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信息产业

搜索文档
300046,湖北国资入主,今起复牌
上海证券报· 2025-06-20 06:59
控制权变更 - 公司实控人邢雁及其他29名自然人向长江产业集团转让新仪元32.0369%股份,并将剩余63.7949%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长江产业集团,同时质押相应股权 [2] - 新仪元为公司控股股东,持股26.32%,交易后长江产业集团成为新仪元控股股东,间接控制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为湖北省国资委 [2][3] - 标的股权转让价格为74.59元/股,总价款4.3亿元 [4] 交易细节 - 长江产业集团获得新仪元32.04%股权及63.79%表决权委托,间接持有上市公司8.43%股份并取得26.32%表决权 [4] - 公司股票于6月13日停牌,6月20日复牌 [2][4] 公司业务与财务 - 公司主营功率半导体器件,产品包括晶闸管、整流管、IGBT等,采用IDM模式 [5] - 2024年营收3.54亿元(同比+10.76%),归母净利润2529.35万元(同比-18.77%) [5] - 功率半导体市场竞争激烈,需求存在阶段性波动 [5] 战略协同与规划 - 长江产业集团计划整合湖北省半导体资源,构建产业集群,推动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7] - 公司将与长江产业集团的汽车、新能源板块协同,强化功率半导体多领域布局,拓展IGBT、MOSFET及第三代半导体 [8] - 长江产业集团目标将公司打造为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覆盖智能电网、储能等领域 [8] 收购方背景 - 长江产业集团为湖北省国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交易后控股上市公司增至6家,覆盖生物医药、光电子等行业 [8]
90岁院士逛光博会“学习新技术” 25年前提案建“中国光谷”
长江日报· 2025-05-16 08:40
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 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从不足50亿元增长至突破6000亿元 [1] - 2000年13位住鄂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提案建议在武汉建立"中国光谷" [1] 激光技术应用 - 华工激光复杂曲面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可在2秒内完成孔径0.3毫米、倾斜角15度的发动机气膜冷却孔加工 [3] - 激光加工技术在航空精密件领域具有高效优势 [3] 机器人技术发展 - 机器人及穿戴型肢体动作识别设备可应用于高风险地质勘探场景如狭窄矿洞探测 [3] 半导体技术创新 - 九峰山实验室展示搭载氮化镓芯片的AI眼镜 芯片集成于镜腿中 [7][8] - AI眼镜具备会议提词、眨眼拍照、无线充电等功能 未来有望普及半导体技术 [8] 行业活动与展示 - 第二十届光博会展示多项前沿技术包括激光装备、机器人、半导体等 [3][7][8] - 华工科技、九峰山实验室等企业参展并演示最新科技成果 [3][7][8]
光博会首设时光长廊和光电子主题成就展
长江日报· 2025-05-15 08:27
光博会展示中国光电子产业成就 - 第二十届光博会首次设置36米长的"时光长廊"和光电子主题成就展,回顾中国光谷从"跟跑"到"领跑"的历程 [1] - 光博会已成为世界性展示交流舞台,武汉驿路通科技等企业通过该平台向全球客户展示硅光引擎、光纤光栅等创新成果 [1] - 成就展分为四大板块,展现中国光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及全球领先地位,包括产业集群建设、企业创新案例等 [2] 行业技术突破与新品发布 - 武汉光迅科技发布1.6T OSFP224 DR8光模块,集成3nm DSP芯片与硅光技术,功耗和传输性能国际领先,适用于AI算力中心 [2] - 展会吸引12个国家390家企业参与,近百款新品全球首发,覆盖光电子领域最前沿技术 [2] - 从2002年聚焦通信/激光技术到2025年推动AI与光子集成耦合,光博会记录了中国光电子技术迭代路径 [1] 产业集群与企业参与 - 光博会见证中国光电子产业从技术应用到创新驱动的转型,国家级产业集群如"世界光谷"加速形成 [2] - 武汉驿路通科技连续20届参展,反映企业对行业展会的长期依赖与品牌曝光需求 [1] - 全球光电子信息资源在展会汇聚,凸显中国作为制造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双重角色 [2]
国际之“光” ——世界级创新的光谷使命
长江日报· 2025-05-13 08:25
光电子产业发展历程 - 世界首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65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5月16日定为"国际光日",标志着现代光电子纪元开启[1] - 2000年3月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许其贞等10余位委员递交第1331号提案,建议在武汉建立"中国光谷"[4] - 2001年东湖高新区获批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同年12月中国"入世"后,光谷代表中国站上世界产业舞台[5] 武汉光谷产业地位 - 武汉成长为全球最大光纤光缆生产基地、中国最大光器件和激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中国最大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之一[5] - 光谷518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5家国家创新中心、5个国家大科学装置、6家湖北实验室[7] - 存储芯片、光电集成芯片、空芯光纤、心肌旋切、电磁能弹射等自主创新技术世界领先[7] 企业创新与国际拓展 - 中国信科掌握"世界第一"的单模多芯光纤技术,光纤传输速率和能效翻倍[7] - 华工科技自主研发首款轮胎模具激光清洗智能装备畅销全球,新增5家海外工厂[7] - 长飞光纤在6国布局8个生产基地,海外业务收入超10倍增长,墨西哥工厂投产[8] 光博会国际影响力 - 第20届光博会被纳入"国际光日"系列活动,全球390家企业参展,近百款新品全球首发,17项国际领先技术集中展示[9] - 成功举办19届,召开330余场国际峰会,累计吸引30余国6800余家顶尖企业参展[11] - 俄罗斯、尼日利亚、马来西亚等13个境外采购团参与,各国嘉宾深入顶级实验室和生产线洽谈合作[11] 产业战略规划 - 湖北《加快"世界光谷"建设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打造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地标和世界知名科技新城[6] - 光谷在光电子细分领域已具备领跑全国、部分领先世界的实力,肩负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重任[6] - 15万光谷企业家提出"光谷倡议",目标打造世界级企业和产业集群[7]
第二十届“光博会”本周武汉开幕 湖北光电子信息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
长江商报· 2025-05-12 08:38
光博会概况 - 第20届光博会以"光联万物、智引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超2.5万平方米,吸引近400家企业参展,其中国际及港澳台企业33家,省外企业264家,合计占比超76% [2] - 大会首次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全球活动合作,纳入国际光日系列活动,吸引24位院士、40余位国际专家、230余位企业家参与 [3][6] - 集中展示17项国际领先技术、31项国际先进技术及15项国产替代突破性成果,聚焦光通信、激光、光电融合三大前沿领域 [4] 湖北光电子信息产业实力 - 湖北光电子信息产业2023年营收达8209亿元,成为全省第一大产业,2024年武汉产业规模7566亿元(含软件),同比增长11.7% [9][10] - 产业揽获"四个第一":全球最大光纤光缆基地、国内最大光电器件基地、最大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基地、最大国产先进存储基地 [8] - 截至2024年,领域内百亿级企业1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1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92家、A股上市企业47家、独角兽企业5家 [9] 技术突破与创新成果 - 烽火通信展示多芯光纤/空芯光纤,光迅科技推出全球首款低功耗1.6T光模块 [1] - 华工激光研发全国首台半导体激光切割设备,华日激光开发百瓦毫焦光纤飞秒激光器(国内最快) [8] - 九峰山实验室下线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光谷实验室突破光学气体检测技术 [8] 国际化合作与产业升级 - 首次规模化引入俄罗斯等13个境外采购团,预计促成近10项跨境合作意向,金额超10亿元 [6] - 开放九峰山实验室等"国之重器",向国际展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 [7] - 联合中国工程院发布《光电子信息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路径研究》,解析全球竞争格局 [5] 产业发展目标与政策支持 - 湖北计划2027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1.2万亿元,建成世界一流光通信高地、顶尖光电显示集群等 [3][11] - 设立100亿元光电子信息产业基金,推出技术创新专项贷(财政贴息1.5-2个百分点,单企最高贴息2000万元) [11] - 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支持32项重大科技项目如闪存芯片,优化16亿元省级科技专项资金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