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动力

搜索文档
“大伙儿的精气神提起来了!”——来自三省七县脱贫村的调研之二
人民日报· 2025-08-22 16:43
精神面貌变化 - 脱贫群众从"盼温饱"转向"拼未来",精神面貌显著提升,子女教育质量大幅改善,小学入学测试平均分从十几分提升至80分以上 [1][2] - 全国易地搬迁群众劳动力就业率达96%以上,实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 [1] 产业发展与就业 - 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连续4年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累计培育乡村工匠13万余人,带动500多万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 [5] - 832个脱贫县均培育形成2-3个特色主导产业,75%脱贫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8] - 云南镇雄县五金产业园80%技术和管理岗由返乡人员担任,超20万在外技能人才回流促进产业升级 [7] 农业与产业链升级 - 四川通江县围绕银耳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开发30多种高附加值产品,设立5000万元产业基金并推出"通江银耳贷" [9] - 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通过55万元小额助农贷发展土豆产业,产品进入京津冀市场并带动就业增收 [4] 文旅与多元价值挖掘 - 云南彝良县宝藏村打造农文旅综合体,成为"云南省金牌旅游村",开发天麻采挖、美食宴及精品民宿项目 [10] - 河北围场县八十三号村发展文旅产业,村民投资20多万元开办民宿年收入7万多元,全村45户民宿带动上百人就业 [10] 技术培训与能力建设 - 四川南江县通过"乡村工匠"技能培训培育本土人才,养殖户实现从传统经验向科学管理的转型并成立合作社 [7][8] - 河北围场县粉条加工厂投资200万元建设3条生产线,直接收购农民土豆并提供15个稳定工作岗位 [6]
增强内生动力 让中国宏观经济稳舵远航
中国青年报· 2025-06-24 08:42
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 研究团队提出"水龙头拧得更大"和"水管更加通畅"框架,强调经济增长动能与成果分享机制需匹配[1] - 内生动力被提及10次,是经济稳舵远航关键,需标志性改革与高水平开放并举[3] - 改革重点包括国企改革、破除市场分割、促进民企公平竞争及规范地方政府行为[3] 消费表现与挑战 - 前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5%,5月单月同比增6.4%创2024年新高[1] - 消费补贴政策预计带动零售额增长1.5-2个百分点,建议拓展至服务消费领域[8] - 2023年消费占GDP比重仅39.2%,需转向消费创新拉动模式,提高居民收入占比[9] 生产性服务业与新质生产力 -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土壤,可提升工业品高端附加值和全要素生产率[6] - "十五五"期间需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6] - 服务贸易增长空间大,但供给缺乏差异化,需放宽准入限制和价格管制[9][10] 企业环境与市场活力 - 稳企业是"四稳"核心,需改善经营条件、优化营商环境及激发产权活力[12][13] - 建议限制行政性垄断和平台垄断,破解"内卷式"竞争,加强民企产权保护[12][13] - 畅通企业利润到居民渠道,提升资本市场创富效应和分红机制[13][14] 物价与政策落地 - 5月CPI连续4个月负增长,PPI连续32个月为负,反映有效需求不足[9] - 政策需落实到位避免碎片化,每个领域优先落地1-2项标志性改革[6] - 建议推进价格工资联动改革,部分领域放开价格并补贴低收入者[10]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快讯· 2025-06-19 13:29
经济发展态势 -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2] - 前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超5% [2] - 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2] 创新动能 - 开源的DeepSeek、《黑神话:悟空》异军突起,Labubu玩偶、Insta360全景相机风靡全球 [2] - 前5月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41%、32%、18% [2] - 冰雪经济、银发经济、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 [2] 内生动力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最便利的基础设施、最丰沛的要素禀赋、最丰富的应用场景、最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 [2] - 每年STEM毕业生超500万,人口红利正转化为人才红利 [2] - 中国制造正跃升为中国智造,世界工厂正成为全球创新引擎 [2] 市场潜力 - 中国城镇化率从目前的67%增加至80%以上,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从36%增加到60%以上,中等收入群体从4亿增加到8亿 [2] - 消费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将释放巨大市场潜力 [2] 发展战略与宏观政策 - 中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2] -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取消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服务等业务外商投资股比限制 [2] - 给予所有同中方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2] - 推出《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纳入政策红利圈 [2] -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2]