经· 2025-11-04 20:38
文章核心观点 - 山姆会员店APP的一次常规更新引发了用户群体的激烈情绪,其本质是长期积累的用户不满在体验倒退的催化下集中爆发 [1][3] - 公司在新管理团队推动下实施的以“加速扩张、数据驱动、降本增效”为核心的改革,虽在短期内提升了业绩和效率,但可能动摇了其“信任交付”的商业基石 [19][20][29] - 仓储会员店的商业模式核心是基于“严选”的信任,一旦信任流失,将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构成根本性挑战 [26][27][28][30] 体验倒退与用户信任危机 - APP更新后商品展示出现“失真”,水果、肉类等商品图多经过AI过度美化,与实物差距明显,部分生肉商品甚至用熟食图替代 [5][6] - 真实样貌的实拍图被深埋在五张美化图之后,用户需手动翻找才能看到,这种展示方式被用户视为“误导” [7] - 交互体验变得繁琐,以往下拉屏幕即可查看的商品详情,现在需要多步操作,核心规格、参数等信息被层层折叠,降低了信息获取效率 [11][12] - 关键信息如配料表被隐藏,加深了用户对食品健康的疑虑,此前公司曾因配料表问题引发争议 [14][15][16] 战略调整与业绩表现 - 2025年初管理团队更迭,原总裁卸任,新任代理总裁推行以“加速扩张、数据驱动、降本增效”为核心的改革 [19] - 改革措施包括推动供应链与品控体系统一化管理,取消区域差异化运营标准,解散华东地区特色商品开发团队,并将品控流程向沃尔玛全球体系对齐 [19] - 改革显著提升了效率,新品开发周期从12–18个月大幅缩短至3–6个月,部分区域特供产品甚至实现90天内从研发到上市 [19] - 公司业绩呈现强劲增长,2024年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2.5%,二季度增长进一步增至30.1% [19] - 门店扩张加速,2025年新增10家门店,创下入华以来纪录,预计年底前还将新增约五家门店 [20] 信任模式面临的挑战 - 战略调整导致部分新上市商品品质出现下滑,例如烘焙类产品的口感和新鲜度不如从前,生鲜商品的品控稳定性出现波动 [20] - 区域特色商品因统一化管理而减少,标准化产品取代了针对本地需求的个性化商品,削弱了公司的独特吸引力 [20] - 会员制商超的本质是基于“严选”模式的信任交付,消费者支付会员费是为“省心体验”和“筛选权”预付的信任押金 [18][20][26] - 公司在追求速度和规模的过程中,其长期构建的信任壁垒正面临严峻考验 [20][29] 公司回应与后续 - 面对用户吐槽,公司发布声明称APP改动于8月底开始上线测试,明确改动与新高管无关 [24][25] - 公司已对果蔬、肉类等品类商品的头图完成修改,换回了白底实拍图,并表示将持续改进以提升体验 [25]
对话转转CEO黄炜:开一家3000平米的二手循环线下店,是冒险还是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08:39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转转集团推出首家二手多品类循环仓店"超级转转",总面积3000平米,陈列近3万件二手商品,覆盖200余个品类,包括奢侈品、摄影器材、复古游戏等 [1] - "超级转转"是转转与红布林整合后的首个作品,也是公司2024年排名前三的重要项目,标志着"百类千品"战略的进一步落地 [3][6] - 公司通过收购红布林获得丰富货源及专业奢侈品鉴定能力,采用C2B2C模式构建"验、仓、店、售"一体化体系,实现线上线下"一盘货、双渠道"销售 [6][13] - 线下店不销售手机等3C产品,旨在打破用户固有印象,传递"二手是可持续生活方式"的理念,强化多品类认知 [8] 运营模式与市场反馈 - "超级转转"采用仓储式自由购物模式,消费者可扫码查看商品详情并直接下单,试营业期间大众点评服装鞋服类排名第一,超80%客流自发传播 [2][12] - 门店退货率仅为线上1/10,家庭客群与中老年用户占比达30%,显示二手消费突破年龄圈层 [12][15] - 公司采取"试运营+口碑裂变"策略,首店选址北京友谊商店,通过社交平台自然流量冷启动,未进行官方宣传 [12] 行业竞争与未来规划 - 二手电商行业正从"流量竞争"转向"信任竞争",闲鱼等平台加速布局线下,计划拓展至100个城市,而转转首创多品类大店模式 [3][17] - 公司明确短期不设盈利目标,重点验证商业模式,未来将严格遵循"首店模型跑通再复制"的节奏,暂未确定下一开店城市 [13][17] - 转转定位"品质二手",与闲鱼的C2C碎片化交易形成差异化竞争,目标成为高价值二手商品首选平台 [17] 供应链与行业生态 - 超级转转所有商品均通过红布林中检认证团队鉴定,中小商户可依托平台实现"全托管式经营",降低获客成本与租金压力 [13][15] - 公司通过规模效应重构行业生态,线下店提升供应链效率,卖家无需承担传统二奢行业的高成本 [15]
全球首家多品类循环仓店亮相 闲置流转空间何在?丨循环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23:18
公司战略转型 - 转转集团推出"超级转转"循环仓店,定位为二手多品类线下门店,覆盖奢侈品箱包、首饰腕表、游戏设备、摄影器材等200余个品类,商品数量达3万件 [1][5] - 公司通过1亿美元投资并全资收购二手奢侈品平台红布林,获得成熟的奢侈品供应链与鉴定能力,实现从3C产品向"百类千品"的战略转型 [5] - 超级转转门店摒弃手机等3C品类,聚焦生活方式类单品,旨在传递生活态度而非工具化商品 [5] 市场机会与行业数据 - 国内奢侈品存量价值达4万亿元,但二手交易占比仅5%,远低于发达国家20%-30%的水平,市场潜力巨大 [7] - 超级转转通过整合红布林资源,形成"线上线下一盘货"模式,线上百万件商品库与线下3万件现货实时联动 [7] - 该门店号称国内最大且全球唯一的多品类循环仓店,通过丰富SKU吸引客流 [7] 运营模式与挑战 - 门店选址北京友谊商店,采用工业风设计弱化装修成本,强调商品和价格为核心竞争力 [8] - 主要运营挑战包括货品滞销风险、品牌认知转型(从手机转向奢侈品)、热门机型缺货问题及顾客排队4小时的体验优化 [8] - 后台成本集中在线上线下系统打通、库存调拨、鉴定资源及数百人团队协同,规模效应依赖SKU丰富度与匹配效率 [8] 商业模式创新 - 超级转转作为"信任交付"载体,通过透明质检和理性价格重塑二手商品价值,摆脱"廉价尾货"标签 [9] - 公司暂不涉足奢侈品企业库存to B业务,专注个人消费者市场的体验需求 [8] - 线下成本高于线上,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中,需通过业态拓展寻求新商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