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

搜索文档
一块屏幕,正成为小米与苹果创新竞争的逆转节点
新浪科技· 2025-09-28 16:44
行业交互范式演变 - 2007年初代iPhone的电容屏定义了现代智能手机的“多点触控”交互范式,取代了功能机时代的物理键盘 [2] - 2016年小米MIX首次提出“全面屏”概念,引发行业跟进,使高屏占比成为行业标配 [2] - 小米17系列开创性背屏设计有望开启智能手机全新的交互范式,带来应用交互、影像、游戏新玩法 [1][2] 小米17系列产品创新 - 小米17 Pro系列采用妙享背屏设计,可高效展示多个应用信息如登机信息、打车距离、外卖状态,提升交互效率并降低耗电 [4] - 背屏支持使用主摄进行超高画质自拍、超广角拍合影、长焦拍细节,并搭配专属保护壳可在背屏玩复古游戏 [4] - 小米17全系开售5分钟刷新2025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新机系列首销全天销量及销额纪录 [4] - 屏幕采用全新M10发光体系,国产红色发光材料发光效率首次实现国际领先;Pro Max机型的超级像素技术在清晰度比肩2K的同时大幅降低功耗 [10] - 影像系统搭载国产LOFIC第三代高动态技术,实现16EV超高动态范围,并配备徕卡Summilux影像系统 [10] - 电池采用新一代小米金沙江电池,实现16%超高含硅量、894Wh/L能量密度,最高容量达7500mAh,Pro系列Dou续航首次突破2天 [10]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iPhone创新放缓成为行业共识,以小米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厂商已成为创新主力 [6] - 自2023年起中国超越其他市场成为全球最大折叠屏手机市场,而iPhone折叠屏产品仍在传闻中 [6] - 小米14系列用户中苹果转机用户占比14%,小米15系列该比例升至16% [11] - 小米17系列产品组合变阵,推出小米17、Pro、Pro Max全维对标iPhone 17系列,显示出强大产品自信 [8] 公司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小米过去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达1020亿元,未来五年预计再投入2000亿元研发费用 [12][14] - 2023年小米发布自研3nm旗舰手机芯片玄戒O1,填补中国大陆先进制程芯片设计空白 [14] - 大家电业务全品类走向高端化,推出上出风空调、多区洗洗衣机、高端冰箱、大尺寸电视等创新产品 [14] - 汽车业务首款车小米SU7投入3400名工程师,研发投入超100亿元,其Ultra原型车进入纽北圈速总榜全球第三,量产车成为纽北史上最速量产电动车 [14] - 截至今年8月,小米SU7销量连续9个月超越特斯拉Model 3;小米YU7开售18小时锁单突破24万台,超过特斯拉Model Y半年销量 [15]
格科微涨2.02%,成交额1.9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69.6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1:0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17.66元/股 成交额1.99亿元 换手率0.46% 总市值459.2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69.61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763.45万元(买入463.97万元/卖出1227.42万元) 大单净流出806.16万元(买入4203.23万元/卖出5009.39万元) [1] - 年内累计涨幅31.61% 近5日涨8.21% 近20日跌0.51% 近60日涨13.15%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67万户 较上期减少8.99% 人均流通股54,363股 较上期增加9.88%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588000)持股4336.78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51.22万股 [3] - 易方达科创板50ETF(588080)持股3230.50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92.48万股 [3] - 万家优选(161903)持股3000万股(第九大股东) 持股数量不变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590.21万股(第十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350.61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6.36亿元 同比增长30.33%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2976.19万元 同比下滑61.59% [2]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CMOS图像传感器(收入占比80.51%)和显示驱动芯片(19.41%)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1] - 注册地址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成立于2003年9月3日 2021年8月18日上市 [1] - 行业分类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概念板块涵盖全面屏/智慧城市/大基金概念/传感器/集成电路 [1]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1.52亿元 [3]
联得装备涨2.19%,成交额1.5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396.3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3:3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8日盘中股价35.47元/股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19% 总市值65.78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1.58亿元 换手率3.80%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396.33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卖出523.31万元 大单净卖出873.02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3.94% 近5日涨1.49% 近20日跌10.13% 近60日涨12.89%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为电子专用设备与解决方案供应商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设备类98.18% 治具夹具类1.54% 其他类0.28%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面板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 全面屏 折叠屏 超高清 智能座舱 [1] - 注册地址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成立于2002年6月7日 2016年9月28日上市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09万户 较上期增加4.42% 人均流通股5464股 较上期减少4.23% [2] - 华宝动力组合混合A(240004)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69.09万股 [3] - 宝盈鸿利收益混合A(213001)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67.71万股 [3]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6.37亿元 同比减少5.34%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7310.23万元 同比减少34.78% [2]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8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8044.68万元 [3]
金龙机电涨2.10%,成交额1.2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2.7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5 14:1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10%至5.34元/股 成交1.29亿元 换手率3.04% 总市值42.8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2.72万元 特大单买入407.79万元(占比3.16%) 卖出626.30万元(占比4.86%) 大单买入2736.67万元(占比21.24%) 卖出2475.45万元(占比19.2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8.40% 近5日持平 近20日下跌4.47% 近60日上涨6.37% [1] - 5月8日龙虎榜净买入6877.41万元 买入总额1.50亿元(占总成交额14.19%) 卖出总额8134.97万元(占总成交额7.69%) 年内累计1次登龙虎榜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 成立于1993年11月11日 2009年12月25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马达、硅胶塑胶结构件及触控显示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2] - 收入构成:结构件48.45% 触控显示模组39.14% 马达10.31% 电子雾化器及相关配件1.16% 其他0.95%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全面屏、低价、共享经济、元宇宙概念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4.57万户 较上期增加1.34% 人均流通股17565股 较上期减少1.32%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93亿元 同比增长22.46% 归母净利润1023.65万元 同比增长127.20%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11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联得装备跌2.06%,成交额1.2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3.4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2 11:2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下跌2.06%至34.23元/股 总市值63.48亿元 成交额1.27亿元 换手率3.0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3.44万元 特大单买入434.59万元(占比3.43%) 卖出944.69万元(占比7.45%) 大单买入2491.29万元(占比19.64%) 卖出2134.63万元(占比16.8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96% 近5日下跌2.87% 近20日下跌3.50% 近60日上涨21.73%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6.37亿元 同比下降5.34%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310.23万元 同比下降34.78%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09万户 较上期增加4.42% [2] - 人均流通股5464股 较上期减少4.23% [2] - 华宝动力组合混合A(240004)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69.09万股 [3] - 宝盈鸿利收益混合A(213001)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67.71万股 [3]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电子专用设备与解决方案供应商 设备类收入占比98.18% 治具夹具类占比1.54% 其他类占比0.28%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面板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 折叠屏 全面屏 超高清 智能座舱等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044.68万元 [3]
蓝思科技涨2.03%,成交额15.9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471.1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6 11:3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6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29.69元/股 成交金额15.94亿元 换手率1.10% 总市值1568.9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471.10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0.31%卖出占比12.48% 大单买入占比27.83%卖出占比28.47%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8.08%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5.89%/27.75%/50.62%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29.60亿元 同比增长14.18% [3] - 同期归母净利润11.43亿元 同比增长32.68%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4.6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4.52亿元 [4] 主营业务构成 - 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产品占比82.63% 智能汽车与座舱类占比8.49% [2] - 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占比4.99% 其他智能终端占比2.01% [2] - 主要从事电子产品防护面板研发生产销售 核心产品为手机视窗防护屏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4.78万户 较上期增加15.38% 人均流通股减少13.32%至33,595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14亿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501.31万股 [4]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4840.45万股(第五大股东) 减少123.52万股 [4]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3554.20万股(第六大股东) 增加319.75万股 [4] 机构持仓动向 - 兴全合润混合A新进成为第七大股东 持股2798.72万股 [4] -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2532.82万股(第九大股东) 增加241.54万股 [4] - 兴全商业模式混合新进成为第十大股东 持股2087.49万股 [4] 行业属性与市场表现 - 属于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行业 [3] - 涵盖特种玻璃、增强现实、智能家居等概念板块 [3]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4月7日净买入1.07亿元 [2]
蓝思科技跌2.02%,成交额25.2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3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8-25 13:5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5日盘中下跌2.02%至28.55元/股 成交25.26亿元 换手率1.75% 总市值1508.6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3亿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1.54%和14.01%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6.18%和29.78% [1] - 年内累计上涨32.78% 近5/20/60日分别上涨10.79%/21.90%/43.67%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0.63亿元 同比增长10.10% [3] - 归母净利润4.29亿元 同比增长38.71%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4.6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4.52亿元 [4]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2.81万户 较上期增加14.93% [3] - 人均流通股38,760股 较上期减少12.98% [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29亿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323.22万股 [4]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4963.97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391.57万股 [4] 业务构成与行业分类 - 主营业务为电子产品防护面板研发生产销售 产品涵盖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等防护屏 [2] - 收入构成:智能手机与电脑类82.63% 智能汽车与座舱类8.49% 智能头显与穿戴类4.99% [2] - 属于申万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行业 概念板块含特种玻璃/全面屏/AR等 [3] 市场活动与公司背景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4月7日净买入1.07亿元 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19.16%和14.35% [2]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21日 2015年3月18日上市 注册地位于湖南浏阳和香港九龙 [2]
TCL科技跌2.09%,成交额20.9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6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13:5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5日盘中股价下跌2.09%至4.68元/股 成交额20.97亿元 换手率2.44% 总市值973.4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65亿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0.07%和22.52%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3.87%和28.84% [1] - 年内股价下跌6.02% 近5/20/60日分别上涨2.63%/1.74%/10.64%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73.49万户 较上期减少10.01% 人均流通股24,627股 较上期增加11.1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8.14亿股 较上期减少7970.52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持股3.07亿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686.89万股 [3] - 光伏ETF(515790)持股2.20亿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4421.56万股 [3] 财务业绩与业务构成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01.19亿元 同比增长0.43% 归母净利润10.13亿元 同比增长321.96% [2] - 半导体显示器件业务占比63.25% 电子产品分销占19.09% 新能源光伏及硅材料占17.24%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6.8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4.91亿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82年3月11日 2004年1月30日上市 总部位于广东惠州仲恺高新区 [1] - 主营业务涵盖半导体显示产品及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产业金融及投资创投业务 [1] - 属于电子-光学光电子-面板行业 涉及QLED/绿色电力/电子纸/全面屏等概念板块 [1]
星星科技涨2.18%,成交额3.0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36.3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11:1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18%至4.68元/股 成交额3.04亿元 换手率4.02% 总市值106.1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36.39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381.35万元 大单净卖出355.04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6.8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0.90%/12.50%/19.69% [1]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视窗防护屏、触控显示模组及高精密结构件的研发制造 [1] - 收入构成:电动自行车22.67% 触控显示类17.59% 结构件类17.40% 电动摩托车16.01% 视窗防护屏类14.48% 电动车配件7.82% 其他4.05%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28亿元 同比增长68.29% [2] - 归母净利润-728.01万元 同比收窄75.16%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1.93万户 较上期增加4.08% [2] - 人均流通股13771股 较上期减少3.92%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92.72万股 较上期增持195.16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2] - 概念板块涵盖:全面屏 智能眼镜 折叠屏 指纹识别 智能穿戴 [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241.93万元 [3] - 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 [3]
格科微涨2.03%,成交额1.6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75.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11:1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2日盘中股价17.08元/股,上涨2.03%,总市值444.18亿元,成交额1.64亿元,换手率0.39%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975.00万元,特大单买入1066.78万元占比6.51%,卖出299.27万元占比1.83%,大单买入3489.18万元占比21.31%,卖出3281.70万元占比2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7.29%,近5日涨9.42%,近20日涨6.02%,近60日涨10.28%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24亿元,同比增长18.21% [1]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负值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1.52亿元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93万户,较上期减少0.89%,人均流通股49477股,较上期增加0.89% [1]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4388.00万股,较上期减少859.25万股 [2]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位列十大流通股东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于2003年9月3日,2021年8月18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CMOS图像传感器,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1] - 概念板块涵盖全面屏、中芯国际概念、智能手机、传感器、智能穿戴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