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券市场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政府发行一批绿色债券和基建债券 总值约270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6-04 21:49
债券发行概况 - 香港特区政府成功定价约270亿港元等值的绿色债券及基建债券 涵盖港元 人民币 美元及欧元 [1] - 债券预计在6月10日交收 并在香港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债券获得标普全球AA+以及惠誉AA-评级 [1] 债券收益率详情 - 15亿港元30年期基建债券收益率为3 85% [1] - 40亿人民币20年期绿色债券收益率为2 60% [1] - 40亿人民币30年期基建债券收益率为2 70% [1] - 10亿美元5年期绿色债券收益率为4 151% [1] - 10亿欧元8年期绿色债券收益率为3 155% [1] 投资者认购情况 - 总认购金额约2 370亿港元等值 认购额为发行额的约3 3倍至12 5倍 [1] - 吸引来自亚洲 欧洲 中东和美洲超过30多个市场的投资者 [1] - 30年期港元债券为香港特区政府首次发行 也是至今最长年期的港元债券 [1] - 20年期和30年期人民币债券发行规模是去年的两倍 [1] 政府政策目标 - 发行绿色债券旨在吸引市场资金支持绿色项目 推动香港可持续发展 [2] - 发行基建债券有助加快北部都会区等建设 让经济民生项目早日落成 [2] - 首次发行30年期港元债券有助延长港元基准收益率曲线 推动香港债券市场发展 [2] 市场信心表现 - 环球机构投资者认购反应热烈 反映对香港财政稳健和长远发展的信心 [2]
2024年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报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搜狐财经· 2025-05-26 23:00
债券市场总体运行情况 - 2024年债券市场发行规模达79.62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托管总量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2][33] - 政府债券发行22.25万亿元(占比27.9%),金融债券42.42万亿元(占比53.3%),公司信用类债券14.77万亿元(占比18.6%)[2][34] - 全市场成交2735.44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银行间市场占比79.8%,交易所市场占比20.2% [2][47] 利率与持有人结构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88个基点至1.68%,信用债收益率同步下行,信用利差呈现中短端扩大、中长端收窄特点 [2][33] - 存款类金融机构持债85.79万亿元(占比55.5%),非法人产品持债44.24万亿元(占比28.6%,增速23.1%),境外投资者持债4.16万亿元(占比2.7%)[2][60] - 境外投资者增持同业存单幅度达139.4%,持有规模1.04万亿元 [67] 重点领域融资表现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30万亿元成为社融增长主要支撑,同业存单发行31.5万亿元、净融资4.7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3][77] - 绿色债券发行6814.3亿元,科创债券发行1.19万亿元,"三大工程"债务融资工具发行5274亿元 [4][77] - 熊猫债发行1413亿元,"互换通"机制优化推动境外机构持债规模达4.16万亿元 [5][13] 产品创新与制度建设 - 推出"两新"债务融资工具、民企资产担保债券等创新产品,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1万亿元支持"两重""两新"领域 [6][14] - 优化债券发行定价机制,建立绿色产品"绿色通道",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信用评级监管 [7][14] - 财政部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五大行发行TLAC非资本债券4400亿元 [8][14] 2025年发展展望 - 将持续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公司债券法制建设,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 [10][24] - 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将提升市场服务质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10][15]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报告(2024)》发布:2024年全年发行各类债券79.62万亿元
快讯· 2025-05-26 15:21
近日,交易商协会发布了《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报告(2024)》。《报告》从市场运行、发展特点、重要创 新和制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维度总结了2024年的债券市场运行情况和最新进展。2024年,债券市 场规模稳步扩大,全年发行各类债券79.62万亿元,年末托管总量达177万亿元;债券交易持续活跃,全 年成交2735.44万亿元;债券市场利率全年整体下行。 ...
中国结算:暂免收取!
证券时报· 2025-03-21 19:28
中国结算出台三项举措支持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 核心观点 - 中国结算推出三项新举措助力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 包括允许信用债ETF试点质押式回购 拓宽受信用保护债券回购范围 暂免部分债券登记结算费用 旨在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债券融资[1] - 三项举措分别针对债券ETF流动性提升 信用保护工具扩容 以及融资成本降低 形成政策组合拳[2] 信用债ETF配套机制优化 - 中国结算允许符合资产净值≥20亿元 做市商≥5家等条件的信用债ETF开展交易所质押式回购 明确排除可转债/次级债品种[4] - 此举补齐信用债ETF发展短板 是2013年政府债ETF回购创新后的新突破 预计将提升产品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4] - 债券ETF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 质押式回购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此前国债ETF已具备该功能[5] - 证监会1月方案已部署将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库 此次落地符合市场预期[2][5] 受信用保护债券回购范围拓宽 - 修订后的《暂行办法》将受信用保护回购担保品范围放宽至主体AA级债券 较原AA+门槛降低[7] - 自2021年推出该业务以来 已有11家机构参与 支持60余家企业发行超1000亿元债券[7] - 2022年已先行放宽科创/民企债券评级要求 本次进一步扩容将惠及更广泛中小企业[7][8] 债券发行人降费措施延续 - 2025年5月至2026年底 继续暂免绿色债/科创债发行人服务费 并延长民企债服务费及结算费减免[10] - 民企债费用减免政策自2022年实施 原定2025年6月到期 现延期至2026年底[10] - 近年已累计减免受疫情影响地区债券费用 本次扩容降费范围聚焦科技创新/绿色低碳领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