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税政策变动
icon
搜索文档
泛远国际(02516)发盈警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亏损约1000万元至2000万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16:54
智通财经APP讯,泛远国际(02516)发布公告,集团预期取得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人民币7 亿元至人民币9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51%至37%。此乃主要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变动,导致集团截 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运往美国的货量有所减少。及公司本期间的拥有人应占亏损介于人民币1000 万元至2000万元,从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3800万元的盈利状况中逆转。此乃主要由于上述总收益减少及 本期间与去年同期比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增加以及间接全资营运附属公司的商誉减值亏损 增加。 ...
伟星股份(002003) - 2025年6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4 15:56
接单情况 - 因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和终端消费不振,行业谨慎,叠加去年同期高基数,公司短期接单有压力 [2] 客户与产品 - 服务国内外中高档品牌服装及服饰类客户,主营钮扣、拉链等产品,应用于服装、鞋帽等领域 [2] 与YKK对比 - YKK国际化布局早,优势在品牌知名度、精工制造和全球化运营能力;公司秉持“产品 + 服务”理念,拉链在品类多样性、时尚性等方面有竞争优势 [2][3] 关税影响 - 全球服装行业供应链成熟,服饰辅料行业竞争格局稳定,难有新的规模化供应商;关税变动加速订单迁徙、加剧竞争,利于国际化企业,长期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3] 钮扣市场 - 钮扣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原材料丰富,竞争格局分散,公司是全球最大钮扣企业之一,占国内中高端市场20%左右 [4] 客户价格敏感度 - 公司产品占成衣成本比重小,品牌客户除品质外更重视供应商综合能力,价格只是考量因素之一 [5] 海外工业园 - 越南工业园配置成熟先进设备、派驻中方骨干,产能利用率提升,订单趋势好,预计2025年营收显著提升;孟加拉工业园进行技改升级 [6] 企业文化与管理 - 依托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具备趋势研判和团队协作能力,推动公司发展 [7][8]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批准特朗普政府的请求
搜狐财经· 2025-06-02 12:39
关税政策变动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批准特朗普政府请求,暂时搁置此前禁止执行加征关税行政令的裁决,行业局势再次变得不明朗[1] - 此前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关税属越权行为,认为总统无权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全面关税[1] 对跨境电商行业影响 - 关税政策变动直接影响商品进出口成本,可能导致部分商品价格上涨并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2] - 企业需重新调整供应链布局以应对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但也可能通过寻找新市场渠道、优化产品结构或开发高效物流方案在动荡中抓住机遇[2] 2025义乌电商博览会机遇 - 博览会将于6月21-23日开幕,汇聚跨境电商资源,提供应对行业变化和寻找新商机的平台[4] - 义乌作为全球小商品贸易枢纽,展会涵盖日用百货、五金电子、家居用品等15个大类,参展商可找到性价比更高的商品以降低关税成本[6] - 同期举办行业论坛将分析关税政策走向,提供供应链优化、新兴市场开拓等实用策略[6] - 企业可通过展会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例如开发新物流路线避开高关税地区以降低成本[7] 展会核心品类 - 跨境服务:涵盖物流/货运代理、海外仓、跨境支付等全产业链服务[8] - 硬件产品:包括智能电器(扫地机器人、按摩器等)、3C数码(耳机、投影仪等)、五金工具等[8] - 消费品类:覆盖家居日用品、户外装备(帐篷、登山设备)、母婴用品(纸尿裤、童车)等[8]
长和股东会再强调:港口交易没被批准前绝对不会实施
观察者网· 2025-05-22 15:35
港口交易审查进展 - 长和集团联席董事总经理黎启明强调港口交易需经过严格审查,公司会全力配合且未获批准前不会实施[1] - 公司5月12日声明重申交易合法性,明确完成条件包括监管部门批准、股东同意等法律程序[1] - 商务部5月15日回应称将依法审查交易,要求企业不得规避审查,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1] 交易相关方信息 - MSC地中海航运公司为全球第七大航运企业,业务覆盖155个国家和地区[2] - MSC旗下TiL码头公司是港口交易意向方贝莱德-TiL财团的组成部分[2] - 媒体推测若交易完成,MSC可能通过收购和记拟售港口成为全球最大码头运营商[2] 公司经营策略 - 长和主席李泽钜指出关税政策变动及地缘政治导致市场不确定性加剧[2] - 公司当前策略侧重维持财务健康,保持充足现金储备并减少借贷[2] 股价表现 - 股东会后长和股价微跌0.99%至44.95港元/股,对应市值1721.61亿港元[2]
关税风暴中的跨境电商从业者:抢运、迁徙与韧性大考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11 21:07
行业政策变动 - 美国终止中国大陆与香港商品享有的"800美元免税包裹待遇"(T86清关模式),5月2日起生效 [3] - 对华加征关税从最初10%累计提高至54%,后进一步上调至104%、125% [5][6] - 2023年进入美国的10亿个小额免税包裹中,三分之一来自Temu和SHEIN [21] 企业应对策略 - Temu和SHEIN提前布局半托管模式,Temu去年3月启动转型,SHEIN6月跟进 [22] - Temu降低美国市场占比,欧洲份额提升至50%以上 [22] - TikTok加速拓展德国、意大利等新市场,工厂优先服务半托管客户 [22] - 速卖通开放美国本地商家入驻,Temu/SHEIN同步加强本地招商 [22] 供应链冲击 - 海运价格每日上涨2元/公斤,货代停止收货比例达30% [9][10] - 美国海关查验率从1%飙升至30%,低货值申报风险加剧 [14] - 速卖通箱包卖家测试提价100%导致销量腰斩 [15] - 海外仓成本压缩措施包括整柜发货、空运转海运等 [24] 商家生存状态 - 义乌塑胶厂将百万设备迁至加州橙县,雇佣本地中国员工 [28] - 日销8000单的服装商家转向中东市场 [28] - 泳池机器人公司因产品价格仅为市场一半仍保持竞争力 [12] - 高客单价(100美元以上)商家通过低报货值缓解关税压力 [12] 行业历史对比 - 2018年关税战导致某家居商家美国订单退款率达60% [27] - 疫情期间海运柜价格峰值达7-8万美元 [27] - 当前行业库存周转周期较疫情期缩短3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